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养殖的搁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37456发布日期:2019-07-24 08:47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养殖的搁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昆虫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养殖的搁板。



背景技术:

自然界中的昆虫有一百多万种,分布广泛,总体生物量巨大,在生态系统或食物链中起着复杂而重要的作用。部分昆虫可为人类制造或提供原材料、食品或药品等,其作用和价值值得我们去开挖。

人类很早就对昆虫进行了利用和研究,特别是近代以来加快了研究和开发的力度。自然界的天然昆虫已经无法满足人类的需求,因此昆虫养殖逐渐受到了重视。养殖的目的有以下几个方面:(1)为人类提供原材料;(2)食用或药用;(3)提供动物蛋白饲料;(4)培养害虫天敌或生产昆虫病毒,用于防治农林业害虫;(5)用于科学研究。

目前在养殖昆虫方面,采用养殖框对昆虫进行养殖,先将搁板放置在养殖框中,再将虫卵放置在搁板上,并在搁板上放置饲料。但是现有技术搁板放置的虫卵和饲料混在一起,不便于对虫卵进行培育。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便于养殖的搁板,对虫卵的放置区域进行限定,避免虫卵和饲料混在一起,便于对虫卵进行培育;同时在养殖时,能对放置凸条处的虫卵进行温控培育,温控区域针对性强;能对放置槽中的搁板进行扣压,防止搁板脱离放置槽;能控制多块搁板,将多块搁板整体脱离集中控制台的放置槽,提高隔板转移的效率;通过温控框架的双层设计,先将集中控制台放置在温控框架的T型支撑板上,对虫卵培育,集中控制台处于温控框架的下部,便于温控框架处的光照系统对集中控制台温度控制,再将集中控制台整体放置在搁置台上,然后在搁板中投放饲料,对幼虫孵化管理,集中控制台处于温控框架的上部,方便在搁板的相应位置投放饲料,同时便于观察虫卵孵化情况。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养殖的搁板,包括板体,其特征在于:板体的顶面设有放置凸条。本实用新型对虫卵放置区域进行限定,避免虫卵和饲料混在一起,便于对虫卵进行培育。

进一步,板体的顶面边缘处设有凸台,凸台与板体一体成型,板体的顶面设有机械把手,机械把手设于凸台中,机械把手的顶面高于凸台的顶面。凸台的顶面与板体的顶面存在一定的高度差,凸台对饲料及幼虫起到阻挡作用,防止饲料及幼虫从搁板上掉落;而且由于机械把手的顶面高于凸台的顶面,当机械手设在机械把手的底面处时,机械手不与板体的顶面进行触碰,再控制机械手向上运动时,可将搁板从养殖框中抓取处,方便机械手在搁板的顶部稳定施力,施力空间较大,操作方便。相邻两个机械把手对称设置,便于对称设置的机械手同时抓取相应的机械把手。

进一步,板体和凸台的四个角处设有卡槽,当卡槽与养殖框的支撑座相匹配时,可将搁板限位在养殖框中。

进一步,板体的顶面设有限位凸起,限位凸起的顶面高于凸台的顶面,限位凸起对板体顶面的上方空间进行限定作用,使得其他类型的板叠放在凸台上时,其他类型的板与凸台之间留有一定空间,具有足够的空气流动。

进一步,板体设有通孔,通孔设于机械把手的下方,在对搁板进行清洗时,水能从板体的通孔中流出,防止板体出现积水现象。

进一步,机械把手的底部设有安装座,安装座设于板体的顶面上,增加机械把手的底部与板体之间的接触面积。

进一步,机械把手的底面设有限位板,限位板与机械把手之间形成限位空间,当采用机械手对机械把手进行抓取时,机械手设置在限位空间中,增加搁板在机械手上的稳定性。

进一步,机械把手的底面设有防滑垫,防滑垫设于限位空间中,增加机械手与机械把手的摩擦力,进一步增加搁板在机械手上的稳定性。

进一步,板体的长度和宽度为300~2000mm,根据养殖范围对板体的长度和宽度进行调整。

一种便于养殖的搁板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对温控框架安装:将温控框架水平放置在饲养台上,再将温控框架的电源线接通电源,接着对搁置台进行擦洗,然后对T型支撑板进行擦洗;

(b)对集中控制台清洗:先采用清水对集中控制台进行清洗,再将集中控制台晒干;

(c)逐块放置搁板,再对搁板整体进行固定:先采用清水对搁板进行清洗,再将搁板晒干,接着逐块将搁板放置到集中控制台的放置槽中,搁板的凸台顶面与集中控制台的顶面齐平,然后在集中控制台的顶部放置两块压板,再将两块压板分别向集中控制台的中心位置滑动,压板侧面的凸块卡入到机械把手中,每块搁板的机械把手对应一块凸块,当压板的螺纹孔与集中控制台的螺纹孔相互对准时,在压板的螺纹孔与集中控制台的螺纹孔之间拧入固定螺丝,压板压紧搁板的凸台顶面;

