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收集韭菜迟眼蕈蚊卵的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664863发布日期:2019-01-18 23:12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收集韭菜迟眼蕈蚊卵的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昆虫学、植物保护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收集韭菜迟眼蕈蚊产卵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韭菜迟眼蕈蚊的幼虫俗称“韭蛆”,危害韭菜,可造成减产40%-80%,是韭菜产业的毁灭性害虫。成虫不取食,对韭菜有较强的趋性,羽化后在韭菜田间地表的土缝、植株基部等隐蔽场所分散产卵。在生产上普遍使用黄色粘板对成虫进行监测和防治,但黄色是否为该成虫最嗜颜色,却未见相关报道。田间使用线虫与黑色粘板配合使用对韭菜迟眼蕈蚊的防治效果较佳。在室内诱集成虫定点、集中收卵是否可行,最关键的就是按照成虫的产卵习性,模拟营造适宜其产卵场所。由于成虫常会将卵产于韭菜鳞茎基部的土壤中,具有明显的趋暗习性,因此,需要利用成虫的趋暗习性,寻找一种有效的方法高效收集卵粒。

现有的韭蛆人工饲养装置主要以培养皿为主,在饲养过程中,用加水的滤纸保湿,常因添加水量控制不好,过干或过湿易导致韭蛆大量死亡;另外,成虫交配产卵时,在培养皿内的活动区域不固定,常造成卵粒收集困难,收集卵粒的操作费时费力,还会因过度人为干扰导致卵粒孵化率严重下降。此外,韭菜的新鲜程度也有可能是影响收集卵量的一项因素之一。目前关于实验室内高效收集韭菜迟眼蕈蚊卵的技术研究几乎为空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高投入、低产出的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效收集韭菜迟眼蕈蚊卵的装置及方法,本发明具有明显的收集效用,利用此方法不仅可以诱集韭菜迟眼蕈蚊成虫定点集中产卵,还可明显增加产卵量,显著提高了实验室内韭菜迟眼蕈蚊卵的收集效率,为高效收集韭菜迟眼蕈蚊卵提供了新的方法。本发明采用自制收集盒装置,所提供装置不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而且便于高效完成人工收集卵的过程,提高饲养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高效收集韭菜迟眼蕈蚊卵的装置,包括培养皿、放置在培养皿内的收集盒,所述收集盒为底部封闭、顶部预留一开孔、盒体内部中空的结构;收集盒顶部的外壁与培养皿盖的内壁之间预留一定的空间;在围绕所述收集盒内壁和外壁贴有暗色贴纸。收集盒的底部紧密连接在培养皿底部加水的琼脂-滤纸上,收集盒内部相对封闭的中空环境,按照韭菜迟眼蕈蚊成虫产卵习性,模拟营造适宜其产卵场所。

作为优选,在所述培养皿内底部采用加水琼脂-滤纸铺底,水与琼脂比例为50:1,滤纸贴在加水琼脂的上方,所述收集盒的底部紧密连接在滤纸上方。所述培养皿中,首先倒入按比例(水与琼脂比例为50:1)熬制好的琼脂,在琼脂上方铺设滤纸,滤纸具有吸水性,不需要加水;将收集盒放在皿中滤纸上方;用于保证韭蛆饲养的适宜湿度。

作为优选,所述收集盒设计为正方体,且边长为2~3cm。

作为优选,所述收集盒的边长为2.5cm。

作为优选,所述收集盒内壁和外壁贴暗色贴纸的颜色为黑色或绿色。

作为优选,所述培养皿的直径选择15cm。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利用上述的装置收集韭菜迟眼蕈蚊卵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同样体积培养皿、同样体积颜色收集盒,同样韭菜置于收集盒:韭菜上分配不同的韭菜迟眼蕈蚊成虫雌雄比,确定最佳的雌雄比;

②同样体积培养皿,同样体积不同颜色的收集盒,同样韭菜:结合最佳的雌雄比,在收集盒内、外壁贴不同颜色的贴纸;观察成虫产卵对哪种颜色有趋性;

③同样体积培养皿,不同空间大小的收集盒,同样韭菜:结合最佳的雌雄比、贴纸颜色,设为不同体积收集盒,观察韭蛆在哪种空间大小下收集的卵最多;

④不同空间大小的培养皿,同样韭菜:结合最佳的雌雄比、贴纸颜色、收集盒体积,设为不同体积培养皿,查看产卵的情况;

⑤韭菜不同新鲜程度:结合最佳的雌雄比、贴纸颜色、收集盒体积、培养皿体积,放入不同新鲜度韭菜;观察韭菜不同新鲜程度对韭蛆产卵的影响。

作为优选,步骤①、④、⑤中每个实验至少重复5次。

作为优选,步骤②、③每个实验至少重复10次。

作为优选,步骤②,在收集盒内、外壁贴黑、黄、白、绿的不同颜色贴纸。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具有明显的高效收集效用,利用此方法不仅可以诱集韭菜迟眼蕈蚊成虫定点集中产卵,还可明显增加产卵量,显著提高了实验室内韭菜迟眼蕈蚊卵的收集效率,为高效收集韭菜迟眼蕈蚊卵提供了新的方法。

