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翻盖式捕鼠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85149发布日期:2019-01-04 22:59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一种翻盖式捕鼠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捕鼠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翻盖式捕鼠筒。



背景技术:

老鼠是四害之一,对作物和家具有巨大的破坏性,老鼠是人人深恶痛绝,人人得除而后快。

传统的捕鼠器往往具有复杂的机关结构、陷阱结构等,成本高,并且需要人为的设置好机关以及陷阱,步骤复杂,使用不方便。并且传统的捕鼠器的捕鼠主要部件裸露在外面,容易伤及小孩,非常不安全。

因此,特别需要一种新技术,以解决传统捕鼠器结构复杂、容易伤及小孩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的翻盖式捕鼠筒。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翻盖式捕鼠筒,包括捕鼠筒主体、翻盖、挡片和踏板机构,捕鼠筒主体的前端设有开口,后端封闭,踏板机构包括踏板、连接件和活动杆,踏板转动安装在捕鼠筒主体内,连接件设在捕鼠筒主体外且连接件的下端穿过捕鼠筒主体与踏板的侧边固定连接,连接件的上端铰接活动杆的一端,捕鼠筒主体上设有供连接件穿过的开槽,翻盖铰接于捕鼠筒主体的前端,翻盖与捕鼠筒主体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弹性复位件,翻盖的上端面设有能够供活动杆插入并卡紧翻盖的卡槽,所述翻盖上设有卡齿,所述挡片的上端铰接在捕鼠筒主体上,挡片与捕鼠筒主体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弹性复位件,所述挡片的下端能够与所述卡齿配合固定翻盖。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翻盖设有扇形缺口,所述卡齿设在扇形缺口的弧边上。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踏板的前端两侧设有转轴,捕鼠筒主体上对应所述转轴设有轴孔,所述连接件呈L型,连接件的横边的末端固定连接踏板,连接件的竖边的上端铰接活动杆的一端。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连接件的横边和竖边之间设有肋板。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捕鼠筒主体上设有耳部,所述耳部设有供活动杆插入的通孔,且所述通孔略大于活动杆的直径。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捕鼠筒主体上在活动杆的上方设有遮罩部。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弹性复位件包括第一扭簧。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弹性复位件包括第二扭簧。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置方便,捕鼠效果佳,同时安全可靠,不会对儿童造成伤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翻盖关闭时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翻盖打开时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捕鼠筒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踏板和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翻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挡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1捕鼠筒主体;2翻盖;3挡片;4踏板机构;5第一弹性复位件;6第二弹性复位件;7第一凸块;8第二凸块;9诱饵;11开口;12开槽;13轴孔;14耳部;15遮罩部;21卡槽;22扇形缺口;23卡齿;41踏板;42连接件;43活动杆;411转轴;421肋板。

具体实施方式

在全部附图的视图中,对应的参考符号表示对应的部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翻盖式捕鼠筒,包括捕鼠筒主体1、翻盖2、挡片3和踏板机构4,捕鼠筒主体1的前端设有开口11,后端封闭,踏板机构4包括踏板41、连接件42和活动杆43,踏板41转动安装在捕鼠筒主体1内,连接件42设在捕鼠筒主体1外且连接件42的下端穿过捕鼠筒主体1与踏板41的侧边固定连接,连接件42的上端铰接活动杆43的一端,捕鼠筒主体1上设有供连接件42穿过的开槽12,翻盖2铰接于捕鼠筒主体1的前端,翻盖2与捕鼠筒主体1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弹性复位件5,翻盖2的上端面设有能够供活动杆43插入并卡紧翻盖2的卡槽21,所述翻盖2设有扇形缺口22,扇形缺口22的弧边上设有卡齿23,所述挡片3的上端铰接在捕鼠筒主体1上,挡片3与捕鼠筒主体1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弹性复位件6,挡片3的末端朝下,挡片3的下端能够与所述卡齿23配合固定翻盖2。

使用时先将挡片3后拨使挡片3的末端与翻盖2的卡齿23分离;再将翻盖2向上翻转并将活动杆43的末端插入到翻盖2的卡槽21内,此时翻盖2被卡在捕鼠筒主体1的上方,第一弹性复位件5处于压缩状态,且活动杆43通过连接件42将踏板41的里端抬起;再将诱饵9放到捕鼠筒主体1的最里端位于踏板41的后方,诱饵9可以使用老鼠喜欢的食物,如花生、奶酪等。当老鼠在诱饵9的引诱下进入捕鼠筒主体1内并爬过踏板41时会使踏板41下降,踏板41通过连接件42将活动杆43后拉,活动杆43脱离翻盖2的卡槽21,翻盖2在第一弹性复位件5的作用下向下翻转回扣,并推开挡片3将捕鼠筒主体1的开口11封闭,挡片3在第二弹性复位件6的作用下复位并与翻盖2的卡齿23配合将翻盖2固定,则老鼠被关闭在捕鼠筒主体1内,而由于挡片3与翻盖2的卡齿23的作用,老鼠无法推开翻盖2。最后将整个捕鼠筒放到水中将老鼠淹死或带到野外放生,再将本捕鼠筒清洁,留待下一次使用。

所述踏板41的前端两侧设有转轴411,捕鼠筒主体1上对应所述转轴411设有轴孔13,所述连接件42呈L型,连接件42的横边的末端固定连接踏板41,连接件42的竖边的上端铰接活动杆43的一端,所述连接件42的横边和竖边之间设有增加连接件42强度的肋板421。

所述捕鼠筒主体1上设有耳部14,所述耳部14设有供活动杆43插入的通孔,且所述通孔略大于活动杆43的直径,耳部14的截面形状为“[”,活动杆43的远离连接件42的一端插入到耳部14的通孔内,耳部14能够保证这一端仅在小范围内活动,便于将翻盖2上翻时将活动杆43插入翻盖2的卡槽21内,而不用在安装时先上抬活动杆43再插入卡槽21,减少使用时的操作。

优选地,所述捕鼠筒主体1上在活动杆43的上方设有遮罩部15,遮罩部15的截面形状为遮罩部15的下端开放,连接件42与活动杆43的铰接点和活动杆43靠近铰接点的一端位于遮罩部15内被遮罩部15遮罩,可以防止该铰接点被其他外部因素干扰无法自由转动导致翻盖2无法回扣。

第一弹性复位件5包括第一扭簧或弹性片,作为优选,采用第一扭簧,翻盖2和捕鼠筒主体1上分别设有用来支撑第一扭簧的两个支脚的第一凸块7。

第二弹性复位件6包括第二扭簧或弹性片,作为优选,采用第二扭簧,捕鼠筒主体1和挡片3上分别设有用来支撑第二扭簧的两个支脚的第二凸块R。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本实用新型。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