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栏式活牛体尺测量通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05743发布日期:2019-03-02 02:01阅读:509来源:国知局
围栏式活牛体尺测量通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牲畜体测装置的技术领域,是一种围栏式活牛体尺测量通道。



背景技术:

目前,牛活体体尺指标参数可以反映出牛的生长发育情况,是选优育种和饲养管理等环节中关注的重要指标,牛活体体尺指标参数主要采用人工测量的方法进行,工作人员借助软尺,卡尺,圆形测量仪等测量工具,对牛活体的体高、胸围、管围等13个指标进行测量。牛属于较大型的动物,现有的测量通道在对牛进行体尺测量时,需要好几个人进入并需要共同协作才能完成,再加上设计不合理,牛在此过程中很容易因为应激反应而四处走动,有些敏感的牛,甚至会跳跃护栏,这样一来,不仅会影响工作人员的测量效率,而且还会对工作人员与牛的自身安全带来威胁,对人与对牛都会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围栏式活牛体尺测量通道,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测量通道由于设计不合理,导致工作人员在对牛进行体尺测量时,容易惊扰被测量牛,不仅测量效率低,而且还会对测量人员与牛本身带来安全隐患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围栏式活牛体尺测量通道包括由围栏构组成的牲畜走廊,围栏固定在地面上,牲畜走廊分为左侧的行走区与右侧的检验区,检验区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安装在围栏上的牲畜入口门与出口门,入口门与出口门都为框架式门,出口门的中上部固定连接有牛颈夹,围栏内侧的检验区里其前后两侧至少各设置有一根限制牲畜躯体活动的限体栏杆,检验区后侧的围栏上沿竖直方向安装有高度尺,检验区上端的围栏上水平安装有刻度尺,检验区内设置有与地面齐平的电子秤。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入口门上至少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栏杆座,在颈夹前后两侧的出口门上至少各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栏杆座,第一栏杆座与第二栏杆座的位置相对应且都呈长条状,沿第一栏杆座与第二栏杆座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多个位置相对应的插孔,限体栏杆的一端插设在入口门的插孔内,限体栏杆的另一端插设在出口门相对应的插孔内。

上述检验区前、后围栏的底部至少各固定连接有一个位置相对应且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三栏杆座,第三栏杆座呈长条状,检验区前、后两侧的第三栏杆座沿其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多个位置相对应的插孔,检验区内至少设置有一个横跨检验区的限腿栏杆,限腿栏杆的两端分别插设在检验区前、后两侧的插孔内。

上述行走区与检验区的地面上都铺设有橡胶地板;或/和,限体栏杆、限腿栏杆、围栏上都包裹有弹性保护层。

上述检验区的后侧设置有操作室。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通过在检验区内设置限体栏杆与限腿栏杆,可以对不同体型大小的牛进行限位,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测量通道由于设计不合理,导致牛的身体四处乱动,进而影响测量效率、威胁牛自身与工作人员安全的问题,电子秤的设置可以方便读取体重,刻度尺与高度尺的设置,则可以方便读取牛的体长与身高,由于牛的身体已经被很好地限定在检验区内,对于其它数据的收集,工作人员就可以放心、快捷地进行测量、采集,体尺测量完毕后,将牛头从颈夹上取下,并拔出限体栏杆,将牛从出口门处放出即可,操作简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中入口门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1中出口门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方位布局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围栏,2为牲畜走廊,3为行走区,4为检验区,5为入口门,6为出口门,7为颈夹,8为限体栏杆,9为高度尺,10为刻度尺,11为电子秤,12为牛舍,13为第一栏杆座,14为第二栏杆座,15为插孔,16为第三栏杆座,17为限腿栏杆,18为操作室。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至4所示,该围栏式活牛体尺测量通道包括由围栏1组成的牲畜走廊2,围栏1固定在地面上,牲畜走廊2分为左侧的行走区3与右侧的检验区4,检验区4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安装在围栏1上的牲畜入口门5与出口门6,入口门5与出口门6都为框架式门,出口门6的中上部固定连接有牛颈夹7,围栏1内侧的检验区4里其前后两侧至少各设置有一根限制牲畜躯体活动的限体栏杆8,检验区4后侧的围栏1上沿竖直方向安装有高度尺9,检验区4上端的围栏1上水平安装有刻度尺10,检验区4内设置有与地面齐平的电子秤11。

