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管控多功能喂猪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35536发布日期:2018-10-12 21:25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管控多功能喂猪设备,属于喂猪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对猪肉食品的需求量增高,养猪产业逐渐走向规模化、专业化发展。现有技术中,养猪场的养殖模式通常采用人工喂养,部分采用自动喂养方式,但自动化程度不高,且整体缺乏系统性,步骤繁琐,不能很好的保证饲养猪的健康和产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管控多功能喂猪设备,成本低,采用智能控制的方式,能通过简单的操作实现猪饲料的自动上料、配比,同时有效改善饮用水清洁度和饲养环境,大大提高了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智能管控多功能喂猪设备,包括料槽、定量传送体、搅料模块和储水箱,所述的定量传送体内部设有圆柱形空腔,且圆柱形空腔两侧分别连通有传料入口和传料出口,所述的传料入口与料槽底部相连通,所述的定量传送体外部还设有传料承载架,所述的传料承载架上安装有传料电机模块,所述的传料电机模块输出轴与定量传送体内圆柱形空腔的中心相重合,且设置有定量传料转板,所述的定量传料转板均匀设有四块叶片,所述的叶片远端转动轨迹与定量传送体内圆柱形空腔内壁相吻合所述的传料出口通过底部设置的入料通道与搅料模块相连通,所述的搅料模块外部设有搅料承载架,所述的搅料承载架上安装有搅料电机模块,所述的搅料电机模块输出轴与搅料模块内部设置的搅料体相固定连接,所述的搅料模块底部还设有支腿。

所述的储水箱通过底部设置的输水管路与搅料模块内部相连通,所述的输水管路上还设有上水电磁阀和上水泵,所述的储水箱上部设有入水口,所述的搅料模块下部还设有延伸至地面上喂食槽中的喂食管路,所述的搅料模块侧部还安装有充电电源、控制系统以及数据存储模块,所述的控制系统输出端还电连接有继电器,所述的充电电源分别与控制系统和继电器电连接,所述的数据存储模块与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的继电器输出端分别与上水电磁阀、上水泵、传料电机模块以及搅料电机模块电连接,所述的传料电机模块和搅料电机模块均包括电机部分和减速器部分。

进一步地,所述的料槽包括玉米粉槽、豆粕槽、麦麸槽、豆油槽和备用槽,所述的玉米粉槽、豆粕槽、麦麸槽、豆油槽和备用槽底部分别与对应的定量传送体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的定量传料转板上相邻两页片远端的直线距离与传料入口和传料出口的口长度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的搅料体包括搅料轴、搅料扇片和搅料杆,所述的搅料电机模块输出轴与搅料轴相连接,所述的搅料扇片均匀设置在搅料轴上,所述的搅料杆均匀设置在搅料扇片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的储水箱底部设有加热片,所述的继电器输出端与加热片电连接,所述的储水箱内部还设有电子温度计,所述的电子温度计与控制系统输入端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储水箱内部还设有浮位计,所述的浮位计与控制系统输入端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支腿底部一侧设有底板,所述的底板上设有上料液压缸,所述的上料液压缸顶部设有安装架,所述的安装架顶部设有支承杆,所述的支承杆顶部设有转轴杆,所述的上料托槽通过底部设置的转轴槽轴装在转轴杆上,上料托槽底部还设有支杆槽,所述的安装架上还设有拉绳电机模块,所述的拉绳电机模块包括电机部分、减速器部分以及缠绳轮部分,所述的拉绳电机模块中缠绳轮部分缠绕有拉槽绳的一端,所述的拉槽绳另一端与上料托槽底部一侧设置的拉绳轴相连接,所述的继电器输出端还分别与上料液压缸和拉绳电机模块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储水箱一侧设置冷水箱,所述的冷水箱上设置输水管,所述的输水管上设置喷淋泵和喷淋电磁阀,输水管的远端设置喷洒头,所述的搅料模块上设置温湿度传感器,所述的温湿度传感器与控制系统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的继电器输出端与喷淋泵和喷淋电磁阀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控制系统上设置WIFI模块,所述的控制系统通过网络远程绑定有手机APP端。

