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化土壤治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423266发布日期:2019-04-17 02:31阅读:65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沙漠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沙漠化土壤治理方法。



背景技术:

沙漠,主要是指地面完全被沙所覆盖、植物非常稀少、雨水稀少、空气干燥的荒芜地区。沙漠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过度放牧、不合理砍伐树木等,现在全球的土地沙漠化现象严重,沙漠面积逐年增加。沙漠面积过多会对农业、畜牧业、河流和基础设施存在很大影响。例如:沙漠面积的逐年增加会使农业的耕种面积减小,降低国家粮食年产量;沙漠会导致草场退化,使适于牲畜食用的优势草种逐渐减少,甚至完全丧失,牧草变得低矮、稀疏,产量明显降低,草场载畜能力大为下降;沙漠会造成河流、水库、水渠堵塞,黄河年均输沙16亿吨,其中就有12亿吨来自沙漠化地区,全国每年大约有5万多公里的灌渠常年受风沙危害;沙漠化在一些地区造成铁路路基、桥梁、涵洞损坏,使公路路基、路面积沙,迫使公路交通中断,甚至使公路废弃;沙漠化导致的沙尘天气,影响飞机正常起飞和降落;风沙活动破坏通讯、输电线路和设施,由此产生的灾害威胁居民安全。沙漠面积的增加会加剧地区贫困程度加剧,发展差距扩大,据调查,全国农村人口的1/4生活在沙漠化地区,其人均农业产值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4.2%,是东部地区的1/5。

沙漠治理的难处有两点:1、保水性差,沙漠表层具有深厚的细沙层,细沙之间的间隙较大且细沙之间的万向结合约束基本为零。所以绝大部分的雨水会从细沙之间的缝隙直接流失至植物根系无法到达的沙漠深处。同时,沙漠白天温度高,没有植被的遮挡,导致水分蒸发快,即使下雨后,雨水也会快速蒸发掉。2、保肥性差,沙漠土壤的结构破坏,土壤养分已经流失,同时细沙之间的粘性不足,导致养分无法附着在细沙表面,自然无法给植物供给营养。由于上述两点的特殊性,沙漠改造需要改变沙漠土壤的种植环境,需要花费的人力、财力是巨大的。甚至在治理过程中使用的增肥剂和保水剂,甚至种植方法不恰当时,导致沙漠表层的保水性和保肥性不能达到植物长期生长的要求,导致植物大量死亡,从而造成沙漠治理效果甚微,浪费了大量的财力、人力投入。

中国属于沙漠面积拥有量较大的国家,沙漠总面积约70万平方千米,如果连同50多万平方千米的戈壁在内总面积为128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13%。所以中国对沙漠治理自建国以来就不断地做出努力与改进,但是治理效果甚微,还浪费大量资源。目前的沙漠治理方法大多采用人工浇水,浇水后利用旋耕机进行纵向挖坑,然后将保水剂和增肥剂和细沙混合,最后进行幼苗种植。这种效果只能让沙漠表层短暂时间内具有植物生长的条件,当沙地土壤干涸后,便不再适合植物生长,植物无法吸收到更多的水分和养分,自然就枯萎死掉,无法长期持续生长,循环以往,沙漠治理失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沙漠化土壤治理方法,以解决现有沙漠中植物无法长期持续生长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提供一种沙漠化土壤治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综合颗粒,将固体肥制成团状结构,然后在固体肥上加工贯穿固体肥的通孔,在通孔内部填设有捕雾棉;s2、安置综合颗粒,将综合颗粒拌和在沙地土壤中,综合颗粒分布于沙地土壤不同深度。

本基础方案的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利用模具制备综合颗粒,将固体肥制成团状,然后在团状的固体肥上切削出通孔,在通孔中安置捕雾棉,从而将综合颗粒制备完成。然后将综合颗粒拌和到沙地土壤中,让综合颗粒分布在沙地土壤各个深度。综合颗粒中的捕雾棉利用通孔可以和外界空气接触,所以捕雾棉在夜间持续捕捉空气中的水蒸汽,将捕捉到的水蒸汽在捕雾棉中汇集成水滴,水滴还可以溶解固体肥,这样可以把水滴和固体肥融入沙地土壤中。特别指出的是由于沙漠的昼夜温差的环境和空气湿度差的环境始终存在,所以利用捕雾棉的特性,可以持续的为沙地土壤提供足量的水分和养分,长期以来可以彻底改变沙地土壤的土壤特性。同时这种沙地土壤种植环境的改变可以适合植物的生长,结合植物的种植来彻底改变沙地土壤贫瘠的特性。

利用综合颗粒对沙漠进行改造的方法实施起来简单、有效,还可以提高植物长期的存活率。利用综合颗粒进行植物种植,是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沙漠本身长期持续的生长环境,将原本不利的条件改为生长有利的条件。在改造过程中,首先对种植区域进行浇水,将表层的沙地土壤浇透,然后将综合颗粒和沙地土壤进行混合,综合颗粒中的捕雾棉可以根据沙漠中昼夜温度差异,捕雾棉纤维的亲水性和疏水性会发生变化,夜晚吸水溶解增肥材料,然后将水分和增肥材料一起被植物根系进行吸收。

