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金针菇产量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846247发布日期:2019-02-12 22:20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高金针菇产量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金针菇培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金针菇产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金针菇学名毛柄金钱菌,又称毛柄小火菇、构菌、朴菇、冬菇、朴菰、冻菌、金菇、智力菇等。因其菌柄细长,似金针菜,故称金针菇,属伞菌目白蘑科针金菇属,是一种菌藻地衣类。金针菇具有很高的药用食疗作用。

金针菇既是一种美味食品,又是较好的保健食品,金针菇的国内外市场日益广阔。金针菇人工栽培技术并不复杂,只要能控制好环境条件,就容易获得稳定可靠的产量。据测定,金针菇氨基酸的含量非常丰富,高于一般菇类,每100g鲜菇中含有氨基酸总量达20.9mg,其中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总量的42.29~51.17%,异亮氨酸和谷氨酸含量最高,必需氨基酸中精氨酸和赖氨酸含量较高,较高含量的精氨酸能预防和治疗肝炎、胃肠馈病等消化系统疾病,赖氨酸可以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增强记忆,提高智力。金针菇干品中含蛋白质8.87%,碳水化合物60.2%,粗纤维达7.4%,经常食用可防治溃疡病。但使用本领域常规培养基、常规培养方法进行培养的前提下,上述营养成分的含量很难再有所提高。

同时,金针菇具有含水高、组织脆嫩,在采收和贮运过程中极易造成损伤,引起变色、变质或腐烂等特点。金针菇采后贮运主要生理生化变化包括组织褐变、细胞壁蛋白质和多糖降解、子实体老化等,这些变化严重影响了金针菇品质。缩短金针菇货架寿命的主要原因包括酶促褐变和真菌引起的霉变。引起褐变的三种关键酶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在金针菇组织中呈区域化分布:菌盖的酶活性最低、菌柄上部酶活性稍高、中部较高、下部活性最强。因此,在贮藏过程中,金针菇的褐变由菌柄下部开始,逐渐向上蔓延。在没有任何保鲜措施的情况下,清洗后的金针菇在适宜温度下,很快就会长满白色霉菌菌丝。在5~10℃的冷藏货架中,货架寿命也不超过3~4天。面对这一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使用传统的金针菇保鲜例如用焦亚硫酸钠护色和山梨酸钾等防腐,虽有较好效果,但对人体健康有毒副作用和致癌作用。另外如vc等用于护色和抑制褐变,效果差,不稳定。因此,如何延长金针菇的货架寿命、抑制褐变一直是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金针菇产量的方法,用以克服现有技术的技术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金针菇产量的方法,步骤a,将金针菇菌种接种于原种培养基中,23-28℃下恒温培养8-10天,得到金针菇原种;

步骤b,将金针菇原种接种于栽培种培养基中,23-28℃下恒温培养15-28天,得到金针菇栽培种,其中,

栽培种培养基成分按照重量份为:胡萝卜粉10-15、山药粉3-5、香菇粉2-4、果胶20-40份、蛋白胨10-20份、磷酸二氢钾0.1-0.5份、碳酸钙1-5份、硫酸锌0.1-0.5份、蔗糖10-20份、玉米芯35-47份、鲜橙汁10-15份;

步骤c,将金针菇栽培种接种于装有栽培基质的栽培瓶中,并悬挂至培养室的支架上,23-28℃下恒温培养35-45天,其中,

栽培基质成分按照重量份为:麸皮10-30、胡萝卜粉10-15、山药粉3-5、香菇粉2-4、辣椒粉1-3、果胶20-40份、蛋白胨10-20份、磷酸二氢钾0.1-0.5份、碳酸钙1-5份、豆粉10-15份、甘草8-10份、果渣份5-8、艾草份5-8、山楂4-7份;

在上述步骤c中,在培养室内设置若干横向的第一支架,设置在第一支架下方的第二支架,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分别设置横向间隔的培育菌瓶,在培育菌瓶的下部设置有水箱、药箱和养分箱,其中,在水箱中设置自来水,在药箱中设置浓度为0.3%的哌虫啶和苯甲酮药液,哌虫啶和苯甲酮的质量比为2:1,所述养分箱中设置果胶、蛋白胨、磷酸二氢钾、碳酸钙的浓度为0.5%的水溶液,其中,果胶、蛋白胨、磷酸二氢钾、碳酸钙的重量比为2:1:1:1;

