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业育苗用撒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42491发布日期:2019-06-11 21:22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农业育苗用撒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农业育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农业育苗用撒土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育苗是指在苗圃、温床或温室里培育幼苗,以备移植至土地里去栽种,其中培养皿成为必须品,对于放入培养皿内的土壤要求比较高,如果土壤呈块状,不利于其生长。一般人工将放在培养皿内的土壤进行捣碎处理,这样费事费力,捣碎土壤不均匀,对生产农作物质量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对土壤进行捣碎均匀、自动为培养皿倒入土壤和提高生产质量的农业育苗用撒土装置,尤其适合用在农业育苗中。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农业育苗用撒土装置,包括左支撑板、右支撑板,所述的左支撑板、右支撑板之间从上到下依次设有搅拌腔、震动腔和接料机构,

所述的搅拌腔的顶壁上设有进土口,所述的进土口处连接有进料斗,所述的搅拌腔的顶壁外侧上设有电机,所述的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搅拌腔的顶壁,且与主动轮相连,所述的主动轮与左从动轮、右从动轮相啮合,所述的主动轮的另一侧通过主连接轴设在n型架上,所述的左从动轮、右从动轮分别通过左连接轴、右连接轴设在n型架上,所述的左连接轴、右连接轴分别穿过n型架,且分别与左搅拌轴、右搅拌轴键连接,所述的左搅拌轴上两侧对称设有多个第一左搅拌杆、第一右搅拌杆,在右搅拌轴上两侧对称设有多个第二左搅拌杆、第二右搅拌杆,所述的搅拌腔下端开口,该开口处连通有倒梯形斗,所述的倒梯形斗的下端设有出土口,

所述的震动腔的顶端开口、底端封闭,所述的震动腔的顶端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左挡板、右挡板,左震动件、右震动件对称设在左挡板、右挡板上,所述的左震动件包括左连接板、左气缸,所述的左连接板设在左支撑板内侧壁上,所述的左连接板的下表面设有左气缸,所述的左气缸的活塞杆与左挡板的上表面相连,所述的右震动件包括右连接板、右气缸,所述的右连接板设在右支撑板内侧壁上,所述的右连接板的下表面设有右气缸,所述的右气缸的活塞杆与右挡板的上表面相连,所述的震动腔的两外侧分别设有左限位块、右限位块,在左支撑板内侧壁上设有左上限位板、左下限位板,所述的右支撑板内侧壁上设有右上限位板、右下限位板,所述的右上限位板、右下限位板与左上限位板、左下限位板对称设置,所述的左限位块设在左上限位板、左下限位板之间,所述的右限位块设在右上限位板、右下限位板之间,

所述的震动腔的顶端设在出土口的正下方,所述的震动腔底壁上设有多个震动孔,所述的震动腔底壁外侧连通有集料斗,集料斗下端的出口设在接料机构的正上方。

进一步,所述的电机通过支撑架设在搅拌腔外顶端。

进一步,所述的电机的输出轴与搅拌腔的顶壁连接处设有顶壁轴承。

进一步,所述的主连接轴、左连接轴、右连接轴与n型架的连接处均设有连接轴承。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右搅拌杆与第二左搅拌杆靠近设置,且第二左搅拌杆与第一右搅拌杆相对应设置。

进一步,所述的接料机构包括前传送辊、后传送辊和传送带,所述的前传送辊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前轴、第二前轴设在左支撑板、右支撑板上,所述的后传送辊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后轴、第二后轴设在左支撑板、右支撑板上,传送带套设在前传送辊、后传送辊,所述的传送带上设有多个培养皿槽。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搅拌腔,便于对土壤进行搅拌均匀,震动腔,起到对土壤分筛的作用,提高培养皿的撒土效率,更加方便;具有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左支撑板2、右支撑板3、搅拌腔

4、震动腔5、接料机构6、进料斗

7、电机8、主动轮9、左从动轮

10、右从动轮11、n型架12、左搅拌轴

13、右搅拌轴14、第一左搅拌杆15、第一右搅拌杆

16、第二左搅拌杆17、第二右搅拌杆18、倒梯形斗

19、左连接板20、左气缸21、右连接板

22、右气缸23、左限位块24、右限位块

25、左上限位板26、左下限位板27、右上限位板

28、右下限位板29、集料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农业育苗用撒土装置,包括左支撑板1、右支撑板2,所述的左支撑板1、右支撑板2之间从上到下依次设有搅拌腔3、震动腔4和接料机构5,

