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噻苯隆和噻唑膦的农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76752发布日期:2019-02-01 18:47阅读:172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业植物保护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改进性能的农药组合物,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包含噻苯隆和噻唑膦农药的组合物。



背景技术:

噻苯隆(thidiazuron)是新型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噻苯隆被植物吸收后,可促进叶柄与茎之间的分离组织,形成自然脱落,在农药、肥料中可被广泛应用。它具有极强的生物活性,其诱导植物细胞分裂、愈伤组织形成的能力比一般细胞分裂素高许多倍。提高作物吸收能力,增加光合作用,从而达到增产、增优目的。可用于各类瓜、果、蔬菜、苗木、花卉、粮食、烟草等作物,还可用于组织培养、基因工程等。在生产上能显著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且有用量少、对生态环境无污染,对人、畜、鸟、蜜蜂、天敌无毒等特点。

噻唑膦(fosthiazate)为有机磷类杀线虫剂,主要作用方式为抑制根结线虫乙酰胆碱酯酶的合成,可用于防治各类根结线虫、蚜虫等。在中国已取得了在黄瓜,番茄,西瓜上的登记,可广泛应用于蔬菜,香蕉,果树,药材等作物。噻唑膦具有触杀和内吸作用,杀死根结线虫主要通过两种方式:线虫接触土壤中的噻唑膦而死亡;噻唑膦内吸至作物根部杀死已侵入作物根部形成根瘤的根结线虫;速效性好,持效期长,噻唑膦使用后2个月后土壤中噻唑膦仍能达到根结线虫致死浓度,3个月后仍能降低线虫活动;噻唑膦有向上传导特性,由作物根部向叶片传导强,由叶片向花传导弱,基本不由花向果实传导;可传导至叶片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如蚜虫等;毒性较低,残留低,符合农产品出口标准。

实际的农药经验已经表明,重复且专一施用一种活性化合物来防治农业害虫在很多情况下将导致靶标生物快速选择性,目前通常使用不同活性化合物的混合物来防治害虫。通过将具有不同作用机理的活性化合物进行组合,可延缓抗性产生,降低施用量,减少防治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增效作用的农药组合物,以提高杀虫防治效果,延缓抗性产生,同时能够调剂作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包含两种有效成分噻苯隆和噻唑膦杀虫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在农业领域防治农作物虫害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达到:

一种农药组合物,该组合物包含噻苯隆和噻唑膦两种活性组分。

两组分之间的重量比为1:500~7000,为使本发明的组合物效果更进一步提升,两组分之间的重量比进一步优化为1:500~6500。其中一种方案噻苯隆和噻唑膦两种活性组分重量比优选为1:500~6000。

发明人通过试验发现,本发明的组合物是用于防治农作物虫害增效明显,更重要的是两者复配可以更好的调节作物的生长,促进作物的健康作用,提高作物的产量。

本发明提供了包含组分噻苯隆和组分噻唑膦的杀虫组合物在农业领域防治农作物虫害方面的用途,特别是在花生和黄瓜方面调节作物生长提高抗虫效果等方面的用途。

为充分发挥本发明的优势效果,本发明的组合物还可以与其他农药(如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肥料等混合使用,这些与之混用的均为现有技术公开的常用的农药或肥料。

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由活性成分和农药助剂制成农药上允许的剂型。进一步的,该组合物由1.0001~85.0001%重量份的活性组分与98.9999~14.9999%重量份的农药助剂组成农药上允许的剂型。

上述组合物具体可包含农药助剂,例如载体、溶剂、分散剂、润湿剂、胶粘剂、增稠剂、粘合剂、表面活性剂等中的一种或几种,在施用的过程中可以混合常用的助剂。

合适的助剂可以是固体或液体,它们通常是剂型加工过程中常用的物质,例如天然的或再生的矿物质,溶剂、分散剂、润湿剂、胶粘剂、增稠剂、粘合剂或肥料。

本发明组合物的施用方法包括将本发明的组合物用于植物生长的地上部分,特别是叶部或叶面。可以选择浸种或涂抹于防治对象表面。施用的频率和施用量取决于病原体或病虫害的生物学和气候生存条件。可以将植物的生长场所,如稻田,用组合物的液体制剂浸湿,或者将组合物以固体形式施用于土壤中,如以颗粒形式(土壤施用),组合物可以由土壤经植物根部进入植物体内(内吸作用)。

这些组合物可以仅仅包含活性成分进行施用,也可以与添加剂(农药助剂)一起混合使用。

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制备成农药上可接受的剂型,例如可溶液剂、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水分散粒剂、可溶液剂、水乳剂或微乳剂、乳油、可分散油悬浮剂、悬乳剂、油悬浮剂或微囊剂型等。根据这些组合物的性质以及施用组合物所要达到的目的和环境情况,可以选择将组合物以喷雾、弥雾、喷粉、撒播或泼浇等之类的方法施用。

