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滴灌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82535发布日期:2019-04-12 23:57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滴灌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灌溉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智能灌溉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灌溉设备的各个方面也得到了较大完善。但是,对于滴灌系统,除了毛管铺设形式及打孔途径上得到一定的改变之外,灌水及滴灌自动化灌溉管理决策控制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相对滞后。

滴灌是一种在灌水过程中,水通过地面或地埋毛管上的灌水器缓慢渗入作物附近土壤,再借助毛细管作用或重力扩散到整个作物根层的灌溉技术。因在灌水过程当中对土壤形成的作用比较小,有助于确保作物根层的疏松通透,同时还能够有效地减少水分的蒸发,不仅节水增产效益明显,而且自动化程度高,可大量节省劳力和能源。在干旱地区,地下滴灌技术还能有效地抑制田间杂草。

但是,现有技术中缺乏对滴灌系统的各个影响因素以及控制因素的有效监控,因无法有效测量数据导致系统的自动化程度低、自适应性能差、滴灌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滴灌控制系统以改善上述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滴灌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主控制器,以及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的气象监测系统、水热监测系统、施肥、施药管理系统、田间管理系统、水源监测系统、机电自动控制系统、灌水管理系统以及加气灌溉系统;

所述气象监测系统包括多个气象传感器,所述多个气象传感器设置在管理区域内,用于采集所述管理区域内的气象数据,并将所述气象数据发送至所述主控制器;

所述水热监测系统包括多个水热检测设备,所述多个水热检测设备设置在所述管理区域内的土壤中或土壤表面,用于采集所述管理区域内的土壤的水热信息,并将所述水热信息发送至所述主控制器;

所述施肥、施药管理系统用于在所述主控制器的控制下,对所述管理区域的作物进行施肥操作或施药操作,并将施肥信息或施药信息发送至所述主控制器;

所述田间管理系统用于记录所述管理区域的作物的生长数据,并将所述生长数据发送至所述主控制器;

所述水源监测系统设置在所述管理区域的水源处,用于监测所述管理区域的水源处的水源信息,并将所述水源信息反馈至所述主控制器;

所述机电自动控制系统用于在所述主控制器的控制下对滴灌所需的用水进行管控,并将滴灌用水的管控数据反馈至所述主控制器;

所述灌水管理系统设置在所述管理区域内的土壤中,用于对作物进行滴灌,并记录滴灌数据,且将所述滴灌数据发送至所述主控制器;

所述加气灌溉系统用于在所述主控制器的控制下,对所述管理区域的滴灌用水进行加气管理,并将加气信息反馈至所述主控制器。

可选地,所述机电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潜水泵、恒压变频设备、电磁阀、供水管道以及压力表,所述潜水泵设置在水源处,用于从水源处抽取用水并输送至所述供水管道;所述恒压变频设备设置在所述供水管道的入口处或出口处,用于控制所述供水管道内的用水的水压和水量;所述电磁阀设置在所述供水管道的出口处并与所述主控制器通信连接,用于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下开启或关闭;所述压力表设置在所述供水管道的出口处并与所述主控制器通信连接,用于检测所述供水管道的出口处的水压值并发送至所述主控制器。

可选地,所述灌水管理系统包括多条滴灌毛管,所述多条滴灌毛管分布设置在所述管理区域内的土壤中,各所述滴灌毛管分别连接在所述供水管道的出口处,各所述滴灌毛管的入口处设置有子电磁阀,用于导通或关闭所在的滴灌毛管与所述供水管道之间的通路,各所述滴灌毛管的入口处还设置有电磁流量计,用于检测所述滴灌毛管的滴灌水量数据,并将所述滴灌水量数据发送至所述主控制器。

可选地,所述加气灌溉系统包括供气装置、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以及溶解氧测量仪,所述供气装置与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通过供气管道连接,用于在所述主控制器的控制下向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进行供气或停止供气;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用于将从所述供气装置接收到的气体转化为微纳米气泡,并通过供气管道将产生的微纳米气泡输送至所述供水管道;所述溶解氧测量仪用于测量供水管道中的溶解有微纳米气泡的溶解水中的氧气浓度值,并将所述氧气浓度值发送至所述主控制器。

