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膜下烟简易掏苗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64854发布日期:2018-08-14 17:21阅读:65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烤烟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膜下烟简易掏苗器。



背景技术:

目前烤烟膜下小苗移栽技术是一项成熟的适用技术,该技术在移栽时所用的烟苗是苗龄很短未经剪叶的小烟苗,但是该烤烟膜下小苗移栽技术在移栽阶段,膜下小苗要经过覆膜、开孔、扩孔、掏苗等程序,比普通烟苗移栽程序复杂,特别是掏苗阶段,采用手工掏苗,费工费力,让膜下小苗移栽技术的推广性大打折扣。现有技术中手工掏苗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单人操作,主要是操作者蹲在烤烟田墒边,左手握住烟苗,右手采用锄头将墒沟中的土围到烟苗的四周;另一种是双人操作,一人蹲在烤烟田墒边,手捧烟苗,另一人用锄头将墒沟中的土围到烟苗的四周,将地膜与塘口接壤处封住,达到保温保湿的效果。但是,这两种操作方式都费工费力,特别是蹲在地上的工人,长时间处于下蹲状态,容易造成腿脚麻木,移动不变,大大降低掏苗效率。而且由于手直接接触烟苗,很容易把病毒传染给烟苗。

目前国内还没有生产专门用来进行膜下烟掏苗的工具,针对这个现状,研究设计出能够减轻膜下烟掏苗劳动量的工具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作成本低、操作时省时省力、能提高掏苗效率、能减少病毒传播几率的膜下烟简易掏苗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膜下烟简易掏苗器,包括护苗罩、连接杆和握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护苗罩呈圆锥状,护苗罩下端开口的直径为11-20cm,护苗罩上端开口的直径为2cm,护苗罩的高度为20cm,所述护苗罩上部垂直焊接有连接杆,在连接杆的上部水平焊接有握柄,所述的连接杆和握柄呈中空的圆柱状,连接杆的长度为50-75cm。

本实用新型所述护苗罩下端开口的直径为12cm,连接杆的长度为54cm。

本实用新型所述握柄的横切面直径为2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通过设计了呈下大上小的圆锥状护苗罩和中空状的连接杆后,不仅节约制作材料,还减轻掏苗器的重量;同时通过一定长度的连接杆,能将蹲在地上的工人转变成站起来操作,这样更加省力,移动起来也更为方便快捷,大大提高了掏苗效率。本实用新型通过护苗罩,既能实现将覆盖在烟苗周围的地膜捅破,实现对烟苗扩孔,而且在覆土时,不需要人扶住烟苗,避免了人与烟苗接触,减少了病毒病的传播几率,还不会使土压在烟苗上,损伤烟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的示意图。

图中,1-护苗罩,2-连接杆,3-握柄,4-烟苗,5-土壤,6-地膜,7-塘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膜下烟简易掏苗器,包括护苗罩、连接杆和握柄,所述的护苗罩呈圆锥状,护苗罩下端开口的直径为12cm,下端开口面积113cm2,护苗罩上端开口的直径为2cm,护苗罩的高度为20cm,所述的连接杆和握柄呈中空的圆柱状,护苗罩上部垂直焊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高度为54cm,连接杆的横切面直径为2cm,在连接杆的上部水平焊接有握柄,握柄的长度为20cm,握柄的横切面直径为2cm。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当地膜下的烟苗长到掏苗要求时,由两人进行操作,一人手握掏苗器的握柄,将护苗罩开口端中心对准烟苗按下,将烟苗周围边地膜捅破,使烟苗的叶子全部露出地膜;然后将掏苗器放置在烟苗上护住烟苗,由另一人将烟田沟中的土壤铲到护苗罩的四周;然后慢慢提起掏苗器,让护苗罩四周的土壤回填到烟苗根部的地膜的塘口处,达到保温保湿的效果,而且不会使土压在烟株上。

实施例2

同实施例1,只是护苗罩下端开口的直径为11cm,下端开口面积94.99cm2,连接杆长70cm。该实施例下端开口直径小,盖土位置更贴近于根部。掏苗器连接杆长70cm,在操作过程中更方便,但对于身高较矮的操作工,则连接杆长度稍微过长。

实施例3

同实施例1,只是护苗罩下端开口的直径为20cm,下端开口面积314cm2。该实施例掏苗器下端开口直径变大后能完全罩住烟苗,方便烟农盖土。

实施例4

同实施例1,只是护苗罩下端开口呈三角形,护苗罩呈漏斗状,护苗罩下端开口边长26cm,护苗罩的高度为20cm。将护苗罩下端开口设计成三角形后,护苗罩容易放置,不易滚动,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出现棱角处有泥沙残留等情况。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