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甲鱼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98360发布日期:2019-01-22 21:10阅读:204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甲鱼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甲鱼养殖工具,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甲鱼叉。



背景技术:

甲鱼,是鳖的俗称,也叫团鱼、水鱼、王八,是卵生两栖爬行动物,是龟鳖目鳖科软壳水生龟的统称。共有20多种。中国现存主要有中华鳖、山瑞鳖、斑鳖、鼋,其中以中华鳖最为常见。

在甲鱼的养殖过程中,需要将经常关注甲鱼的生长情况,但是往往甲鱼生活中水中,需要徒手去抓,这样费事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方便抓取甲鱼的甲鱼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甲鱼叉,包括杆体,所述杆体上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滑移轨道和第二滑移轨道,所述第一滑移轨道上滑移连接有第一滑移杆,所述杆体上设置有滑移孔,所述滑移孔内设置有滑移连接有抵触杆,所述抵触杆上设置有导通孔,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第一导孔,所述第一滑移杆穿过第一导孔与抵触杆抵触,所述第二滑移轨道上滑移连接有第二滑移杆,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第二导孔,所述第二滑移杆穿过第二导孔与抵触杆抵触,所述第一滑移杆上设置有用于保持第一滑移杆与抵触杆抵触的第一回复机构,所述第二滑移杆上设置有用于保持第二滑移杆与抵触杆抵触的第二回复机构,所述第二滑移杆上设置有插孔,推动所述抵触杆,当导通孔与第一导孔和第二导孔同心时,第一滑移杆和第二滑移杆穿过导通孔,所述第一滑移杆插入到插孔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抵触杆上设置有保持导孔脱离第一导孔和第二导孔的第三回复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滑移杆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块,所述第一滑移轨道内设置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回复机构为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套接在第一滑移杆上,所述第一弹簧一端固定在第一安装块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一限位块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限位块上设置有供第一限位杆穿过的第一限位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滑移杆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块,所述第二滑移轨道内设置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回复机构为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套接在第二滑移杆上,所述第二弹簧一端固定在第二安装块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二限位块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限位块上设置有供第二限位杆穿过的第二限位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抵触杆背向支架的一端设置有拉手,所述第三回复机构为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套接在抵触杆上,所述第三弹簧一端固定在把手上,另一端固定在杆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使用过程中在第三弹簧的恢复力的作用下,保持抵触杆的导通孔脱离第一导孔和第二导孔,使得第一滑移杆和第二滑移杆上的夹杆相互分离,在将甲鱼放置到两个夹杆的位置时,握住杆体,推动抵触杆运动,使得导通孔和第一导孔和第二导孔导通,在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恢复力的作用下,使得第一滑移杆和第二滑移杆插入到导通孔中,同时第一滑移杆会插入到插孔中,这样就可以使得两个夹杆相互夹持,起到夹住甲鱼的作用。在需要取出甲鱼后,拉开两个夹杆,值得第一滑移杆和第二滑移杆脱离导通孔,在第三弹簧的作用下,使得导通孔与第一导孔和第二导孔不重合。同时第一安装块和第一限位块的设置,可以起到固定第一弹簧的作用,第二安装块和第二限位块的设置,可以起到固定第二弹簧的作用。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的设置则起到了对第一滑移杆和第二滑移杆运动轨迹的限位作用。使得在抓取甲鱼的过程中,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杆体;2、支架;3、第一滑移轨道;4、第二滑移轨道;5、第一滑移杆;6、滑移孔;7、抵触杆;8、导通孔;9、第一导孔;10、第二滑移杆;11、第二导孔;12、插孔;13、夹杆;14、第一安装块;15、第一限位块;16、第一弹簧;17、第一限位孔;18、第二安装块;19、第二限位块;20、第二弹簧;21、第二限位孔;22、拉手;23、第三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述。

参照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

一种甲鱼叉,包括杆体1,所述杆体1上设置有支架2,所述支架2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滑移轨道3和第二滑移轨道4,所述第一滑移轨道3上滑移连接有第一滑移杆5,所述杆体1上设置有滑移孔6,所述滑移孔6内设置有滑移连接有抵触杆7,所述抵触杆7上设置有导通孔8,所述支架2上设置有第一导孔9,所述第一滑移杆5穿过第一导孔9与抵触杆7抵触,所述第二滑移轨道4上滑移连接有第二滑移杆10,所述支架2上设置有第二导孔11,所述第二滑移杆10穿过第二导孔11与抵触杆7抵触,所述第一滑移杆5上设置有用于保持第一滑移杆5与抵触杆7抵触的第一回复机构,所述第二滑移杆10上设置有用于保持第二滑移杆10与抵触杆7抵触的第二回复机构,所述第二滑移杆10上设置有插孔12,推动所述抵触杆7,当导通孔8与第一导孔9和第二导孔11同心时,第一滑移杆5和第二滑移杆10穿过导通孔8,所述第一滑移杆5插入到插孔12中。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抵触杆7上设置有保持导孔脱离第一导孔9和第二导孔11的第三回复机构。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滑移杆5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块14,所述第一滑移轨道3内设置有第一限位块15,所述第一回复机构为第一弹簧16,所述第一弹簧16套接在第一滑移杆5上,所述第一弹簧16一端固定在第一安装块14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一限位块15上。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限位块15上设置有供第一限位杆穿过的第一限位孔17。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滑移杆10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块18,所述第二滑移轨道4内设置有第二限位块19,所述第二回复机构为第二弹簧20,所述第二弹簧20套接在第二滑移杆10上,所述第二弹簧20一端固定在第二安装块18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二限位块19上。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二限位块19上设置有供第二限位杆穿过的第二限位孔21。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抵触杆7背向支架2的一端设置有拉手22,所述第三回复机构为第三弹簧23,所述第三弹簧23套接在抵触杆7上,所述第三弹簧23一端固定在把手上,另一端固定在杆体1上。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在于,使用过程中在第三弹簧23的恢复力的作用下,保持抵触杆7的导通孔8脱离第一导孔9和第二导孔11,使得第一滑移杆5和第二滑移杆10上的夹杆13相互分离,在将甲鱼放置到两个夹杆13的位置时,握住杆体1,推动抵触杆7运动,使得导通孔8和第一导孔9和第二导孔11导通,在第一弹簧16和第二弹簧20的恢复力的作用下,使得第一滑移杆5和第二滑移杆10插入到导通孔8中,同时第一滑移杆5会插入到插孔12中,这样就可以使得两个夹杆13相互夹持,起到夹住甲鱼的作用。在需要取出甲鱼后,拉开两个夹杆13,值得第一滑移杆5和第二滑移杆10脱离导通孔8,在第三弹簧23的作用下,使得导通孔8与第一导孔9和第二导孔11不重合。同时第一安装块14和第一限位块15的设置,可以起到固定第一弹簧16的作用,第二安装块18和第二限位块19的设置,可以起到固定第二弹簧20的作用。第一限位孔17和第二限位孔21的设置则起到了对第一滑移杆5和第二滑移杆10运动轨迹的限位作用。使得在抓取甲鱼的过程中,更加方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