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硬壳式水产活体舱体及其运输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99141发布日期:2020-07-07 14:31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一种硬壳式水产活体舱体及其运输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水产运输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硬壳式水产活体舱体及其运输系统。



背景技术:

水力舱体运输管线目前主要用来做长距离运输。根据美国能源部对距离小于300km的水力舱体运输管线输煤与煤浆管道作比较得出结论水力舱体运输管线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其输煤成本较汽车低好几倍,在大多数情况下也比火车低。水力舱体运输管线技术用于输送固体废弃物和输送谷物及农产品均极有开发的前景。

而在水产运输领域中,水产运输是水产业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很容易造成水产品的经济损失的一个环节,在以往的运输过程中,由于缺氧,高温以及路途颠簸,使大量水产品在运输过程中死亡,造成极大损失。同时,因货车在水产市场周围的密集,引发城市拥堵问题。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异地之间水产品的流通迅速增加。在水产品流通过程中,如何能使水产品经长途运输后仍能保持较高的存活率是商家关注的焦点问题。水产市场引发的城市拥堵是政府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市场上的水产品的运输装置结构大且复杂,成本高,保鲜效率低,容易导致水产品的死亡。

此外,现有技术中缺乏适用于适用于水产的水力舱体运输管线的舱体,以实现水产运输过程中的保鲜。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硬壳式水产活体舱体及其运输系统,其具有将水力舱体运输管线应用于水产运输,让水产品在水流的作用下同时实现运输和保鲜的优点,并且通过特制的舱体以保障水产的保鲜要求。

一种硬壳式水产活体舱体,包括依次连接的前端部,舱体主体,以及后端部;所述前端部为半球体状,与所述舱体主体活动连接,其直径与所述舱体主体的直径相同;所述舱体主体为圆柱体状;所述后端部为圆台状,台面端固定于所述舱体主体上,其台面直径与所述舱体主体的直径相同;

所述前端部和舱体主体均设有网状穿孔;

所述舱体主体分为两部分,并通过一个环形的连接部进行连接;所述连接部为弹性材料,其直径等于所述舱体主体的直径;

所述后端部的内部设有后端气囊。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硬壳式水产活体舱体,在满足舱体在管道中的运输要求的同时,保障了舱体内部具有适合水产生存的水流环境,从而实现水产活体舱体运输。通过增设的气囊可调整舱体整体的密度,使其接近水的密度而实现舱体在管道中的悬浮,减少舱体与管道的摩擦。

进一步地,所述网状穿孔为多个,均匀分布于所述前端部和所述舱体主体,促进舱体内水体的流动,满足水产的供氧需求。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包括弹性钢条和套设于所述弹性钢条上的弹簧,从而在保障连接部刚性的同时增强复位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为多个,将所述舱体主体分为多个部分,并将各个部分分别连接,从而增加舱体形状变化的灵活性,保障在管道中的运输要求。

进一步地,所述舱体主体内设有隔离网;所述隔离网的直径与所述舱体主体的直径相同,通过可开合的拉链固定于所述舱体主体上。该装置用于将不同种类的水产进行隔离,方便对水产进行归类,并防止不同种类的水产在运输过程中相互伤害产生损失。

进一步地,所述隔离网有多个,并列固定于所述舱体主体中,从而满足对舱体内的水产进行多种分类的需求。

进一步地,所述前端部的内部设有前端气囊,从而可避免舱体前后倾斜。

一种硬壳式水产活体舱体的运输系统,包括装货装置,输入装置,管道装置,输出装置,以及硬壳式水产活体舱体;所述装货装置,输入装置,管道装置和输出装置依次连接,所述硬壳式水产活体舱体与所述装货装置活动连接;

所述装货装置包括舱体支架,以及与所述舱体支架底部连接的导轨;

所述硬壳式水产活体舱体一端通过卡扣固定于所述舱体支架,另一端与所述导轨连接;

所述输入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输入传送带,导入槽和舱室;所述输入传送带的一端与所述导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导入槽连接;所述舱室的直径不小于所述硬壳式水产活体舱体的直径;

所述管道装置包括管道和水泵;所述管道的一端与所述舱室连接,所述水泵设于管道与舱室连接的一端;

