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羽肉鸡防黑头病养殖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67254发布日期:2019-04-20 05:35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畜牧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黄羽肉鸡防黑头病养殖工艺。



背景技术:

现代工厂化养殖,尤其养殖产业已进入了转型化阶段,即从普及发展转为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阶段。申请人进行了检索,现有技术1:cn102763652a涉及一种新型壳聚糖高效广谱抗菌剂。其特征在于发明了一种超微壳聚糖生产工艺、新型壳聚糖高效广谱抗菌剂的配方和特殊合成工艺。经实验严格筛选配伍,复方作用效果好,经特殊工艺配置而成,制作、使用方便,对人体无毒副作用,具有高效广谱杀菌、祛湿润肤的功效,可广泛应用于百姓防治疾病抗菌消毒,提高和保护生存质量,适用于各种领域的各种人群防病治病、卫生用品的抗菌消毒、畜牧养殖和水产养殖的防病治病、印染纺织品的抗菌整理、食品果蔬的防腐除霉等领域。现有技术2:cn106420690a涉及一种紫杉醇在防治鸡安卡拉病中的应用,应用于预防和治疗鸡只安卡拉病的饲料添加剂。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现有技术3:cn108066472a提供了紫杉醇的一种新应用,用于鸡安卡拉病的防治,对肉鸡大规模养殖有重要意义;紫杉醇与月见草油和泰乐菌素配合用在饲料中,能够在其生长阶段有效防治鸡安卡拉病,同时还能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使其保持较高的饲料转化率和生产性能。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水产养殖的中草药防病制剂及其制备工艺,该防病制剂按重量份计包括:板蓝根1~5份、五味子5~25份、大黄20~50份、黄莲3~15份、甘草5~20份、三七5~20份、苏打粉10~25份、维生素c粉0.11~0.5份;本发明含有多种中草药成份,高效安全。该防病制剂能够有效预防虾、蟹病毒病和细菌病的发生,减少鱼虾蟹的养殖风险,养殖全程成定期使用能够预防鱼、虾、蟹各种疾病促进生长。无毒副作用无残留;另外,该防病制剂的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现有技术4:cn105995163a公开了一种黄羽肉鸡专用饲料配方及制备方法,包括以重量记份的以下组份:玉米63-67份、46%豆粕21-25份、膨化大豆4-6份、豆油2.8-3.2份、石粉1.4-1.7份、磷酸氢钙0.8-1份、氯化钠0.2-0.4份、99%蛋氨酸0.05-0.08份、复合鸡维生素0.02-0.04份、复合鸡矿0.08-0.15份、胆碱0.12-0.15份、复合酶制剂0.03-0.05份、复合微生态制剂0.08-0.12份、15%杆菌肽锌0.03-0.04份。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黄羽肉鸡专用饲料配方及制备方法,配置简单,价格合适,采用多种营养饲料配合,大大促进了黄羽肉鸡的生长和发育,也提升了黄羽肉鸡的养殖健康性,使黄羽肉鸡能够健康的成长,大大降低了黄羽肉鸡中出现病鸡的几率。现有技术5:cn105981689a,公开了一种周龄为40-49周的麻黄鸡种鸡蛋育雏及各阶段饲养方法,育雏前期:0-14日雏鸡采用自由采食,乳头式自由饮水,全封闭式的饲养方式,地下热泵控制温度,按鸡场设定程序进行常规免疫,1日龄雏鸡羽速自别雌雄,公、母分群饲养,育雏中期:15~28日龄育雏采用自由采食,乳头式自由饮水,全封闭式的饲养方式,地下热泵控制温度,按鸡场设定程序进行常规免疫;育雏后期:29-42日龄育雏采用自由采食,乳头式自由饮水,全封闭式的饲养方式,地下热泵控制温度,按鸡场设定程序进行常规免疫。现有技术6:cn103907769a,公开了一种含脱酚棉籽蛋白的黄羽肉鸡饲料,配方包括如下重量份配比原料,玉米50-65份,次粉0-6.6份,脱酚棉籽蛋白8-30份,豆柏0-25份,植物油1.35-3.3份,食盐0.3-0.4份,石粉1.1-1.55份,磷酸氢钙1.5-1.7份,赖氨酸盐酸盐0-0.35份,l-蛋氨酸0.1-0.15份,l-苏氨酸0-0.13份,预混料1份。现有技术7:cn104351501a,公开了一种提高黄羽肉鸡养殖福利质量的饲料、生产方法及饲养方法,饲料包括玉米粉、大豆柏、玉米蛋白粉、大豆泊、石粉、磷酸氢钙、dl-蛋氨酸、l-赖氨酸盐酸盐、食盐、50%氧化胆碱、金霉素和抗氧化剂,特点是还包括丁酸纳、柠檬酸、枯草芽抱杆菌、含维生素的混合物和含微量元素的混合物;所述含维生素的混合物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3、维生素e、维生素k3、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烟酰胺、泛酸钙、叶酸、生物素和稻壳粉;所述含微量元素的混合物包括含铁的一水硫酸亚铁、含铜的五水硫酸铜、含锌的一水硫酸锌、含锰的一水硫酸锰、碘、硒和沸石粉。

