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红薯秧苗移栽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60350发布日期:2019-01-18 22:54阅读:8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红薯秧苗移栽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业播种用具,具体是一种全自动红薯秧苗移栽机。



背景技术:

红薯苗的种植方法较为简单,红薯苗适应性强,可适合大部分土壤,红薯苗的种植按栽培方式目前可分为地膜覆盖栽培及露地栽培;夏栽利用春栽的秧子剪取一段即可扦插种植,成活率高,时间短,春栽的在早春要用薯块进行育苗,一般利用阳畦或暖棚育苗,红薯秧苗一般是采取高垄种植,垄高20~25厘米,垄宽60~80厘米,垄距15~20厘米。要求垄面平整细致,在种植过程中,一般在垄上间隔插栽的方式进行播种。

目前市面上的播种机一般用于豆类种子的播种,对于红薯秧苗这类含有茎叶的秧苗类型不能适用,而且红薯秧苗堆放在一起容易缠结,对于一些树苗类的播种装置,红薯秧苗无法一个个单独下料,因此,也无法适用这类的自动播种装置,因此,针对红薯秧苗大多仍采用传统的人力播种方式,市面上缺少能够有效解决红薯秧苗不易下料的全自动的红薯秧苗装置,因此,针对这类问题,我们需要一种可以有效对红薯秧苗进行单独播种的全自动移栽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红薯秧苗移栽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全自动红薯秧苗移栽机,包括车架板、自动下料箱、接料斗、转角导料管、防倒挡板、开槽犁、覆土块、储水箱和蓄电池,所述车架板前后面板两侧转动固定着车轮转轴,所述车轮转轴外端固定着支撑车轮,所述支撑车轮与驱动转轴相连,所述车架板的内部设有左右连通的栽秧通道,所述车架板的顶面设有上下连通的自动下料箱,所述自动下料箱内竖直并排设有两个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顶部和底部分别通过转动固定在自动下料箱前后内壁的驱动筒和随动筒撑起,所述驱动筒的转动轴后端与安装在自动下料箱后面板上的料箱电机的电机轴固定相连,自动下料箱左侧驱动筒对应的料箱电机转向设置为顺时针转动,自动下料箱右侧驱动筒对应的料箱电机转向设置为逆时针转动,所述传送带外表面上固定有多个等距间隔的隔板,左右两侧传送带之间的隔板围合成用于放置秧苗的储料腔,所述自动下料箱的底部设有接料斗,所述接料斗的内底部后面板上连接着向下弯曲倾斜设置的转角导料管,所述转角导料管通过穿设固定在车架板顶面上的接料斗悬挂在栽秧通道内,所述栽秧通道内从右至左依次设有用于开挖种植土坑的开槽犁、用于防止秧苗倾倒的防倒挡板、用于将种植土坑填埋的覆土块和用于浇灌秧苗的喷水管,所述自动下料箱的右侧安装有用于对料箱电机供电的蓄电池。

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倒挡板通过横向伸缩装置固定在车架板的前后内壁中,所述防倒挡板位于转角导料管的正下方前后两侧,所述开槽犁和覆土块通过纵向伸缩装置固定在车架板的内顶面上,所述覆土块在栽秧通道内前后对称设有两个,所述开槽犁横向设置在栽秧通道内底部的中心线上,所述覆土块和防倒挡板分别设置在中心线的前后两侧,所述喷水管的顶部与固定在车架板内顶面左侧的抽水泵的排水端相连通,所述抽水泵的抽水端与安装在车架板顶面左侧的储水箱的内底部相连通。

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横向伸缩装置包括挡板伸缩杆和挡板套管,所述挡板伸缩杆整体套设在挡板套管内,所述挡板套管固定在车架板的前后面板的内壁上,所述防倒挡板固定在挡板伸缩杆的外侧端,所述防倒挡板和挡板伸缩杆的侧壁上开设用多个用于固定防倒挡板与挡板伸缩杆伸缩位置的,内穿设有螺栓。

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纵向伸缩装置包括悬挂套管、悬挂伸缩杆和悬挂调节孔,所述悬挂伸缩杆固定在车架板的内顶面上,所述悬挂伸缩杆底部外滑动套设着悬挂套管,所述覆土块和开槽犁分别固定在悬挂套管的底端,所述悬挂套管和悬挂伸缩杆的外侧壁上均开设有用于穿设螺栓的悬挂调节孔。