2)本发明采用自制收集盒装置,所提供装置不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而且便于高效完成人工收集卵的过程,提高饲养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收集韭菜迟眼蕈蚊卵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不同雌雄比对韭蛆产卵量的影响;

图3为不同收集盒内、外壁贴纸颜色对韭蛆产卵量的影响;

图4为韭菜不同新鲜程度对韭蛆产卵量的影响。

图中,1、培养皿,2、收集盒,3、暗色贴纸,4、孔,5、韭菜,6、加水琼脂-滤纸。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正如背景技术部分所介绍的,黄色是否为该成虫最嗜颜色,却未见相关报道。田间使用线虫与黑色粘板配合使用对韭菜迟眼蕈蚊的防治效果较好。在室内诱集成虫进行收卵是否可行,最关键的就是按照成虫的产卵习性,模拟营造适宜其产卵场所。由于成虫常会将卵产于韭菜鳞茎基部的土壤中,具有明显的趋暗习性。现有的韭蛆饲养装置主要以培养皿为主,在饲养过程中,用加水的滤纸铺底保湿,常因添加的水量控制不好,引起过干或过湿,导致韭蛆大量死亡。

另外,成虫交配产卵时,在培养皿内的活动区域不固定,常造成卵粒收集困难,收集卵粒的操作费时费力,还会因过度人为干扰导致卵粒孵化率严重下降。此外,韭菜的新鲜程度也有可能是影响收集卵量的一项因素之一。目前关于实验室内高效收集韭菜迟眼蕈蚊卵的技术研究几乎为空白。本发明创造性的利用韭菜迟眼蕈蚊对颜色的选择性差异性和产卵空间大小对成虫的收集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确定了在何种雌雄比、何种体积下,收集装置内收集到卵的数量最多、效率最高、效果最佳。

本发明创造性的提出了以下一种高效收集韭菜迟眼蕈蚊卵的装置,包括培养皿1、放置在培养皿1内的收集盒2,所述收集盒2为底部封闭、顶部预留一开孔4、盒体内部中空的结构;收集盒2顶部的外壁与培养皿盖的内壁之间预留一定的空间;在围绕所述收集盒2内壁和外壁贴有暗色贴纸3。

韭菜5放置于收集盒2内,收集盒2的底部紧密连接在培养皿1内底部的加水琼脂-滤纸6上方,收集盒2内部相对封闭的中空环境,按照韭菜迟眼蕈蚊成虫产卵习性,模拟营造适宜其产卵场所。;在围绕所述收集盒2内壁和外壁贴有暗色贴纸3,是因为成虫产卵对暗光和颜色有趋性,可以获得最多的卵。收集盒的底部与培养皿进行紧密连接,是尽可能地为韭蛆提供一个相对隐蔽、固定的产卵环境;开孔4的作用——是韭蛆成虫从培养皿1进入收集盒2内的入口,然后在收集盒2内的韭菜鳞茎附近进行产卵。在收集盒2内放置韭菜鳞茎,诱集培养皿1内的韭蛆成虫,经过开孔4,进入收集盒2内集中产卵,大大地提高产卵率,同时方便集中收集虫卵。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培养皿1内底部用加水琼脂-滤纸6进行铺底,水与琼脂比例为50:1,滤纸贴在加水琼脂的上方,收集盒2的底部紧密连接在滤纸上方。用于提供韭蛆饲养的适宜湿度。

培养皿中,首先倒入按比例熬制好的琼脂,在琼脂上方铺设滤纸,滤纸具有吸水性,不需要加水;将收集盒放在皿中滤纸上方,该收集盒内需要放置韭菜鳞茎,成虫会在韭菜鳞茎附近产卵,这样可以避免成虫在皿中随意产卵,极大地提高产卵率,便于收集卵。

所述收集盒2设计为正方体,且边长为2~3cm;优选的,所述收集盒2的边长为2.5cm。所述收集盒2内暗色贴纸3的颜色为黑色或绿色。所述培养皿1的直径选择15cm。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利用上述的装置高效收集韭菜迟眼蕈蚊卵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同样体积培养皿、同样体积贴纸颜色收集盒,同样韭菜置于收集盒:韭菜上分配不同的韭菜迟眼蕈蚊成虫的雌雄比,确定最佳的雌雄性比;每个实验至少重复5次;

②同样体积培养皿,同样体积不同贴纸颜色的收集盒,同样韭菜:结合最佳的雌雄比,在收集盒内、外壁贴黑、黄、白、绿的不同颜色贴纸;观察成虫产卵对哪种颜色有趋性;每个实验至少重复10次。

③同样体积培养皿,不同空间大小的收集盒,同样韭菜:结合最佳的雌雄比、贴纸颜色,设为不同体积收集盒,观察韭蛆在哪种空间大小下收集的卵最多;每个实验至少重复10次。

④不同空间大小的培养皿,同样韭菜:结合最佳的雌雄比、贴纸颜色、收集盒体积,设为不同体积培养皿,查看产卵的情况;每个实验至少重复5次;