(d)对虫卵培育:将集中控制台放置在温控框架的T型支撑板上,再对集中控制台的拉杆向内施力,将集中控制台在T型支撑板上滑动,集中控制台滑入到温控框架的内部,温控框架处的光照系统与板体顶面的放置凸条上下对准设置,接着在每块搁板的放置凸条处放置虫卵,然后开启温控框架,调整光照系统的温度,对虫卵培育4-5天;

(e)对幼虫孵化管理:当培育的虫卵的颜色处于灰绿色或紫色时,对集中控制台的拉杆向外施力,将集中控制台在T型支撑板上滑动,集中控制台滑出温控框架的内部,再将集中控制台整体放置在搁置台上,虫卵开始孵化,然后在搁板中投放饲料;

(f)对昆虫投料喂养:当搁板中的虫卵均孵化后,将压板的螺纹孔与集中控制台的螺纹孔之间的固定螺丝拧出,再通过机械抓手抓取压板顶面的受力把手,将搁板整体脱离集中控制台的放置槽,并通过机械抓手将搁板放置在饲养台上,然后将两块压板分别向搁板的两侧滑动,拆除压板,再将搁板逐一放置在养殖框中,然后在搁板中投放饲料进行喂养。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虫卵放置在放置凸条处,对虫卵的放置区域进行限定,避免虫卵和饲料混在一起,便于对虫卵进行培育。

本实用新型在板体的顶面边缘处设置凸台,凸台与板体一体成型,这样凸台的顶面与板体的顶面存在一定的高度差,凸台对饲料及幼虫起到阻挡作用,防止饲料及幼虫从搁板上掉落。

本实用新型在板体的顶面设置机械把手,机械把手设于凸台中。由于机械把手的顶面高于凸台的顶面,当机械手设在机械把手的底面处时,机械手不与板体的顶面进行触碰,再控制机械手向上运动时,可将搁板从养殖框中抓取处,方便机械手在搁板的顶部稳定施力,施力空间较大,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在机械把手的底面设有限位板,限位板与机械把手之间形成限位空间,当采用机械手对机械把手进行抓取时,机械手设置在限位空间中,增加搁板在机械手上的稳定性。在机械把手的底面设置防滑垫,防滑垫设于限位空间中,增加机械手与机械把手的摩擦力,进一步增加搁板在机械手上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在养殖时,将集中控制台放置在温控框架的T型支撑板上,再对集中控制台的拉杆向内施力,将集中控制台在T型支撑板上滑动,集中控制台滑入到温控框架的内部,温控框架处的光照系统与板体顶面的放置凸条上下对准设置,光照系统对放置凸条处的虫卵进行温控培育,温控区域针对性强。搁板放置到集中控制台的放置槽中时,通过压板侧面的凸块卡入到机械把手中,每块搁板的机械把手对应一块凸块,能对放置槽中的搁板进行扣压,防止搁板脱离放置槽。当机械抓手抓取压板顶面的受力把手,将多块搁板整体脱离集中控制台的放置槽,能控制多块搁板,提高隔板转移的效率。通过温控框架的双层设计,先将集中控制台放置在温控框架的T型支撑板上,对虫卵培育,集中控制台处于温控框架的下部,便于温控框架处的光照系统对集中控制台温度控制,再将集中控制台整体放置在搁置台上,然后在搁板中投放饲料,对幼虫孵化管理,集中控制台处于温控框架的上部,方便在搁板的相应位置投放饲料,同时便于观察虫卵孵化情况。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机械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机械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温控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集中控制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处于逐块放置搁板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处于对虫卵培育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处于对幼虫孵化管理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处于对昆虫投料喂养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板体;2-凸台;3-机械把手;4-卡槽;5-限位凸起;6-放置凸条;7-通孔;8-安装座;9-限位板;10-限位空间;11-防滑垫;12-温控框架;13-光照系统;14-搁置台;15-T型支撑板;16-集中控制台;17-放置槽;18-拉杆;19-压板;20-受力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具体包括板体1,板体1的顶面设有放置凸条6,将虫卵放置在放置凸条6处,对虫卵的放置区域进行限定,避免虫卵和饲料混在一起,便于对虫卵进行培育。板体1的顶面边缘处设有凸台2,凸台2与板体1一体成型。板体1和凸台2的四个角处设有卡槽4,当卡槽4与养殖框的支撑座相匹配时,可将搁板限位在养殖框中。板体1的顶面设有限位凸起5,限位凸起5的顶面高于凸台2的顶面,限位凸起5对板体1顶面的上方空间进行限定作用,使得其他类型的板叠放在凸台2上时,其他类型的板与凸台2之间留有一定空间,具有足够的空气流动。板体1的长度和宽度在300~2000mm,根据养殖范围对板体1的长度和宽度进行调整。