进一步,所述步骤s1中,通孔为变径结构,通孔中间部分的直径大于两端部的直径,通孔两端部的直径相同。可以在通孔的中部放置较多的捕雾棉,便于捕雾棉对空气中水蒸汽的捕捉。

进一步,所述步骤s1中,通孔为多个,且每个通孔中间段交汇成一个空腔。可以保证捕雾棉通过多个通孔和空气大量接触,尽量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汽,这样的结构适合将于极少的沙漠使用。

进一步,所述步骤s1中,通孔为多个,且每个通孔相互不重合,这样可以让捕雾棉吸收较多的水蒸汽,同时可以同时融化不同部位的固体肥,可以快速为植物提供大量的养分。

进一步,所述步骤s2中,在安置综合颗粒之前先对沙地土壤的种植处定点进行浇水。定点浇水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约水,用相同体积的水可以种植更多的植物。

进一步,所述步骤s2中,安置综合颗粒后在沙地土壤种植处植入幼苗。沙地土壤上的综合颗粒中的捕雾棉将固体肥中的肥料通过水滴输送至植物根部,供植物吸收。捕雾棉可以持续的为植物吸取空气中的水蒸汽,确保植物在每个生长周期都有充分的水分供应。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植物的成活率,还可以提高植物长期存活率。保证植物有足够的时间和能力将根系生长到沙漠深处,提升对水分、养分自给自足的能力,同时可以更好的对周围的沙地土壤进行固化。本申请可以从生长存活周期上提升整个沙漠种植的存活率,最大限度的避免同块沙漠重复种植的问题,大大提升了沙漠治理的效果,提升沙漠治理的速度。

进一步,所述步骤s1中,所述综合颗粒拌和在沙地土壤上种植处的周围。综合颗粒可以为植物持续提供养分和水分,所以在种植处的周围安置综合颗粒可以提高综合颗粒的使用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沙漠化土壤治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综合颗粒,将固体肥制成团状结构,然后在固体肥上加工贯穿固体肥的通孔,在通孔内部填设有捕雾棉。通孔为变径结构,通孔中间部分的直径大于两端部的直径,通孔两端部的直径相同。s2、安置综合颗粒,将综合颗粒拌和在沙地土壤中,综合颗粒分布于沙地土壤不同深度。在安置综合颗粒之前先对沙地土壤的种植处定点进行浇水,安置综合颗粒后在沙地土壤种植处植入幼苗。

捕雾棉上自带的温敏性聚合物pnipaam层,使捕雾棉在不同的温度下会呈现亲水性和疏水性两个特点,在40℃以下呈现亲水性,可以捕捉空气中的水分,在捕雾棉内形成水滴,特别是在23℃时,捕雾棉能够吸收自身重量340%的水分。捕雾棉在40℃以上呈现疏水性,将吸收的水分以水滴的形式排出。

沙漠在夜间温度在40℃以下,通常在7℃~26℃之间,所以捕雾棉在晚上持续捕捉空气中的水分,在整团捕雾棉中形成水滴,吸收饱和的情况下会溢出捕雾棉,水分被植物根系吸收;沙漠白天的温度在40℃以上,通常能够达到42℃~60℃,此时捕雾棉会呈现疏水性,将其内部的水滴排出,根系本来生长具有一定的趋水性,所以植物根系也会吸收排出的水滴,满足自身的生长需求。同时捕雾棉在吸收水分的同时,水分可以溶解综合颗粒的增肥材料,形成固体水溶肥,固体水溶肥随着水滴排出,被植物根系同步吸收。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先制作综合颗粒,先将固体肥制成团状,然后在团状的固体肥上切削出通孔,最后在通孔中安置捕雾棉,从而将综合颗粒制备完成。

在沙漠土壤改造过程中,首先对种植区域的种植处进行定点浇水,将表层的沙地土壤浇透,一般是保证水浸透沙地土壤表层20cm的深度左右。然后将综合颗粒和沙地土壤进行混合,保证捕雾棉可以均匀分布在沙地土壤表层的各个深度,最后在此区域挖坑种植幼苗。通孔可以保证捕雾棉和空气接触,进而捕捉空气中的水蒸汽,从而形成水滴,水滴反过来溶解综合颗粒中的固体肥,形成增肥溶液,增肥溶液从通孔流出被植株吸收。

利用综合颗粒对沙漠进行改造的方法实施起来简单、有效,还可以提高植物长期的存活率。利用综合颗粒进行植物种植,是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沙漠本身长期持续的生长环境,将原本不利的条件改为生长有利的条件。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通孔为多个,多个通孔位于同一个平面,且每个通孔中间段交汇成一个空腔。可以保证捕雾棉通过多个通孔和空气大量接触,尽量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汽,这样的结构适合将于极少的沙漠使用。

实施例3

与实施例2不同的是:所述通孔为多个,多个通孔纵向分布,且每个通孔相互不重合。这样可以让捕雾棉吸收较多的水蒸汽,同时可以同时融化不同部位的固体肥,可以快速为植物提供大量的养分。

实施例4

所述综合颗粒拌和在沙地土壤上种植处的周围,综合颗粒可以为植物持续提供养分和水分,所以在种植处的周围安置综合颗粒可以提高综合颗粒的使用率。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发明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