所述输出装置包括输出传送带和回水槽;所述输出传送带与所述管道连接,所述回水槽位于所述输出传送带的底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硬壳式水产活体舱体的运输系统将水力舱体运输管线应用于水产运输,让水产品在水流的作用下同时实现运输和保鲜;并且,通过装货、输入、输出各环节的具体设计实现运输系统的自动化及高效;并且使用硬壳式水产活体舱体以保障舱体的运输需求及保鲜要求。

进一步地,本发明硬壳式水产活体舱体的运输系统还包括与所述输出装置连接的卸货装置;所述卸货装置包括分类识别器,分类器,分类传送带;所述分类识别器和所述分类器依次设于所述输出传送带上;所述分类传送带设于所述分类器的两侧;所述硬壳式水产活体舱体设有epc码;所述分类识别器用于识别所述硬壳式水产活体舱体的epc码。该装置用于将舱体根据识别信息的不同自动分类输送至不同目的地。

进一步地,所述硬壳式水产活体舱体有多个,并列分别固定于所述舱体支架上,从而可同时将水产装进多个舱体,提高效率。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硬壳式水产活体舱体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硬壳式水产活体舱体的正视图;

图3为本发明硬壳式水产活体舱体的运输系统的装货装置的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硬壳式水产活体舱体的运输系统的装货装置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硬壳式水产活体舱体的运输系统的输入装置的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硬壳式水产活体舱体的运输系统的管道装置的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硬壳式水产活体舱体的运输系统的输出装置的结构图;

图8为本发明硬壳式水产活体舱体的运输系统的卸货装置的结构图;

图9为本发明硬壳式水产活体舱体的运输系统的分类器的结构图。

1.硬壳式水产活体舱体;11.前端部;12.舱体主体;121.连接部;122.隔离网;13.后端部;131.后端气囊;14.网状穿孔;2.装货装置;21.舱体支架;22.导轨;23.漏斗;3.输入装置;31.输入传送带;32.导入槽;33.舱室;4.管道装置;41.管道;42.水泵;5.输出装置;51.输出传送带;52.回水槽;6.卸货装置;61.分类识别器;62.分类器;63.分类传送带;64.卸货轨。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附图1-2,一种硬壳式水产活体舱体,包括依次连接的前端部11,舱体主体12,以及后端部13。前端部11为半球体状,与舱体主体12活动连接,其直径与舱体主体12的直径相同;舱体主体12为圆柱体状;后端部13为圆台状,台面端固定于舱体主体12上,其台面直径与舱体主体12的直径相同。

前端部11,舱体主体12和后端部13的外壳均为硬质材料。

前端部11和舱体主体12均设有网状穿孔14。优选地,网状穿孔14为多个,均匀分布于前端部11和舱体主体12,促进舱体内水体的流动,满足水产的供氧需求。

舱体主体12分为两部分,并通过一个环形的连接部121进行连接。连接部121为弹性材料,其直径等于舱体主体12的直径。优选地,连接部121包括弹性钢条和套设于所述弹性钢条上的弹簧,从而在保障连接部刚性的同时增强复位性能。进一步优选地,连接部121为多个,将舱体主体12分为多个部分,并将各个部分分别连接,从而增加舱体形状变化的灵活性,保障在管道中的运输要求。

后端部13的内部设有后端气囊131。优选地,前端部11的内部设有前端气囊,从而可避免舱体前后倾斜。

为将不同种类的水产进行隔离,方便对水产进行归类,并防止不同种类的水产在运输过程中相互伤害产生损失,优选地,舱体主体12内设有隔离网122。隔离网122的直径与舱体主体12的直径相同,通过可开合的拉链固定于舱体主体12上。进一步优选地,隔离网122有多个,并列固定于舱体主体12中,从而满足对舱体内的水产进行多种分类的需求。

请参阅附图3-9,一种硬壳式水产活体舱体的运输系统,包括装货装置2,输入装置3,管道装置4,输出装置5,卸货装置6以及硬壳式水产活体舱体1。装货装置2,输入装置3,管道装置4,输出装置5和卸货装置6依次连接。硬壳式水产活体舱体1与装货装置1活动连接。

装货装置2包括舱体支架21,以及与舱体支架21底部连接的导轨22。优选地,装货装置2还包括漏斗23。漏斗23设于舱体支架21的顶部,用于提高将水产装进硬壳式水产活体舱体1时的准确度和操作便捷性。

