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菇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96450发布日期:2018-11-20 18:54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包菇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针菇培养工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包菇片。



背景技术:

现在金针菇的大型工厂基本采用瓶栽技术,相对于袋栽,瓶栽具有抗污染、生长期短、品质高、用工成本低等优势,在培养瓶中接完菌种后,需要把培养瓶放入温室培养,在培养过程中一般会在培养瓶瓶口处包扎包菇片来完成对金针菇的定型,传统的包菇片上都设有相同大小的透气孔,但是由于金针菇在生长的过程中从根部到顶部的呼吸作用的强度不一样,如果透气孔大小相同容易造成金针菇某些部位缺少氧气而腐烂;传统的包菇片都是通过魔术贴连接,魔术贴一般设在包菇片的下部边缘,在培养结束拆开包菇片的时候容易拉坏包菇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包菇片。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包菇片,包括包菇片本体,所述包菇片本体为半扇形,所述包菇片本体下端相对设有可相互粘贴的魔术贴,所述包菇片本体上设有多个透气孔,所述透气孔包括孔径依次增大的第一透气孔,第二透气孔以及第三透气孔,所述第一透气孔,第二透气孔以及第三透气孔均设置有两排且从下到上依次设置在包菇片本体上,所述包菇片本体一侧下端设有耳朵位。

具体地:所述包菇片本体由高压聚乙烯制成。

具体地:所述第一透气孔的孔径为0.1mm,所述第二透气孔的孔径为0.3mm,所述第三透气孔的孔径为0.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包菇片上的透气孔从下到上依次增大,满足金针菇不同部位对氧气的需求,有效防止金针菇由于缺少氧气而腐烂;包菇片边缘增加耳朵位,便于拆开包裹好的包菇片,防止拉坏包菇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1、包菇片本体;2、第一透气孔;3、第二透气孔;4、第三透气孔;5、魔术贴;6、耳朵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阅图1,一种包菇片,包括包菇片本体1,所述包菇片本体1为半扇形,所述包菇片本体1下端相对设有可相互粘贴的魔术贴5,所述包菇片本体1上设有多个透气孔,所述透气孔包括孔径依次增大的第一透气孔2,第二透气孔3以及第三透气孔4,所述第一透气孔2,第二透气孔3以及第三透气孔4均设置有两排且从下到上依次设置在包菇片本体1上,所述包菇片本体1一侧下端设有耳朵位6。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包菇片本体1由高压聚乙烯制成。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透气孔2的孔径为0.1mm,所述第二透气孔3的孔径为0.3mm,所述第三透气孔4的孔径为0.5mm。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把包菇片通过魔术贴5包扎在培养瓶瓶口,整个包菇片呈喇叭状包覆在培养瓶瓶口,从下到上依次增大的透气孔可以满足金针菇不同部位的不同氧气需要;包菇片边缘增加耳朵位6,便于拆开包裹好的包菇片,防止拉坏包菇片。

上述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任何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都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