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稻田小龙虾综合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83245发布日期:2019-01-14 18:09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龙虾的养殖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稻田小龙虾综合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淡水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简称小龙虾,是淡水鳌虾的一个种,小龙虾在分类学上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拟螯虾科,滑螯虾属,从形态结构上看,小龙虾体表无明显棘状物,头胸部有13个体节,腹部有7个体节,体表覆盖有几丁质甲壳,双肢型附肢,对螯肢,这对螯肢也就是第一对步足,另外4对步足不如第一对强大,大触角1对,小触角2对,在腹部有游泳足4对,分别生于第2至第5腹节,尾部和第6腹节的尾足演变成尾柄,头胸部外被头胸甲,前方有额剑,雄虾在第5对步足基部有1对生殖突,其中间有生殖孔,雌虾在第3对步足基部有1对生殖孔,较明显,雌虾比雄虾个体小,小1/4~1/3,此外,小龙虾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1~28℃,低于12℃时生长受到抑制,低温条件下其幼体生长缓慢,但成活率较高。

据上诉特点可知,小龙虾是世界上的名贵经济虾种之一,属于热带性动物,它的繁殖环境的温度必须高于24摄氏度(气温和水温),所以想要常年在亚热带或温带的自然环境中进行繁殖孵化,根本不可能,此外,近几年由于市场需求急剧增加,小龙虾天然资源急剧减少,价格逐步走高,因此需通过人工科学养殖来满足市场需求,为了考虑经济效益,目前虽采用稻田综合套养,其规模与面积迅速增加,但稻田养殖方法与模式不当,龙虾较为分散,所以对龙虾进行捕捞时既不方便,同时也易发生小龙虾的逃逸及敌害的捕食,使得小龙虾的成活率与产量均受到影响,且不能保证养殖户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稻田小龙虾综合养殖方法,该方法从稻田选择、稻田规划、虾苗投放、饲养管理、日常管理、成虾捕捞、幼虾补投和亲虾留存和水稻种植等多方面严格把控,最终达到小龙虾高产,稻谷增收,经济效益倍增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稻田小龙虾综合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稻田选择:选择水源水质优良,无污染,排灌方便,旱涝无忧,耕作层较深的连片稻田;

b、稻田规划:

s1、挖沟:沿稻田田埂外缘向稻田内7m~8m处,开挖环形沟,堤脚距沟2m开挖,沟宽3m~4m,沟深1m左右,稻田面积达到50亩以上的,在田中间开挖“一”字形或“十”字形田间沟,沟宽1m~2m,沟深0.8m,坡比1:1.5以上;

s2、筑埂:利用开挖环形沟挖出的泥土加固、加高、加宽田埂,田埂加固时每加一层泥土都要进行夯实,田埂应高于田面0.6m~0.8m,顶部宽2m~3m;

s3、防逃设施:稻田进、排水口和田埂上设防逃网,并在田埂上设置废旧光盘驱赶水鸟;

s4进排水设施:进、排水口分别位于稻田两端,进水渠道建在稻田一端的田埂上,进、排水口用20目的长型网袋过滤进水,防止敌害生物随水流进入,排水口建在稻田另一端环形沟的低处;

s5水草栽培:环形沟和田间沟内移植水草,水草包括沉水植物和漂浮植物,沉水植物面积为环形沟和田间沟面积的50%~60%,漂浮植物面积为环形沟和田间沟面积的5%~10%,且用竹框固定;

c、虾苗投放:

s1投放前准备:虾苗投放前7天,在环形沟和田间沟施经发酵腐熟的农家肥和有益生物,每亩用量为100kg~150kg,用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为幼虾培育适口的天然饵料生物;

s2虾苗的选择:选择颜色青或嫩红色、有光泽、附肢完整、活力强,规格相对整齐,软壳虾少,活泼健壮,无病无伤的虾苗;

s3合理投放:幼虾在晴天早晨、傍晚或阴天采用“三进三出”的方式分散进行投放,密度控制在:每亩5000-6000尾;

d、饲养管理:由于稻田中天然饵料有限,为提高稻田小龙虾的产量,需要补充人工饵料,每天做到定质、定时、定位和定量的投放人工饵料,每周在田埂边的平台浅水处投喂一次动物性饲料,投喂量以虾总重量的2%~5%为宜,当水温低于12℃时,可不投喂,翌年3月份,当水温上升到16℃以上,每个月投二次水草,用量为100kg/亩~150kg/亩,每周投喂一次动物性饲料,用量为0.5kg/亩~1.0kg/亩,每日傍晚还应投喂1次人工饲料,投喂量为稻田存虾重量的1%~4%,以加快小龙虾的生长;

e、日常管理:晴天有太阳时,水可浅些,让太阳晒水以便水温尽快回升;阴雨天或寒冷天气,水应深些,以免水温下降,田面水深为30cm~60cm;

f、成虾捕捞、幼虾补投和亲虾留存:

s1捕捞时间:第一茬捕捞时间从2月底开始,到3月底结束,第二茬从4月中旬开始,到6月上旬结束;第三茬捕捞时间从8月上旬开始,到9月底结束;

