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圆盘双苗带气吸式大豆排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74338发布日期:2018-11-27 20:48阅读:469来源:国知局
单圆盘双苗带气吸式大豆排种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播种机械,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播种窄行大豆的一种单圆盘双苗带气吸式大豆排种器。



背景技术:

对于大豆需求量的大幅度提高,在种植面积日益减少的状况下,提高单位面积量产是我国发展大豆生产的根本出路。世界大豆生产先进国家的生产实践证明,大豆窄行密植高产栽培技术对提高大豆单产发挥了重要作用,气吸式排种器借助风机产生的负压,把种子吸附在排种盘的吸种孔上,并在动力作用下随排种盘转动,当转动到一定位置时,负压消失,种子下落。但目前气吸式排种器多为单圆盘单苗带气吸式排种器,两个单体最小实现行距23cm。单种室双圆盘的气吸式排种器技术还不成熟,且结构复杂,调整和清种都非常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单圆盘双苗带气吸式大豆排种器,能够实现窄双行排种,行距能实现12-16cm,并能达到相应播种作业农艺要求。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单圆盘双苗带气吸式大豆排种器,包括装有六方排种轴的排种器壳体、排种盘及排种器盖,其特征在于:六方排种轴是通过装在排种器壳休上的轴承、挡圈、轴承隔套、压盖及螺栓固定连接在排种器壳体上,排种器壳体内设有种室、锁紧手柄,排种盘通过中间六方孔固定在六方排种轴上,排种盘上均匀分布两条吸种孔,两条吸种孔错位排列。在排种盘上均匀分布并焊接搅种角板,且焊接搅种角板的一面朝排种器壳体1-侧,搅种角板的个数是13个,在接近排种盘外边缘处用螺钉固定连接有外清种器,在两条吸种孔中间用螺钉固定连接有分种器,外清种器及分种器位置可调,排种器盖通过销轴与排种器壳体铰链连接在一起,排种器盖通过锁紧手柄与排种器壳体固定连接在一起,并且排种器盖贴合在排种盘上。排种盘和排种器盖之间为吸气室,吸气室连接吸气管。排种器盖的下端设有错位堵气口。

本实用新型作业质量好、工作可靠性高、排种精度高,能够实现大豆的窄双间隔播种,能够有效保证农作物生长要求,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的右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吸种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排种器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排种器壳体;2、排种盘;3、排种器盖;4、六方排种轴;5、轴承;6、挡圈;7、轴承隔套;8、搅种角板;9、外清种器;10、螺栓;11、分种器;12、螺栓;13、销轴;14、锁紧手柄;15、压盖;16、螺栓,17、种室,18、吸种孔,19、吸气管,20、吸气室,21、错位堵气口,22、六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方案进行初步描述。一种单圆盘双苗带气吸式大豆排种器,包括装有六方排种轴4的排种器壳体1、排种盘2及排种器盖3,其特征在于:六方排种轴4是通过装在排种器壳体上的轴承5、挡圈6、轴承隔套7、压盖15及螺栓16固定连接在排种器壳体1上,排种器壳体1内设有种室17、锁紧手柄14,排种盘2通过中间六方孔22固定在六方排种轴4上,排种盘2上均匀分布两条吸种孔18,两条吸种孔18错位排列。在排种盘2上均匀分布并焊接搅种角板8,且焊接搅种角板8的一面朝排种器壳体1一侧,搅种角板8的个数是13个,在接近排种盘2外边缘处用螺钉10固定连接有外清种器9,在两条吸种孔18中间用螺钉12固定连接有分种器11,外清种器9及分种器11位置可调,排种器盖3通过销轴13与排种器壳体1铰链连接在一起,排种器盖3通过锁紧手柄14与排种器壳体1固定连接在一起,并且排种器盖3贴合在排种盘2上。排种盘2和排种器盖3之间为吸气室20,吸气室20连接吸气管19。排种器盖3的下端设有错位堵气口21。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方案进行详尽描述。

该排种器的工作过程是:当排种器正常工作时,先开启风机,通过吸气管19使排种器盖3上的气吸室20产生负压,在排种盘2两侧形成压强差,排种器壳体1内靠近排种盘2的种子在搅种角板8的拨动作用下处于运动状态,排种盘2上的吸种孔18将种子吸附在排种盘2上,动力通过传动轴将动力传递给六方排种轴4,六方排种轴4带动排种盘2转动,种子随排种盘2-起转动,当转动到相应排种口的位置,排种器盖3的错位堵气口21顺序切断两个苗带22气源,负压消失,种子在重力的作用顺序下由错位堵气口21排出,分别掉入前后两个导种管内,实现窄双行播种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