所述的搅拌腔3的顶壁上设有进土口,所述的进土口处连接有进料斗6,所述的搅拌腔3的顶壁外侧上设有电机7,所述的电机7的输出轴穿过搅拌腔3的顶壁,且与主动轮8相连,所述的主动轮8与左从动轮9、右从动轮10相啮合,所述的主动轮8的另一侧通过主连接轴设在n型架11上,所述的左从动轮9、右从动轮10分别通过左连接轴、右连接轴设在n型架11上,所述的左连接轴、右连接轴分别穿过n型架11,且分别与左搅拌轴12、右搅拌轴13键连接,所述的左搅拌轴12上两侧对称设有多个第一左搅拌杆14、第一右搅拌杆15,在右搅拌轴13上两侧对称设有多个第二左搅拌杆16、第二右搅拌杆17,所述的搅拌腔3下端开口,该开口处连通有倒梯形斗18,所述的倒梯形斗18的下端设有出土口,设置的电机7带动主动轮8、进而左从动轮9、右从动轮10转动,使得左搅拌轴12、右搅拌轴13进行转动,实现对从进料斗6进入的土壤的充分搅拌的作用,搅拌腔3为圆筒形,且搅拌腔3的顶端封闭,底端开口;

所述的震动腔4的顶端开口、底端封闭,所述的震动腔4的顶端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左挡板、右挡板,左震动件、右震动件对称设在左挡板、右挡板上,所述的左震动件包括左连接板19、左气缸20,所述的左连接板19设在左支撑板1内侧壁上,所述的左连接板19的下表面设有左气缸20,所述的左气缸20的活塞杆与左挡板的上表面相连,所述的右震动件包括右连接板21、右气缸22,所述的右连接板21设在右支撑板2内侧壁上,所述的右连接板21的下表面设有右气缸22,所述的右气缸22的活塞杆与右挡板的上表面相连,所述的震动腔4的两外侧分别设有左限位块23、右限位块24,在左支撑板1内侧壁上设有左上限位板25、左下限位板26,所述的右支撑板2内侧壁上设有右上限位板27、右下限位板28,所述的右上限位板27、右下限位板28与左上限位板25、左下限位板26对称设置,所述的左限位块23设在左上限位板25、左下限位板26之间,所述的右限位块24设在右上限位板27、右下限位板28之间,启动左气缸20、右气缸22,在气缸的带动下,带动左挡板、右挡板,进而带动整个震动腔3沿着左上限位板25、左下限位板26、右上限位板27、右下限位板28上、下移动,

所述的震动腔4的顶端设在出土口的正下方,所述的震动腔4底壁上设有多个震动孔,所述的震动腔4底壁外侧连通有集料斗29,集料斗29下端的出口设在接料5的正上方。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机7通过支撑架设在搅拌腔3外顶端。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机7的输出轴与搅拌腔3的顶壁连接处设有顶壁轴承。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主连接轴、左连接轴、右连接轴与n型架11的连接处均设有连接轴承。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右搅拌杆15与第二左搅拌杆16靠近设置,且第二左搅拌杆16与第一右搅拌杆15相对应设置。

实施例2

所述的接料机构5包括前传送辊、后传送辊和传送带,所述的前传送辊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前轴、第二前轴设在左支撑板1、右支撑板2上,所述的后传送辊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后轴、第二后轴设在左支撑板1、右支撑板2上,第一后轴、第二后轴、第一前轴、第二前轴与左支撑板1、右支撑板2连接处均设有轴承,所述的第一后轴穿过右支撑板2,且与驱动电机相连,传送带套设在前传送辊、后传送辊,所述的传送带上设有多个培养皿槽。

本实例的工作过程:工作时,启动电机、左气缸和右气缸,将土壤从进料斗倒入到搅拌腔内,在带电机带动下,实现左搅拌轴、右搅拌轴对搅拌腔内的土壤的充分搅拌作用,然后沿着倒梯形斗掉落到震动腔内,在左气缸和右气缸的带动下,实现对符合要求的震动腔内的土壤分筛作用,然后沿着集料斗掉落到培养皿内,接料机构将培养皿传送到接料处即可。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