然而,在转型期常规的技术已暴露出明显的弱点,如饲料的选取和常见鸡病的预防,对于饲料的选取,市场上所售饲料,营养单一,难以满足鸡生长过程中营养成分均衡的供给;而在常见鸡病预防方面,只是在饲养鸡的过程中给鸡喂养抗生素鸡注射各种疫苗,这些措施看起来无可非议,但却忽视了饲养过程中给养殖环境进行定期的杀菌、消毒、净化,喂药不仅会增加养殖成本,过多的药物还会在鸡的体内残留有害物质,妨碍鸡的健康生长,还会影响鸡的吸钙性能。

黄羽肉鸡养殖过程中存在问题:目前保温30天左右后即地面放养的模式,容易暴发鸡黑头病,用药量大,死亡率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黄羽肉鸡防黑头病养殖工艺,通过对养殖工艺进行改进,同时在保育阶段添加特制的辅助饲料,提高生产效率并有效防控鸡黑头病。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下技术方案:

一种黄羽肉鸡防黑头病养殖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保温-保育-地面放养的三阶段饲养;保温阶段为30日龄以前,在保温室内饲养,保温室采用电热空调供热,地面为网床,雏鸡不接触地面;保育阶段为31日龄至60日龄,在网床上饲养,栏舍为网床结构,鸡生活在网床上方,不接触地面,栏舍有防风防雨功能和通风功能;放养阶段为61日龄以后,栏舍内安装横放的竹杆供黄羽肉鸡夜晚休息,白天外出采食;所述保育阶段,添加辅助饲料,包括玉米粉、谷壳、麸皮、南瓜粉、虾壳粉、酵母菌粉、小苏打、炒山楂。

进一步地,所述保温阶段的温度为24-27℃。

进一步地,所述保育阶段的养鸡密度为7-12只/m3

进一步地,所述所述保育阶段的辅助饲料的用量为正常饲料量的0.2-0.4。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饲料包括玉米粉50-70、谷壳4-6、麸皮10-14、南瓜粉3-5、虾壳粉2-3、酵母菌粉1-2、小苏打2-4、炒山楂4-6。

进一步地,所述所述辅助饲料包括玉米粉60、谷壳5、麸皮12、南瓜粉4、虾壳粉2.5、酵母菌粉1.5、小苏打3、炒山楂5。

本发明采用保温-保育-地面放养的三阶段饲养办法。保温,即30日龄以前在保温室内饲养,保温室采用电热空调供热,地面为网床,雏鸡不接触地面,减少疫病发生。保育阶段,即31日龄至60日龄,是鸡黑头病的易感期,如果生活在地面,黑头病病原被寄生在蚯蚓身上,会反复感染该阶段黄羽肉鸡,增加病死率和用药,是生产上的顽症,应当转移饲养在网床上,但是这阶段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不需要额外增加热源保温,利用自身体能即可,这阶段的栏舍为网床结构,鸡生活在床网上方,不能接触地面,栏舍应当有防风防雨功能,也有通风功能。放养阶段,即61日龄以后,这个阶段的鸡已经能够抵抗黑头病病原不产生临床症状,在地面生活不会有重大不良后果,这阶段的栏舍内安装若干横放的竹杆供黄羽肉鸡夜晚休息即可,白天外出采食,鸡品质较好。

