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抑制植物产生致敏性花粉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928532发布日期:2019-02-22 20:04阅读:76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园林绿化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抑制植物产生致敏性花粉的方法。



背景技术:

植物是城市绿化的主体,植物通过优美的体态、多姿的绿叶、五彩的花色、迷人的花香和多种有益的生态服务功能来陶冶人们的情操和美化我们的生活。但是很多植物花粉具有不同程度的致敏性,特别一些风媒花植物,其花的观赏价值较小,而这些植物的花粉个体非常微小,用肉眼难以分辨,但在空气中大量出现时,会使人出现鼻塞、打喷嚏、流涕、喉咙发痒、眼皮肿胀等现象,甚至出现全身皮肤奇痒、起疹块和鳞屑、脱皮等过敏症,甚至引发支气管炎或哮喘。使患者不能正常工作,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和身体上的痛苦,并可通过每年在花粉季反复接触逐渐加重,甚至威胁生命(叶世泰等.中国气传和致敏花粉[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在全世界超5亿人口的过敏性鼻炎患者中,50%以上为花粉过敏引起(bousquetj,khaltaevn,cruzaa,etal.2008.allergicrhinitisanditsimpactonasthma(aria)2008update(incollaborationwiththeworldhealthorganization,ga(2)lenandallergen).allergy,63(suppl86):8–160)。花粉症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此外,环境污染可加重花粉致敏性,这种致敏性可随着大气污染水平的增加而提高(d’amatog.2011.effectsofclimaticchangesandurbanairpollutionontherisingtrendsofrespiratoryallergyandasthma.multidisciprespirmed,6(1):28-37)。因而,植物花粉过敏问题已成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之一。

国内外关于花粉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致敏花粉种类及致敏率、花粉传播扩散规律、致敏原因及花粉症治疗技术等方面。在致敏花粉种类及致敏率方面,由于不同地域植物群落分布不同,主要致敏性花粉种类在不同地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如欧洲北极圈地域主要致敏性花粉为桦树花粉,中欧为针叶树、桦树和大麻花粉,东欧为大麻、艾草和豚草花粉,地中海地区为墙草、橄榄、大麻和柏树花粉(d’amatog,cecchil,boninis,etal.2007.allergenicpollenandpollenallergyineurope.allergy,62:976-990);北美十大致敏花粉为豚草、山地雪松、黑麦草、枫树、榆树、桑树、美洲山核桃、橡树、藜和亚利桑那柏(whitejf,bernsteindi.2003.keypollenallergensinnorthamerica.annalsofallergyasthma&immunology,91(5):425-435);北京致敏性花粉主要来自于松科、柏科、榆科、白蜡属、臭椿属、蒿属、葎草属、杨属、柳属、悬铃木属、构属、苋科、莎草科和禾本科等植物(辛嘉楠等.2007.城市中的花粉致敏植物及其影响因素.生态学报,9:3820-3827),中国各地主要致敏性花粉植物见表1(杨琼梁等.2015.花粉过敏的研究进展.中国农学通报,31(24):163-167)。

表1:

目前,北京城市园林绿化应用的10大骨干乔木树种,其中杨树、柳树、火炬树、侧柏、桧柏、白蜡、油松和银杏这8种植物均为风媒花,可产生致敏性花粉污染,仅国槐和刺槐2种植物极少形成花粉污染。春季植物散粉高峰期,医院过敏人群门诊量激增,过敏反应严重者不能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造成身心上的痛苦及经济上的损失。现植物花粉过敏问题已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成为城市管理部门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植物产生致敏性花粉的方法,其具有抑制植物产生致敏性花粉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抑制植物产生致敏性花粉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植物的花芽生理分化期前1~50天将自制花芽分化抑制药剂按原药浓度为0.8g/l~45g/l喷施或按原药剂量为0.8g/dm~45g/dm胸径树干注射;

其中,自制花芽分化抑制药剂的原料以1000重量份数计,原料包括:5份~660份原药,余料为助剂;

所述原药为1,2-二氢-3,6-哒嗪二酮和二硝基苯胺类除草剂中任意一种或两者以任意比例复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将自制花芽分化抑制剂用于植物上,可以抑制植物花芽分化,进而使之分化为叶芽,达到抑制植物产生致敏性花粉的目的。

