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马铃薯疮痂病的臭氧水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610006发布日期:2020-05-06 19:27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马铃薯疮痂病的臭氧水及其使用方法,属农药植保领域。



背景技术:

疮痂病主要是由真菌中痂囊腔菌属和痂圆孢属引起的植物病害。细菌中黄色单胞杆菌属和放线菌中链霉菌属也能引起疮痂病。

马铃薯疮痂病为细菌性病害,病原菌是链霉菌。病菌在病薯和土壤中存活。一般在幼薯膨果前期高温干旱,块茎膨大期大水漫灌或阴雨连绵,土壤先干后湿,水肥供应失衡,导致幼薯块茎表皮崩裂创伤,病菌趁机从薯块皮孔及伤口侵入。染病幼薯先是表面生褐色小斑点,后扩大或合并成褐色圆斑。病斑一般直径0.2厘米--0.5厘米,深度0.1厘米--0.2厘米,病斑中央凹入,边缘凸起,表面粗糙,呈疮痂状。

马铃薯感染疮痂病,外观不雅,不耐储藏,商品品级大为下降;且减产严重,轻度染病减产10%-20%,重度染病减产30%-40%。随着马铃薯主粮化加速,种植面积扩大,疮痂病有逐年加重和蔓延的趋势。为此,广大植保工作者一直在积极寻找防病治病的新产品及其使用方法。

当前,国内外防治马铃薯疮痂病主要靠杀细菌的化学农药,如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春雷霉素、可杀得(氢氧化铜)等药剂。这些药剂都对病菌有一定的杀灭作用,但防治效果越来越差,导致疮痂病成为马铃薯生产中的“癌症”,植保防治上的世界性难题。

本专利申请人发现,马铃薯疮痂病染病初期出现的病斑是藏有链霉菌的孢子球,一旦表皮破裂剥落,便露出粉状细菌孢子团,细菌孢子团侵染幼薯表皮形成凹陷型疮痂。防治马铃薯疮痂病必须以预防为主,对发病区域的种薯和定植沟穴土壤彻底杀灭细菌;在治疗上靶向用药,直接用药剂刺破孢子球,杀灭孢囊和细菌孢子。基于上述研究发现,本专利申请人发明用臭氧水防治马铃薯疮痂病的杀菌剂及其使用方法。经过大量的生产实践检验,按着本发明权利要求书使用臭氧水防治马铃薯疮痂病,具有“安全、高效、无抗性,绿色、环保、无药残,提质、增产、成本低”等优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臭氧水是用电解式臭氧发生器现场制作,现制现用。臭氧发生器及其系列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市政饮水处理、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精细化工氧化等国民经济众多领域,但在农业植保领域鲜有应用,用于土壤消毒杀菌还未见成功案例。本专利申请人用臭氧水作为杀菌剂防治马铃薯疮痂病,属国内首创。

电解式臭氧发生器所产生的臭氧浓度高,可直接电解普通水制出高浓度的臭氧水;同时,臭氧气体中不含氮氧化合物(nox),无致癌物质。臭氧易于分解无法储存,需现场制作投入水中配制成所需浓度的臭氧水,并且现场使用。

电解式臭氧发生器,采用低压直流方式通入纳米涂层电极的正负两极,水在特殊的阳极界面上生成氧气和臭氧,在阴极界面上生成氢气。阳极生成的氧气、臭氧和阴极生成的氢气绝大部分以微纳气泡的形式存在于水中,保障了臭氧得以较高的浓度在水中保持,由此得到需要浓度的臭氧水。

本发明的应用机理是:臭氧具有超强的氧化性能,用臭氧水防治马铃薯疮痂病就是利用其这一特性。臭氧的氧化还原电位高达2.07v,能瞬间扩散进细胞内,断裂细胞膜,破坏分解细胞壁,刺破孢囊杀死孢子,从而杀灭细菌和病毒。

本发明的药性机理是:臭氧水作为杀菌剂,利用臭氧的超强氧化性能,使微生物细胞中的多种成分发生反应,从而产生不可逆转的变化而死亡。科学研究证实,臭氧灭活病毒是通过直接破坏其核糖核酸或脱氧核糖核酸完成的;而杀灭细菌、霉菌类微生物,则是臭氧首先作用于细胞膜,使膜构成成分受损失,导致新陈代谢障碍并抑制其生长,臭氧继续渗透破坏膜内组织,使其死亡。湿度增加可提高杀灭率,是由于在湿度下细胞膜膨胀变薄,其组织容易被臭氧破坏。