s2捕捞工具:捕捞工具主要是地笼,地笼网眼规格应为2.5~3.0cm,保证成虾被捕捞,幼虾能通过网眼跑掉;

s3捕捞方法:将地笼网放于稻田的环形沟和田间沟内,每隔3~10天转换地笼网放位置,当捕获量比开捕时有明显减少时,可排出稻田中的积水,将地笼集中于虾沟中捕捞,捕捞时遵循捕大留小的原则,并避免因挤压伤及幼虾;

s4幼虾补投:第一茬捕捞完后,根据稻田存留幼虾情况,每亩补放3~4cm幼虾1000~3000尾;

s5亲虾留存:第三茬捕捞期间,前期是捕大留小,后期捕小留大,亲虾存田量每亩不少于15kg;

g、水稻种植:把水稻种植区放入水,水位3~5厘米,然后进行人工插秧或撒播,间距为28厘米×35厘米。

所述步骤c中的有益生物是水蚯蚓、田螺和河蚌,水蚯蚓投0.3-0.5kg/m2、田螺投8-10个/m2、河蚌投3-4个/m2

所述步骤c中“三进三出”的方式分散进行投放具体做法是:将苗箱逐一放入水中静置30秒钟后再逐一端出水面静置1-2分钟,重复2-3次后将苗种全部分点散放于大田中。

所述水稻品种叶片开张角度小,抗病虫害、抗倒伏且耐肥性强的紧穗型品种。

所述施药应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生物农药。

所述施肥要坚持施用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重施基肥,轻施追肥。

所述人工饵料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饼粕30-45份、麦麸20-30份、米糠10-15份、豆渣20-30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稻田里挖的环形沟和中间的“一”字形或“十”字形田间沟均挂有废旧光盘驱赶水鸟,防止水鸟捕食小龙虾的同时,也驱赶鸟类对稻穗的破坏,稻田里养殖小龙虾,田里生长的杂草、底栖动物、浮游生物及害虫等大部分被小龙虾吃掉,给水稻消除了敌害,使田中的养分不被这些生物消耗,加上小龙虾的粪便又为水稻生长提供了优质肥料,从而改善了稻田生态环境,提高了水稻产量,并且所养小龙虾因稻田水中溶氧充足,一般很少发病,有利于获取较大经济效益,而环形沟和田间沟合理的设计和应用,给投食和捕捞提供了便利,不会影响水稻的种植,使水稻和小龙虾双丰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稻田选择:选择水源水质优良,无污染,排灌方便,旱涝无忧,耕作层较深的连片稻田;

b、稻田规划:

s1、挖沟:沿稻田田埂外缘向稻田内7m~8m处,开挖环形沟,堤脚距沟2m开挖,沟宽3m~4m,沟深1m左右,稻田面积达到50亩以上的,在田中间开挖“十”字形或“井”字形田间沟,沟宽1m~2m,沟深0.8m,坡比1:1.5以上;

s2、筑埂:利用开挖环形沟挖出的泥土加固、加高、加宽田埂,田埂加固时每加一层泥土都要进行夯实,田埂应高于田面0.6m~0.8m,顶部宽2m~3m;

s3、防逃设施:稻田进、排水口和田埂上设防逃网,并在田埂上设置废旧光盘驱赶水鸟;

s4进排水设施:进、排水口分别位于稻田两端,进水渠道建在稻田一端的田埂上,进、排水口用20目的长型网袋过滤进水,防止敌害生物随水流进入,排水口建在稻田另一端环形沟的低处;

s5水草栽培:环形沟和田间沟内移植水草,水草包括沉水植物和漂浮植物,沉水植物面积为环形沟和田间沟面积的50%~60%,漂浮植物面积为环形沟和田间沟面积的5%~10%,且用竹框固定;

c、虾苗投放:

s1投放前准备:虾苗投放前7天,在环形沟和田间沟施经发酵腐熟的农家肥和有益生物,每亩用量为100kg~150kg,用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为幼虾培育适口的天然饵料生物;

s2虾苗的选择:选择颜色青或嫩红色、有光泽、附肢完整、活力强,规格相对整齐,软壳虾少,活泼健壮,无病无伤的虾苗;

s3合理投放:幼虾在晴天早晨、傍晚或阴天采用“三进三出”的方式分散进行投放,密度控制在:每亩5000-6000尾;

d、饲养管理:由于稻田中天然饵料有限,为提高稻田小龙虾的产量,需要补充人工饵料,每天做到定时、定位和定量的投放人工饵料,每周在田埂边的平台浅水处投喂一次动物性饲料,投喂量以虾总重量的2%~5%为宜,当水温低于12℃时,可不投喂,翌年3月份,当水温上升到16℃以上,每个月投二次水草,用量为100kg/亩~150kg/亩,每周投喂一次动物性饲料,用量为0.5kg/亩~1.0kg/亩,每日傍晚还应投喂1次人工饲料,投喂量为稻田存虾重量的1%~4%,以加快小龙虾的生长;