装瓶过程中每个菌瓶内的基质要均匀,周围无空隙,其重量控制在1.6-2.0kg,菌瓶装好后,将瓶口及其四周清理干净,封口放入设备中在100℃下恒温灭菌12-18h,灭菌后的菌瓶移入接种培养室内,待菌瓶温度下降到28℃以下,在每个菌瓶上打10-15个接种孔,接种孔的深度为2-3cm,孔径为1.5-2cm,在无菌条件下将金针菇菌种置入接种孔内;

将制作好的基质装入菌瓶,装瓶过程中每个菌瓶内的基质要均匀,周围无空隙,其重量控制在1.6-2.0kg,菌瓶装好后,将瓶口及其四周清理干净,封口放入设备中在100℃下恒温灭菌12-18h,灭菌后的菌瓶移入接种培养室内,待菌瓶温度下降到28℃以下;

在培养室内对菌瓶施加光照,在培养室内设置第一灯组,还包括第一光亮传感器,其对所述第一灯组附近的光亮度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传输至控制单元内,控制单元根据检测的自然光情况,确定第一灯组的明亮程度,还包括第一光谱传感器,其对所述第一灯组附近的光谱进行检测,传输至控制单元中,控制单元根据检测光谱的波长范围划分自然光与人造光,并与所述第一灯组的第一灯组附近的光亮度进行运算获取第一灯组附近的自然光亮度情况;所述第一光亮传感器实时获取第一灯组附近的光亮度值l,选择模块获取第一光谱传感器采集的实时光谱信息,所述选择模块获取采集的光谱的波长范围为a-d,并且在选择模块内预设有灯组的波长范围b-c,以及确定采集波长的最大值λ1、及最小值λ2,以确定波长范围与波长值λ的正弦函数:

λ(t)=λ2+sin(wt+k)(1)

式中,λ表示波长值,t表示波长范围值,其值从a-d,在t取值为a或d时,λ取值为λ2,在t取值为时,λ取值为λ1,k表示常数,在确定正弦函数关系式时,常数值可确定,w取值为任一常数;

基于上述正弦函数确定的模型,确定自然光亮度系数a1;

第一灯组附近的自然光亮度值l1;

l1=l×a1(3)

式中,l表示所述第一光亮传感器实时获取第一灯组附近的光亮度值,a1为自然光亮度系数;

在吊瓶完成时,将菌瓶接种口处朝下,耳片生长阶段,每天上午九点,打开第一阀通过水管向每个菌瓶喷洒0.5g水,每天中午12点,打开第二阀通过药液管向每个菌瓶喷洒0.3g药液,每天下午3点,打开第三阀通过养分管向每个菌瓶喷洒0.3g药液;

步骤d,采收、晾晒:当耳片。

进一步地,所述灭菌箱按照下述温度控制方式进行控制:

其中,第一温度段:

式中,t1表示第一温度的实时温度,t0表示参考恒温值,恒温温度为100℃,m表示每个菌瓶的平均质量,m0表示菌瓶的标准质量,其为1.8kg,c表示基质的比热;

其中,第二温度段:

式中,t2表示第二温度的实时温度,t0表示参考恒温值,恒温温度为100℃,m表示每个菌瓶的平均质量,m0表示菌瓶的标准质量,其为1.8kg,c表示基质的比热;

其中,第三温度段:

式中,t3表示第三温度的实时温度,t0表示参考恒温值,恒温温度为100℃,m表示每个菌瓶的平均质量,m0表示菌瓶的标准质量,其为1.8kg;

其中,第四温度段:

式中,t4表示第四温度的实时温度,t0表示参考恒温值,恒温温度为100℃,m表示每个菌瓶的平均质量,m0表示菌瓶的标准质量,其为1.8kg,c表示基质的比热;

进一步地,所述胡萝卜粉研磨至10-50目,所述辣椒粉研磨至10-50目。

进一步地,所述香菇粉研磨至10-50目。

进一步地,将制作好的基质装入菌瓶,装瓶过程中每个菌瓶内的基质要均匀,周围无空隙,其重量控制在1.6-2.0kg,菌瓶装好后,将瓶口及其四周清理干净,封口放入设备中在100℃下恒温灭菌12-18h,灭菌后的菌瓶移入接种培养室内,待菌瓶温度下降到28℃以下,在每个菌瓶上打10-15个接种孔,接种孔的深度为2-3cm,孔径为1.5-2cm,在无菌条件下将金针菇菌种置入接种孔内。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a中,在获取湿胡萝卜后,截段,每段称取重量为1-2kg,在每段树皮中注射磷酸二氢钾、硫酸镁、海藻糖的液体混合物0.1-0.2kg,将胡萝卜切段研碎后,进行研磨并晾干成粉末。