进一步地,所述自制花芽分化抑制药剂的施药量为以原药浓度为1.6g/l~38.5g/l喷施或按原药剂量为1.6g/dm~38.5g/dm胸径树干注射。

进一步地,所述树干注射方式为高压树干注射或自流式树干注射,其中,自流式树干注射方法选自挂袋或插瓶中任意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自制花芽分化抑制药剂的原料以1000重量份数计,原料包括:

进一步地,所述自制花芽分化抑制药剂的原料以1000重量份数计,原料包括:

进一步地,植物花芽生理分化期的确定通过在试验条件c下试验得出,试验条件c具体操作如下:

将所述原药稀释150倍后,在某一树种的盛叶期后,对不同植株依次延迟一周喷施1次;根据翌年该树种花期时花芽变化量的发展趋势,将施药后花芽变化量发生由少变多逆转的末次喷药时间的前后2~3天确定该树种的花芽生理分化期。进一步地,在不同地区的同一植物不同植株上进行试验条件c的操作,然后,以某一特定地区的纬度和该植物花芽生理分化期为参考基准,分析纬度对植物花芽生理分化期的影响,获取其他不同地区和所述特定地区的纬度差与植物花芽生理分化期的增减规律。

进一步地,以北京所在纬度为参考,纬度差每增减1纬度,所述植物的花芽生理分化期相对应地增减2~3.5天。

进一步地,所述二硝基苯胺类除草剂选自以下原药中的一种或几种:n-仲丁基-4-叔丁基-2,6-二硝基苯胺、n-(2’-氯-6’-氟苄基)-n-乙基-2,6-二硝基-4-三氟甲基苯胺、n-(1-乙基丙基)-2,6-二硝基-3,4-二甲基苯胺、n-乙基-n-(2-甲基-2-丙烯基)-2,6-二硝基-4-三氟甲基苯胺、2,6-二硝基-n,n-二丙基-4-三氟甲基苯胺、2,4-二硝基-n3,n3-二丙基-6-三氟甲苯-1,3-二胺、4-异丙基-2,6-二硝基-n,n-二丙基苯胺、n-(环丙基甲基)-2,6-二硝基-n-丙基-4-(三氟甲基)-苯胺、n-(2-氯乙基)-2,6-二硝基-n-丙基-4-三氟甲基苯胺、3-二乙基氨基-2,4-二硝基-6-三氟甲基苯胺、n,n-二丙基-4-氨基磺酰基-2,6-硝基苯胺。

进一步地,所述溶剂选自甲苯、二甲苯、环己酮、松脂基植物油nd-45和溶剂油s-150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乳化剂选自农乳系列乳化剂、np系列乳化剂、el系列乳化剂、aeo系列乳化剂或聚丙烯酸钠和苯乙烯-马来酸酐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稳定剂选自硅酸镁铝、对羟基苯甲酸乙酯钠盐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分散剂选自木质素磺酸钠和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类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防冻剂选自乙二醇、丙二醇和丙三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消泡剂选自正丁醇、聚氧丙烯甘油醚、聚二甲基硅氧烷和有机硅中一种或几种。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本发明中的方法,可以抑制植物花芽分化,进而使之分化为叶芽,从而抑制植物产生致敏性花粉,解决花粉过敏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2、根据试验条件c可以确定植物的花芽生理分化期以及纬度对于植物花芽生理分化期的影响,进而确定不同地方的施药起始时间与截止时间,进而可以将本发明用于不同地区的植物上;

3、将本发明用于植物上,对于结实防治效果良好,结束了在实践中无防治植物花粉药剂的历史,推广应用前景巨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以下内容中植物包括风媒花乔木如杨树、柳树、油松、桧柏、银杏、悬铃木、侧柏、白皮松、白蜡、雪松、落叶松、云杉、火炬树、臭椿、构树、木麻黄、栎树、桦树和榆树等,还包括风媒花草本植物如豚草、荨麻、蒿属、葎草、藜属、一枝黄花、车前、蓼科和禾本科植物等。

为了达到抑制植物花芽分化,使之分化为叶芽,进而抑制植物产生致敏性花粉,本发明的发明人在大量查阅国内外关于植物分化、生长、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和生长文献的基础上,筛选出可能对植物花芽分化有影响的药剂,将所筛选的药剂以及与该药剂结构和功能类似的其他药剂作为供试药剂进行筛选试验,然后在北京地区选择银杏雄株作为试验植物,在试验条件c下进行试验。

