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水稻育苗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51546发布日期:2018-11-16 20:32阅读:499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式水稻育苗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育苗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式水稻育苗床。



背景技术:

水稻原产中国,七千年前中国长江流域就种植水稻。按照不同的方法,水稻可以分为籼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对杂交水稻的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水稻所结子实即稻谷,稻谷脱去颖壳后称糙米,糙米碾去米糠层即可得到大米。世界上近一半人口,都以大米为食。大米的食用方法多种多样,有米饭、米粥、米饼、米糕,米酒等。水稻除可食用外,还可以酿酒、制糖作工业原料,稻壳、稻秆,可以作为饲料。我国水稻主产区主要是东北地区、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属于直接经济作物。还是世界上三分之一人类的主食。

现在农村种粮大户,为实现机械化插秧,一般采用育秧盘育苗,其方法是,先在常温下浸泡种子,然后将种子播撒在备有床土的育秧盘内,并用人工覆盖草帘保温及喷洒水分等方式给育秧盘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让种子在育秧盘内发芽生长,水稻长出幼苗后必须有一定阳光的照晒,要不然水稻幼苗将会生病,为了节约土地占用,人们实行同一支架多层种植的方式,但是现在的育苗床为固定式,置于底层的秧苗很难很好的进行光合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底层秧苗很难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移动式水稻育苗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移动式水稻育苗床,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对称设有第一支撑杆组、第二支撑杆组,所述第二支撑杆组包括两个固接在底板上的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组包括两个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底端设置的滑块置于底板开设的滑道内,所述滑道沿底板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远离第二支撑杆的一侧固接有延伸杆,所述延伸杆与底板之间通过压紧螺栓紧固在一起,所述第一支撑杆组、第二支撑杆组之间设有若干个组由上到下依次摆放的支撑框架;

所述支撑框架包括第一框架、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框架通过铰链与第一支撑杆连接,所述第二框架通过铰链与第二支撑杆连接,所述第一框架、第二框架之间设有水管,且所述水管与第一框架及第二框架之间通过铰链连接,所述第一框架、第二框架之间形成向上隆起的人字形结构,所述第一框架底部通过铰链连接有外杆,所述外杆另一端插设有内杆,所述内杆另一端通过铰链与第二框架连接。

将育苗盘摆放在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将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的距离拉至最大,使第一框架、第二框架的坡度最小,防止泥土洒落,待种子长出幼苗需要进行光合作用时,调整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的距离,使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坡度变大,使内侧的秧苗能够见到阳光,由于秧苗具有固定泥土的作用,有效防止坡度变大,导致泥土洒落的状况。

优选的,所述水管上设有若干个喷头,且所述水管两端设有接口,需要洒水的时候,只需往水管内冲水,使水从喷头内喷出即可,使用起来简单方便。

优选的,所述底板底部设有滚轮,便于移动整个装置。

优选的,所述滚轮为万向轮。

优选的,所述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形成的最大钝角165-175°。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移动式水稻育苗床,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为可调节式,使用起来简单方便,根据所需调整整个装置,便于幼苗进行光合作用,同时便于人们对幼苗进行管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撒种阶段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长苗阶段结构示意图。

图中:底板1、滚轮2、延伸杆3、压紧螺栓4、第一支撑杆5、第一框架6、水管7、喷头8、第二框架9、第二支撑杆10、内杆11、外杆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移动式水稻育苗床,包括底板1,底板1底部设有滚轮2,滚轮2为万向轮,便于移动整个装置,底板1上对称设有第一支撑杆组、第二支撑杆组,第二支撑杆组包括两个固接在底板1上的第二支撑杆10,第一支撑杆组包括两个第一支撑杆5,第一支撑杆5底端设置的滑块置于底板1开设的滑道内,滑道沿底板1宽度方向设置,第一支撑杆5远离第二支撑杆10的一侧固接有延伸杆3,延伸杆3与底板1之间通过压紧螺栓4紧固在一起,第一支撑杆组、第二支撑杆组之间设有若干个组由上到下依次摆放的支撑框架;

支撑框架包括第一框架6、第二框架9,第一框架6通过铰链与第一支撑杆5连接,第二框架9通过铰链与第二支撑杆10连接,第一框架6、第二框架9之间设有水管7,且水管7与第一框架6及第二框架9之间通过铰链连接,水管7上设有若干个喷头8,且水管7两端设有接口,需要洒水的时候,只需往水管内冲水,使水从喷头8内喷出即可,使用起来简单方便,第一框架6、第二框架9之间形成向上隆起的人字形结构,第一框架6、第二框架9形成的最大钝角165-175°,第一框架6底部通过铰链连接有外杆12,外杆12另一端插设有内杆11,内杆11另一端通过铰链与第二框架9连接。

将育苗盘摆放在第一框架6、第二框架9,将第一支撑杆5与第二支撑杆10的距离拉至最大,使第一框架6、第二框架9的坡度最小,防止泥土洒落,待种子长出幼苗需要进行光合作用时,调整第一支撑杆5与第二支撑杆10的距离,使第一框架6、第二框架9坡度变大,使内侧的秧苗能够见到阳光,由于秧苗具有固定泥土的作用,有效防止坡度变大,导致泥土洒落的状况。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