本发明通过对养殖工艺进行改进,同时在保育阶段添加特制的辅助饲料,提高生产效率并有效防控鸡黑头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黄羽肉鸡防黑头病养殖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保温-保育-地面放养的三阶段饲养;保温阶段为30日龄以前,在保温室内饲养,保温室采用电热空调供热,温度为24-27℃,地面为网床,雏鸡不接触地面;保育阶段为31日龄至60日龄,在网床上饲养,养鸡密度为10只/m3,栏舍为网床结构,鸡生活在网床上方,不接触地面,栏舍有防风防雨功能和通风功能;放养阶段为61日龄以后,栏舍内安装横放的竹杆供黄羽肉鸡夜晚休息,白天外出采食;所述保育阶段,添加辅助饲料,包括玉米粉60、谷壳5、麸皮12、南瓜粉4、虾壳粉2.5、酵母菌粉1.5、小苏打3、炒山楂5,辅助饲料的用量为正常饲料量的0.3。

实施例2

一种黄羽肉鸡防黑头病养殖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保温-保育-地面放养的三阶段饲养;保温阶段为30日龄以前,在保温室内饲养,保温室采用电热空调供热,温度为24-27℃,地面为网床,雏鸡不接触地面;保育阶段为31日龄至60日龄,在网床上饲养,养鸡密度为7只/m3,栏舍为网床结构,鸡生活在网床上方,不接触地面,栏舍有防风防雨功能和通风功能;放养阶段为61日龄以后,栏舍内安装横放的竹杆供黄羽肉鸡夜晚休息,白天外出采食;所述保育阶段,添加辅助饲料,包括玉米粉70、谷壳4、麸皮14、南瓜粉3、虾壳粉3、酵母菌粉1、小苏打4、炒山楂4,辅助饲料的用量为正常饲料量的0.4。

实施例3

一种黄羽肉鸡防黑头病养殖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保温-保育-地面放养的三阶段饲养;保温阶段为30日龄以前,在保温室内饲养,保温室采用电热空调供热,温度为24-27℃,地面为网床,雏鸡不接触地面;保育阶段为31日龄至60日龄,在网床上饲养,养鸡密度为12只/m3,栏舍为网床结构,鸡生活在网床上方,不接触地面,栏舍有防风防雨功能和通风功能;放养阶段为61日龄以后,栏舍内安装横放的竹杆供黄羽肉鸡夜晚休息,白天外出采食;所述保育阶段,添加辅助饲料,包括玉米粉50、谷壳6、麸皮10、南瓜粉5、虾壳粉2、酵母菌粉2、小苏打2、炒山楂6,辅助饲料的用量为正常饲料量的0.2。

对比例1

与实施例1的工艺基本相同,唯一不采用保育阶段。

对比例2

与实施例1的工艺基本相同,唯一不采用辅助饲料。

对比例3

与实施例1的工艺基本相同,唯一不同的是辅助饲料不包括酵母菌粉、小苏打、炒山楂。

对实施例1-3和对比例1-3进行,进行100只相同品相的黄羽肉鸡进行饲养测试,统计黑头病感染率,并评分鸡肉等级,5级为最高。

本发明采用保温-保育-地面放养的三阶段饲养办法。保温,即30日龄以前在保温室内饲养,保温室采用电热空调供热,地面为网床,雏鸡不接触地面,减少疫病发生。保育阶段,即31日龄至60日龄,是鸡黑头病的易感期,如果生活在地面,黑头病病原被寄生在蚯蚓身上,会反复感染该阶段黄羽肉鸡,增加病死率和用药,是生产上的顽症,应当转移饲养在网床上,但是这阶段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不需要额外增加热源保温,利用自身体能即可,这阶段的栏舍为网床结构,鸡生活在床网上方,不能接触地面,栏舍应当有防风防雨功能,也有通风功能。放养阶段,即61日龄以后,这个阶段的鸡已经能够抵抗黑头病病原不产生临床症状,在地面生活不会有重大不良后果,这阶段的栏舍内安装若干横放的竹杆供黄羽肉鸡夜晚休息即可,白天外出采食,鸡品质较好。

本发明通过对养殖工艺进行改进,同时在保育阶段添加特制的辅助饲料,提高生产效率并有效防控鸡黑头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