试验条件c具体操作如下:将供药试剂稀释150倍后,在银杏雄株展叶盛期15天后(即4月中旬)开始喷施于植物的叶片上,每隔一周施药于植物的不同植株上,并做好标记,直至8月底,如在4月17日、4月24日、5月1日、5月8日、5月15日、5月22日、5月29日、6月5日、6月12日、6月19日、6月26日、7月3日、7月10日、7月17日、7月24日、7月31日、8月7日、8月14日于银杏雄株上施药;

待翌年植物银杏雄株处于开花盛期时,观察并计数不同供试药剂和不同施药时间的条件下的银杏雄株不同植株的的花和花芽的数量,根据施用药剂后的银杏雄株有无花和花芽大量减少的情况判断所用药剂是否有抑制花芽分化的作用;

同时,可以根据银杏雄株不同植株在不同时间喷施上述具有花芽分化抑制作用药剂后翌年花和花芽数量的数量,确定银杏雄株的花芽生理分化期,由于药剂具有一定的半衰期,在一定剂量下喷施药剂较早的植株因药剂降解而没有产生抑制花芽分化的效果,如喷药时间为4月17日的植株第二年调查时多数芽为花芽,喷药时间为4月24日、5月1日、5月8日、5月15日、5月22日、5月29日这些时间的植株第二年调查时多数芽为叶芽,植株的花芽分化被抑制,6月5日之后施药的植株第二年调查时芽为花芽,则北京地区银杏雄株的花芽生理分化期在6月1日前后2~3天,通过此方法可以确定银杏雄株的花芽生理分化期,同时根据银杏所能承受的未发生药害的最大施药剂量、药剂在植物体内的降解速率和药剂在银杏花芽分化期的最低作用剂量,可以得出在花芽生理分化期前1~50天施药,对于银杏雄株具有抑制花芽分化的效果。

通过上述试验条件c,本发明筛选出对植物花芽分化具有抑制作用的供试药剂有:1,2-二氢-3,6-哒嗪二酮、n-仲丁基-4-叔丁基-2,6-二硝基苯胺、n-(2’-氯-6’-氟苄基)-n-乙基-2,6-二硝基-4-三氟甲基苯胺、n-(1-乙基丙基)-2,6-二硝基-3,4-二甲基苯胺、n-乙基-n-(2-甲基-2-丙烯基)-2,6-二硝基-4-三氟甲基苯胺、2,6-二硝基-n,n-二丙基-4-三氟甲基苯胺、2,4-二硝基-n3,n3-二丙基-6-三氟甲苯-1,3-二胺、4-异丙基-2,6-二硝基-n,n-二丙基苯胺、n-(环丙基甲基)-2,6-二硝基-n-丙基-4-(三氟甲基)-苯胺、n-(2-氯乙基)-2,6-二硝基-n-丙基-4-三氟甲基苯胺、3-二乙基氨基-2,4-二硝基-6-三氟甲基苯胺、n,n-二丙基-4-氨基磺酰基-2,6-硝基苯胺。其中,除1,2-二氢-3,6-哒嗪二酮之外,其余的为二硝基苯胺类除草剂中的作用组分。1,2-二氢-3,6-哒嗪二酮与二硝基苯胺类除草剂均可以单独起作用而抑制植物的花芽分化,两者也可以任意比例复配而起到大体一致的抑制作用。

将上述筛选出的对银杏雄株花芽分化具有抑制作用的供试药剂按照银杏试验条件c喷施于毛白杨、油松、绦柳、侧柏、桧柏、白皮松、白蜡和悬铃木等植物的不同植株上,验证了上述筛选出的供药试剂也适用于毛白杨、油松、绦柳、侧柏、桧柏、白皮松、白蜡和悬铃木等植物,同时,也得出了毛白杨、油松、绦柳、侧柏、桧柏、白皮松、白蜡和悬铃木等植物的花芽生理分化期,以北京地区作为试验区,北京地区毛白杨雄株花芽生理分化期在6月15日前后2~3日;绦柳雄株6月25日前后2~3日;银杏雄株6月1日前后2~3日;桧柏雄株5月20日前后2~3日;白蜡雄株6月5日前后2~3日;油松7月3日前后2~3日;侧柏雄株5月27日前后2~3日;白皮松7月10日前后2~3日;悬铃木6月15日前后2~3日。

因为只有纬度变化或者海拔的急剧改变才会改变植物的生理分化期,故将上述供药药剂按照试验条件c喷施于不同地区的不同植物不同植株上,如北京和山东淄博,根据翌年植物花芽数量,确定纬度对植物花芽生理分化期的影响,经大量试验证明,纬度每增减1度,植物的生理分化期也会相对应地增减2~4天。