硬壳式水产活体舱体1一端通过卡扣固定于舱体支架21,另一端与导轨22连接。硬壳式水产活体舱体1的前端部11可拆卸进行装卸货。优选地,硬壳式水产活体舱体1有多个,并列分别固定于所述舱体支架21上,从而可同时将水产装进多个舱体,提高效率。

输入装置3包括依次连接的输入传送带31,导入槽32和舱室33。输入传送带31的一端与导轨32连接,另一端与导入槽32连接。舱室33的直径不小于硬壳式水产活体舱体1的直径,使硬壳式水产活体舱体1可落入舱室33中。

管道装置4包括管道41和水泵42。管道41的一端与舱室43连接,水泵42设于管道41与舱室33连接的一端。水泵42为zsl型喷射器,该喷射器有多种材质,并且性能稳定、安装方便,各型喷射器均可并联使用。zsl型喷射器由喷嘴,吸入室,混合室,扩压室等几个主要部分组成,工作水由工作水进口经过喷嘴进入泵中,速度可达到50m/s,压强在0.3-1.5mp,被抽海水从吸入后两者在混合室中进行能量的交换,最后在扩压室还原压强,出口处得到流速在10m/s左右的水流,可保证带动管道中的舱体前行。

输出装置5包括输出传送带51和回水槽52。输出传送带51与管道41连接,回水槽位于输出传送带51的底部,用于引流管道中流出的水。

卸货装置6包括分类识别器61,分类器62和分类传送带63。分类识别器61和分类器62依次设于输出传送带51上。分类传送带63设于分类器62的两侧。硬壳式水产活体舱体1设有epc码,分类识别器61用于识别所述舱体的epc码。分类器62为弹出式活塞结构,通过顶起舱体使舱体进入不同的分类传送带上,可以根据分类识别器61的信息识别选择将舱体向左推送、向右推送、继续前进三个选项。经过组合可以满足不限种类的分配情况。优选地,卸货装置6还包括卸货轨64。卸货轨64与分类传送带63连接,并相对分类传送带63倾斜,用于将硬壳式水产活体舱体1中的水产在重力作用下自动卸货输出。

为记录进入管道运输的硬壳式水产活体舱体1的信息,优选地,输入传送带31设有输入识别器。

为增强消费者对于安全性的信任,以及提升城市形象,使管道运输海鲜的整体过程清晰形象地展示,优选地,所述管道41采用透明的材质,例如玻璃外壳。

为提高硬壳式水产活体舱体1运输的数量上限,并通过水流逆向的管道实现舱体的回收,优选地,管道装置4包括四个管道和四个水泵,其中三个水泵设于所述管道与所述舱室连接的一端,一个水泵设于所述管道与所述输出传送带连接的一端。

工作原理:使用本运输系统时,首先将硬壳式水产活体舱体1固定于舱体支架21进行装货,然后硬壳式水产活体舱体1随导轨22进入输入传送带31,经输入识别器进行epc识别后经导入槽32进入舱室33中。舱室33中的硬壳式水产活体舱体1在重力的作用下进入管道41的输入端,并在水流的作用下在管道41中前进。离开管道41后,硬壳式水产活体舱体1进入输出传送带51。管道41中的水流经传送带下的回水槽52引至水的回收点。硬壳式水产活体舱体1在输出传送带51上经分类识别器61进行epc识别,根据识别结果在分类器62的顶起下滚入相应的分类传送带63,并最终到达卸货轨64中经重力作用下进行卸货。

大型远洋捕捞船通过自带吊车将同种类水产品吊装至装货装置上方,松开吊臂让货物自然下落至装货装置的漏斗处,货物将延漏斗壁滑入敞口舱体内。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硬壳式水产活体舱体,在满足舱体在管道中的运输要求的同时,保障了舱体内部具有适合水产生存的水流环境,从而实现水产活体舱体运输。通过增设的气囊可调整舱体整体的密度,使其接近水的密度而实现舱体在管道中的悬浮,减少舱体与管道的摩擦。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硬壳式水产活体舱体的运输系统将水力舱体运输管线应用于水产运输,让水产品在水流的作用下同时实现运输和保鲜;并且,通过装货、输入、输出各环节的具体设计实现运输系统的自动化及高效;并且使用硬壳式水产活体舱体以保障舱体的运输需求及保鲜要求。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多种”的含义是两种或两种以上。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