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插秧机转向装置及易转向插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47399发布日期:2019-04-09 20:50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新型插秧机转向装置及易转向插秧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型插秧机转向装置及易转向插秧机。



背景技术:

插秧机是将稻苗植入稻田中的一种农业机械。

进行种植时,首先以机械爪从苗床中取出数株稻苗植入田中的泥土,为了保持对苗床与地面的角度为直角,机械爪的前端移动时必须采取椭圆形的动作曲线。动作是靠着旋转式或变形齿轮的行星机构来完成,前进的引擎同时可以带动这些动作机械。

插秧机在泥土上行进必须有止滑的车轮及浮行设计。插苗若是成片,则是从特定的秧苗箱中取出稻苗,再以机械方式种植。

人力插秧机以船板为承载浮体,支承插秧机主体的全部重量(如机架、秧箱、分插秧机构、送秧机构等),一般不设行走装置,作业时由人力牵引,使船板在泥面滑行。

自走式机动插秧机由于其便捷、可靠并且高效的特性,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但是对于丘陵地带较多的耕种地区而言,自走式机动插秧机的成本以及其自身的体积大小并不适用。

因此,在不少的耕种地区仍然在使用人力插秧机,而人力插秧机在转向时基本是人转多少度,整个机器设备就转多少度,类似人们骑自行车所用的车把手一般。这样的转向方式在田地中需要调头的时候会变得费力,且对于一些体力不那么好的劳动者而言,这种方式很影响插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插秧机转向装置,其能够便于使用者将整个插秧机进行调头转向,使得插秧的效率提高,节约使用者的体力。

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转向插秧机,其包括上述新型插秧机转向装置,其具有该新型插秧机转向装置的全部特性。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插秧机转向装置,包括:

浮板支座,所述浮板支座用于支承插秧机主体,所述浮板支座的一侧具有安装部;

转向组件,所述转向组件包括转向基板、转向辊、转向柱、转向套筒和转向销;

所述转向套筒具有沿径向开设的销孔,所述转向柱的靠近一端端部的部分设有环形卡槽,所述转向套筒套设于所述转向柱,所述转向销穿过所述销孔且穿过所述环形卡槽,所述转向套筒的一端与所述安装部连接,所述转向销与所述转向基板连接;

所述转向辊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转向基板,所述转向辊的滚动方向与插秧机主体在工作时的行进方向垂直;

把手,所述把手连接于所述浮板支座,向下按压所述把手能够使得所述转向辊与地面接触;

所述新型插秧机转向装置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转向辊不支撑所述浮板支座;所述第二状态下,向下按压所述把手,所述转向辊支撑所述浮板支座,所述浮板支座能够以所述转向柱为轴转动,所述浮板支座还能够随着所述转向辊的滚动而运动。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新型插秧机转向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转向组件还包括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转向基板连接,所述支撑弹簧的另外一端用于与所述安装部接触,所述支撑弹簧能够支撑所述浮板支座,所述支撑弹簧的被压缩时的弹力方向与所述转向柱的轴向同向。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弹簧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支撑弹簧并排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弹簧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支撑弹簧依次交错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转向组件还包括挡泥板,所述挡泥板连接于所述转向基板的下部,所述挡泥板位于所述转向基板与所述安装部之间的间距内且与所述安装部具有间隙。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转向辊的数量为2-6个。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转向辊的数量为3个。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将所述转向基板和所述安装部均视作平面,所述转向基板与所述安装部平行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转向销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转向销沿着所述转向柱的径向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易转向插秧机,包括插秧机主体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新型插秧机转向装置,所述插秧机主体安装于所述支撑浮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新型插秧机转向装置通过转向组件、把手以及浮板支座的配合,能够便于使用了该新型插秧机转向装置的插秧机在秧田里转向或者调头,方便使用,提高插秧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提供的新型插秧机转向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转向组件的示意图;

图3为转向柱、转向套筒和转向销配合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提供的插秧机的示意图。

图标:100-新型插秧机转向装置;10-浮板支座;11-安装部;30-转向组件;31-转向基板;32-转向辊;33-转向柱;34-转向套筒;35-转向销;36-支撑弹簧;50-把手;200-易转向插秧机;210-插秧机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1

请参照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插秧机转向装置100,包括:

浮板支座10,浮板支座10用于支承插秧机主体210,浮板支座10的一侧具有安装部11;

转向组件30,转向组件30包括转向基板31、转向辊32、转向柱33、转向套筒34和转向销35;