进一步地,所述的喂食槽采用自润滑钢背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装置成本低,采用智能控制的方式,能通过简单的操作实现猪饲料的自动上料、配比,同时有效改善饮用水清洁度和饲养环境,大大提高了实用性;通过定量传料转板能实现每次的定量传送,可按照数据存储模块中的预定配比,由控制系统分别控制传料电机模块的转动圈数,可靠性高;采用浮位计可有效计算上水体积,实现了智能化定量配比;加热片和电子温度计的设置,使水温通过智能控制保证在预定范围内,更加有益于饲养猪的消化吸收,产量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整体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整体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定量传送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搅料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整体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上料托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中,料槽1、玉米粉槽11、豆粕槽12、麦麸槽13、豆油槽14、备用槽 15、定量传送体2、传料承载架21、传料电机模块22、传料入口23、传料出口 24、定量传料转板25、入料通道3、搅料模块4、搅料承载架41、搅料电机模块42、支腿43、喂食管路44、喂食槽45、充电电源5、控制系统6、数据存储模块61、加热片62、上水电磁阀63、上水泵64、储水箱7、入水口71、输水管路72、搅料体8、搅料轴81、搅料扇片82、搅料杆83、上料托槽9、上料液压缸91、安装架92、支承杆93、转轴杆94、拉绳电机模块95、拉槽绳96、拉绳轴97、转轴槽98、支杆槽99。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以下是对实施例1的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智能管控多功能喂猪设备,包括料槽1、定量传送体2、传料承载架21、传料电机模块22、传料入口23、传料出口24、定量传料转板25、入料通道3、搅料模块4、搅料承载架41、搅料电机模块42、支腿43、喂食管路44、喂食槽45、充电电源5、控制系统6、数据存储模块61、加热片 62、上水电磁阀63、上水泵64、储水箱7、入水口71、输水管路72、搅料体8,所述的料槽1包括玉米粉槽11、豆粕槽12、麦麸槽13、豆油槽14和备用槽15,所述的定量传送体2内部设有圆柱形空腔,且圆柱形空腔两侧分别连通有传料入口23和传料出口24,所述的传料入口23与料槽1底部相连通,所述的定量传送体2外部还设有传料承载架21,所述的传料承载架21上安装有传料电机模块22,所述的传料电机模块22输出轴与定量传送体2内圆柱形空腔的中心相重合,且设置有定量传料转板25,所述的定量传料转板25均匀设有四块叶片,所述的叶片远端转动轨迹与定量传送体2内圆柱形空腔内壁相吻合,所述的定量传料转板25上相邻两页片远端的直线距离与传料入口23和传料出口24的口长度相等,能实现每次的定量传送,可按照数据存储模块61中的预定配比,由控制系统6分别控制传料电机模块22的转动圈数,可靠性高。

所述的传料出口24通过底部设置的入料通道3与搅料模块4相连通,所述的搅料模块4外部设有搅料承载架41,所述的搅料承载架41上安装有搅料电机模块42,所述的搅料电机模块42输出轴与搅料模块4内部设置的搅料体8相固定连接,所述的搅料体8包括搅料轴81、搅料扇片82和搅料杆83,所述的搅料电机模块42输出轴与搅料轴81相连接,所述的搅料扇片82均匀设置在搅料轴81上,所述的搅料杆83均匀设置在搅料扇片82之间,所述的搅料模块4底部还设有多个支腿43。

所述的储水箱7通过底部设置的输水管路72与搅料模块4内部相连通,所述的输水管路72上还设有上水电磁阀63和上水泵64,所述的储水箱7上部设有入水口71,底部设有加热片62,储水箱7内部还设有浮位计和电子温度计,可有效计算上水体积,实现了智能化定量配比,同时使水温通过智能控制保证在预定范围内,更加有益于饲养猪的消化吸收,产量更高,所述的搅料模块4 下部还设有延伸至地面上喂食槽45中的喂食管路44,所述的搅料模块4侧部还安装有充电电源5、控制系统6以及数据存储模块61,所述的控制系统6输出端还电连接有继电器,所述的充电电源5分别与控制系统6和继电器电连接,所述的浮位计和电子温度计分别与控制系统6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的数据存储模块61与控制系统6电连接,所述的继电器输出端分别与加热片62、上水电磁阀63、上水泵64、传料电机模块22以及搅料电机模块42电连接,所述的传料电机模块22和搅料电机模块42均包括电机部分和减速器部分,该装置成本低,采用智能控制的方式,能通过简单的操作实现猪饲料的自动上料、配比,同时有效改善饮用水清洁度和饲养环境,大大提高了实用性。

