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紫海杂交扇贝的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900071发布日期:2019-02-19 17:53阅读:46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贝类的养殖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紫海杂交扇贝在北方育苗然后移到南方养成以培育大规格扇贝的“北育南养”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扇贝是我国的主要水产养殖品种,在海水养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的养殖扇贝在北方以海湾扇贝北部亚种为主,在南方以海湾扇贝南部亚种(又称墨西哥湾扇贝)为主。两种海湾扇贝亚种的商品规格小,寿命短,长期的只养不育导致品种种质退化,死亡率高,商品贝规格越来越小,不能满足市场对大规格扇贝的需求。为解决这个问题,发明人从秘鲁引进了紫扇贝,并将其与海湾扇贝成功进行种间杂交,首次获得了杂种优势极其显著的雌雄同体型扇贝种间杂交一代,并通过自交或与海湾扇贝回交等技术先后培育出“渤海红”(gs-003-01-2015)和“青农2号”(gs-002-03-2017)等一系列紫海杂交扇贝,目前已成为我国北方海湾扇贝传统养殖区的主要养殖品种,并已在浙江、福建、广东和广西等南方海域试养成功。紫海杂交扇贝产量比海湾扇贝提高38-42%,耐温范围0-30℃,在18-28℃时生长速度较快,其耐盐范围较广,寿命延长,可养殖2年,从而培育出大规格商品扇贝。

我国北方通常在1月份到3月底中旬进行紫海杂交扇贝育苗,4月到5月中旬进行池塘保苗,商品苗种规格约为壳高5毫米,然后经过2个月的海上保苗,到7月中旬壳高达到2.5厘米,开始养成阶段,再经过4个月的养成,到11月中旬壳高达到约5-6厘米,这时由于气温过低就不得不收获了。显然,尽管紫海杂交扇贝可以养殖到2年以培育大规格扇贝,在目前的养殖模式下无法最大程度发挥其生长潜能,大规模培育大规格的扇贝。而我国南方海域从每年的10月到次年的6月中旬,水温在15-28度间,没有台风的影响,适合紫海杂交扇贝的生长。如果能够利用南北温差条件互补的特点,在北方育苗后在适当的时间转移到南方继续养殖,从而延长紫海杂交扇贝在最适温度下的生长时间,就有可能培育出大规格的扇贝。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紫海杂交扇贝在北方育苗然后转移到南方继续养殖的方法,以克服现有扇贝养殖模式下扇贝生长期短、规格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为:

一种紫海杂交扇贝“北育南养”的养殖方法,选择从紫扇贝与海湾扇贝杂交一代中选育的杂交新品种作为种贝,于早夏或秋季在北方培育扇贝苗种然后运输到南方海域继续养殖,培育出大规格的商品扇贝。

上述的紫海杂交扇贝是指利用紫扇贝与海湾扇贝杂交子一代中的可育个体,经自交或与海湾扇贝回交而选育出的一系列杂交扇贝新品种(品系),包括但不限于扇贝“渤海红”和“青农2号”。

秋季收获扇贝时选择优良的紫海杂交扇贝种贝,挂养于北方自然海区,至5月初性腺接近成熟后纳入北方育苗室,用常规的海湾扇贝种贝促熟、产卵孵化、幼虫培养和附着变态方法培育紫海杂交扇贝稚贝,在池塘或海上保苗至9月中旬,壳高可达2-3厘米,即可运输至南方继续养殖。

在9月初从早春育苗的紫海杂交扇贝中挑选性腺接近成熟的个体作种贝,用常规的海湾扇贝种贝促熟、产卵孵化、幼虫培养和附着变态方法在北方培育紫海杂交扇贝稚贝,在池塘或海上保苗至10月中旬,壳高可达0.5厘米,即可运输至南方继续养殖。

所述在北方培育扇贝苗种用充氧降温的方法用冷藏车或活水车将扇贝苗种运输到南方海域直接入海养殖,车内温度为5-10度,运输过程中要监控稚贝的状态。

所述苗种运输到南方海域后,在温度范围为15-28度,盐度范围为20-35‰,饵料丰富、水流适中的海域采用吊笼养殖或底播养殖的方式养殖。

所述于早夏北方培育扇贝苗种运输至南方后夏苗按照每层30-40个的密度直接装养成笼养殖,或按照每亩6000-10000个扇贝的密度底播养殖;

所述于秋季北方培育扇贝苗种运输至南方后秋苗则需要先在海区保苗2月左右,再按照每层30-40个的密度直接装养成笼养殖,或按照每亩6000-10000个扇贝的密度底播养殖。

本发明所具有的优点:

紫海杂交扇贝寿命可达2年以上,但在目前的养殖模式下紫海杂交扇贝在北方的养殖期为7-11月,只能养殖约6个月,每年到11月底就不得不收获,不能充分发挥其生长潜力;而南方海域从每年的10月中旬到次年6月中旬适合其生长。本发明的“北育南养”模式可延长紫海杂交扇贝的生长周期一倍,使养殖周期达到12-13个月,从而培育出大规格扇贝并在禁渔期内供应市场,有利于南方水产养殖品种多样化,提高南方养殖海域利用率。

本发明可有效提高养殖扇贝的规格,提高扇贝产品的价值,有效保证扇贝的产品质量和安全,增加优质海洋蛋白的生产,提高渔民收入,为扇贝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应当指出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只是为了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本发明。

本发明养殖方法:

1)适于“北育南养”扇贝品种的选择:本发明所用的扇贝是从紫扇贝与海湾扇贝种间杂交后代中选育出来的杂交扇贝新品种,包括但不限于扇贝“渤海红”和“青农2号”,杂交扇贝新品种既遗传了紫扇贝和海湾扇贝生长快的特点,同时又具有紫扇贝寿命长的性状和海湾扇贝温度耐受范围广的特点;

2)紫海杂交扇贝苗种的培育:

紫海杂交扇贝苗种的早夏培育:上一年度秋季扇贝收获时,选择大个体紫海杂交扇贝(如扇贝“渤海红”或“青农2号”)种贝,在室内越冬后挂养于自然海区,至5月初性腺接近成熟时纳入育苗室,用常规的海湾扇贝种贝促熟方法促熟,至性腺成熟时采用干露加温度刺激的方法刺激其产卵,按照常规的海湾扇贝幼虫培养方法培育幼虫,至30-50%的幼虫出现眼点时投放塑料附着基,幼虫附着变态后继续培育约15天至壳高0.75毫米时,装到60目的保苗袋中直接转移到海上进行保苗。保苗2周后将苗种从网片上分离下来,按照每袋3000-4000个的密度转移到40目的网袋中继续培育。再经过30天左右的培育,按每层1000个的密度转移到20目暂养笼中养殖,保苗至9月中旬,壳高可达2-3厘米,即可运输至南方继续养殖。

紫海杂交扇贝苗种的秋季培育:在9月初从早春育苗的紫海杂交扇贝中挑选性腺接近成熟的大个体扇贝作种贝,用常规的海湾扇贝种贝促熟方法促熟,至性腺成熟时采用干露加温度刺激的方法刺激其产卵,按照常规的海湾扇贝幼虫培养方法培育幼虫,至30-50%的幼虫出现眼点时投放塑料附着基,幼虫附着变态后继续培育约15天至平均壳高0.5毫米时,装到60目的保苗袋中直接转移到海上进行保苗。保苗2周后将苗种从网片上分离下来,按照每袋3000-4000个的密度转移到40目的网袋中继续培育。在海上保苗至10月中旬,壳高达0.5厘米时,即可运输至南方继续养殖。

3)紫海杂交扇贝苗种的运输:将苗种清洗去杂质后装入双层pe运输袋,根据苗种大小控制装载量,向pe运输袋注入小于2/3容量的充氧海水,并向pe运输袋充纯氧,封紧袋口后装入泡沫塑料包装箱中,加上冰袋(或冷冻塑料水瓶)后用胶带封箱,选择冷藏车运输,调节冷藏车内温度,维持在5-10℃的低温环境中进行运输。也可用充氧降温的活水车将扇贝苗种运输到南方海域直接入海养殖,运输水温为5-10度,运输时间不超过30小时,运输过程中要监控稚贝的状态。

4)紫海杂交扇贝的南方养殖:在南方海域选择10月到次年6月温度范围为15-28度,盐度范围为20-35‰,饵料丰富、水流适中的海域,采用吊笼养殖或底播养殖的方式养殖。

5-6月份培育的早夏苗可以按照每层30-40个的密度直接装网径为1.5厘米的养成笼养殖,定期清除附着物和笼内的敌害生物,及时增加浮漂已增加浮力,养殖到第二年6、7月份水温超过28℃后可收获。

9-10月份培育的秋苗则需要先在海区用18目保苗袋保苗15天左右,壳高达到1厘米以上时,可以转移到网目为0.8厘米的暂养笼中继续培育,当贝苗壳高达到2厘米以上,即可转移到网目为1.5厘米的养成笼中进行养成,每层放30个,每亩400笼。加强日常管理如定期增加浮漂,清除牡蛎等附着物,养殖到第二年6、7月份水温超过28℃后可收获。

壳高达到2-3厘米的苗种也可采用底播养殖的方式养殖。方法如下:

选择底质为沙泥底的海域,提前用浮漂标记好养殖海域,用诱捕笼或潜水员清除敌害生物,用水泥坨、浮漂和围网等组成防逃逸设施。按照每亩6000-10000个扇贝的密度从船上播撒苗种进行底播养殖,播苗后定期对敌害生物进行清除,并用水下摄像机定时检查海底防逃逸设施的完整性,及时掌握扇贝的生长和存活情况,一般在7月份台风季节到来前采取拖网的方法收获。

实施例1

2012年5月初将挂养于自然海区性腺接近成熟的扇贝“渤海红”新品系种贝纳入育苗室,用常规的海湾扇贝种贝促熟方法促熟一周后性腺成熟。采用干露加温度刺激的方法刺激扇贝产卵,按照常规的海湾扇贝幼虫培养方法培育幼虫,至30-50%的幼虫出现眼点时投放塑料附着基,幼虫附着变态后继续培育约15天至壳高0.5毫米时,装到60目的保苗袋中直接转移到莱州海区海上进行保苗。保苗2周后将苗种从网片上分离下来,按照每袋3000-4000个的密度转移到40目的网袋中继续培育。再经过30天左右的培育,按每层1000个的密度转移到20目暂养笼中养殖,保苗至9月中旬,平均壳高达2.6厘米转移到青岛胶南海域暂养,至9月下旬空运到福建霞浦海域养殖,挂养于鱼排上。至2013年3月,平均壳高达到6.5厘米以上,成活率达到60%以上,至2013年6月平均壳高达到8.6厘米,成活率约50%。

实施例2

2014年3月份在山东莱州育苗的“青农2号”扇贝苗种在山东莱州海域养殖,到8月初壳高达到约2.4厘米时,空运到厦门然后在东山海域养殖,至12月初扇贝平均壳高达到约6.4厘米,成活率约65%。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