可选地,所述加气灌溉系统还包括气体过滤装置以及气体流量计,所述气体过滤装置设置在所述供气装置和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之间,用于对所述供气装置输出的气体进行过滤处理;所述气体流量计设置在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的出口处,用于检测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输出的微纳米气泡的气体流量值,并将所述气体流量值发送至所述控制器。

可选地,所述气象传感器包括降水量检测仪、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太阳辐射传感器、风速传感器、风向传感器以及气压传感器,所述降水量检测仪、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太阳辐射传感器、风速传感器、风向传感器以及气压传感器分别与所述主控制器通信连接;

所述降水量检测仪用于检测所述管理区域内的降水量,并将所述降水量发送至所述主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管理区域内的气温数据,并将所述气温数据发送至所述主控制器;所述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管理区域内的空气湿度值,并将所述空气湿度值发送至所述主控制器;所述太阳辐射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管理区域内的太阳辐射值,并将所述太阳辐射值发送至所述主控制器;所述风速传感器用于检测风速值,并将所述风速值发送至所述主控制器;所述风向传感器用于检测风向信息,并将所述风向信息发送至所述主控制器;所述气压传感器用于检测气压数据,并将所述气压数据发送至所述主控制器。

可选地,所述水热检测设备包括土壤水分监测仪、土壤温度监测仪、土壤PH值检测仪以及土壤养分检测仪,所述土壤水分监测仪、土壤温度监测仪、土壤PH值检测仪以及土壤养分检测仪分别与所述主控制器通信连接;

所述土壤水分监测仪用于检测所述管理区域内的土壤的水分数据,并将所述水分数据发送至所述主控制器;所述土壤温度监测仪用于检测所述管理区域内的土壤的温度数据,并将所述温度数据发送至所述主控制器;所述土壤PH值检测仪用于检测所述管理区域内的土壤的PH值,并将所述PH值发送至所述主控制器;所述土壤养分检测仪用于检测土壤的养分信息,并将所述养分信息发送至所述主控制器。

可选地,所述施肥、施药管理系统包括装料装置,用于装设肥料或农药,所述装料装置的出口处设置有电动阀门,所述电动阀门与所述主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装料装置的出口处还设置有出料检测仪,所述出料检测仪用于检测从所述出口处放出的物料的体积数据,并将所述体积数据发送至所述主控制器。

可选地,所述田间管理系统包括触控设备,用于接收输入的作物的生长数据,并将所述生长数据发送至所述主控制器。

可选地,所述水源监测系统包括水位检测仪、水质检测仪以及水温传感器,所述水位检测仪用于检测水源处的水位数据并将其发送至主控制器,所述水质检测仪用于检测所述水源处的用水的水质信息,并所述水质信息发送至所述主控制器,所述水温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水源处的用水的水温值,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滴灌控制系统,通过主控制器以及与主控制器连接的气象监测系统、水热监测系统、施肥、施药管理系统、田间管理系统、水源监测系统、机电自动控制系统、灌水管理系统和加气灌溉系统,可多方面地对滴灌的影响因素以及控制因素进行有效监测以获得滴灌所需的各项数据,以及滴灌过程中的滴灌数据,提高了滴灌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实用性强,改善了滴灌效果。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滴灌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气象监测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水热监测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滴灌控制系统的连接示意图之一。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滴灌控制系统的连接示意图之二。