本实用型设置在牛舍12的外部,牛舍12的出口与本实用型牲畜走廊2的左侧入口连通,牛舍12内的牛可沿牲畜走廊2进入到检验区4内,围栏1之间的牲畜走廊2宽度被设计成只能供一只牛通过的尺寸,当被检测牛进入到检验区4后,关闭入口门5与出口门6,然后将牛的头部固定在颈夹7内,颈夹7为现有公知的技术,查看被检测牛的躯体是否与围栏1间存在较大空隙,如果此空隙较大,则在被检测牛前后两侧的合适位置分别设置一根限体栏杆8,由于入口门5与出口门6都为框架式门,因此限体栏杆8的两端很容易架设在入口门5、出口门6上,这样可以对不同体型大小的牛进行限位,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测量通道由于设计不合理,导致牛的身体四处乱动,进而影响测量效率、威胁牛自身与工作人员安全的问题,电子秤11上设置有显示器,为了方便读取体重,可将显示器固定安装在围栏1上,刻度尺10与高度尺9的设置,则可以方便读取牛的体长与身高,由于牛的身体已经被很好地限定在检验区4内,对于其它数据的收集,工作人员就可以放心、快捷地进行测量、采集,体尺测量完毕后,将牛头从颈夹7上取下,并拔出限体栏杆8,将牛从出口门6处放出即可,操作简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围栏式活牛体尺测量通道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如附图2、3所示,入口门5上至少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栏杆座13,在颈夹7前后两侧的出口门6上至少各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栏杆座14,第一栏杆座13与第二栏杆座14的位置相对应且都呈长条状,沿第一栏杆座13与第二栏杆座14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多个位置相对应的插孔15,限体栏杆8的一端插设在入口门5的插孔15内,限体栏杆8的另一端插设在出口门6相对应的插孔15内。

第一栏杆座13与第二栏杆座14的设置,不仅能够起到增加入口门5与出口门6自身强度的问题,而且其上面的插孔15还可以方便限体栏杆8的插入与拔出,使工作人员能够根据牛的体型大小,对牛在检验区4内的站立空间进行灵活调整,保证了检测过程中的安全与高效。

如附图1所示,检验区4前、后围栏1的底部至少各固定连接有一个位置相对应且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三栏杆座16,第三栏杆座16呈长条状,检验区4前、后两侧的第三栏杆座16沿其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多个位置相对应的插孔15,检验区4内至少设置有一个横跨检验区4的限腿栏杆17,限腿栏杆17的两端分别插设在检验区4前、后两侧的插孔15内。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将一根或多根限腿栏杆17通过插孔15插入到第三栏杆座16内的合适位置,进一步增强对检验区4内牛的限定效果,避免牛的四肢前后乱动、蹬踏,确保了工作人员的安全。

根据实际需要,行走区3与检验区4的地面上都铺设有橡胶地板;或/和,限体栏杆8、限腿栏杆17、围栏1上都包裹有弹性保护层。橡胶地板的设置,可以减小地面对牛蹄的损伤,弹性保护层可以是珍珠棉,也可以是橡胶,通过设置弹性保护层,可以避免牛在行进过程刮烂身体,确保了牛在检测过程中的安全。

如附图1、4所示,检验区4的后侧设置有操作室18。操作室18内设置有储物箱、操作台等,可以方便工作人员存放、记录体尺数据以及各种存放各种测量工具,方便下一回使用。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