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固定鱼竿的装置和钓鱼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34387发布日期:2019-03-19 20:38阅读:535来源:国知局
调整固定鱼竿的装置和钓鱼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钓鱼用的附件,特别是涉及适用于钓鱼时支撑鱼竿的支架,尤其涉及调整固定鱼竿的装置,本实用新型还涉及当座位用的钓鱼箱。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垂钓不但已广泛成为中老年人的休闲娱乐活动,而且现在更受到了许多年轻人的青睐。垂钓者通常在钓鱼时用手拿着鱼竿,这样非常累和不方便;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钓鱼之渔具的智能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现有技术垂钓者在钓鱼时常把鱼竿通过若干附件固定在地上,这样操作费时间也不方便;还有一种现有技术是通过调整螺丝并锁紧来上下调节鱼竿高度并固定鱼竿的,若要再调整就需松动螺丝,再调整螺丝并锁紧,非常繁琐。因此在垂钓过程中,为了方便垂钓者的垂钓,设计一种简单操作就能调整鱼竿高度的装置,是非常有必要的;在现有技术中人们常把调整固定鱼竿的装置称为炮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调整固定鱼竿的装置和钓鱼箱, 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和成本低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调整固定鱼竿的装置,包括左端开口的外壳、设置在该外壳上的转接部件和卡板,以及将所述外壳和卡板连接在一起并使所述外壳相对于所述卡板能转动的旋转机构,还有安装在所述外壳内与所述旋转机构一起使所述外壳相对于所述卡板只能朝一个方向转动的限位机构,该限位机构解锁后,所述外壳不受所述旋转机构约束,所述外壳相对于所述卡板能随意转动。

所述旋转机构采用包括单向轴承在内的结构;所述限位机构能使所述外壳受所述旋转机构之单向轴承的约束,导致所述外壳相对于所述卡板只能朝一个方向转动;所述限位机构又能解除所述外壳受所述旋转机构之单向轴承的约束,导致所述外壳不受所述旋转机构之单向轴承约束后,所述外壳相对于所述卡板能随意转动。

所述旋转机构还包括第一轴承、第二轴承、设有第一中心通孔的齿环、后盖和前端有螺纹的第一螺栓;所述齿环的外端面设有一圈间隔均匀的齿,所述齿环的第一中心通孔处设有第一内轴向键槽;所述后盖上设有第二中心通孔,该后盖的右端面和左端面分别设有都与第二中心通孔同中心轴线的一圈第二止口凸起和第二轴承室,所述后盖的右端面还设有第一凸起,该第一凸起上设有第一凹腔;

所述单向轴承的内圈中心通孔处设有第二内轴向键槽,该单向轴承的外圈外表面设有第一外轴向键槽;

所述外壳后端的内表面设有同中心轴线的第一凸台和一圈第一止口凸起,该第一凸台上设有与第一螺栓前端螺纹相适配的第一螺纹孔,所述外壳前端设有第一通孔;

所述卡板上设有第三中心通孔,该卡板的右端面分别设有都与所述第三中心通孔同中心轴线的一圈第三凸起、第一凸轴和位于该第三凸起与第一凸轴之间的第三轴承室,所述第一凸轴的自由端外表面设有第二外轴向键槽,所述卡板的左端面设有与所述第三中心通孔同中心轴线的第一轴承室;

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拨杆、挡圈、下卡扣和下弹性元件;所述拨杆包括手柄和与该手柄左端面一端连接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上靠近手柄左端面处设有一圈凹位,所述连接轴的自由端为扁平轴位;所述下卡扣为一端有缺口位的扁平块,该有缺口位的一端设有与所述连接轴之扁平轴位相适配的扁平轴孔;