图标:10-智能滴灌控制系统;100-主控制器;200-气象监测系统;210-降水量检测仪;220-温度传感器;230-湿度传感器;240-太阳辐射传感器;250-风速传感器;260-风向传感器;270-气压传感器;300-水热监测系统;310-土壤水分监测仪;320-土壤温度监测仪;330-土壤PH值检测仪;340-土壤养分检测仪;400-施肥、施药管理系统;500-田间管理系统;600-水源监测系统;700-机电自动控制系统;710-供水管道;720-潜水泵;730-恒压变频设备;740-电磁阀;750-压力表;760-流量检测仪;800-灌水管理系统;810-滴灌毛管;820-子电磁阀;830-电磁流量计;900-加气灌溉系统;910-氧扩散率测量仪;920-供气装置;930-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940-溶解氧测量仪;950-气体过滤装置;960-气体流量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请参阅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滴灌控制系统10的结构框图,所述智能滴灌控制系统10包括主控制器100、气象监测系统200、水热监测系统300、施肥、施药管理系统400、田间管理系统500、水源监测系统600、机电自动控制系统700、灌水管理系统800以及加气灌溉系统900。

本实施例中,所述气象监测系统200包括多个气象传感器,所述多个气象传感器设置在管理区域内,用于采集所述管理区域内的气象数据,并将所述气象数据发送至所述主控制器100。

所述水热监测系统300包括多个水热检测设备,所述多个水热检测设备设置在所述管理区域内的土壤中或土壤表面,用于采集所述管理区域内的土壤的水热信息,并将所述水热信息发送至所述主控制器100。

所述施肥、施药管理系统400用于在所述主控制器100的控制下,对所述管理区域的作物进行施肥操作或施药操作,并将施肥信息或施药信息发送至所述主控制器100。

所述田间管理系统500用于记录所述管理区域的作物的生长数据,并将所述生长数据发送至所述主控制器100。

所述水源监测系统600设置在所述管理区域的水源处,用于监测所述管理区域的水源处的水源信息,并将所述水源信息反馈至所述主控制器100。

所述机电自动控制系统700用于在所述主控制器100的控制下对滴灌所需的用水进行管控,并将滴灌用水的管控数据反馈至所述主控制器100。

所述灌水管理系统800设置在所述管理区域内的土壤中,用于对作物进行滴灌,并记录滴灌数据,且将所述滴灌数据发送至所述主控制器100。

所述加气灌溉系统900用于在所述主控制器100的控制下,对所述管理区域的滴灌用水进行加气管理,并将加气信息反馈至所述主控制器100。

在作物生长过程中,生长环境的气象条件对作物生长影响较大,为了对作物生长进行全面监控,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智能滴灌控制系统10包括气象监测系统200,所述气象监测系统200包括多个气象传感器,其中,请参阅图2,所述气象传感器包括降水量检测仪210、温度传感器220、湿度传感器230、太阳辐射传感器240、风速传感器250、风向传感器260以及气压传感器270,所述降水量检测仪210、温度传感器220、湿度传感器230、太阳辐射传感器240、风速传感器250、风向传感器260以及气压传感分别与所述主控制器100通信连接。

所述降水量检测仪210用于检测所述管理区域内的降水量,并将所述降水量发送至所述主控制器100。其中,所述降水量检测仪210可以采用雨量器、虹吸雨量计等测量仪器。所述温度传感器220用于检测所述管理区域内的气温数据,并将所述气温数据发送至所述主控制器100。所述温度传感器220可为一个或多个,在所述温度传感器220为一个时,可将所述温度传感器220设置在所述管理区域的中间位置,以较准确地测量所述管理区域的气温数据。在所述温度传感器220为多个时,多个温度传感器220可分布设置在所述管理区域中,以测量所述管理区域的多个位置处的气温数据。本实施例中,所述温度传感器可采用荧光光纤温度传感器。

所述湿度传感器230用于检测所述管理区域内的空气湿度值,并将所述空气湿度值发送至所述主控制器100。所述太阳辐射传感器240用于检测所述管理区域内的太阳辐射值,并将所述太阳辐射值发送至所述主控制器100。所述太阳辐射传感器240可采用太阳热量计或日射强度计等,太阳辐射传感器240可将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转变成其他能量,例如热能、电能等以进行测量,从而获得太阳辐射值。