实施例2

以下是对实施例2的说明。

在实施例2中,对于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结构,给予相同的符号,省略相同的说明,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出了改进,如图6至图8所示,所述的支腿43底部一侧设有底板,所述的底板上设有上料液压缸91,所述的上料液压缸91顶部设有安装架92,所述的安装架92顶部设有支承杆93,所述的支承杆93顶部设有转轴杆94,所述的上料托槽9通过底部设置的转轴槽98轴装在转轴杆94上,上料托槽9底部还设有支杆槽99,所述的安装架92上还设有拉绳电机模块95,所述的拉绳电机模块95包括电机部分、减速器部分以及缠绳轮部分,所述的拉绳电机模块95中缠绳轮部分缠绕有拉槽绳96的一端,所述的拉槽绳96另一端与上料托槽9底部一侧设置的拉绳轴97相连接,所述的继电器输出端还分别与上料液压缸91和拉绳电机模块95电连接。

该实施例的有益之处:可通过电控制实现向高处轻松上料,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

实施例3

以下是对实施例3的说明。

在实施例3中,对于与实施例1和2中相同的结构,给予相同的符号,省略相同的说明,实施例3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作出了改进,如图9所示,所述的储水箱7一侧设置冷水箱,所述的冷水箱上设置输水管,所述的输水管上设置喷淋泵和喷淋电磁阀,输水管的远端设置喷洒头,所述的搅料模块4上设置温湿度传感器,所述的温湿度传感器与控制系统6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的继电器输出端与喷淋泵和喷淋电磁阀电连接。

该实施例的有益之处:可通过对比数据存储模块中最佳生长温湿度数据范围,由控制系统自动控制喷洒水雾,提高了实用性。

实施例4

以下是对实施例4的说明。

在实施例4中,对于与实施例1、实施例2以及实施例3中相同的结构,给予相同的符号,省略相同的说明,实施例4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作出了改进,如图10所示,所述的控制系统6上设置WIFI模块,使控制系统6通过网络与手机APP端绑定,在手机APP上实现搅料、传料、上水的远程控制,以及设置参数配比等,大大提高了实用性。

实施例5

以下是对实施例5的说明。

在实施例5中,对于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结构,给予相同的符号,省略相同的说明,实施例5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出了改进,所述的喂食槽45采用自润滑钢背材料。

该实施例的有益之处在于:有效降低食物在喂食槽45粘连的可能性,防止因长时间粘连而变质的食物被继续食用,提高了猪种的健康度。

实施例6

以下是对实施例6的说明。

在实施例6中,对于与实施例1和5中相同的结构,给予相同的符号,省略相同的说明,实施例6在实施例1和实施例5的基础上作出了改进,所述的喂食槽45一侧设有冲水管口,所述的冲水管口后部设有与储水箱7相连通的冲水管路,所述的冲水管路上设有冲水水泵,所述的控制系统6上设有控制冲水水泵的冲水开关。

该装置在使用时,将料槽1中通过人工或上料托槽9加入预定原料,控制系统6通过对比数据存储模块61中温度数据,进而控制继电器使加热片62工作,待达到适宜生长范围最大值后,电子温度计反馈给控制系统6并停止加热,待温度降至温度范围最低值后,加热片62重新工作,重复循环。

打开装置喂养开关,控制系统6通过对比数据存储模块61中配比数据以及喂养时间数据,进而自动在相应时间上控制继电器工作,继电器分别控制各传料电机模块转动预定圈数,同时控制上水电磁阀63、上水泵64以及搅料电机模块42工作,原料经搅拌通过喂食管路44进入喂食槽45,即可。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