所述第一轴承位于所述卡板的第一轴承室内;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孔套在所述卡板的第一凸轴的底部, 该第二轴承一部分位于所述卡板的第三轴承室内,另一部分位于所述后盖的第二轴承室内;所述单向轴承位于所述齿环的第一中心通孔内,键位于所述单向轴承的第一外轴向键槽和所述齿环的第一内轴向键槽内将所述单向轴承与所述齿环连接固定在一起;所述齿环位于所述后盖与所述外壳之间,并且所述齿环之第一中心通孔卡在所述外壳的第一止口凸起和后盖的第二止口凸起上,所述外壳的第一止口凸起和后盖的第二止口凸起还分别顶在所述齿环之第一中心通孔内的单向轴承的外圈上,所述后盖固定在所述外壳上并将所述外壳的左端开口遮住;平键位于所述单向轴承的第二内轴向键槽和所述卡板之第一凸轴的第二外轴向键槽内将所述单向轴承与所述卡板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螺栓从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孔和卡板的第三中心通孔插入后拧入在所述外壳的第一凸台之第一螺纹孔内;所述后盖与所述卡板的第三凸起之间有间隙;所述拨杆的连接轴从所述外壳的第一通孔插入,所述挡圈卡在所述连接轴的凹位处将所述拨杆固定在所述外壳上,其中所述拨杆的手柄位于所述外壳的右端面外,所述下卡扣的扁平轴孔位于所述连接轴的扁平轴位上,所述连接轴的自由端位于所述后盖之第一凸起的第一凹腔内,所述下弹性元件位于所述下卡扣与所述外壳的内壁之间,在所述下弹性元件的弹力作用下, 所述下卡扣顶在所述齿环的某一个齿上,使所述外壳受所述单向轴承的约束,导致所述外壳相对于所述卡板只能朝一个方向转动,用手拨动所述拨杆的手柄,所述下卡扣与所述齿环的齿分离,使所述外壳不受所述单向轴承约束,所述外壳相对于所述卡板能随意转动。

所述限位机构还包括上卡扣和上弹性元件,所述上卡扣也为一端有缺口位的扁平块,该有缺口位的一端设有与所述连接轴相适配的圆轴孔;所述上卡扣的圆轴孔位于靠近所述挡圈的连接轴上,所述上弹性元件位于所述上卡扣与所述外壳的内壁之间,在所述上弹性元件的弹力作用下, 所述上卡扣挂在所述齿环的某一个齿上。

所述上弹性元件为一头为小端而另一头为大端的上塔簧,所述上卡扣上设有上定位孔,所述上塔簧的小端位于所述上卡扣的上定位孔内,所述上塔簧的大端顶在所述外壳的内壁上。

所述下弹性元件为一头为小端而另一头为大端的下塔簧,所述下卡扣上设有下定位孔,所述下塔簧的小端位于所述下卡扣的下定位孔内,所述下塔簧的大端顶在所述外壳的内壁上。

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都为平面轴承。

所述调整固定鱼竿的装置还包括能固定在其它物件上的安装固定座;所述卡板能在不借助工具的情况下设置在所述安装固定座上;其它物件包括钓鱼箱或钓鱼者的座椅。

所述安装固定座中间设有U型凹位和两边共设有四个安装通孔,该U型凹位上设有U型缺口;所述卡板上设有与所述安装固定座的U型凹位相适配的U型凹边;所述安装固定座固定在其它物件上后,所述卡板的U型凹边插入所述安装固定座的U型凹位内而固定。

还提供了一种钓鱼箱,包括钓鱼箱下壳体;所述钓鱼箱下壳体的至少一个外表面上固定有上述调整固定鱼竿的装置。

同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调整固定鱼竿的装置和钓鱼箱之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调整固定鱼竿的装置设置有使外壳只能朝一个方向转动的旋转机构和限位机构,这样就可以改变位于外壳上的转接部件的上下角度,进而达到调节鱼竿的上下高度;而在钓鱼箱之钓鱼箱下壳体的至少一个外表面上固定有本实用新型调整固定鱼竿的装置,在钓鱼时,钓鱼者坐在钓鱼箱上不用起身就可以很方便地调节鱼竿的上下高度,也能很方便地放置和取下鱼竿,会大大缩短时间和减少钓鱼者的疲劳度,尤其是在钓鱼竞技比赛时优势更为明显,不用时将本实用新型调整固定鱼竿的装置取下,放在钓鱼箱内,避免了弄脏本实用新型调整固定鱼竿的装置,也能防止了本实用新型调整固定鱼竿的装置丢失;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和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调整固定鱼竿的装置的轴测投影示意图;