进一步地,在上述基质中加入生长调解剂包括:20-30%的生长素、18-26%的赤霉素、10-15%的激动素、8-13%的调节膦、14-19%的多效唑以及4-10%的硫脲。

进一步地,述菌种培养过程中,所述紫外灯光照强度为2-3.5μw/cm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采用胡萝卜、萝卜、山药,作为育种培养基、栽培种培养基、栽培基质的添加原料,以保证金针菇补血,减少血液凝结,润肺,化解结石的新功效,金针菇区别于黑金针菇及其它菌种,具有独特的抗癌活性、膳食纤维含量较高,对食用者的胃肠蠕动、消化吸收均有较好的帮助和促进作用,采用富含植物蛋白、维生素c和叶酸、淀粉糖化酶、蛋白质、微生素等的胡萝卜、萝卜、山药组合培养基,保证金针菇独有的减少血液凝结,润肺,化解结石、清肺益气、降血脂、降血浆胆固醇的特殊功效。另一方面,通过采用含植物色素的胡萝卜、萝卜、山药、以及香菇粉,能够保证金针菇的特殊色泽,色泽洁白,晶莹剔透,白璧无瑕的性能。

本发明采用特定时序,在每天,首先对金针菇施加水份,中午在温度最适宜的时刻,最容易滋生虫害时刻施加药液,避免对金针菇生长造成影响,在下午立即对金针菇补加养分,消除药液对金针菇本身生长的影响。

尤其,本发明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由多种组分组成的生长调节剂,在金针菇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有效地促进了金针菇在各个培养阶段的生长,极大地提高了金针菇的抗病性,进而增强了其抗逆力,确保了金针菇的产量。

尤其,由于本发明的培养基包括玉米芯、鲜橙汁、豆粉、甘草、果渣多种纤维素成分以及多种植物的混合成分,为了尽可能降低在加热过程中,对各个成分的化学稀释,本发明在初始加热阶段,使用递增的指数函数的规律进行加热,待加热到恒温的0.9倍的温度时,各个成分的化学性状得以保持,然后采用升温较缓慢的正弦函数继续升温,各个成分部分融合,直至升温至恒温状态,之后,通过温度在100度上下来回切换,液体成分不断在液化与汽化之间切换,使得液体成分起到很好的黏结作用;在持续一段时间后,各个成分之间充分融合后,再通过指数函数缓慢降温,直到常温状态。在该过程中,不但能够杀菌,而且在杀菌箱中的照射光及紫外线等还能对各个成分进行融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金针菇高产量培育室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金针菇高产量的培育菌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金针菇高产量培育室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原种培养基按重量份包括:胡萝卜粉10-15、萝卜粉2-5、辣椒粉1-3、山药粉3-5、香菇粉2-4、虾皮2-4、木质素30-50份、果胶20-40份、蛋白胨10-20份、磷酸二氢钾0.1-0.5份、碳酸钙1-1.5份、硫酸锌0.1-0.5份、氯化镁1-1.5份、海藻糖20-28、玉米芯35-47份、鲜橙汁10-15份、豆粉10-15份、甘草8-10份、果渣份5-8、艾草份5-8、4-7重量份山楂粉碎至28目,石灰12-18,混合搅拌均匀形成混合物,并向混合物中加入1.5-2倍重量的水浸泡后浓缩得到基质。

其中,所述胡萝卜粉研磨至10-50目,所述辣椒粉研磨至10-50目,所述香菇粉研磨至10-50目。

栽培种培养基成分按照重量份为:胡萝卜粉10-15、山药粉3-5、香菇粉2-4、果胶20-40份、蛋白胨10-20份、磷酸二氢钾0.1-0.5份、碳酸钙1-5份、硫酸锌0.1-0.5份、蔗糖10-20份和水100-120份。

