一种黑水虻羽化抽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64831发布日期:2019-01-18 23:12阅读:454来源:国知局
一种黑水虻羽化抽屉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黑水虻养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黑水虻羽化抽屉。



背景技术:

黑水虻的许多生物学特性都很适合用于禽畜粪便的转化,例如幼虫营腐食性,食性杂,食量大、抗逆性强,生活史重叠且弹性很大。黑水虻是自然界中碎屑食物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常见于农村的猪栏和鸡舍附近。因此,在禽畜粪便转化为昆虫蛋白的研究领域,黑水虻很快就从众多的双翅目昆虫中脱颖而出,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另外,黑水虻的蛋白质含量与豆粕、鱼粉接近,可作为养殖业良好的饲料添加剂,用于鱼类、禽畜类的工业化生产。

在对黑水虻进行养殖的过程中,黑水虻的生长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黑水虻的蛹进入预蛹后,便不再活动,在合适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蛹便会发育成成虫,成虫从蛹壳内破壳而出,经过一定时间后就可以飞翔,从而结束黑水虻的羽化过程。目前,黑水虻在羽化时,是由预蛹自己寻找缝隙或沙土等隐蔽的地方进行成虫和羽化。这种方式不好控制环境条件,且羽化过程容易受到干扰,从而影响羽化率,且不便于收集羽化后的黑水虻成虫。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黑水虻羽化抽屉,从而克服现有的黑水虻养殖方式在羽化时不好控制环境条件,羽化过程容易受到干扰,从而影响羽化率,且不便于收集羽化后的黑水虻的缺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黑水虻羽化抽屉,其中,包括:座体,其设置有一左端开口的座腔;所述座腔的侧壁上设置有座腔通孔,且所述座腔通孔通过封盖机构控制开闭;抽斗,其以能够左右滑动的方式插入于所述座腔内,且该抽斗的左端设置有一大于所述座腔的左端开口的限位板;该抽斗凹设有一上端开口的羽化腔,所述羽化腔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座腔通孔对应的羽化通孔,当所述限位板贴合在所述座体的左端时,所述羽化腔的上端开口被所述座腔的顶壁封盖住,且所述羽化通孔与所述座腔通孔对正;以及网板,其以能够左右滑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羽化腔的上部,且该网板的左端穿过所述限位板。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座腔的前后两个侧壁各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座腔通孔,所述羽化腔的前后两个侧壁各设置有若干个所述羽化通孔,所述座腔通孔的数量与所述羽化通孔的数量相同;当所述限位板贴合在所述座体的左端时,每个所述羽化通孔与一个所述座腔通孔对正。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封盖机构包括两个盖板,所述座体的前后两个侧壁上各以能够移动的方式设置有一个所述盖板,每个所述盖板能够移动到挡住其所在的所述座体的侧壁上的所述座腔通孔,也能够移动到离开其所在的所述座体的侧壁上的所述座腔通孔。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盖板通过挂绳挂设于一个挂杆上,所述盖板能够上下滑动;所述挂杆上设置有两个插销,所述盖板设置有两个各与一个所述插销对应的销孔;当所述盖板通过所述挂绳挂设在所述挂杆上时,所述盖板挡住对应的所述座腔通孔,当所述盖板向上滑动并通过两个所述销孔插入到两个所述插销上时,所述盖板离开对应的所述座腔通孔。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网板的左端设置有一抽把。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羽化腔的底壁上铺设有沙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把抽斗插入到座腔内后,便能使羽化腔成为较隐蔽的空间,预蛹集中放到羽化腔内进行羽化,即可方便为黑水虻羽化提供稳定的环境条件,以提高羽化率。本发明的羽化腔的上部设置有网板,在羽化过程中把抽斗稍向外抽出,便能检查羽化过程,已羽化的黑水虻被网板阻挡住不会在检查时向外逃逸,故本发明便于观察羽化过程。羽化时定期打开座腔通孔,已羽化的黑水虻在光线的吸引下,便会从羽化通孔和座腔通孔向外钻出,以避免先羽化的黑水虻一直被困在羽化腔内。在打开座腔通孔时,再座腔通孔外连接收集装置,便能便于对羽化后的黑水虻进行收集。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黑水虻羽化抽屉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座体,2-座腔,3-座腔通孔,4-盖板,5-挂杆,6-挂绳,7-插销,8-销孔,9-抽斗,10-限位板,11-羽化腔,12-羽化通孔,13-网板,14-抽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图1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种黑水虻羽化抽屉的结构示意图,该黑水虻羽化抽屉包括座体1、抽斗9以及网板13。参考图1,座体1设置有一左端开口的座腔2,座体1为长方体状,座腔2也为长方体腔。座腔2的侧壁上设置有座腔通孔3,且座腔通孔3通过封盖机构控制开闭。抽斗9以能够左右滑动的方式插入于座腔2内,且抽斗9的左端设置有一大于座腔2的左端开口的限位板10,通过限位板10便能控制抽斗9左右滑动,且抽斗9完全插入到座腔2内时,限位板10与座体的左端贴合,以进行限位。抽斗9凹设有一上端开口的羽化腔11,抽斗9呈与座腔2对应的长方体状,羽化腔11也为长方体腔。羽化腔11的侧壁上设置有与座腔通孔3对应的羽化通孔12,当限位板10贴合在座体1的左端时,羽化腔11的上端开口被座腔2的顶壁封盖住,且羽化通孔12与座腔通孔3对正。羽化腔11用于放置黑水虻的预蛹并提供隐蔽适宜的羽化场所。优选地,羽化腔11的底壁上铺设有沙土,以提高预蛹在羽化腔11内的舒适性。

