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饲喂系统余料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83646发布日期:2019-01-04 22:52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一种饲喂系统余料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饲喂设备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饲喂系统余料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畜牧业的现代化和规模化以及人民的环保意识的增强,畜牧业在最近几年经历了高速发展;特别是养猪行业,全国涌现出一大批现代化养猪场,而用于饲喂的自动化塞盘送料系统中出现回料问题,原因主要是常见的输送系统中是将下料管直接安装于输料管上,因输送速度、下料管管径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余料堆积于输料管及动力箱中,造成饲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饲喂系统余料收集装置,其结构简单,可在不改变原有的输送系统的基础上直接安装于输送管道上,扩大下料开口的同时为饲料提供暂存空间,防止饲料飞溅、且避免余料停留于送料管及动力箱中,从而减少饲料的浪费,减少劳动力和劳动强度,以至降低饲养成本。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饲喂系统余料收集装置,包括塞盘管、第一盒盖及第二盒盖,所述第一盒盖及所述第二盒盖均包括送料部及位于所述送料部下方的落料部,所述落料部包括薄片状的底板,所述底板呈等腰梯形状、且所述底板的上底边的长度大于下底边的长度,所述底板的两斜边折弯至所述下底边呈半圆状;所述底板下方设有与所述下底边相接的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与所述下底边形状相适配;所述送料部包括弧形结构的基板,所述基板的一边与所述上底边相接、另一边与所述底板的斜边处于同一高度,所述基板的长度大于所述上底边的长度、且关于所述底板的中心线对称;所述底板的一斜边折弯处的外侧设有第一侧接板、另一斜边折弯处的外侧设有第二侧接板,所述第一侧接板及所述第二侧接板均由所述底板与所述弧形板的连接处延伸至所述底板与所述基板的连接处;所述基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边设有对接板,所述对接板与所述第一侧接板及所述第二侧接板处于同一高度,且所述对接板、所述第一侧接板及所述第二侧接板上均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一盒盖及所述第二盒盖相对设置,两相对所述基板内部形成用于放置所述塞盘管的放置腔、两相对所述底板内部形成与所述放置腔连通的落料腔,相对的两所述弧形板之间形成安装部;所述塞盘管包括管体及设于所述管体底部的下料口,所述管体侧壁中部还设有挡片,所述挡片成半圆状结构、且所述挡片两侧均设有通孔,两所述通孔关于所述管体轴线对称,所述基板两端外侧均设有用于架设所述管体的端盖,所述基板与所述对接板的中部设有缺口,所述缺口的宽度大于所述挡片的厚度,且所述缺口外侧罩设有遮盖,所述遮盖的下方设有第一过线板,所述第一过线板固定于所述底板外侧、且所述第一过线板上设有第一过线孔。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盒盖的所述第一侧接板上设有凸条、所述第二侧接板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凸条形状相适配;所述第二盒盖的所述第一侧接板上设有所述凹槽、所述第二侧接板上设有所述凸条。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凸条的棱边处设有倒角。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下料口沿长度方向的对称线与所述管体的中心线不在同一竖直平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基板两端内侧均设有用于固定轴承的弧形结构的垫板,所述垫板紧贴所述基板内壁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过线板下方设有第二过线板,所述第二过线板固定于所述底板外侧、且所述第二过线板上设有第二过线孔。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过线板及所述第二过线板的两侧均设有加强板筋。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挡片中心到所述缺口的最小距离小于所述挡片的宽度。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底板的折弯处均为圆滑过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饲喂系统余料收集装置,其结构简单,塞盘管的设计可在不改变原有的输送系统的基础上安装于输送管道上,将塞盘管与外界的送料管进行直接对接连通;下料口的增大可便于饲料的下料,而第一盒盖及第二盒盖配合所成空腔则为余料提供暂存空间,防止饲料飞溅,且管体上的挡片及下料口之间的配合可实现塞盘管与第一盒盖及第二盒盖所成空腔的闭合与导通,便于操作;整体结构有效的防止了余料停留于送料管及动力箱中,从而减少饲料的浪费,减少劳动力和劳动强度,以至降低饲养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饲喂系统余料收集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盒盖与塞盘管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盒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二盒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塞盘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塞盘管;110、管体;120、下料口;130、挡片;131、通孔;210、第一盒盖;220、第二盒盖;300、送料部;310、基板;320、端盖;330、缺口;340、垫板;400、落料部;410、底板;411、上底边;412、下底边;420、弧形板;510、第一侧接板;520、第二侧接板;530、对接板;540、凸条;550、凹槽;560、螺纹孔;600、遮盖;710、第一过线板;711、第一过线孔;720、第二过线板;721、第二过线孔;730、加强板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饲喂系统余料收集装置,包括塞盘管100、第一盒盖210及第二盒盖220,如图3、图4所示,所述第一盒盖210及所述第二盒盖220均包括送料部300及位于所述送料部300下方的落料部400,所述落料部400包括薄片状的底板410,所述底板410呈等腰梯形状、且所述底板410的上底边411的长度大于下底边412的长度,所述底板410的两斜边折弯至所述下底边412呈半圆状;所述底板410下方设有与所述下底边412相接的弧形板420,所述弧形板420与所述下底边412形状相适配;所述送料部300包括弧形结构的基板310,所述基板310的一边与所述上底边411相接、另一边与所述底板410的斜边处于同一高度,所述基板310的长度大于所述上底边411的长度、且关于所述底板410的中心线对称;所述底板410的一斜边折弯处的外侧设有第一侧接板510、另一斜边折弯处的外侧设有第二侧接板520,所述第一侧接板510及所述第二侧接板520均由所述底板410与所述弧形板420的连接处延伸至所述底板410与所述基板310的连接处;所述基板310远离所述底板410的一边设有对接板530,所述对接板530与所述第一侧接板510及所述第二侧接板520处于同一高度,且所述对接板530、所述第一侧接板510及所述第二侧接板520上均设有螺纹孔560;所述第一盒盖210及所述第二盒盖220相对设置,两相对所述基板310内部形成用于放置所述塞盘管100的放置腔、两相对所述底板410内部形成与所述放置腔连通的落料腔,相对的两所述弧形板420之间形成安装部;如图5所示,所述塞盘管100包括管体110及设于所述管体110底部的下料口120,所述管体110侧壁中部还设有挡片130,所述挡片130成半圆状结构、且所述挡片130两侧均设有通孔131,两所述通孔131关于所述管体110轴线对称,所述基板310两端外侧均设有用于架设所述管体110的端盖320,所述基板310与所述对接板530的中部设有缺口330,所述缺口330的宽度大于所述挡片130的厚度,且所述缺口330外侧罩设有遮盖600,所述遮盖600的下方设有第一过线板710,所述第一过线板710固定于所述底板410外侧、且所述第一过线板710上设有第一过线孔711;需要说明的是,两所述通孔(131)分别还设有用于拉动所述挡片130的第一拉绳(未图示)及第二拉绳(未图示),且所述第二拉绳位于靠近所述第一盒盖210的一侧。