图2是所述调整固定鱼竿的装置分解后的轴测投影示意图之一;

图3是所述调整固定鱼竿的装置分解后的轴测投影示意图之二;

图4是所述调整固定鱼竿的装置的正投影主视示意图;

图5是所述调整固定鱼竿的装置的正投影右视示意图;

图6是图4中A-A的剖视放大示意图;

图7是图4中B-B的剖视放大示意图;

图8是图4中C-C的剖视放大示意图;

图9是图4中D-D的剖视示意图;

图10是图5中E-E的剖视示意图,图中所述调整固定鱼竿的装置之限位机构与旋转机构一起使外壳相对于卡板只能朝一个方向转动;

图11是图5中E-E的剖视示意图,图中所述限位机构已解锁使外壳不受旋转机构的约束,外壳相对于卡板能随意转动;

图12是所述调整固定鱼竿的装置之限位机构的轴测投影示意图;

图13是所述限位机构分解后的轴测投影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钓鱼箱的轴测投影示意图;

图15是鱼竿放置在钓鱼箱上的调整固定鱼竿的装置之轴测投影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至图13, 一种调整固定鱼竿的装置,包括左端开口的外壳1、设置在该外壳1上的转接部件2和卡板3,以及将所述外壳1和卡板3连接在一起并使所述外壳1相对于所述卡板3能转动的旋转机构4,还有安装在所述外壳1内与所述旋转机构4一起使所述外壳1相对于所述卡板3只能朝一个方向转动的限位机构5,该限位机构5解锁后,所述外壳1不受所述旋转机构4约束,所述外壳1相对于所述卡板3能随意转动。

本实用新型所说的只能朝一个方向转动意思是所述外壳1相对于所述卡板3只能逆时针转动或顺时针转动,例如图1和图14中,调整固定鱼竿的装置安装在钓鱼箱8之钓鱼箱下壳体89的右外表面上,转接部件2的朝向与坐在钓鱼箱8上的钓鱼者的目视方向一致, 钓鱼者用自己的右手就能调整位于自己右手边的调整固定鱼竿的装置,这时在限位机构5的作用下所述外壳1相对于所述卡板3只能逆时针转动;若调整固定鱼竿的装置安装在钓鱼箱8之钓鱼箱下壳体89的左外表面上, 转接部件2的朝向与坐在钓鱼箱8上的钓鱼者的目视方向一致, 钓鱼者用自己的左手就能调整位于自己左手边的调整固定鱼竿的装置,这时在限位机构5的作用下所述外壳1相对于所述卡板3只能顺时针转动。本实用新型所说的随意转动的意思是所述外壳1相对于所述卡板3能顺时针转动,也能逆时针转动,即两个方向都能转动。转接部件2的作用是直接连接鱼竿或通过其它转换部件连接鱼竿。

参见图1至图13, 所述旋转机构4采用包括单向轴承41在内的结构;所述限位机构5能使所述外壳1受所述旋转机构4之单向轴承41的约束,导致所述外壳1相对于所述卡板3只能朝一个方向转动;所述限位机构5又能解除所述外壳1受所述旋转机构4之单向轴承41的约束,导致所述外壳1不受所述旋转机构4之单向轴承41约束后,所述外壳1相对于所述卡板3能随意转动。单向轴承是在一个方向上可以自由转动,而在另一个方向上锁死的一种轴承。

