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育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2162发布日期:2018-11-07 19:56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育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育秧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中国农业正由传统手工农业向现代化自动化农业转型,农业机械化水平是衡量现代农业水平的重要依据。目前我国的育秧技术,已由过去传统的用泥土育秧和小面积育秧模式,逐步向轻质育秧和集约化、规模化育秧方式转变。随着育秧方式的转变,市场上出现一些育秧架或育秧装置,但是都存在一些相应的缺点,其功能过于单一,其中最主要的是采光性和浇灌性,采光性较差,浇灌过程采用人工观察浇灌,非常费时费力,同时其移动起来和更换搬运育秧盘都不是方便,且不能根据需求对育秧盘进行温度加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育秧装置,该结构的育秧装置采光均匀、喷淋方便、节约资源且可移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育秧装置包括箱体,在所述箱体上设置有箱门,在所述箱体下部设置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凹向箱体底部设置,所述导流槽将箱体内腔分隔成培养腔和收集腔,在所述导流槽上设置有贯通所述培养腔和收集腔的通孔,在所述箱体中部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贯穿箱体设置;

还包括水箱,所述水箱设置于箱体下方,在水箱内设置有水泵,在所述水泵上设置有贯穿箱体的水管,水管设置于所述支撑柱内;

在所述培养腔的支撑柱上竖直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用于承载育秧盘,在所述支撑板上方设置有支管,所述支管贯通水管设置,在所述支管上设置有雾化喷头和滴孔,所述滴孔包括主滴孔和辅助滴孔,所述辅助滴孔细长状设置,所述辅助滴孔均匀设置于主滴孔上并和所述主滴孔相连通;

在所述水箱下方设置有底座,在所述底座和水箱之间设置有滚珠和用于滚珠滚动的环形滚槽。。

进一步地,在所述底座下部设置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和所述底座相连的轮座,在所述轮座内设置有减震弹簧,在所述轮座下部设置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的顶部和所述减震弹簧相连,在所述万向轮上设置有刹车杆。

进一步地,在所述支撑板端部设置有弧形导流部,所述导流部向箱体底部弧形设置。

进一步地,在所述箱体内顶部设置有若干升温补光灯。

进一步地,在所述收集腔底部设置有排液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育秧装置有益效果是:1.育秧装置的喷淋机构包括雾化喷头和滴孔,喷淋机构先用雾化喷头喷洒给育秧盘中的种子定位,后续采用滴孔滴灌给育秧盘补水,既不会把排列整齐的芽种冲乱,还保证了育秧盘内底土完全渗透。滴孔包括主滴孔和辅助滴孔,辅助滴孔细长状设置,辅助滴孔均匀设置于主滴孔上并和主滴孔相连通,减小滴孔被阻塞的几率,即使主滴孔被杂物堵塞,辅助滴孔还可以继续以点滴的方式将水分滴入育秧盘中。2.育秧装置可通过底座下的移动机构自由移动,并通过刹车杆实现育秧装置的平稳固定,同时减震弹簧的存在也能保证育秧装置移动的平稳性,避免育秧盘在强震动下解体,也可以通过环形滚槽和滚珠将育秧装置进行旋转换面。3.在自然条件下无法满足采光需要时,开启箱体内顶部的升温补光灯进行补光,保证幼苗的生长。4.支撑板端部设置的弧形导流部能将多余的喷淋液和从育秧盘中渗出的残液导向至导流槽,导流槽则进一步将上述残液导向至收集腔,减少原料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育秧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育秧装置中滴孔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箱体;2-导流槽;3-通孔;4-培养腔;5-收集腔;6-支撑柱;7-水管;8-支撑板;9-支管;10-雾化喷头;11-滴孔;12-升温补光灯;13-主滴孔;14-辅助滴孔;15-排液阀;16-水箱;17-滚珠;18-环形滚槽;19-底座;20-水泵;21-轮座;22-减震弹簧;23-万向轮;24-刹车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育秧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一种育秧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材质为透明的玻璃,在箱体1上设置有箱门,在箱体1下部设置有导流槽2,导流槽2凹向箱体1底部设置,导流槽2将箱体内腔分隔成培养腔4和收集腔5,在导流槽2上设置有贯通培养腔4和收集腔5的通孔3,在收集腔5底部设置有排液阀15。在箱体1中部设置有支撑柱6,支撑柱6贯穿箱体1设置。还包括水箱16,水箱16设置于箱体1下方,在水箱16内设置有水泵20,在水泵20上设置有贯穿箱体1的水管7,水管7设置于支撑柱6内。在培养腔4的支撑柱6上竖直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支撑板8,支撑板8用于承载育秧盘。作为优选地,在支撑板8端部设置有弧形导流部,导流部向箱体底部弧形设置。弧形导流部能将多余的喷淋液和从育秧盘中渗出的残液导向至导流槽2,导流槽2则进一步将上述残液导向至收集腔5,减少原料的浪费。

在支撑板8上方设置有支管9,支管9贯通水管7设置,在支管9上设置有雾化喷头10和滴孔11。育秧装置的喷淋机构包括雾化喷头10和滴孔11,喷淋机构先用雾化喷头10喷洒给育秧盘中的种子定位,后续采用滴孔11滴灌给育秧盘补水,既不会把排列整齐的芽种冲乱,还保证了育秧盘内底土完全渗透。作为优选地,在箱体1内顶部设置有若干升温补光灯12。在自然条件下无法满足采光需要时,也能保证幼苗的生长。

在水箱16下方设置有底座19,在底座19和水箱16之间设置有滚珠17和用于滚珠17滚动的环形滚槽18。在底座19下部设置有移动机构,移动机构包括和底座19相连的轮座21,在轮座21内设置有减震弹簧22,在轮座21下部设置有万向轮23,万向轮23的顶部和减震弹簧22相连,在万向轮23上设置有刹车杆24。育秧装置可通过底座下的移动机构自由移动,并通过刹车杆24实现育秧装置的平稳固定,同时减震弹簧22的存在也能保证育秧装置移动的平稳性,避免育秧盘在强震动下解体,也可以通过环形滚槽18和滚珠17将育秧装置进行旋转换面。

图2所示为本实施例育秧装置中滴孔结构示意图,滴孔11包括主滴孔13和辅助滴孔14,辅助滴孔14细长状设置,辅助滴孔14均匀设置于主滴孔13上并和主滴孔13相连通。减小滴孔11被阻塞的几率,即使主滴孔13被杂物堵塞,辅助滴孔14还可以继续以点滴的方式将水分滴入育秧盘中。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