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联苯菊酯和苦皮藤素的杀虫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78298发布日期:2019-03-22 20:41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药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联苯菊脂和苦皮藤素的杀虫组合物。



背景技术:

茶小绿叶蝉是我国茶区普遍发生、危害性较大和重点防治的主要害虫,其中以假眼小绿叶蝉的危害最为严重。目前,市场上主要用联苯菊酯来防治茶小绿叶蝉,但由于长期单一频繁的用药,使得茶小绿叶蝉的抗性增大,防治效果不理想。

苦皮藤属卫矛科南蛇藤属多年生藤本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黄河、长江流域的丘陵和山区。苦皮藤的根皮和茎皮均含有多种强力杀虫成分,目前已从根皮或种子中分离鉴定出数十个新化合物,特别是从种油中获得4个结晶,即苦皮藤酯i-ⅳ、从根皮中获得5个纯天然产物,即苦皮藤素i-v。这些苦皮藤重要的杀虫活性成分均简称为苦皮藤素(celastrusangulatus)。目前已经有苦皮藤素用于茶小绿叶蝉的相关报道,如文兆明、韦静峰发表的《几种植物源杀虫剂防治茶小绿叶蝉效果比较试验》证实了苦皮藤素在茶小绿叶蝉的防治上具有良好的效果。

通过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进行复配,是延缓病虫害抗药性的一个快捷而简单的途径,联苯菊酯和苦皮藤素的作用机理不同。目前以联苯菊酯和苦皮藤素混配的杀虫组合物应用于茶小绿叶蝉的防治还没有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含联苯菊酯与苦皮藤素杀虫组合物,以解决联苯菊酯因单一频繁使用导致抗性加大,药效降低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联苯菊酯与苦皮藤素杀虫组合物,有效成分由联苯菊酯和苦皮藤素组成,联苯菊酯和苦皮藤素的重量比为5-25:1-2,优选的,联苯菊酯和苦皮藤素的重量比为25:2。

所述的杀虫组合物,联苯菊酯的重量百分比为2.5-10%,苦皮藤素的重量百分比为0.2-1.0%。

所述的杀虫组合物按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方法,加入相应辅助剂,制成乳油、水乳剂、悬浮剂等农业上可接受的剂型。

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的辅助剂包括溶剂、乳化剂、润湿剂、稳定剂、防冻剂、消泡剂、增稠剂或其它有益于有效成分在制剂中稳定和药效发挥的已知物质,都是农药制剂领域中常用或允许使用的各种成分,并无特别限定,具体成分和用量根据配方要求通过试验确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备以下技术效果:

(1)联苯菊酯和苦皮藤素按一定比例复配后具有协同增效作用,能减少各单剂的施用量,提高防治效果。

(2)联苯菊酯和苦皮藤素的作用机理不同,相互混用能延缓害虫抗性的发展,有利于延长联苯菊酯的使用寿命。

(3)与单一使用联苯菊酯相比,能减少联苯菊酯单剂的使用量和使用次数,减少化学农药的施用,更加绿色环保。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测定杀虫剂活性的室内联合毒力测定试验及大田药效试验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所述的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

发明人通过大量的筛选试验,发现联苯菊酯与苦皮藤素在一定配比范围内混配对茶小绿叶蝉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其效果不仅仅是两种药剂的简单相加,具体用以下生物测定实例加以说明。

一、生物测定实例

实施例1:联苯菊酯、苦皮藤素及其混剂对茶树假眼小绿叶蝉室内毒力测定

供试对象:茶小绿叶蝉(empoascaflavescens)采自福建漳州市南靖县,在茶树上养殖,挑取一致的3龄若虫用于试验。

试验药剂:97%联苯菊酯原药(江苏辉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6%苦皮藤素母药(河南省新乡市东风化工厂)。

试验方法:参考(庄家祥等,2009,福建省茶小绿叶蝉抗药性的地区差异)和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虫剂ny/t1154.11-2008),采用浸梢法。