二硝基苯胺类除草剂的官能团见下式(ⅰ):

经研究,二硝基苯胺类除草剂通过以上官能团干扰植物细胞中纺锤体微管的组装而使细胞停留在有丝分裂中期,因而通过干扰幼苗新生根和芽的有丝分裂和细胞分裂而致效,但对成苗作用甚微,不能杀死成苗。二硝基苯胺对成苗也具干扰植物细胞中纺锤体微管的组装而干扰成苗芽的有丝分裂和细胞分裂,即,将上述二硝基苯胺类除草剂用于成苗,在一定剂量下不产生药害,但是对于成苗的生理代谢产生作用,具体表现为:在植物花芽分化的生理分化期前施用,可干扰芽分化为花芽,待花芽的生理分化期过后,药剂被植物代谢分解,药效解除,芽继续分化为叶芽。因而本药剂对植物除花芽分化外的正常生长发育无显著影响。

通过上述筛选试验,本发明将上述供试药剂作为原药,用以制备自制花芽分化抑制药剂。

以下应用例中自制花芽分化抑制药剂,制成该药剂的原料以1000重量份数计,原料包括:原料包括:5份~660份原药,余料为助剂;

具体地,原料包括:

其中,原药的作用组分为上述通过试验条件c得出的供药药剂中的一种或几种以任意比例混合,具体为1,2-二氢-3,6-哒嗪二酮以及二硝基苯胺类除草剂中的作用组分,可以是1,2-二氢-3,6-哒嗪二酮与二硝基苯胺类除草剂分别单独使用,也可以是两者任意比例复配而起到作用,也可以是二硝基苯胺类除草剂中的一种或几种作用组分复配使用;

其中,该药剂的剂型为乳油、悬浮剂、微胶囊悬浮剂、微乳悬浮剂、水乳剂、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或油剂;

溶剂选自甲苯、二甲苯、环己酮、松脂基植物油nd-45和溶剂油s-150中的一种或几种;

乳化剂选自农乳系列乳化剂(优选十二烷基苯磺酸钙)、np系列乳化剂(优选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类)、el系列乳化剂(优选蓖麻油聚氧乙烯醚)、aeo系列乳化剂(优选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或聚丙烯酸钠和苯乙烯-马来酸酐中的一种或几种;

稳定剂选自硅酸镁铝、对羟基苯甲酸乙酯钠盐中的一种或两种;

分散剂选自木质素磺酸钠和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类中的一种或两种;

防冻剂选自乙二醇、丙二醇和丙三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消泡剂选自正丁醇、聚氧丙烯甘油醚、聚二甲基硅氧烷和有机硅中一种或几种。

在本发明中,对植物花芽抑制起到主要作用的是药剂中的原药组分,故上述药剂中的助剂仅为本领域人员在配制药剂过程中常用助剂,本领域人员可以根据药剂配制的剂型选择不同的助剂,可以在上述助剂中选择,也可以用其它助剂进行代替或者补充。

将上述原药与助剂复配后制得的自制花芽分化抑制药剂可以采用喷施的方法,也可以采用胸径树干注射的方式,其中胸径树干注射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高压树干注射、挂袋注射和自流式插瓶等自流式树干注射方法。

上述溶剂、乳化剂、稳定剂、分散剂、防冻剂、消泡剂均为市售,下列应用例中制备抑制植物花芽分化的药剂所用原料以1000g为例进行阐述。

以下是关于本发明方法中所用的自制花芽分化抑制药剂的制备例。

制备例1

将350g原药n-(2-氯乙基)-2,6-二硝基-n-丙基-4-三氟甲基苯胺溶于500g二甲苯溶剂中充分溶解后,加入30克np-10和30克span-80两种乳化剂,充分搅拌后,制成乳油,然后加入40g丙三醇作为防冻剂,2g聚二甲基硅氧烷作为消泡剂,25g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作为分散剂,1g对羟基苯甲酸乙酯钠盐作为稳定剂,不足1000g时用溶剂二甲苯补足,最后充分搅拌,制成乳油即得目标药剂-自制花芽分化抑制药剂。

制备例2~5中自制花芽分化抑制药剂按照制备例1中方法进行,不同之处在于,各个制备例按照表1中各个原料的量进行配置,得到自制花芽分化抑制药剂。

表1:

制备例6

自制花芽分化抑制药剂按照制备例1的方法进行,不同之处在于,原药选用n-(1-乙基丙基)-2,6-二硝基-3,4-二甲基苯胺与n-(2-氯乙基)-2,6-二硝基-n-丙基-4-三氟甲基苯胺以1:1比例混合。

制备例7

自制花芽分化抑制药剂按照制备例1的方法进行,不同之处在于,原药选自1,2-二氢-3,6-哒嗪二酮与n-(2-氯乙基)-2,6-二硝基-n-丙基-4-三氟甲基苯胺以4:5比例混合。

制备例8

自制花芽分化抑制药剂按照制备例1的方法进行,不同之处在于,原药选为1,2-二氢-3,6-哒嗪二酮。

应用例1

一种抑制植物产生致敏性花粉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银杏雄株的花芽生理分化期在6月1日前后2~3日,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院、北小河公园和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院东侧绿地于2017年5月19日将制备例1中自制花芽分化抑制药剂按原药浓度为10g/l喷施于银杏雄株叶片上,喷施时将药剂均匀喷施于叶片正反面,直至叶片湿润,喷施一次。

2018年4月待对照银杏雄株处于盛花期时,在对照和试验银杏雄株的上中下、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随机取长约30cm的12根枝条,调查对照和试验银杏雄株每根枝条上的芽数和花序数量,计算每芽的花芽数量,用花粉防治率来衡量对银杏雄株产生花粉的防治效果,其中花粉防治率=(对照树平均每芽花芽数-试验树平均每芽花芽数)/对照树平均每芽花芽数*100%,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由表2数据可见,n-(2-氯乙基)-2,6-二硝基-n-丙基-4-三氟甲基苯胺对银杏雄株花粉的防治效果良好。

应用例2~9按照应用例1中方法进行,不同之处在于制备例1中制得的自制花芽分化抑制药剂施药浓度不同,应用例2~9中药剂施药浓度按照表3中进行喷施,翌年对不同施药浓度后的银杏雄株分别进行花粉防治率测量,测量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应用例10~13按照应用例1中的方法操作,不同之处在于将应用例1制得的药剂按照加压树干注射方式进行注射,所用仪器为康林6hz-w1020树干注射机,康林6hz-w1020树干注射机为手动注射,过程中控制注射机压力为0.11~0.55mpa;应用例10中药剂注射量是控制原药剂量为0.8g/dm胸径,即药剂注射保证树干的胸径每增加1dm,药剂中原药的量增加0.8g;应用例11中药剂注射量是控制原药剂量为45g/dm胸径;应用例12中药剂注射量是控制原药剂量为1.6g/dm胸径;应用例13中药剂注射量是控制原药剂量为38.5g/dm胸径;对翌年银杏雄株的花粉防治率测量结果见表4。

应用例14

按照应用例10中的方法操作,不同之处在于采用插瓶式树干注射方法,对翌年银杏雄株的花粉防治率结果见表4。

应用例15

按照应用例10中的方法操作,不同之处在于采用挂袋式树干注射方法,对翌年银杏雄株的花粉防治率结果见表4。

应用例16与应用例17按照应用例1中方法进行,不同之处在于将制得的自制花芽分化抑制药剂施药时间不同,应用例16中于2017年4月15日将自制花芽分化抑制药剂按原药浓度为10g/l喷施于银杏雄株叶片上;应用例17中于2017年6月1日将自制花芽分化抑制药剂按原药浓度为10g/l喷施于银杏雄株叶片上。

应用例18-24按照应用例1中方法进行,不同之处在于分别将制备例2-8中制得的自制花芽分化抑制药剂按原药浓度为10g/l喷施于银杏雌株叶片上,对不同药剂施药后的银杏雄株分别进行花粉防治率测量,测量结果见表4。

表4:

从表3和表4中可以看出,当药剂施药量较小时,植物花粉防治率较小,当药剂施药量较大时,花粉防治率较好;同时可以观察到药剂施药量较小时对植物产生没有产生药害,但是当药剂施药量较大时,对于植物产生一定的药害,当药剂施药量为45g/l时,植物花粉防治率效果较好,同时也不产生药害。

应用例25

按照应用例1方法操作,不同之处在于,自制花芽分化抑制药剂原料中所用的原药为n-(1-乙基丙基)-2,6-二硝基-3,4-二甲基苯胺,将上述原料制得的自制花芽分化抑制药剂在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院于2017年5月5日按原药浓度为4g/l喷施于桧柏雄株鳞片叶上,喷施时将药剂均匀喷施于鳞片叶正反面,直至鳞片叶湿润,喷施一次。