栽培基质成分按照重量份为:麸皮10-30、胡萝卜粉10-15、山药粉3-5、香菇粉2-4、辣椒粉1-3、果胶20-40份、蛋白胨10-20份、磷酸二氢钾0.1-0.5份、碳酸钙1-5份和水200-300份。

本实施例金针菇高产量的培育方法,包括:

步骤a,将金针菇菌种接种于原种培养基中,23-28℃下恒温培养8-10天,得到金针菇原种;

步骤b,将金针菇原种接种于栽培种培养基中,装瓶过程中每个菌瓶内的基质要均匀,周围无空隙,其重量控制在1.6-2.0kg,菌瓶装好后,将瓶口及其四周清理干净,封口放入设备中在100℃下恒温灭菌12-18h,灭菌后的菌瓶移入接种培养室内,待菌瓶温度下降到28℃以下,在每个菌瓶上打10-15个接种孔,接种孔的深度为2-3cm,孔径为1.5-2cm,在无菌条件下将金针菇菌种置入接种孔内;23-28℃下恒温培养15-28天,得到金针菇栽培种。

步骤c,将金针菇栽培种接种于装有栽培基质的栽培瓶中,并悬挂至支架上,23-28℃下恒温培养35-45天。

培养瓶进行灭菌及融合处理,灭所述菌箱按照下述温度控制方式进行控制:

其中,第一温度段:

式中,t1表示第一温度的实时温度,t0表示参考恒温值,恒温温度为100℃,m表示每个菌瓶的平均质量,m0表示菌瓶的标准质量,其为1.8kg,c表示基质的比热;

其中,第二温度段:

式中,t2表示第二温度的实时温度,t0表示参考恒温值,恒温温度为100℃,m表示每个菌瓶的平均质量,m0表示菌瓶的标准质量,其为1.8kg,c表示基质的比热;

其中,第三温度段:

式中,t3表示第三温度的实时温度,t0表示参考恒温值,恒温温度为100℃,m表示每个菌瓶的平均质量,m0表示菌瓶的标准质量,其为1.8kg;

其中,第四温度段:

式中,t4表示第四温度的实时温度,t0表示参考恒温值,恒温温度为100℃,m表示每个菌瓶的平均质量,m0表示菌瓶的标准质量,其为1.8kg,c表示基质的比热。

本实施例采用胡萝卜为主的培养基原料,每100克胡萝卜中,约含蛋白质0.6克,脂肪0.3克,糖类7.6-8.3克,铁0.6毫克,维生素a原1.35-17.28毫克,维生素b10.02-0.04毫克,维生素

b20.04-0.05毫克,维生素c12毫克,热量150.7千焦,另含果胶、淀粉、无机盐和多种氨基酸。

本实施例在制作时,在获取湿胡萝卜后,截段,每段称取重量为1-2kg,在每段树皮中注射磷酸二氢钾、硫酸镁、海藻糖的液体混合物0.1-0.2kg,将胡萝卜切段研碎后,进行研磨并晾干成粉末。本实施例采用萝卜粉、山药粉,萝卜中含有大量的植物蛋白、维生素c和叶酸,山药所含的能够分解淀粉的淀粉糖化酶,两者同样研磨成粉末,并充分混合。本实施例采用胡萝卜、萝卜、山药,作为育种培养基、栽培种培养基、栽培基质的添加原料,以保证金针菇补血,减少血液凝结,润肺,化解结石的新功效,金针菇区别于黑金针菇及其它菌种,具有独特的抗癌活性、膳食纤维含量较高,对食用者的胃肠蠕动、消化吸收均有较好的帮助和促进作用,采用富含植物蛋白、维生素c和叶酸、淀粉糖化酶、蛋白质、微生素等的胡萝卜、萝卜、山药组合培养基,保证金针菇独有的减少血液凝结,润肺,化解结石、清肺益气、降血脂、降血浆胆固醇的特殊功效。另一方面,通过采用含植物色素的胡萝卜、萝卜、山药、以及香菇粉,能够保证金针菇的特殊色泽,色泽洁白,晶莹剔透,白璧无瑕的性能。