所述风速传感器250用于检测风速值,并将所述风速值发送至所述主控制器100。所述风向传感器260用于检测风向信息,并将所述风向信息发送至所述主控制器100。作物生长环境的风速、风向也会对作物生长造成影响,主控制器100可根据接收到的风速信息和风向信息等检测当前的风速、风向等是否有利于作物生长,并且还可记录下风速、风向等,以便后续查看风速、风向等对作物生长起到了怎样的影响作用。

其中,所述风向传感器260主要由风向标、风向轴以及风向度盘等组成,利用装在风向度盘上的磁棒与风向度盘组成磁罗盘以确定风向定位。其中,所述风向度盘的外壳上设置有托盘螺母,当旋转处于风向度盘外壳下的托盘螺母时,托盘将风向度盘托起或放下,使雏形轴承与轴尖离开或接触。风向指示值由风向指针在风向度盘的稳定位置来确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风速传感器250可采用三杯旋转架结构,可将风速线性地转换成旋转架的转速。实施时,为了减小启动风速,可采用塑制的轻质风杯,并利用雏形轴承以支撑。在所述旋转架的轴上固定一齿状的叶片,当旋转架随风旋转时,轴带动叶片旋转,齿状叶片在光电开关的光路中不断切割光束,从而将风速线性地变换成光电开关的输出脉冲频率,并发送至主控制器100。

此外,所述气压传感器270用于检测气压数据,并将所述气压数据发送至所述主控制器100。例如,所述气压传感器的型号可为KM18B82。

在作物的生长过程中,生长环境中的土壤水热状况对作物生长产生较大影响,因此,本实施例中,智能滴灌控制系统10包括水热监测系统300,请参阅图3,所述水热监测系统300包括多个水热检测设备,所述水热检测设备包括土壤水分监测仪310、土壤温度监测仪320、土壤PH值检测仪330以及土壤养分检测仪340,所述土壤水分监测仪310、土壤温度监测仪320、土壤PH值检测仪330以及土壤养分检测仪340分别与所述主控制器100通信连接。

所述土壤水分监测仪310用于检测所述管理区域内的土壤的水分数据,并将所述水分数据发送至所述主控制器100。所述土壤温度监测仪320用于检测所述管理区域内的土壤的温度数据,并将所述温度数据发送至所述主控制器100。所述土壤PH值检测仪330用于检测所述管理区域内的土壤的PH值,并将所述PH值发送至所述主控制器100。所述土壤养分检测仪340用于检测土壤的养分信息,并将所述养分信息发送至所述主控制器100。

所述主控制器100可接收所述土壤水分监测仪310和所述土壤温度监测仪320发送的水分数据和温度数据,可根据水分数据和温度数据控制器机电自动控制系统700和灌水管理系统800以进行滴灌。例如,所述主控制器100中可预存土壤水分阈值和土壤温度阈值,主控制器100可检测接收到的水分数据是否处于所述土壤水分阈值,且所述温度数据是否处于所述土壤温度阈值。并根据水分数据和温度数据分别与土壤水分阈值和土壤温度阈值的具体大小关系来适应性地开启或关闭滴灌。

所述主控制器100还可根据接收到的土壤的养分信息和PH值等信息来控制所述施肥、施药管理系统400进行施肥操作或施药操作等,以有助于作物生长。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施肥、施药管理系统400包括装料装置,可用于装设肥料或农药,所述装料装置的出口处设置有电动阀门,所述电动阀门与所述主控制器100通信连接。所述主控制器100可根据接收到的土壤的养分信息和PH值等信息来控制所述电动阀门开启或关闭。其中,在所述装料装置的出口处还设置有出料检测仪,所述出料检测仪用于检测从所述出口处放出的物料的体积数据,并将所述体积数据发送至所述主控制器100。如此,在每次进行施肥、施药操作时,所述主控制器100可获得施肥或施药所用的物料的数据,以便后续研究所用。可选地,在所述装料装置的出口处还可设置喷头,如此,可将肥料或者农药喷洒在管理区域的各个位置的作物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智能滴灌控制系统10还包括田间管理系统500,以用于对管理区域的作物的生长数据进行记录,并将其发送至主控制器100。所述田间管理系统500可包括触控设备,所述触控设备可接收工作人员所输入的关于作物的各项生长数据,例如作物的品种、作物的播种方法、作物的播种日期、作物的收获日期、作物的产量、管理区域的杂草情况等等,并将各项生长数据发送至主控制器100。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除了可对作物的相关信息进行监控之外,所述智能滴灌控制系统10还可对滴灌所用的用水的水源进行监控,所述智能滴灌控制系统10包括的水源监测系统600设置在管理区域的水源处,可监测所述管理区域的水源处的水源信息,并将水源信息反馈至所述主控制器100。