2018年4月待对照桧柏处于盛花期时,在对照和试验桧柏的上中下、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随机取长约30cm的12根枝条,调查对照和试验桧柏每根枝条上的球花数量,计算每枝条球花数量,用花粉防治率来衡量药剂对桧柏雄株产生花粉的防治效果,其中花粉防治率=(对照树平均每枝条球花数-试验树平均每枝条球花数)/对照树平均枝条球花数*100%,试验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由表5数据可见,n-(1-乙基丙基)-2,6-二硝基-3,4-二甲基苯胺对桧柏花粉的防治效果良好。

应用例26

一种抑制植物产生致敏性花粉的方法,按照应用例1方法操作,不同之处在于,油松花芽生理分化期在7月3日前后2~3日,在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院和北小河公园2017年6月20日,天坛公园于2017年6月21日将自制花芽分化抑制药剂按原药浓度为8g/l喷施于油松针叶上,喷施时将药剂均匀喷施于针叶正反面,直至针叶湿润,喷施一次。

2018年5月待对照油松处于盛花期时,在对照和试验油松树的上中下、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随机取12根带顶芽枝条,调查对照和试验油松树每根枝条上的芽数和花序数量,计算每枝条上小花序数量,用花粉防治率来衡量对油松雄株产生花粉的防治效果,其中花粉防治率=(对照树平均每枝花序数-试验树平均每枝花序数)/对照树平均每枝花序数*100%,试验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由表6数据可见,n-仲丁基-4-叔丁基-2,6-二硝基苯胺对油松花粉的防治效果良好。

对比例1

按照应用例1的方法操作,不同之处在于自制花芽分化抑制药剂施药量是控制原药浓度为0.5g/l,将自制花芽分化抑制药剂用于银杏雄株,对于银杏雄株的花粉防治率测得为11.59±3.28%。可知,当施药量小于0.8g/l时,对于植物的花粉防治率效果差。

对比例2

按照应用例1的方法操作,不同之处在于自制花芽分化抑制药剂施药量是控制原药浓度为51.2g/l,将自制花芽分化抑制药剂用于银杏雄株,造成银杏叶片枯死。可知,当自制花芽分化抑制药剂施药量大时,会对银杏产生药害。

对比例3

按照应用例1的方法操作,不同之处在于,银杏雄株的花芽生理分化期在6月1日前后2~3日,将自制花芽分化抑制药剂于2017年6月10日用于银杏雄株。对于银杏雄株的花粉防治率测得为0%。可知在银杏花芽分化期后施药,对银杏的花芽无作用。

对比例4

按照应用例26的方法操作,不同之处在于自制花芽分化抑制药剂施药量是控制原药浓度为0.5g/l,将自制花芽分化抑制药剂用于油松,对于油松的花粉防治率测得为12.48±4.32%。可知,当施药浓度小于0.8g/l时,对于植物的花粉防治率效果差。

对比例5

按照应用例26的方法操作,不同之处在于自制花芽分化抑制药剂施药量是控制原药浓度为51.2g/l,将自制花芽分化抑制药剂用于油松,造成油松针叶枯黄。可知当自制花芽分化抑制药剂施药量大时,会对油松产生药害。

对比例6

按照应用例26的方法操作,不同之处在于,油松花芽生理分化期在7月3日前后2~3日,将自制花芽分化抑制药剂于2017年7月10日用于油松。对于油松的花粉防治率测得为0%。可知在油松花芽分化期后施药,对油松的花芽无作用。

从对比例可以看出,不管是对于油松还是对于银杏雄株,当自制花芽分化抑制药剂施药原药浓度小于0.8g/l时,对于植物花粉产生的抑制效果差,当自制花芽分化抑制药剂施药原药浓度大于45g/l时,造成针叶或叶片枯黄,花芽分化抑制药剂施药剂对于植物产生较大的药害。

综上,将本发明中通过在试验条件c下试验筛选出的原药与溶剂、稳定剂等其他原料制成浮油等形式的药剂,然后以原药浓度0.8g/l~45g/l喷施于植物,或以原药剂量0.8g/dm~45g/dm胸径树干注射于植物树干内,可以抑制植物花芽分化,进而使之分化为叶芽,进而抑制植物产生致敏性花粉;

根据试验条件c可以确定不同植物的花芽生理分化期以及纬度对于植物花芽生理分化期的影响,进而确定不同地方的施药起始时间与截止时间。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