参阅图1所示,其为本发明金针菇高产量培育室的第一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采用吊瓶方式培育金针菇,培育设备包括培养室,培养室内设置若干横向的第一支架21,设置在第一支架21下方的第二支架22,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分别设置横向间隔的培育菌瓶1。在培育菌瓶1的下部设置有水箱31、药箱32和养分箱33,其中,在水箱31中设置自来水,在药箱32中设置浓度为0.3%的哌虫啶和苯甲酮药液,哌虫啶和苯甲酮的质量比为2:1,用以杀除培育过程中的飞虫、昆虫等;所述养分箱33中设置果胶、蛋白胨、磷酸二氢钾、碳酸钙的浓度为0.5%的水溶液,其中,果胶、蛋白胨、磷酸二氢钾、碳酸钙的重量比为2:1:1:1,用以实时补充养分。

在上述基质中加入生长调解剂包括:20-30%的生长素、18-26%的赤霉素、10-15%的激动素、8-13%的调节膦、14-19%的多效唑以及4-10%的硫脲。

参阅图2所示,其为本发明金针菇高产量的培育菌瓶的结构示意图,在每个培育菌瓶1上分别设置水管41、药液管42、养分管43,分别向培育菌瓶1内注入或者向耳片生长阶段的金针菇喷洒液体。在水管41上设置第一阀51,在药液管42上设置第二阀52,在养分管43上设置第三阀53,用以自动控制或人工控制各个管路的通断。

在上述步骤c中,将金针菇栽培种接种于装有栽培基质的栽培瓶中,并悬挂至支架上,23-28℃下恒温培养35-45天,其中,在吊瓶完成时,将菌瓶接种口处朝下,耳片生长阶段,每天上午九点,打开第一阀通过水管向每个菌瓶喷洒0.5g水,每天中午12点,打开第二阀通过药液管向每个菌瓶喷洒0.3g药液,每天下午3点,打开第三阀通过养分管42向每个菌瓶喷洒0.3g药液。在配置过程中,根据金针菇生长状况,适当增加或减少三种液体的施用量。同时,在出耳期间,保证整个培养室内没有阳光直射。

步骤d,采收、晾晒:当耳片。

具体而言,本发明采用特定时序,在每天,首先对金针菇施加水份,中午在温度最适宜的时刻,最容易滋生虫害时刻施加药液,避免对金针菇生长造成影响,在下午立即对金针菇补加养分,消除药液对金针菇本身生长的影响。

结合图3所示,具体而言,在培养室内设置第一灯组3,还包括第一光亮传感器31,其对所述第一灯组3附近的光亮度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传输至控制单元内,控制单元根据检测的自然光情况,确定第一灯组的明亮程度,还包括第一光谱传感器32,其对所述第一灯组附近的光谱进行检测,传输至控制单元中,控制单元根据检测光谱的波长范围划分自然光与人造光,并与所述第一灯组的第一灯组附近的光亮度进行运算获取第一灯组附近的自然光亮度情况。

本发明中,由于灯组设置在室内,若检测实时的亮度情况,则不能排除其自然光的光亮度,若此时根据环境中光亮度调整灯组的亮度,则不能够起到节能光照培育的效果。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控制单元中设置一选择模块,用于接收所有灯组检测的光亮度,并与第一光谱传感器采集的光谱信息运算获取自然光的亮度。

具体而言,所述第一光亮传感器实时获取第一灯组附近的光亮度值l,选择模块获取第一光谱传感器采集的实时光谱信息,所述选择模块获取采集的光谱的波长范围为a-d,并且在选择模块内预设有灯组的波长范围b-c,以及确定采集波长的最大值λ1、及最小值λ2,以确定波长范围与波长值λ的正弦函数:

λ(t)=λ2+sin(wt+k)(1)

式中,λ表示波长值,t表示波长范围值,其值从a-d,在t取值为a或d时,λ取值为λ2,在t取值为时,λ取值为λ1,k表示常数,在确定正弦函数关系式时,常数值可确定,w取值为任一常数,在本实施例中取值为1。

基于上述正弦函数确定的模型,确定自然光亮度系数a1。

第一灯组附近的自然光亮度值l1。

l1=l×a1(3)

式中,l表示所述第一光亮传感器实时获取第一灯组附近的光亮度值,a1为自然光亮度系数。

本发明通过自然光系数的确定,排除其他光的影响,将自然光与人造光的光谱,根据波长确定正弦模型,并通过对正弦的积分运算,也即求取正弦函数中,波长范围为a-b,以及c-d的面积之和占整个波长范围a-d基于正弦函数的面积比值,其中波长范围b-c为人造光所能达到的范围,其能够根据照明装置的使用而具体设定。根据上述计算过程确定调整灯组的光照强度,金针菇达到最适合的光照培育程度。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对照组不设置胡萝卜、萝卜、山药组合,同时,栽种条件相同。