所述水源监测系统600包括水位检测仪、水质检测仪以及水温传感器,所述水位检测仪用于检测水源处的水位数据并将其发送至主控制器100,所述水质检测仪用于检测所述水源处的用水的水质信息,并所述水质信息发送至所述主控制器100。其中,所述水质检测仪可为多参数测定仪,可用于测定水源处的用水的浊度、氨氮、PH值等等。所述水温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水源处的用水的水温值,并将所述水温值发送至所述主控制器100。如此,主控制器100可实时获得用水信息,以避免水源处的用水出现异常,以导致对作物造成损害。

由上述可知,所述主控制器100可根据接收到的水热监测系统300发送的土壤水热数据来确定是否进行滴灌,若需进行滴灌,所述主控制器100则需控制所述机电自动控制系统700启动,并通过所述滴灌管理系统以实现滴灌,并记录滴灌的相关信息。

请参阅图4,本实施例中,所述机电自动控制系统700潜水泵720、恒压变频设备730、电磁阀740、供水管道710以及压力表750,所述潜水泵720设置在水源处,用于从水源处抽取用水并输送至所述供水管道710。潜水泵720是一种可从深井提水的重要设备,潜水泵720一般包括泵体、扬水管、泵座、潜水电机以及启动保护装置等。其中,泵体是潜水泵720的主要工作部件,泵体主要由进水段、导流壳、逆止阀、泵轴以及叶轮等零部件组成。所述泵体与潜水电机之间通过法兰面用螺栓连接,两轴则用联轴器连接。扬水管之间也采用螺栓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潜水电机可采用立式运行的充水式井用潜水三相异步电动机,所连接的电缆可为防水橡套电缆。其中,启动保护装置可采用具有过载、欠压及断相等保护功能的自耦减压启动箱。

具体实施时,将潜水泵720设置入水井中,设备启动后,潜水电机驱动潜水泵720的叶轮旋转,使叶轮进口处形成真空,将水井中的水吸入,水在叶轮叶片的作用下产生离心力,从而获得速度能和压力能。具有一定能量的水通过导流壳以进入下一级叶轮,随着泵级数的增加压力也不断增加,最后通过扬水管及泵座将水输送至地面上的供水管道710中。

所述恒压变频设备730设置在所述供水管道710的入口处或出口处,用于控制所述供水管道710内的用水的水压和水量。所述电磁阀740设置在所述供水管道710的出口处并与所述主控制器100通信连接,用于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下开启或关闭。所述压力表750设置在所述供水管道710的出口处并与所述主控制器100通信连接,用于检测所述供水管道710的出口处的水压值并发送至所述主控制器100。以使所述控制器可实现对用水的水压的实时监控,避免因水压异常对系统造成的损坏。此外,所述机电自动控制系统700还包括流量检测仪760,设置在供水管道710上,以采集流过供水管道710的水体的流量值。