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倒挡板为表面光滑的弹形塑料板。

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覆土块为相对面为弧面的三角柱体。

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车架板的左侧壁上固定有手扶架,所述自动下料箱的四周侧壁上开设有用于观察自动下料箱内部情况的观察窗口。

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皮带轮、驱动皮带、随动皮带轮和蓄电池,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储水箱后侧的车架板的顶面上,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固定着驱动皮带轮,所述驱动皮带轮通过驱动皮带与随动皮带轮传动相连,所述随动皮带轮套设固定在车架板后面板上的车轮转轴杆壁上,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与驱动电机的电源端电气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可以对红薯秧苗进行单独保存和下料的自动下料箱,可以将红薯秧苗一个一个的单独储存并下料,配合接料斗和转角导料管将秧苗可以自动播种到开槽犁开好的沟内,并通过防倒挡板进行防倒防护,而且设置的覆土块自动进行覆土填埋,设置的喷水管自动进行浇灌,全自动化的完成了红薯秧苗开沟、播种、扶正、覆土和浇灌的一系列种植过程,全程无需人工进行干预,大大提高了红薯秧苗的播种种植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全自动红薯秧苗移栽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全自动红薯秧苗移栽机中开槽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全自动红薯秧苗移栽机中接料斗和转角导料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全自动红薯秧苗移栽机中覆土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全自动红薯秧苗移栽机中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车架板1、栽秧通道10、手扶架11、车轮转轴12、支撑车轮13、随动皮带轮14、驱动皮带15、驱动皮带轮16、驱动电机17、自动下料箱2、观察窗口20、传送带21、隔板22、驱动筒23、随动筒24、料箱电机25、接料斗3、转角导料管30、防倒挡板4、挡板伸缩杆40、挡板套管41、挡板调节孔42、开槽犁5、覆土块6、悬挂套管7、悬挂伸缩杆70、悬挂调节孔71、储水箱8、抽水泵80、喷水管81、蓄电池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5,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全自动红薯秧苗移栽机,包括车架板1、自动下料箱2、接料斗3、转角导料管30、防倒挡板4、开槽犁5、覆土块6、储水箱8和蓄电池9,所述车架板1前后面板两侧转动固定着车轮转轴12,所述车轮转轴12外端固定着支撑车轮13,所述支撑车轮13与驱动转轴相连,所述车架板1的内部设有左右连通的栽秧通道10,所述车架板1的顶面设有上下连通的自动下料箱2,所述自动下料箱2内竖直并排设有两个传送带21,所述传送带2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通过转动固定在自动下料箱2前后内壁的驱动筒23和随动筒24撑起,所述驱动筒23的转动轴后端与安装在自动下料箱2后面板上的料箱电机25的电机轴固定相连,自动下料箱2左侧驱动筒23对应的料箱电机25转向设置为顺时针转动,自动下料箱2右侧驱动筒23对应的料箱电机25转向设置为逆时针转动,所述传送带21外表面上固定有多个等距间隔的隔板22,左右两侧传送带21之间的隔板22围合成用于放置秧苗的储料腔,所述自动下料箱2的底部设有接料斗3,所述接料斗3的内底部后面板上连接着向下弯曲倾斜设置的转角导料管30,所述转角导料管30通过穿设固定在车架板1顶面上的接料斗3悬挂在栽秧通道10内,所述栽秧通道10内从右至左依次设有用于开挖种植土坑的开槽犁5、用于防止秧苗倾倒的防倒挡板4、用于将种植土坑填埋的覆土块6和用于浇灌秧苗的喷水管81,所述自动下料箱2的右侧安装有用于对料箱电机25供电的蓄电池9。

所述防倒挡板4通过横向伸缩装置固定在车架板1的前后内壁中,所述防倒挡板4位于转角导料管30的正下方前后两侧,所述开槽犁5和覆土块6通过纵向伸缩装置固定在车架板1的内顶面上,所述覆土块6在栽秧通道10内前后对称设有两个,所述开槽犁5横向设置在栽秧通道10内底部的中心线上,所述覆土块6和防倒挡板4分别设置在中心线的前后两侧,所述喷水管81的顶部与固定在车架板1内顶面左侧的抽水泵80的排水端相连通,所述抽水泵80的抽水端与安装在车架板1顶面左侧的储水箱8的内底部相连通,设置的防倒挡板4、开槽犁5和覆土块6分别通过横向伸缩装置和纵向伸缩装置可以进行伸缩调节;