e、日常管理:晴天有太阳时,水可浅些,让太阳晒水以便水温尽快回升;阴雨天或寒冷天气,水应深些,以免水温下降,田面水深为30cm~60cm;

f、成虾捕捞、幼虾补投和亲虾留存:

s1捕捞时间:第一茬捕捞时间从2月底开始,到3月底结束,第二茬从4月中旬开始,到6月上旬结束;第三茬捕捞时间从8月上旬开始,到9月底结束;

s2捕捞工具:捕捞工具主要是地笼,地笼网眼规格应为2.5~3.0cm,保证成虾被捕捞,幼虾能通过网眼跑掉;

s3捕捞方法:将地笼网放于稻田的环形沟和田间沟内,每隔3~10天转换地笼网放置位置,当捕获量比开捕时有明显减少时,可排出稻田中的积水,将地笼集中于虾沟中捕捞,捕捞时遵循捕大留小的原则,并避免因挤压伤及幼虾;

s4幼虾补投:第一茬捕捞完后,根据稻田存留幼虾情况,每亩补放3~4cm幼虾1000~3000尾;

s5亲虾留存:第三茬捕捞期间,前期是捕大留小,后期捕小留大,亲虾存田量每亩不少于15kg;

g、水稻种植:把水稻种植区放入水,水位3~5厘米,然后进行人工插秧或撒播,间距为28厘米×35厘米。

所述步骤c中的有益生物是水蚯蚓、田螺和河蚌,水蚯蚓投0.3-0.5kg/m2、田螺投8-10个/m2、河蚌投3-4个/m2

所述步骤c中“三进三出”的方式分散进行投放具体做法是:将苗箱逐一放入水中静置30秒钟后再逐一端出水面静置1-2分钟,重复2-3次后将苗种全部分点散放于大田中。

所述水稻品种叶片开张角度小,抗病虫害、抗倒伏且耐肥性强的紧穗型品种。

所述施药应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生物农药。

所述施肥要坚持施用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重施基肥,轻施追肥。

所述人工饵料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饼粕30-45份、麦麸20-30份、米糠10-15份、豆渣20-30份。

以下给出本发明的实施例。

实施例1

水稻管理:每年4-5月,逐渐降低稻田水位,使小龙虾回到环形沟和田间沟内,晒田3-5天,使田块中间不陷脚,田边表土不裂缝和发白,再在靠近环形沟和田间沟围上一周高30cm,宽20cm的土埂,将环形沟、田间沟和田面分隔开,亩施用农家肥200~300kg,尿素10~15kg,均匀撒在田面并用机器翻耕耙匀,6月中旬开始人工插秧或机械插秧或撒播,间距为28厘米×35厘米,插秧10天后,将土埂去除,使环形沟、田间沟和田面连通,前期田间做到薄水返青、浅水分蘖、够苗晒田;晒田复水后湿润管理,孕穗期保持一定水层;抽穗以后采用干湿交替管理,遇高温灌深水调温;收获前一周断水,越冬期前的10~11月份,稻田水位控制在30cm左右,使稻蔸露出水面10cm左右;越冬期间水位控制在40~50cm。

小龙虾管理:

投饲:12月前每月投一次水草,用量为150kg/亩;施一次腐熟的农家肥,用量为100kg/亩~150kg/亩,每周在田埂边的平台浅水处投喂一次动物性饲料或克氏原螯虾专用人工配合饲料(粗蛋白含量30%~32%),投喂量以虾总重量的2%~5%为宜,具体投喂量应根据气候和虾的摄情况调整,当水温低于12℃时,可不投喂,翌年3月份,当水温上升到16℃以上,每个月投二次水草,用量为100kg/亩~150kg/亩,每周投喂一次动物性饲料,用量为0.5kg/亩~1.0kg/亩,每日傍晚投喂1次人工饲料,投喂量为稻田存虾重量的1%~4%,以加快克氏原螯虾的生长,可用饲料有克氏原螯虾专用人工配合饲料(粗蛋白含量28%~30%)饼粕、麸皮是、米糠、豆渣等,投喂的饲料应符合gb13078和ny5072的要求。

经常巡查,调控水深:11月至12月保持田面水深30cm~50cm,随着气温的下降,逐渐加深水位至40cm~60cm,第二年的3月份水温回升时用调节水深的办法来控制水温,促使水温更适合克氏原螯虾的生长,调控的方法是:晴天有太阳时,水可浅些,让太阳晒水以便水温尽快回升;阴雨天或寒冷天气,水应深些,以免水温下降。

投放有益生物:在虾种投放前后,沟内再投放一些有益生物,如水蚯蚓(投0.3-0.5kg/m2)、田螺(8-10个/m2)、河蚌(3-4个/m2)等.既可净化水质,又能为小龙虾提供丰富的天然饵料。

防止敌害:稻田饲养克氏原螯虾,其敌害较多,如蛙、水蛇、黄鳝、肉食性鱼类、水老鼠及水鸟等,放养前用生石灰清除敌害生物,进水时用每亩用量为75kg。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