采用孙云沛的共毒系数法(ctc)来评价药剂混用的增效作用,当共毒系数(ctc)≥120时,组合物表现为增效作用;当ctc≤80时,组合物表现为拮抗作用;当80<ctc<120时,组合物表现为相加作用。

试验结果见表1。

表1联苯菊酯、苦皮藤素及其混剂对茶小绿叶蝉联合毒力测定表

表1联合毒力测试的结果表明,联苯菊酯和苦皮藤素重量比为5-25:1-2之间混配时对茶小绿叶蝉联合毒力测定的共毒系数(ctc)均大于120,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当配比为25:2时,共毒系数最大,增效最为明显。

二、制备实施例

实施例1:2.7%联苯菊酯·苦皮藤素悬浮剂(联苯菊酯∶苦皮藤素=25:2)

按量称取联苯菊酯2.5%、苦皮藤素0.2%、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3.5%(分散剂)、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3.5%(润湿剂)、聚乙烯醇2.5%(增稠剂)、有机硅(消泡剂)0.3%,去离子水补足至100%。

实施例2:5.5%联苯菊酯·苦皮藤素悬浮剂(联苯菊酯∶苦皮藤素=10:1)

按量称取联苯菊酯5.0%、苦皮藤素0.5%、烷基芳基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2.5%(分散剂)、聚萘甲醛磺酸钠5.0%(润湿剂)、乙二醇2.5%(抗冻剂)、黄原胶0.8%、有机硅(消泡剂)0.3%,去离子水补足至100%。

实施例1-2的制备方法是:将各组份按配方的比例混合均匀,经研磨和高速剪切后得到含联苯菊酯·苦皮藤素的杀虫组合物,剂型为悬浮剂。

实施例3:11%联苯菊酯·苦皮藤素乳油(联苯菊酯∶苦皮藤素=10:1)

按量称取联苯菊酯10.0%、苦皮藤素1.0%、十二烷基苯磺酸钠3%(分散剂)、辛基酚聚氧乙烯醚2.0%(乳化剂)、二甲亚砜5%(助溶剂)、松脂油补足至100%。

实施例3的制备方法是:将联苯菊酯和苦皮藤素原药、乳化剂和助溶剂等,按配方比例依次加入混合釜,搅拌均匀,即得11%联苯菊酯·苦皮藤素乳油。

实施例4:3.0%联苯菊酯·苦皮藤素水乳剂(联苯菊酯∶苦皮藤素=5:1)

按量称取联苯菊酯2.5%、苦皮藤素0.5%、联苯酚聚氧乙烯醚3.5%、二甲苯10%、十二烷基苯磺酸钙5.0%、有机硅0.8%、水补足至100%。

实施例4的制备方法为:将联苯菊酯和苦皮藤素原药、溶剂、乳化剂溶解,然后与水混合,并经反应釜的高速搅拌和剪切机的高速剪切,即制得3.0%联苯菊酯·苦皮藤素水乳剂。

三、大田药效实施例

实施例1:联苯菊酯和苦皮藤素复配对茶小绿叶蝉的田间药效试验

试验设计:试验采用常规喷雾法,喷药时力求均匀周到。施药时田间茶小绿叶蝉为1-2代发生高峰期。施药前在每小区按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选取有茶小绿叶蝉卵及成虫的茶叶树3株,统计施药前茶小绿叶蝉数量的虫口基数。药后3d、7d、15d分别调查残留茶小绿叶蝉活虫数,记载活虫数,计算防治效果。

试验期间天气良好,日平均气温为18.0-26.8℃。试验期间观察各处理小区茶叶生长良好,均未发现有药害现象发生。

试验结果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联苯菊酯与苦皮藤素复配后,混配剂对茶树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速效性和持效性均明显好于单剂。这对减少用药次数,显著延缓茶树小绿叶蝉抗药性的产生和降低防治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