所述横向伸缩装置包括挡板伸缩杆40和挡板套管41,所述挡板伸缩杆40整体套设在挡板套管41内,所述挡板套管41固定在车架板1的前后面板的内壁上,所述防倒挡板4固定在挡板伸缩杆40的外侧端,所述防倒挡板4和挡板伸缩杆40的侧壁上开设用多个用于固定防倒挡板4与挡板伸缩杆40伸缩位置的挡板调节孔42,挡板调节孔42内穿设有螺栓,设置的防倒挡板4通过挡板伸缩杆40和挡板套管41可以调节相对间距,从而对不同粗细的秧苗进行防护作用。

所述纵向伸缩装置包括悬挂套管7、悬挂伸缩杆70和悬挂调节孔71,所述悬挂伸缩杆70固定在车架板1的内顶面上,所述悬挂伸缩杆70底部外滑动套设着悬挂套管7,所述覆土块6和开槽犁5分别固定在悬挂套管7的底端,所述悬挂套管7和悬挂伸缩杆70的外侧壁上均开设有用于穿设螺栓的悬挂调节孔71,设置的纵向伸缩装置可以调节开槽犁5的开沟深度以及覆土块6的覆土高度。

所述防倒挡板4为表面光滑的弹形塑料板,设置的防倒挡板4主要在防止秧苗向两侧倾倒的同时,减少防倒挡板4对秧苗的损伤。

所述覆土块6为相对面为弧面的三角柱体,设置的覆土块6可以将开槽犁5翻开在两侧的翻土,重新推到开槽犁5挖开的土坑内,从而实现秧苗的重新覆土。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工作前,需要对自动下料箱2内进行填料作业,即将自动下料箱2内单独放满红薯秧苗,打开料箱电机25,料箱电机25带动传送带21转动,将秧苗一个个由自动下料箱2的顶部开口处,放入即将相互闭合的隔板22内,直到传送带21最底部的隔板22之间填有秧苗,停止添加秧苗动作,然后自动下料箱2内的隔板22之间便被单独放置的秧苗填埋,完成填料动作;然后将车架板1的栽秧通道10整体托送至用于耕种土垒上,然后通过调节纵向调节装置调整开槽犁5的开沟深度和悬挂套管7的覆土高度,然后打开抽水泵80和料箱电机25,着秧苗有自动下料箱2的底部单个的掉入接料斗3内,进入接料斗3内时,秧苗处于平躺状态,当经过转角导料管30的角度转化后,秧苗最终以根部竖直向下的姿态落入开槽犁5开完的沟内,然后防倒挡板4对落下的秧苗进行防护,随后的覆土块6对落入沟内的秧苗进行填土覆盖,喷水管81紧跟覆土块6后对秧苗进行浇灌,由此,本发明通过可以对红薯秧苗进行单独保存和下料的自动下料箱2,配合接料斗3和转角导料管30将秧苗可以自动播种到开槽犁5开好的沟内,并通过防倒挡板4进行防倒防护,而且设置的覆土块6自动进行覆土填埋,设置的喷水管81自动进行浇灌,全自动化的完成了红薯秧苗开沟、播种、扶正、覆土和浇灌的一系列种植过程,全程无需人工进行干预,大大提高了红薯秧苗的播种种植效率。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所述车架板1的左侧壁上固定有手扶架11,所述自动下料箱2的四周侧壁上开设有用于观察自动下料箱2内部情况的观察窗口20。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17、驱动皮带轮16、驱动皮带15、随动皮带轮14和蓄电池9,所述驱动电机17安装在储水箱8后侧的车架板1的顶面上,所述驱动电机17的电机轴上固定着驱动皮带轮16,所述驱动皮带轮16通过驱动皮带15与随动皮带轮14传动相连,所述随动皮带轮14套设固定在车架板1后面板上的车轮转轴12杆壁上,所述蓄电池9的输出端与驱动电机17的电源端电气相连。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设置的观察窗口20便于对下料箱2内部情况进行观察,便于下料箱2内储存秧苗的过程,也便于观察下料箱2内秧苗下料的情况,设置驱动装置可以驱动车架板1自动前行,相对与通过人力推行方式更加省时省力。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