⑤韭菜不同新鲜程度:结合最佳的雌雄比、贴纸颜色、收集盒体积、培养皿体积,放入不同新鲜程度的韭菜;观察韭菜不同新鲜程度对韭蛆产卵的影响;每个实验至少重复5次。

本发明的方法首先设计韭菜迟眼蕈蚊成虫雌雄比例,确定最佳的雌雄比,提高韭蛆产卵数量;然后根据韭菜迟眼蕈蚊成虫对暗光和颜色的趋性,在收集盒内、外壁上采用了黑、白、黄、绿四种颜色的贴纸,增强诱集效果;试验对4种颜色选择性差异性和其空间大小对韭菜迟眼蕈蚊成虫的收集效果以及韭菜新鲜程度进行研究。收集卵后放在室温,无光条件下。

试验通过设计韭菜迟眼蕈蚊成虫不同雌雄比例,确定最佳的雌雄比;根据成虫趋暗性,探索在实验室内成虫对颜色的嗜好性;确定不同空间下对成虫产卵量的影响,为下一步的空间利用率提供理论依据;测试韭菜新鲜程度对成虫产卵的影响,便于提高韭菜迟眼蕈蚊产卵数量。

为了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下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详细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用的试验材料均为本领域常规的试验材料,均可通过商业渠道购买得到。

实施例1:

(1)同样体积培养皿1、同样体积颜色收集盒2,同样韭菜5置于收集盒2:

在直径9cm的培养皿1中,雌雄性比分别为1:1,1:3和3:1,3:2和2:3,确定最好的雌雄性比,获得最多的卵;每个重复5次。

如图2,在同样体积大小的培养皿1中,设计不同的雌雄比,结果发现在15雌5雄的比例下,韭菜迟眼蕈蚊产卵量最高,为861粒卵,其次为,在10雌5雄比例下,产卵量为690,在5雌5雄、5雌15雄产卵量最低分别为383和398粒卵;根据收获卵的数量,确定最佳雌雄配比为15雌5雄。

(2)同样体积培养皿1,同样体积不同颜色的收集盒2,同样韭菜5:

在直径9cm的培养皿中,结合上面最佳的雌雄比,在收集盒内设为最佳的不同颜色分别设定为:黑、黄、白、绿;观察成虫产卵对哪种颜色有趋性,获得最多的卵;每个重复10次。

如图3,在同样体积大小的培养皿中,实验设计4种不同颜色对韭菜迟眼蕈蚊产卵的影响,分别为:黑、白、绿和黄观察成虫对颜色的嗜好性,结果表明黑色与其他颜色差异及显著,黑色收集到的卵最多,为392粒卵,其次为绿色303粒卵,白色收卵量最差,为71粒。收卵效果由多到少依次为:黑色>绿色>黄色>白色,实验确定黑色收集盒收集卵的数量最佳。

(3)同样体积培养皿1,不同空间大小的收集盒2,同样韭菜:直径9cm培养皿中,设计不同空间大小的黑色收集盒对韭蛆产卵的影响。

通过上面的实验证明,成虫在黑色的收集盒中,收集卵的数量,根据不同空间大小的黑色收集盒对韭菜迟眼蕈蚊产卵的影响,分别设为大中小三个体积,分别为边长3cm、2.5cm和2cm。观察韭菜迟眼蕈蚊在哪种空间大小下收集的卵最多,每个重复10次。

由下面的图可知,在边长2.5cm的收集盒收集到的卵明显高于边长3cm和2cm,差异显著。在边长2.5cm的黑色收集盒下,收集卵量为356,与边长3cm和2cm相比,分别增加了130和209粒卵。

(4)不同空间大小的培养皿1,同样韭菜:边长2.5cm的黑色收集盒2,设计不同空间大小的培养皿1对韭蛆产卵的影响,不同空间大小对成虫产卵的影响,分别设为大中小三个体积,在直径5.5cm、9cm、15cm培养皿,查看产卵的情况。每个重复5次。

由下表1所知,在直径15cm培养皿1中收集韭菜迟眼蕈蚊的卵最多,为974粒。与直径5.5cm、9cm相比,差异及其显著。随着空间变小,产卵量逐渐减少。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空间增大,韭菜迟眼蕈蚊产卵量增加。确定在15m培养皿中产卵量最高。

表1,不同体积收集盒和培养皿的对韭菜迟眼蕈蚊产卵量的影响

(5)韭菜5不同新鲜程度对韭菜迟眼蕈蚊产卵的影响

在直径15cm的培养皿1中,边长2.5cm的收集盒2分别放入韭菜5鲜度为:新鲜、1天、2天和3天。观察韭菜5不同新鲜程度对韭菜迟眼蕈蚊产卵的影响。

由图4可知,随着韭菜新鲜程度对韭菜迟眼蕈蚊产卵量有直接影响,韭菜越新鲜,产卵量越多。在新鲜状态下,产卵量为924粒,与存放1天、2天、3天产卵量差异特别显著,其次在韭菜存放1天后,产卵量为834;韭菜存放2天后,产卵量为684;韭菜存放3天后,产卵量为434。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