参见图2至图13, 所述旋转机构4还包括第一轴承42、第二轴承43、设有第一中心通孔441的齿环44、后盖45和前端有螺纹的第一螺栓46;所述齿环44的外端面设有一圈间隔均匀的齿445,所述齿环44的第一中心通孔441处设有第一内轴向键槽;所述后盖45上设有第二中心通孔451,该后盖45的右端面和左端面分别设有都与第二中心通孔451同中心轴线的一圈第二止口凸起452和第二轴承室453,所述后盖45的右端面还设有第一凸起454,该第一凸起454上设有第一凹腔4545,所述后盖45上还设有通孔459,用来固定后盖45用;

所述单向轴承41的内圈中心通孔411处设有第二内轴向键槽412,该单向轴承41的外圈外表面设有第一外轴向键槽413;

所述外壳1后端的内表面设有同中心轴线的第一凸台11和一圈第一止口凸起12,该第一凸台11上设有与第一螺栓46前端螺纹相适配的第一螺纹孔111,所述外壳1前端设有第一通孔13,所述外壳1上还设有第四凸台14,该第四凸台14上设有与螺丝47之外螺纹相适配的第四螺纹孔141,用来固定后盖45用;

所述卡板3上设有第三中心通孔31,该卡板3的右端面分别设有都与所述第三中心通孔31同中心轴线的一圈第三凸起32、第一凸轴33和位于该第三凸起32与第一凸轴33之间的第三轴承室34,所述第一凸轴33的自由端外表面设有第二外轴向键槽333,所述卡板3的左端面设有与所述第三中心通孔31同中心轴线的第一轴承室35;

所述限位机构5包括拨杆51、挡圈52、下卡扣53和下弹性元件54;所述拨杆51包括手柄511和与该手柄511左端面一端连接的连接轴512,所述连接轴512上靠近手柄511左端面处设有一圈凹位5121,所述连接轴512的自由端为扁平轴位5122;所述下卡扣53为一端有下缺口位531的扁平块,该有下缺口位531的一端设有与所述连接轴512之扁平轴位5122相适配的扁平轴孔532;

所述第一轴承42位于所述卡板3的第一轴承室35内;所述第二轴承43的内孔套在所述卡板3的第一凸轴33的底部, 该第二轴承43一部分位于所述卡板3的第三轴承室34内,另一部分位于所述后盖45的第二轴承室453内;所述单向轴承41位于所述齿环44的第一中心通孔441内,键49A位于所述单向轴承41的第一外轴向键槽413和所述齿环44的第一内轴向键槽(未标出)内将所述单向轴承41与所述齿环44连接固定在一起;所述齿环44位于所述后盖45与所述外壳1之间,并且所述齿环44之第一中心通孔441卡在所述外壳1的第一止口凸起12和后盖45的第二止口凸起452上,所述外壳1的第一止口凸起12和后盖45的第二止口凸起452还分别顶在所述齿环44之第一中心通孔441内的单向轴承41的外圈上,所述后盖45固定在所述外壳1上并将所述外壳1的左端开口遮住,例如用螺丝47穿过后盖45上的通孔459再拧入外壳1之第四凸台14的第四螺纹孔141内使后盖45固定在外壳1上,一般在所述外壳1的左端开口处设有与后盖45适配的止口15,使得后盖45刚好位于外壳1之左端开口的止口15处,后盖45也刚好与外壳1的左端面平齐;平键49位于所述单向轴承41的第二内轴向键槽412和所述卡板3之第一凸轴33的第二外轴向键槽333内将所述单向轴承41与所述卡板3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螺栓46从所述第一轴承42的内孔和卡板3的第三中心通孔31插入后拧入在所述外壳1的第一凸台11之第一螺纹孔111内;所述后盖45与所述卡板3的第三凸起32之间有间隙9;所述拨杆51的连接轴512从所述外壳1的第一通孔13插入,所述挡圈52卡在所述连接轴512的凹位5121处将所述拨杆51固定在所述外壳1上,其中所述拨杆51的手柄511位于所述外壳1的右端面外,所述下卡扣53的扁平轴孔532位于所述连接轴512的扁平轴位5122上,所述连接轴512的自由端5129位于所述后盖45之第一凸起454的第一凹腔4545内,所述下弹性元件54位于所述下卡扣53与所述外壳1的内壁之间,在所述下弹性元件54的弹力作用下, 所述下卡扣53顶在所述齿环44的某一个齿445上,使所述外壳1受所述单向轴承41的约束,导致所述外壳1相对于所述卡板3只能朝一个方向转动,用手拨动所述拨杆51的手柄511,所述下卡扣53与所述齿环44的齿445分离,使所述外壳1不受所述单向轴承41约束,所述外壳1相对于所述卡板3能随意转动。