所述灌水管理系统800包括多条滴灌毛管810,所述多条滴灌毛管810分布设置在所述管理区域内的土壤中,各所述滴灌毛管810分别连接在所述供水管道710的出口处,各所述滴灌毛管810的入口处设置有子电磁阀820,用于导通或关闭所在的滴灌毛管810与所述供水管道710之间的通路,灌溉用水从供水管道710流出后进入各条灌溉毛管,通过渗透实现地下灌溉。此外,各所述滴灌毛管810的入口处还设置有电磁流量计830,用于检测所述滴灌毛管810的滴灌水量数据,并将所述滴灌水量数据发送至所述主控制器100。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滴灌效果,所述加气灌溉系统900可在满足加气需求时进行增氧操作。请参阅图5,所述加气灌溉系统900包括氧扩散率测量仪910、供气装置920、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930以及溶解氧测量仪940。

所述氧扩散率测量仪910设置在所述管理区域的土壤中,以测量土壤的氧扩散率,并将所述氧扩散率发送至所述主控制器100。所述氧扩散率测量仪910包括呈圆柱体的铂电极、参考电极、电流检测仪以及读数设备。所述铂电极与所述参考电极连接,所述参考电极可以为银-氯化银电极,电极内部电解液为氯化钾。所述铂电极在插入土壤后其表面上的氧被还原以产生电流,其产生的电流的大小和铂电极上被还原的氧的量成正比。而氧被还原的量与扩散到铂电极表面的氧的速率有关。因此,可根据产生的电流的大小以得到氧扩散率。所述电流检测仪可用于检测产生的电流的数值,所述读数设备可根据所述电流的数值计算得到土壤中的氧扩散率并进行显示,所述读数设备还用于将所述氧扩散率发送至所述控制器110。不失一般性地,氧扩散率的数值一般在处于范围3*10-7~4*10-7g/(cm2·min)之间较佳,若氧扩散率低于2*10-8g/(cm2·min),则作物根系生长将会受阻。

所述供气装置920与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930通过供气管道连接,用于在所述主控制器100的控制下向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930进行供气或停止供气。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控制器100中可预存扩散率阈值,主控制器100可检测接收到的氧扩散率是否处于预设的扩散率阈值内,若所述氧扩散率低于所述扩散率阈值,则可控制所述供气装置920上的供气开关开启,以将供气装置920中的气体充入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930。可选地,所述供气装置920可为空气源供气装置920和纯氧源供气装置920中的至少一种。空气源供气装置920中可充入空气,纯氧源供气装置920中可充入纯氧。

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930用于将从所述供气装置920接收到的气体转化为微纳米气泡,并通过供气管道将产生的微纳米气泡输送至所述供水管道710。所述溶解氧测量仪940用于测量供水管道710中的溶解有微纳米气泡的溶解水中的氧气浓度值,并将所述氧气浓度值发送至所述主控制器100。

本实施例中,考虑到从供气装置920中所输出的气体可能带有杂质,例如颗粒杂质、尘埃等,因此,在所述供气装置920和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930之间还连接有气体过滤装置950。所述气体过滤装置950可用于对所述供气装置920所输出的气体进行过滤处理,并将过滤处理后的气体通过供气管道输送至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930。

本实施例中,所述气体过滤装置950可包括活性炭,活性炭的多孔结构提供了大量的表面积,活性炭孔壁上的大量的分子可以产生强大的引力,从而达到将待处理的气体中的杂质吸引到孔径中的目的。活性炭具有强大的过滤能力,例如可过滤气体中的碳氢化合物、二氧化碳、氯气、甲醛、可挥发的硫氧化合物、一氧化碳、硫化氢、氨气、苯、有机酸、氯气以及有机化合物等等。此外,为了对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930产生的气泡量进行记录,所述加气灌溉系统900还包括气体流量计960,所述气体流量计960连接在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930的出口处,以检测从所述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930输出的微纳米气泡流量值,并将其发送至所述主控制器100。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滴灌控制系统10,通过主控制器100以及与主控制器100连接的气象监测系统200、水热监测系统300、施肥、施药管理系统400、田间管理系统500、水源监测系统600、机电自动控制系统700、灌水管理系统800和加气灌溉系统900,可多方面地对滴灌的影响因素以及控制因素进行有效监测以获得滴灌所需的各项数据,以及滴灌过程中的滴灌数据,提高了滴灌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实用性强,改善了滴灌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