上述的一种饲喂系统余料收集装置,其结构简单,所述塞盘管100的设计可在不改变原有的输送系统的基础上安装于输送管道上,将所述塞盘管100与外界的送料管进行直接对接连通;所述下料口120的增大可便于饲料的下料,而所述第一盒盖210及所述第二盒盖220配合所成空腔则为余料提供暂存空间,防止饲料飞溅,且所述管体110上的所述挡片130及所述下料口120之间的配合可实现所述塞盘管100与所述第一盒盖210及所述第二盒盖220所成空腔的闭合与导通,便于操作;整体结构有效的防止了余料停留于送料管及动力箱中,从而减少饲料的浪费,减少劳动力和劳动强度,以至降低饲养成本。

更具体的,两所述弧形板420所成的安装板与外界下料管(未图示)连通,主动轮带动塞盘在送料管中运行后,饲料随着塞盘的运动送至各个所述饲喂系统余料收集装置,经过所述塞盘管100时,饲料从所述下料口120落下,经过两所述底板410所成空腔进入下料管后,确保饲料可顺利进入定量杯中,防止饲料的飞溅、避免浪费;而当所述定量杯装满饲料后,可通过拉扯所述第二拉绳,转动所述塞盘管100,使得所述下料口120朝向上方,从而隔绝饲料从所述下料口120掉落,保证饲料输送的正常进行、减少堆积与浪费。

进一步地,如图3、图4所示,所述第一盒盖210的所述第一侧接板510上设有凸条540、所述第二侧接板520上设有凹槽550,所述凹槽550与所述凸条540形状相适配;所述第二盒盖220的所述第一侧接板510上设有所述凹槽550、所述第二侧接板520上设有所述凸条540;所述凸条540及所述凹槽550的设计便于所述第一盒盖210及所述第二盒盖准确、快速对齐,便于所述第一盒盖210与所述第二盒盖220的装配。

进一步地,所述凸条540的棱边处设有倒角;所述倒角的设计便于所述凸条540插入所述凹槽550内,进一步方便所述第一盒盖210与所述第二盒盖220的装配。

进一步地,所述下料口120沿长度方向的对称线与所述管体110的中心线不在同一竖直平面上;该设计可便于所述管体110进行小角度转动下即可完成对所述下料口120的闭合与开启,便于拉扯所述第一拉绳及所述第二拉绳的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基板310两端内侧均设有用于固定轴承的弧形结构的垫板340,所述垫板340紧贴所述基板310内壁设置;所述垫板340的设计可便于轴承的固定,而轴承的设计则在拉动所述挡片130时便于所述管体110的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线板710下方设有第二过线板720,所述第二过线板720固定于所述底板410外侧、且所述第二过线板720上设有第二过线孔721;所述第一过线板710及所述第一过线孔711方便所述第一拉绳及所述第二拉绳的定位,而所述第二过线板720及所述第二过线孔721的设计则可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拉绳及所述第二拉绳的位置、且可便于将拉绳进行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线板710及所述第二过线板720的两侧均设有加强板筋730;所述加强板筋730的设计可加强所述第一过线板710及所述第二过线板720与所述底板410的连接,防止碰撞下损坏所述第一过线板710及所述第二过线板720,提高装置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挡片130中心到所述缺口330的最小距离小于所述挡片130的宽度;该设计可防止在拉动所述挡片130时出现超程现象,避免所述塞盘管100无法复位导致余料收集功能失效。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410的折弯处均为圆滑过渡,该设计可便于饲料在两所述底板410所成的空腔内流动,方便饲料从安装于两所述弧形板420形成的安装部的管道下料。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