参见图1、图10和图14,限位机构与旋转机构一起限制外壳,将外壳锁住,即在所述限位机构之下弹性元件54的弹力作用下, 所述下卡扣53顶在所述齿环44的某一个齿445上,使所述外壳1受所述单向轴承41的约束,导致所述外壳1相对于所述卡板3只能朝一个方向转动,图中所述外壳1相对于所述卡板3只能逆时针转动,图10中箭头F表示逆时针转动方向,此时在外力作用下(用手上抬转接部件2),所述外壳1连同后盖45、第一轴承42、第二轴承43和齿环44及其内的单向轴承41一起逆时针转动,外力消失即松手则外壳1能定住不转动,这样就可以改变转接部件2的上下角度,进而达到调节了鱼竿的上下高度。

参见图1、图11和图14,限位机构解锁后使外壳1不受旋转机构4的约束,即用手拨动(用手下压)拨杆51的手柄511,所述下卡扣53与所述齿环44的齿445分离,使所述外壳1不受所述单向轴承41约束,所述外壳1相对于所述卡板3能随意转动,图中所述外壳1相对于所述卡板3可以逆时针转动也可以顺时针转动,此时在外力作用下(用手拨动转接部件2),所述外壳1连同后盖45随第一轴承42和第二轴承43一起可以逆时针转动也可以顺时针转动。下压手柄511的手松开后,在所述下弹性元件54的弹力作用下, 所述下卡扣53又顶在所述齿环44的某一个齿445上,使所述外壳1又受所述单向轴承41的约束,导致所述外壳1相对于所述卡板3只能朝一个方向转动。

参见图2、图3、图7和图9至图13, 所述限位机构5还包括上卡扣55和上弹性元件56,所述上卡扣55也为一端有上缺口位551的扁平块,该有上缺口位551的一端设有与所述连接轴512相适配的圆轴孔552;所述上卡扣55的圆轴孔552位于靠近所述挡圈52的连接轴512之圆轴位5123上,所述上弹性元件56位于所述上卡扣55与所述外壳1的内壁之间,在所述上弹性元件56的弹力作用下, 所述上卡扣55挂在所述齿环44的某一个齿445上;连接轴512的圆轴位5123位于凹位5121与扁平轴位5122之间,因此安装时上卡扣55在挡圈52和下卡扣53之间,下卡扣53的扁平轴孔532端刚好位于上卡扣55的上缺口位551,而上卡扣55的圆轴孔552端刚好位于下卡扣53的下缺口位531。上卡扣55的作用是起到平衡的作用;当下卡扣53顶在所述齿环44的某一个齿445上,外壳1相对于卡板3朝一个方向转动时,齿环44转动,上卡扣55会被瞬时弹开,齿环44不转动时,上卡扣55又挂在所述齿环44的某一个齿445上;而当下卡扣53与所述齿环44的齿445分离时,还能协助让下卡扣53与所述齿环44的齿445不相碰。

参见图2、图3、图7和图9至图13,为了定位准确,所述上弹性元件56为一头为小端而另一头为大端的上塔簧,所述上卡扣55上设有上定位孔559,所述上塔簧的小端位于所述上卡扣55的上定位孔559内,所述上塔簧的大端顶在所述外壳1的内壁上。还可以在所述外壳1的内壁上设置上塔簧之大端的定位结构。