可用已知的方法可以将本发明的组合物制备成各种剂型,可以将有效成分与助剂,如溶剂、固体载体,需要时可以与表面活性剂一起均匀混合、研磨,制备成所需要的剂型。

上述的溶剂可选自芳香烃,优选含8-12个碳原子,如二甲苯混合物或取代的苯,酞酸酯类,如酞酸二丁酯或酞酸二辛酸,脂肪烃类,如环已烷或石蜡,醇和乙二醇和它们的醚和酯,如乙醇,乙二醇,乙二醇单甲基;酮类,如环已酮,强极性的溶剂,如n-甲基-2-吡咯烷酮,二甲基亚砜或二甲基甲酰胺,和植物油或植物油,如大豆油。

上述的固体载体,如用于可湿性粉剂和可分散剂的通常是天然矿物填料,例如滑石、高岭土,蒙脱石或活性白土。为了管理组合物的物理性能,也可以加入高分散性硅酸或高分散性吸附聚合物载体,例如粒状吸附载体或非吸附载体,合适的粒状吸附载体是多孔型的,如浮石、皂土或膨润土;合适的非吸附载体如方解石或砂。另外,可以使用大量的无机性质或有机性质的预制成粒状的材料作为载体,特别是白云石。

根据本发明的组合物中的有效成分的化学性质,合适的表面活性剂为木质素磺酸、萘磺酸、苯酚磺酸、碱土金属盐或胺盐,烷基芳基磺酸盐,烷基硫酸盐,烷基磺酸盐,脂肪醇硫酸盐,脂肪酸和硫酸化脂肪醇乙二醇醚,还有磺化萘和萘衍生物与甲醛的缩合物,萘或萘磺酸与苯酚和甲醛的缩合物,聚氧乙烯辛基苯基醚,乙氧基化异辛基酚,辛基酚,壬基酚,烷基芳基聚乙二醇醚,三丁基苯聚乙二醇醚,三硬脂基苯基聚乙二醇醚,烷基芳基聚醚醇,乙氧基化蓖麻油,聚氧乙烯烷基醚,氧化乙烯缩合物、乙氧基化聚氧丙烯,月桂酸聚乙二醇醚缩醛,山梨醇酯,木质素亚硫酸盐废液和甲基纤维素。

本发明的组合物中两种有效成分表现为增效效果,该组合物的活性比使用单个化合物的活性预期总和,以及单个化合物的单独活性更为显著。增效效果表现为允许施用量减少、更宽的杀虫控制谱、见效快、更持久的防治效果、通过仅仅一次或少数几次施用更好的控制害虫、以及加宽了可能的施用间隔时间。这些特性是害虫控制实践过程中特别需要的。

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的表现出的其它特点主要表现为:1、本发明的组合物混配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2、由于本组合物的两个单剂化学结构差异很大,作用机理完全不同,不存在交互抗性,可延缓两单剂单独使用所产生的抗性问题;3、本发明的组合物可很好的调节作物生长,提高抗病抗逆性,促进作物健康作用,提高作物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下实施例所有配方中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本发明组合物各种制剂的加工工艺均为现有技术,根据不同情况可以有所变化。

一、剂型制备实施例

(一)水分散粒剂的加工及实施例

将活性成分噻苯隆与活性成分噻唑膦,与助剂和填料按配方的比例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成可湿性粉剂,再加入一定量的水混合挤压造粒,经干燥筛分后制得水分散粒剂产品。

实施例1:25.05%噻苯隆·噻唑膦水分散粒剂(1:500)

噻苯隆0.05%,噻唑膦25%,烷基芳基磺酸盐10%,硅酸镁铝3%,白炭黑土补足至100%。

实施例2:80.016%噻苯隆·噻唑膦水分散粒剂(1:5000)

噻苯隆0.016%,噻唑膦80%,木质素磺酸盐8%,十二烷基硫酸钠8%,硫酸铵5.2%,轻质碳酸钠补足至100%。

实施例3:70.01%噻苯隆·噻唑膦水分散粒剂(1:7000)

噻苯隆0.01%,噻唑膦70%,十二烷基硫酸钠6%,白炭黑4%,高岭土补足至100%。

(二)可溶液剂的加工及实施例

将活性成分噻苯隆与活性成分噻唑膦,与助剂和溶剂按配方的比例混合均匀,形成均匀的溶液,即可制得可溶液剂产品。

实施例4:10.01%噻苯隆·噻唑膦可溶液剂(1:1000)

噻苯隆0.01%,噻唑膦10%,甲醛缩合物磺酸盐4%,异丙醇补足至100%。

实施例5:40.01%噻苯隆·噻唑膦可溶液剂(1:4000)

