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施肥功能的挖坑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63121发布日期:2019-01-13 16:05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施肥功能的挖坑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林业,具体是一种带有施肥功能的挖坑机。



背景技术:

树木可以为人类遮风挡雨,根部可以抓紧泥土,避免土崩,树叶可以遮挡阳光,降温,并可以排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净化空气,树枝、树荫更成为许多动植物的栖息地,人类也可以在底下或制造树屋、千秋等玩乐,一些树的果实可以使用,纤维可以制成用品,树叶也有各种功用,包括驱蚊,制成屋顶等。

现在树木在种植的时候大多还是人工进行挖坑,工作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也有部分设备能够代替人工进行挖坑工作,但这些设备大多不具备施肥功能,在挖坑结束以后还需人工向坑内抛洒肥料,增加了工人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施肥功能的挖坑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有施肥功能的挖坑机,包括底座、驱动盘、T型杆、第二电机、出料斗和分料辊;所述底座的底部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滚轮,底座的顶部左侧固定有安装板;所述驱动盘转动连接在安装板的前侧,安装板的后侧设置有带动驱动盘转动的第一电机,驱动盘的前端面上偏心设置有凸柱,驱动盘的右端面上同轴固定有主动带轮;所述T型杆配合连接在驱动盘的前侧,T型杆的水平杆体上开设有腰型孔,凸柱滑动卡设在腰型孔中,T型杆的竖直杆体两侧上端对称固定有限位杆,底座上对应限位杆的位置上固定有限位板,限位板上开设有与限位杆末端相配合的限位滑槽,限位杆的末端滑动卡设在限位滑槽中;所述第二电机安装在T型杆的竖直杆体底部,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钻杆,底座上开设有供钻杆穿过的通孔,钻杆穿过通孔,钻杆的杆体外围固定有螺旋刀片;所述肥料斗通过支架固定在底座顶部位于驱动盘右侧的位置上,肥料斗的底部连接有下料管,下料管包括竖直段和倾斜段,其中倾斜段位于底座的下方且其管口紧邻钻杆,竖直段上设置有分料通道;所述分料通道内转动安装有分料辊,分料辊的外辊面与下料通道的内管壁相贴合,分料辊开设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盛料槽;所述分料辊的后端面上同轴固定有从动带轮,从动带轮通过皮带连接主动带轮,从动带轮的直径是主动带轮的直径的两倍。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滚轮配备有刹车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凸柱与驱动盘一体成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杆的末端呈倒梯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钻杆的末端呈倒锥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料管对应分料通道的管体和支架之间连接有加强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操作便捷,可以有效地代替人工进行挖坑工作,大大地提高了挖坑效率,且使用起来灵活性高;能够在挖坑的同时进行施肥工作,减轻了工人的工作量;且通过传动组件的设置,使得挖坑和施肥得以交错进行,从而使得两道工序之间不会互相干扰。

附图说明

图1为带有施肥功能的挖坑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带有施肥功能的挖坑机中驱动盘与分料辊的传动连接示意图。

图3为带有施肥功能的挖坑机中限位杆与限位滑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11-通孔、12-安装板、2-滚轮、21-刹车片、3-驱动盘、31-凸柱、32-主动带轮、33-第一电机、4-T型杆、41-腰型孔、42-限位杆、5-限位板、51-限位滑槽、6-第二电机、61-钻杆、611-螺旋刀片、7-肥料斗、71-支架、72-下料管、721-分料通道、7211-加强筋、8-分料辊、81-盛料槽、82-从动带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带有施肥功能的挖坑机,包括底座1、驱动盘2、T型杆4、第二电机6、出料斗7和分料辊8;所述底座1的底部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滚轮2,便于整体装置的移动,提高使用的灵活性,滚轮2配备有刹车片21,从而可以保证整体装置工作状态下的稳定性,底座1的顶部左侧固定有安装板12;所述驱动盘3转动连接在安装板12的前侧,安装板12的后侧设置有带动驱动盘3转动的第一电机33,驱动盘3的前端面上偏心设置有凸柱31,进一步的,凸柱31与驱动盘3一体成型,驱动盘3的右端面上同轴固定有主动带轮32;所述T型杆4配合连接在驱动盘3的前侧,T型杆4的水平杆体上开设有腰型孔41,凸柱31滑动卡设在腰型孔41中,T型杆4的竖直杆体两侧上端对称固定有限位杆42,底座1上对应限位杆42的位置上固定有限位板42,限位板42上开设有与限位杆42末端相配合的限位滑槽51,限位杆42的末端滑动卡设在限位滑槽51中,进一步的,限位杆42的末端呈倒梯形;所述第二电机6安装在T型杆4的竖直杆体底部,第二电机6的输出端连接有钻杆61,底座1上开设有供钻杆61穿过的通孔11,钻杆61穿过通孔11,钻杆61的杆体外围固定有螺旋刀片611,进一步的,钻杆61的末端呈倒锥形,从而便于钻杆61伸入到土壤中;

所述肥料斗7通过支架71固定在底座1顶部位于驱动盘3右侧的位置上,肥料斗7的底部连接有下料管72,下料管72包括竖直段和倾斜段,其中倾斜段位于底座1的下方且其管口紧邻钻杆61,竖直段上设置有分料通道721,进一步的,下料管72对应分料通道721的管体和支架71之间连接有加强筋7211,增强连接的稳固性;所述分料通道721内转动安装有分料辊8,分料辊8的外辊面与下料通道721的内管壁相贴合,分料辊8开设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盛料槽81;

所述分料辊8的后端面上同轴固定有从动带轮82,从动带轮82通过皮带连接主动带轮32,从动带轮82的直径是主动带轮32的直径的两倍,即主动带轮32每转动一圈,从动带轮82转动半圈。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初始状态下,凸柱31位于驱动盘3前侧面的最高点处,T型杆4位于其最大行程位置,此时分料辊8上的一个盛料槽81中装满从肥料斗7中落下的肥料,而另一个盛料槽81处于空置状态,启动第一电机33和第二电机6,第一电机33带动驱动盘3和主动带轮32转动,驱动盘3转动的同时凸柱31在腰型孔41中滑动,从而带动T型杆4在竖直方向上移动,当驱动盘3转动一圈,T型杆4正好上下往复移动一次,从而完成一次挖坑作业,由于从动带轮82的直径是主动带轮32的直径的两倍,故当驱动盘3转动一圈时,分料辊8正好转动半圈,此时装满肥料的盛料槽81转动至下方,从而使得肥料掉落至挖好的坑洞中,而空置的盛料槽81转动至上方进行肥料的装载,如此反复,就实现了挖坑和施肥的交错进行,使得两道工序之间不会互相干扰。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