参见图2、图3、图7和图9至图13,为了定位准确,所述下弹性元件54为一头为小端而另一头为大端的下塔簧,所述下卡扣53上设有下定位孔539,所述下塔簧的小端位于所述下卡扣53的下定位孔539内,所述下塔簧的大端顶在所述外壳1的内壁上。还可以在所述外壳1的内壁上设置下塔簧之大端的定位结构。

参见图2、图3、图6和图9,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摩擦力,所述第一轴承42和第二轴承43都可以采用平面轴承;平面轴承(又称推力轴承)是由带滚针或圆柱滚子或钢球的平面保持架组件和平面垫圈组成的元件;一般地, 第二轴承43的直径比第一轴承42的直径大,即第二轴承43采用大一点的平面轴承, 第一轴承42采用小一点的平面轴承。

参见图1至图4、图10和图11,所述外壳1的形状类似于吉它外壳的形状,实用和美观大方。

参见图1至图7、图9至图11、图14和图15,为了安装和使用方便,所述调整固定鱼竿的装置还包括能固定在其它物件上的安装固定座6;所述卡板3能在不借助工具的情况下设置在所述安装固定座6上;其它物件包括钓鱼箱或钓鱼者的座椅。这样先将安装固定座6固定在其它物件例如钓鱼箱上,在使用时,再将调整固定鱼竿的装置之卡板3设置在所述安装固定座6上。

参见图1至图7、图9至图11、图14和图15, 为了安装和使用更方便,所述安装固定座6中间设有U型凹位69和两边共设有四个安装通孔68,该U型凹位69上设有U型缺口699;所述卡板3上设有与所述安装固定座6的U型凹位69相适配的U型凹边39;所述安装固定座6固定在其它物件上后,所述卡板3的U型凹边39插入所述安装固定座6的U型凹位69内而固定。四枚螺丝7各自穿过安装固定座6的四个安装通孔68后将安装固定座6固定在其它物件上,例如固定在钓鱼箱下壳体89的右外表面上。

参见图2、图3、图6和图9,所述旋转机构4还包括螺栓盖48,螺栓盖48位于所述卡板3的第一轴承室35的口端,将卡板3的第一轴承室35封住。

参见图1至图14,一种钓鱼箱8,包括钓鱼箱下壳体89;所述钓鱼箱下壳体89的至少一个外表面上固定有上述各实施例中的调整固定鱼竿的装置,例如在钓鱼箱下壳体89的右外表面上固定有上述各实施例中的调整固定鱼竿的装置;若没有安装固定座6,可以直接将卡板3固定在钓鱼箱下壳体89的一个外表面上;若有安装固定座6,则先用四枚螺丝7将安装固定座6固定在钓鱼箱下壳体89的一个外表面上,再将卡板3设置在所述安装固定座6上。转接部件2可以直接连接鱼竿,也可以通过其它转换部件连接鱼竿。为了减轻重量,转接部件2一般采用中空管,而为了防止进水,转接部件2的自由端封闭,此时需要将鱼竿套在转接部件2的自由端,或者将其它转换部件套在转接部件2的自由端。

参见图15,该图15是钓鱼时的一个应用示意图,横支撑杆98套在转接部件2的自由端,横支撑杆98上还固定有一根竖支撑杆97,而鱼竿99则安放在横支撑杆98之自由端的叉和竖支撑杆97之自由端的叉上,钓鱼者坐在钓鱼箱上只需用右手逆时针转动转接部件2,就可以改变转接部件2的上下角度,进而达到调节了鱼竿的上下高度。在钓鱼时,钓鱼者坐在钓鱼箱上不用起身就可以很方便地调节鱼竿的上下高度,也能很方便地放置和取下鱼竿,会大大缩短时间和减少钓鱼者的疲劳度,尤其是在钓鱼竞技比赛时优势更为明显;不用时将本实用新型调整固定鱼竿的装置取下,放在钓鱼箱内,避免了弄脏本实用新型调整固定鱼竿的装置,也能防止了本实用新型调整固定鱼竿的装置丢失。横支撑杆98和竖支撑杆97就是其它转换部件。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跟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