噻苯隆0.01%,噻唑膦40%,烷基酚聚氧乙烯醚6%,壬基酚聚氧乙烯4%,丙三醇补足至100%。

实施例6:26.004%噻苯隆·噻唑膦可溶液剂(1:6500)

噻苯隆0.004%,噻唑膦26%,烷基萘甲醛缩合物磺酸盐6%,n,n-二甲基甲酰胺补足至100%。

(三)微囊悬浮剂的加工及实施例

将活性成分噻苯隆与活性成分噻唑膦与溶剂和助剂按比例混合均匀形成油相;将水、乳化剂与助剂按比例混合均匀形成水相;高速搅拌下同时将水相加入油相中,高速剪切混合后,固化成囊,加入分散剂、增稠剂,搅拌均匀,,即可制得微囊悬浮剂。

实施例7:40.02%噻苯隆·噻唑膦微囊悬浮剂(1:2000)

噻苯隆0.02%,噻唑膦40%,十二烷基硫酸钠5%,脲醛树脂10%,环己酮10%,蓖麻油环氧乙烷加成物8%,硫酸铵3%,黄原胶1.5%,高碳醇0.5%,水补足至100%。

实施例8:30.01%噻苯隆·噻唑膦微囊悬浮剂(1:3000)

噻苯隆0.01%,噻唑膦30%,烷基酚聚氧乙烯甲醛缩合物硫酸盐3%,聚酰胺酯8%,乙二醇10%,硅酸镁铝4%,高碳醇0.8%,水补足至100%。

实施例9:55.01%噻苯隆·噻唑膦微囊悬浮剂(1:5500)

噻苯隆0.01%,噻唑膦55%,木质素磺酸盐5%,甘油二酯10%,乙二醇10%,烷基苯萘磺酸盐5%,羟甲基纤维素1%,有机硅0.6%,水补足至100%。

实施例10:63.01%噻苯隆·噻唑膦微囊悬浮剂(1:6000)

噻苯隆0.01%,噻唑膦60%,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4%,脲醛树脂8%,丙三醇8%,硅酸镁铝1.4%,有机硅1.2%,水补足至100%。

二、药效验证试验

(一)生物测定实施例

1、噻苯隆与噻唑膦复配对花生生长调节综合测定试验

将噻苯隆与噻霉酮用丙酮按照一定浓度稀释,对作物进行灌根,在田间测定各个浓度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包括对作物的株高、分枝数、饱果率、抗虫效果以及产量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

株高提高率=(处理后的株高-清水对照株高)/清水对照株高*100%

分枝数提高率=(处理后的分枝数-清水对照分枝数)/清水对照分枝数*100%

饱果率=饱荚果数/荚果数*100%

预防效果=(清水对照的发生指数-处理后的发生指数)/清水对照的发生指数*100%

籽粒百粒重提高率=(处理后的籽粒百粒重-清水对照的籽粒百粒重)/清水对照的籽粒百粒重*100%

亩产提高率=(处理后的亩产量-清水对照的亩产量)/清水对照的亩产量*100%

噻苯隆与噻唑膦复配对花生生长调节综合测定结果见表1,通过实验发明人发现,噻苯隆与噻唑膦之间具有很好协同提升作用,噻苯隆与噻唑膦混配在不同配比下,相对噻苯隆、噻唑膦单剂,以及清水对照,对花生的生长调节作用明显,主要表现在1、可以提高花生植株,增加分枝数,促进花生健壮生长和优化长势长相;2、可以提升花生的饱实率和提高花生籽粒的重量,提高产量;3、噻唑膦可有效防治花生根结线虫以及地下害虫,而噻苯隆对花生生长具有一定的抗病抗逆能力,两者混配后具有一定的协同增效作用;4、本发明的组合物对花生的单位产量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

(二)田间药效验证试验

1、噻苯隆与噻唑膦混配对黄瓜调节生长及抗病增产的田间综合试验

施药时期:黄瓜开花期连续施药2次,施药间隔15天。

施药次数:2次。利用本发明的制剂实施例进行灌根,三个重复,结果取平均值。

噻苯隆与噻唑膦混配对黄瓜调节生长的田间综合实验结果见表2,从表2实验数据显示,本发明的产品在黄瓜开花期施药2次,可以有效调节黄瓜的健康生长。1、可以有效矮化黄瓜株高,控制黄瓜徒旺生长;2、提高黄瓜座果率,增加产量3、可以有效控制黄瓜的可溶性固形物和提高黄瓜的维生素c的含量,增加黄瓜的良好品质4、噻唑膦可有效防止黄瓜根结线虫和地下病虫害,而噻苯隆对黄瓜生长具有一定的抗病抗逆能力,两者混配后具有一定的协同增效作用;5、本发明的组合物对黄瓜的单位产量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