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刺槐大规格工程苗移栽成活率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148206发布日期:2019-03-19 23:10阅读:67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苗木移栽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提高刺槐大规格工程苗移栽成活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城市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城市建设中的绿化一直聚焦着人们高度的关注。大规格工程苗的移植是提升城市绿化层次的一个关键因素,可以使绿地建设在较短时间内达到设计的景观效果。另一方面,大规格树木的移栽也是进行古树名木保护的有效方法。

随着杨絮问题的日益严重,杨树替换势在必行。刺槐为乡土树种,绿化效果好,可修复土壤,无生态问题,成为杨树的最佳替代品种。城市绿化、园林建设中,刺槐大规格苗木的移植存在很大的必要性。另一方面,较大的利益空间导致盲目采集、滥采乱挖,移栽技术粗放,加之养护跟不上,费用高且成活困难,劳民伤财,浪费资源,造成巨大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大树移栽技术粗放导致的成活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提高刺槐大规格工程苗移栽成活率的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提高刺槐大规格工程苗移栽成活率的方法,步骤如下:

(1)移栽树木的选择:选择胸径8~10cm,干直粗壮、主侧枝分布均匀、树干匀称,且生命力强、生长正常无病虫害的刺槐个体,做好标记,在移植前2~3天浇透水;

(2)移栽时间的选择:移栽时间选择刺槐落叶之后,到早春树木发芽之前,具体时间具有地域差异,移栽时最好选择阴而无雨、晴而无风的天气,尽可能避开高温、低温天气、连雨天气和大风天气;

(3)移栽地的选择及整理:移栽地应选择平坦或坡度不大且易于排水的地势,环境条件与原栽地相似;有建筑垃圾的要彻底清理、换土,对穴土做好灭菌杀虫处理后整平。根据选定密度计算株行距,拉线丢灰定穴。移植前挖好定植穴,规格为长宽深各70cm,并在穴底施好基肥;

(4)修剪整形:剪除病虫枝、枯死枝、交叉重叠枝、伤残枝以及扰乱树形的枝条,根据要求进行必要的截干处理,剪口应平而光滑,并及时涂抹防腐剂;

(5)挖树和包装:用专业挖树机进行挖掘,根系20cm以外的剪除,可带有少量沙土,并用浸湿后的草帘包裹;

(6)运输:运输距离太远,或者温度过高,要及时喷水,注意通风;

(7)定植:定植前进行苗根蘸浆,定植时将苗木放在定植穴中扶正,使根系比地面低40cm左右,回土达根颈处,用手向上提一提苗,抖一抖,使细土深入土缝中与根系结合,提苗后踩实土壤再回第二次土,略高于地面踩紧,第三次用松土覆盖地表;

(8)浇水:要随种随浇,一定要浇透水。若天气晴好,到第三天、第八天各浇一次水,保持土壤水分不低于50%;

(9)养护:若遇高温天气,每十天左右浇水一次,直至树木成活;大风大雨过后,及时将树木扶正,进行支架固定;

更进一步的,所述(3)中挖坑时将熟土、生土分堆堆放。回填土时,先将熟土填入20公分厚,以保证根部土壤相对疏松,提供根系生长的养分。

更进一步的,所述(3)中施基肥时,将肥料施放在距苗木(种植点)20cm处的种植穴中,回泥土覆盖;也可以在种植时挖深穴,把肥料放在穴底,回泥5~8cm,与肥料混合均匀,施肥后及时用覆土5~7cm,防止养分挥发而降低肥效。

更进一步的,所述(3)中所施基肥可以选择有机肥或者无机肥,有机肥每穴施肥量为0.8~1.2kg,若用无机肥,应选复合肥料或专用肥,每穴施肥量为0.25~0.35kg。

更进一步的,所述(7)中苗根蘸浆配制方法:按质量比为细黄土8~11份,水45~55份,刺槐专用生根剂0.2~0.3份,混合均匀后,搅拌成泥浆。

更进一步的,所述(7)中苗根蘸浆配制方法:按质量比为细黄土10份,水50份,刺槐专用生根剂0.2份,混合均匀后,搅拌成泥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提高刺槐大规格工程苗移栽成活率的方法,优势在于:本发明的移栽方法更加系统全面,步骤详尽,最大程度地提高苗木移栽的成活率,达到发芽早、缓苗期短、提前进入生长期、年生长量增加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描述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在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城东泓森槐基地中进行了百余株胸径8—10cm的泓森槐移栽试验,并与常规的裸根移栽方法进行对比。现就本方法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1)移栽树木的选择:干直粗壮、主侧枝分布均匀、树干匀称,且生命力强、生长正常无病虫害的刺槐个体,做好标记,在移植前2天浇透水;

(2)移栽时间的选择:移栽时间选择在2月28日—3月4日,天气阴而无雨、晴而无风;

(3)移栽地的选择及整理:移栽地应选择平坦或坡度不大且易于排水的地势,环境条件与原栽地相似;有建筑垃圾的要彻底清理、换土,对穴土做好灭菌杀虫处理后整平。根据选定密度计算株行距,拉线丢灰定穴。移植前挖好定植穴,规格为长宽深各70cm,并在穴底施好基肥。注意:挖坑时将熟土、生土分堆堆放。回填土时,先将熟土填入20公分厚,以保证根部土壤相对疏松,提供根系生长的养分;施基肥时,将肥料施放在距苗木(种植点)20cm处的种植穴中,回泥土覆盖;也可以在种植时挖深穴,把肥料放在穴底,回泥5~8cm,与肥料混合均匀,施肥后及时用覆土5~7cm,防止养分挥发而降低肥效;所施基肥可以选择有机肥或者无机肥,有机肥每穴施肥量为0.8~1.2kg,若用无机肥,应选复合肥料或专用肥,每穴施肥量为0.25~0.35kg;

(4)修剪整形:剪除病虫枝、枯死枝、交叉重叠枝、伤残枝以及扰乱树形的枝条,根据要求进行必要的截干处理,剪口应平而光滑,并及时涂抹防腐剂;

(5)挖树和包装:用专业挖树机进行挖掘,根系20cm以外的剪除,可带有少量沙土,并用浸湿后的草帘包裹;

(6)运输:运输距离较近,因此未做处理,随起随种;

(7)定植:定植前进行苗根蘸浆,定植时将苗木放在定植穴中扶正,使根系比地面低40cm左右,回土达根颈处,用手向上提一提苗,抖一抖,使细土深入土缝中与根系结合,提苗后踩实土壤再回第二次土,略高于地面踩紧,第三次用松土覆盖地表。注意:苗根蘸浆配制方法:按质量比为细黄土10份,水50份,刺槐专用生根剂0.2份,混合均匀后,搅拌成泥浆;

(8)浇水:随种随浇,浇透水。第三天、第八天各浇一次水,保持土壤水分不低于50%;

(9)养护:正常条件下,每二十天浇水一次,若遇高温天气,每十天左右浇水一次,直至树木成活;大风大雨过后,及时将树木扶正,进行支架固定。

通过详细统计,2017年春在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城东泓森槐基地中进行的泓森槐移栽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本发明技术方法技术移栽的60株大树,成活率为98.3%;利用常规方法移栽的60株大树,成活率仅为68.3%,且利用本发明技术方法技术移栽的泓森槐发芽早,缓苗期短,提前进入生长期,年生长量明显高于常规方法移栽的泓森槐。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但并不限于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很容易根据上述实施例领会本发明的精神,并作出不同的引申和变化,但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