臭氧水不能和其他杀菌剂、杀虫剂等任何农药复配,是因为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农药是一种有机化合物,臭氧水通过强氧化破坏有机农药的化学链,使其失去药性而失效。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明确的“使用次数、使用顺序、使用浓度以及注意事项”:

1.臭氧水制作:

臭氧分子结构具有不稳定性,在水中比空气中更容易自行分解。臭氧溶解到水中后会从水和空气的界面上逸出,使水中臭氧浓度总是处于不断下降状态。

本发明要求作为杀菌剂的臭氧水浓度,必须在特定数值区间内才能达到防治马铃薯疮痂病的效果。用电解式臭氧发生器现场制作臭氧水:

浸泡种薯浓度2-4ppm;

浇灌定植沟穴浓度6-8ppm;

盛花期喷洒植株表面4-6ppm浓度。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臭氧水作为杀菌剂,其特征在于使用条件(现制现用)、使用次数、使用顺序、使用浓度:

第一次使用,用于种薯表皮杀菌,防治种薯带菌传播病害;现场制作2-4ppm浓度的臭氧水,装入塑料盆容器中,倒入种薯浸泡10秒钟,取出晾干。

第二次使用,用于土壤杀菌,杀灭在土壤中腐生存活的病菌;马铃薯栽种前,现场制作6-8ppm浓度的臭氧水,浇灌沟穴制土壤水分饱和状态,待沟穴内无明水,栽种用臭氧水杀菌处理过的种薯。

第三次使用,用于生长期马铃薯植株和地面表土杀菌,杀灭附着在薯株和表土上的病菌,切断病菌通过空气和雨水的传播途径;在薯苗盛花期大雨过后或者浇水后,现场制作4-6ppm浓度的臭氧水,喷洒薯株表面至流水。

本产品在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和吉林省长岭县三青山乡的多处马铃薯种植基地进行对比实验,结果使用臭氧水杀菌剂比可杀得(氢氧化铜)等化学药剂具有明显优势:(1)疮痂病发病率直线下降,在浙江省,使用可杀得药剂的发病率为37.3%,使用臭氧水杀菌剂的发病率仅有5.2%;在吉林省,使用可杀得药剂的发病率为21.6%,使用臭氧水的发病率仅有3.4%。二者对比,使用臭氧水防治马铃薯疮痂病效果更显著。(2)产量对比,在浙江省,使用臭氧水比可杀得增产18.9%;在吉林省,使用臭氧水比可杀得增产10.6%。

实验表明,科学使用臭氧水防治马铃薯疮痂病,安全高效无抗性,绿色环保无药残,提质增产成本低。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治马铃薯疮痂病的臭氧水及其使用方法,分为浸泡种薯、浇灌定植沟穴、盛花期喷洒植株表面使用3次;其特征在于,每一次使用臭氧水的浓度不同:2-4ppm浓度、6-8ppm浓度、4-6ppm浓度。

2.根据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马铃薯疮痂病的臭氧水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1)用2-4ppm浓度的臭氧水,浸泡种薯十秒钟,取出晾干;

(2)用6-8ppm浓度的臭氧水,浇灌定植沟穴至土壤水分饱和状态,栽种种薯;

(3)用4-6ppm浓度的臭氧水,在盛花期浇水后喷洒植株表面至流水。

(4)注意事项:臭氧水不得与杀菌剂、杀虫剂等任何农药复配,只能单独使用,且现制现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马铃薯疮痂病的臭氧水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包括用臭氧水防治马铃薯疮痂病的使用次数、使用顺序、使用浓度以及注意事项:A、用2‑4ppm浓度的臭氧水,浸泡种薯10秒钟,取出晾干;B、用6‑8ppm浓度的臭氧水,浇灌定植沟穴至土壤水分饱和状态,栽种种薯;C、用4‑6ppm浓度的臭氧水,在盛花期浇水后喷洒植株表面至流水。臭氧水不得与杀菌剂、杀虫剂等任何农药复配,只能单独使用,且现制现用。

技术研发人员:贾箬;贾向东;王志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丰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0.25
技术公布日:2020.05.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