板体1的顶面设有机械把手3,机械把手3设于凸台2中,机械把手3的顶面高于凸台2的顶面。相邻两个机械把手3对称设置,便于对称设置的机械手同时抓取相应的机械把手3。板体1设有通孔7,通孔7设于机械把手3的下方,在对搁板进行清洗时,水能从板体1的通孔7中流出,防止板体1出现积水现象。机械把手3的底部设有安装座8,安装座8设于板体1的顶面上,增加机械把手3的底部与板体1之间的接触面积。

如图3和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在基于实施例一技术方案下,对机械把手3进行设计。机械把手3的底面设有限位板9,限位板9与机械把手3之间形成限位空间10,当采用机械手对机械把手3进行抓取时,机械手设置在限位空间10中,增加搁板在机械手上的稳定性。机械把手3的底面设有防滑垫11,防滑垫11设于限位空间10中,增加机械手与机械把手3的摩擦力,进一步增加搁板在机械手上的稳定性。

如图5至图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养殖的搁板的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对温控框架12安装:将温控框架12水平放置在饲养台上,再将温控框架12的电源线接通电源。接着对搁置台14进行擦洗,然后对T型支撑板15进行擦洗。

(b)对集中控制台16清洗:先采用清水对集中控制台16进行清洗,再将集中控制台16晒干。

(c)逐块放置搁板,再对搁板整体进行固定:先采用清水对搁板进行清洗,再将搁板晒干。接着逐块将搁板放置到集中控制台16的放置槽17中,搁板的凸台顶面与集中控制台16的顶面齐平。然后在集中控制台16的顶部放置两块压板19,再将两块压板19分别向集中控制台16的中心位置滑动,压板19侧面的凸块卡入到机械把手中,每块搁板的机械把手对应一块凸块。当压板19的螺纹孔与集中控制台16的螺纹孔相互对准时,在压板19的螺纹孔与集中控制台16的螺纹孔之间拧入固定螺丝,压板19压紧搁板的凸台顶面。

(d)对虫卵培育:将集中控制台16放置在温控框架12的T型支撑板15上,再对集中控制台16的拉杆18向内施力,将集中控制台16在T型支撑板15上滑动,集中控制台16滑入到温控框架12的内部,温控框架12处的光照系统13与板体顶面的放置凸条上下对准设置,接着在每块搁板的放置凸条处放置虫卵。然后开启温控框架12,调整光照系统13的温度,对虫卵培育4-5天。

(e)对幼虫孵化管理:当培育的虫卵的颜色处于灰绿色或紫色时,对集中控制台16的拉杆18向外施力,将集中控制台16在T型支撑板15上滑动,集中控制台16滑出温控框架12的内部。再将集中控制台16整体放置在搁置台14上,虫卵开始孵化,然后在搁板中投放饲料。

(f)对昆虫投料喂养:当搁板中的虫卵均孵化后,将压板19的螺纹孔与集中控制台16的螺纹孔之间的固定螺丝拧出,再通过机械抓手抓取压板19顶面的受力把手20,将搁板整体脱离集中控制台16的放置槽17,并通过机械抓手将搁板放置在饲养台上。然后将两块压板19分别向搁板的两侧滑动,拆除压板19,再将搁板逐一放置在养殖框中,然后在搁板中投放饲料进行喂养。

本实用新型在养殖时,将集中控制台16放置在温控框架12的T型支撑板15上,再对集中控制台16的拉杆18向内施力,将集中控制台16在T型支撑板15上滑动,集中控制台16滑入到温控框架12的内部,温控框架12处的光照系统13与板体顶面的放置凸条上下对准设置,光照系统13对放置凸条处的虫卵进行温控培育,温控区域针对性强。搁板放置到集中控制台16的放置槽17中时,通过压板19侧面的凸块卡入到机械把手中,每块搁板的机械把手对应一块凸块,能对放置槽17中的搁板进行扣压,防止搁板脱离放置槽17。当机械抓手抓取压板19顶面的受力把手20,将多块搁板整体脱离集中控制台16的放置槽17,能控制多块搁板,提高隔板转移的效率。通过温控框架12的双层设计,先将集中控制台16放置在温控框架12的T型支撑板15上,对虫卵培育,集中控制台16处于温控框架12的下部,便于温控框架12处的光照系统13对集中控制台16温度控制,再将集中控制台16整体放置在搁置台14上,然后在搁板中投放饲料,对幼虫孵化管理,集中控制台16处于温控框架12的上部,方便在搁板的相应位置投放饲料,同时便于观察虫卵孵化情况。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实用新型为基础,为解决基本相同的技术问题,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的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