本实施例中,胡萝卜粉10、萝卜粉2、辣椒粉1、山药粉3、香菇粉2、虾皮2、木质素30份、果胶20、蛋白胨10、磷酸二氢钾0.1、碳酸钙1、硫酸锌0.1、氯化镁1、海藻糖20,以及35重量份玉米芯、40重量份鲜橙汁、10重量份豆粉、8重量甘草、5重量份嘉宝果渣、5重量份艾草、4重量份山楂和水1.5倍重量份。

培育过程:

步骤a,将金针菇菌种接种于原种培养基中,23-28℃下恒温培养8-10天,得到金针菇原种;

步骤b,将金针菇原种接种于栽培种培养基中,23-28℃下恒温培养15-28天,得到金针菇栽培种,其中,

步骤c,将金针菇栽培种接种于装有栽培基质的栽培瓶中,并悬挂至支架上,23-28℃下恒温培养35-45天,在吊瓶过程中,按照上述过程注水、注药液和注养分。

对照组中,原种培养基按重量份包括:辣椒粉1、香菇粉2、虾皮2、木质素30、果胶20、蛋白胨10、磷酸二氢钾0.1、碳酸钙1、硫酸锌0.1、氯化镁1、海藻糖20和水1000-1200。

栽培种培养基成分按照重量份为:香菇粉2、果胶20、蛋白胨10、磷酸二氢钾0.1、碳酸钙1、硫酸锌0.1、蔗糖10和水100。

栽培基质成分按照重量份为:麸皮10、香菇粉2、辣椒粉1、果胶20、蛋白胨10、磷酸二氢钾0.1、碳酸钙1和水200。

培育过程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对照组不设置胡萝卜、萝卜、山药组合,同时,栽种条件相同。

本实施例中,原种培养基按重量份包括:胡萝卜粉15、萝卜粉5、辣椒粉3、山药粉5、香菇粉4、虾皮4、木质素50、果胶40、蛋白胨20、磷酸二氢钾0.5、碳酸钙1.5、硫酸锌0.5、氯化镁1.5、海藻糖28,47重量份玉米芯、50重量份鲜橙汁、15重量份豆粉、10重量甘草、8重量份嘉宝果渣、8重量份艾草、7重量份山楂和水1.2倍。

其中,所述胡萝卜粉研磨至10-50目,所述辣椒粉研磨至10-50目,所述香菇粉研磨至10-50目。

栽培种培养基成分按照重量份为:胡萝卜粉15、山药粉5、香菇粉4、果胶40、蛋白胨20、磷酸二氢钾0.5、碳酸钙5、硫酸锌0.5、蔗糖20和水120。

栽培基质成分按照重量份为:麸皮30、胡萝卜粉15、山药粉5、香菇粉4、辣椒粉3、果胶40、蛋白胨20、磷酸二氢钾0.5、碳酸钙5和水300。

培育过程:

步骤a,将金针菇菌种接种于原种培养基中,23-28℃下恒温培养8-10天,得到金针菇原种;

步骤b,将金针菇原种接种于栽培种培养基中,23-28℃下恒温培养15-28天,得到金针菇栽培种,其中,

步骤c,将金针菇栽培种接种于装有栽培基质的栽培瓶中,并悬挂至支架上,23-28℃下恒温培养35-45天,在吊瓶过程中,按照上述过程注水、注药液和注养分。

对照组中,原种培养基按重量份包括:辣椒粉3、香菇粉4、虾皮4、木质素50、果胶40、蛋白胨20、磷酸二氢钾0.5、碳酸钙1.5、硫酸锌0.5、氯化镁1.5、海藻糖28和水1200。

栽培种培养基成分按照重量份为:香菇粉4、果胶40、蛋白胨20、磷酸二氢钾0.5、碳酸钙5、硫酸锌0.5、蔗糖20和水120。

栽培基质成分按照重量份为:麸皮30、香菇粉4、辣椒粉3、果胶40、蛋白胨20、磷酸二氢钾0.5、碳酸钙5和水300。

培育过程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对照组与实施例的配方相同,但在栽种过程中,不施加药液。