继续参考图1,优选地,座腔2的前后两个侧壁各设置有若干个座腔通孔3,每个侧壁上的座腔通孔3可以是沿同一直线左右分布。羽化腔11的前后两个侧壁各设置有若干个羽化通孔12,座腔通孔3的数量与羽化通孔12的数量相同;当限位板10贴合在座体1的左端时,每个羽化通孔12与一个座腔通孔3对正,当打开座腔通孔时,羽化腔11便能通过羽化通孔12与座腔通孔3与外界相通。进一步优选地,封盖机构包括两个盖板4,座体1的前后两个侧壁上各以能够移动的方式设置有一个盖板4,盖板4可以是能够左右移动,也可以是能够上下移动,每个盖板4能够移动到挡住其所在的座体1的侧壁上的所有的座腔通孔3,也能够移动到离开其所在的座体1的侧壁上的所有的座腔通孔3。再进一步优选地,每个盖板4通过挂绳6挂设于一个挂杆5上,挂杆5固定于座体1上且高于座腔通孔3。可以在挂杆5的左右两端各设置有一个挂绳6,两个挂绳6的下端分别与盖板4的左右两端连接。盖板4能够上下滑动,挂杆5上设置有两个插销7,盖板4设置有两个各与一个插销7对应的销孔8。当盖板4通过挂绳6挂设在挂杆5上时,盖板4自然落下至最低位置,此时盖板4挡住其所在的座体1的侧壁上的所有的座腔通孔3,以关闭这些座腔通孔3。当盖板4向上滑动并通过两个销孔8插入到两个插销7上时,盖板4离开其所在的座体1的侧壁上的所有的座腔通孔3,座腔通孔3便打开。这样,本发明便能通过简单的结构来控制座腔通孔3的通闭,使用十分方便灵活。

继续参考图1,网板13以能够左右滑动的方式设置于羽化腔11的上部,且网板13的左端穿过限位板10。优选地,网板13的左端设置有一抽把14,以方便操作网板13的滑动。当网板13向右滑动至极限位置时,便能覆盖住羽化腔11的上部,羽化后的黑水虻不能从网板13通过,当网板13向左滑动后,便能打开羽化腔11的上部,从而能够往羽化腔11内放置预蛹,也能布置或清理羽化腔11。

本发明先向左滑动网板11,打开羽化腔13,放入预蛹后,再向右滑动网板13,关闭羽化腔11。再把抽斗9插入到座腔2内至限位板10贴合在座体1的左端,便能使羽化腔11成为较隐蔽的空间,预蛹集中放到羽化腔11内进行羽化,即可方便为黑水虻的羽化过程提供稳定的环境条件,以提高羽化率,保证黑水虻养殖的经济效益。本发明的羽化腔11的上部设置有网板13,在羽化过程中需要观察时,便把抽斗9稍向外抽出,以能检查羽化过程,已羽化的黑水虻被网板13阻挡住不会在检查时向外逃逸,故本发明便于观察羽化过程。羽化时定期打开座腔通孔3,已羽化的黑水虻在光线的吸引下,便会从羽化通孔12和座腔通孔3向外钻出,以避免先羽化的黑水虻一直被困在羽化腔内和发生拥挤。在打开座腔通孔3时,再在座腔通孔3外连接收集装置,便能便于对羽化后的黑水虻进行收集。

前述对本发明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发明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