本实施例中,原种培养基按重量份包括:胡萝卜粉15、萝卜粉5、辣椒粉3、山药粉5、香菇粉4、虾皮4、木质素50、果胶40、蛋白胨20、磷酸二氢钾0.5、碳酸钙1.5、硫酸锌0.5、氯化镁1.5、海藻糖28、40重量份玉米芯、45重量份鲜橙汁、13重量份豆粉、9重量甘草、6重量份嘉宝果渣、6重量份艾草、5重量份山楂和水1.2倍重量份。

其中,所述胡萝卜粉研磨至10-50目,所述辣椒粉研磨至10-50目,所述香菇粉研磨至10-50目。

栽培种培养基成分按照重量份为:胡萝卜粉15、山药粉5、香菇粉4、果胶40、蛋白胨20、磷酸二氢钾0.5、碳酸钙5、硫酸锌0.5、蔗糖20和水120。

栽培基质成分按照重量份为:麸皮30、胡萝卜粉15、山药粉5、香菇粉4、辣椒粉3、果胶40、蛋白胨20、磷酸二氢钾0.5、碳酸钙5和水300。

培育过程:

步骤a,将金针菇菌种接种于原种培养基中,23-28℃下恒温培养8-10天,得到金针菇原种;

步骤b,将金针菇原种接种于栽培种培养基中,23-28℃下恒温培养15-28天,得到金针菇栽培种,其中,

步骤c,将金针菇栽培种接种于装有栽培基质的栽培瓶中,并悬挂至支架上,23-28℃下恒温培养35-45天,在吊瓶过程中,按照上述过程注水、注药液和注养分。

对照组与上述配方相同,但步骤c中,仅注入水、养分。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中对照组与实施例的配方相同,但在栽种过程中,不施加养分。

本实施例中,原种培养基按重量份包括:胡萝卜粉15、萝卜粉5、辣椒粉3、山药粉5、香菇粉4、虾皮4、木质素50、果胶40、蛋白胨20、磷酸二氢钾0.5、碳酸钙1.5、硫酸锌0.5、氯化镁1.5、海藻糖28、35重量份玉米芯、50重量份鲜橙汁、15重量份豆粉、8重量甘草、8重量份嘉宝果渣、5重量份艾草、7重量份山楂和水1.2重量份。

其中,所述胡萝卜粉研磨至10-50目,所述辣椒粉研磨至10-50目,所述香菇粉研磨至10-50目。

栽培种培养基成分按照重量份为:胡萝卜粉15、山药粉5、香菇粉4、果胶40、蛋白胨20、磷酸二氢钾0.5、碳酸钙5、硫酸锌0.5、蔗糖20和水120。

栽培基质成分按照重量份为:麸皮30、胡萝卜粉15、山药粉5、香菇粉4、辣椒粉3、果胶40、蛋白胨20、磷酸二氢钾0.5、碳酸钙5和水300。

培育过程:

步骤a,将金针菇菌种接种于原种培养基中,23-28℃下恒温培养8-10天,得到金针菇原种;

步骤b,将金针菇原种接种于栽培种培养基中,23-28℃下恒温培养15-28天,得到金针菇栽培种,其中,

步骤c,将金针菇栽培种接种于装有栽培基质的栽培瓶中,并悬挂至支架上,23-28℃下恒温培养35-45天,在吊瓶过程中,按照上述过程注水、注药液和注养分。

对照组与上述配方相同,但步骤c中,仅注入水、药液。

表1各实施例与对照组菌种产量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实施例1与实施例2按照本发明提供的配方及培育方法进行培育,整体晶莹剔透、色泽洁白、无叮咬痕迹,无论从金针菇特殊的性状、产量、出耳时间、出耳整齐度均具有明显优势,产量提高15-20%,金针菇性状优异。实施例3对照组中,在培育过程中未进行杀虫,表层间歇叮咬痕迹,色泽一般白,表面无亮色,可见,影响整个金针菇的性状,并且,产量大大降低;实施例3对照组中,在培育过程中未进行养分补充,色泽较灰暗,表面无亮色,产量大大降低,可见在培育过程中实时补充养分,能够大大提高金针菇的产量。本发明提供的金针菇精细化栽培方法,一方面确保了菌种在生长过程中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有效的提高了金针菇栽培的产量,另一个方面改善了金针菇的口感,极大的提升了金针菇营养价值。

至此,已经结合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