转向套筒34具有沿径向开设的销孔,转向柱33的靠近一端端部的部分设有环形卡槽,转向套筒34套设于转向柱33,转向销35穿过销孔且穿过环形卡槽,转向套筒34的一端与安装部11连接,转向销35与转向基板31连接;

转向辊32可转动地设置于转向基板31,转向辊32的滚动方向与插秧机主体210在工作时的行进方向垂直;

把手50,把手50连接于浮板支座10,向下按压把手50能够使得转向辊32与地面接触;

新型插秧机转向装置100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第一状态下,转向辊32不支撑浮板支座10;第二状态下,向下按压把手50,转向辊32支撑浮板支座10,浮板支座10能够以转向柱33为轴转动,浮板支座10还能够随着转向辊32的滚动而运动。

具体的,转向组件30还包括支撑弹簧36,支撑弹簧36的一端与转向基板31连接,支撑弹簧36的另外一端用于与安装部11接触,支撑弹簧36能够支撑浮板支座10,支撑弹簧36的被压缩时的弹力方向与转向柱33的轴向同向。

详细的,支撑弹簧36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支撑弹簧36并排设置。即,将四个支撑弹簧36各自视作一个点,四个支撑弹簧36的连线为直线。

可以选择的是,转向组件30还包括挡泥板,挡泥板连接于转向基板31的下部,挡泥板位于转向基板31与安装部11之间的间距内且与安装部11具有间隙。

这样在新型插秧机转向装置100从第一状态向第二状态转换时,可以减少秧田里的泥巴进入到缝隙中的量,避免在作业时影响转向的实施。待插秧作业完成后,对泥巴进行冲洗即可。

具体的,转向辊32的数量为2-6个。根据转向基板31的大小,可以设置不同数量或者是不同直径大小的转向辊32。

在本实施例中,转向辊32的数量为3个。

详细的,将转向基板31和安装部11均视作平面,转向基板31与安装部11平行设置。这样设置可以保障在整体呈第二状态的情况下,转向基板31面对地面,而安装部11也一同面向地面,使得二者没有错位,且使得重量分布更为均衡,避免影响稳定性。

具体的,转向销3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转向销35沿着转向柱33的径向对称设置。

转向套筒34套设在转向柱33的外部,转向柱33能够在转向套筒34内转动,而两个转向销35能够阻挡转向柱33的端部向外移动,从而限制了转向柱33在轴向的运动,使得转向柱33既能够转动,又不会与转向套筒34脱离。

本实施例的原理是:

使用该新型插秧机转向装置100的插秧机,在秧田的一头作业到另一头之后,可以通过把手50按压,使得浮板支座10以及插秧机主体210翘起,使得转向辊32作为支撑。

此时,可以以转向柱33为轴,转动浮板支座10及其所承载的插秧机主体210,使得浮板支座10及其所承载的插秧机主体210转向或者完全调头。

进而,将浮板支座10及其所承载的插秧机主体210向着需要插秧作业的位置所在方向推动,由于有换向辊的存在,可以便于滚动,从而方便浮板支座10及其所承载的插秧机主体210移动,需要克服的阻力远小于直接拖动整体的阻力,对于体力欠佳的使用者而言,也能够很方便地完成整个插秧机的调头工作。

待完成调头以及移动位置后,再重新使得浮板支座10作为主要支撑,新型插秧机转向装置100调整成第一状态即可进行新的插秧作业。由于实施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转换的位置,是处于秧田的边缘位置,泥土相对平整且结实程度比中央区域更好,所以能够满足切换状态时的支撑需求。

本实施例的新型插秧机转向装置100能够便于使用该新型插秧机转向装置100的插秧机的转向以及调头,方便使用,提高作业效率。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同样提供了一种新型插秧机转向装置100,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中的新型插秧机转向装置100的区别在于:

支撑弹簧36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支撑弹簧36依次交错设置。

即,将四个支撑弹簧36各自视作一个点,四个支撑弹簧36的连线为折线。

本实施例的新型插秧机转向装置100的其他结构均可以参照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新型插秧机转向装置100同样能够便于转向以及调头,方便使用,提高作业效率。

实施例3

请参照图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易转向插秧机200,包括插秧机主体210和实施例1或者2中的新型插秧机转向装置100,插秧机主体210安装于支撑浮板。

其中,插秧机主体210的结构和功能均可参照一般的人力插秧机的除了船板以外的其他部分的结构和功能,插秧机主体210与支撑浮板之间的安装位置、连接关系等,也可以参照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易转向插秧机200通过使用实施例1或者2的新型插秧机转向装置100,能够便于转向以及调头,方便使用,提高作业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插秧机转向装置100通过转向组件30、把手50以及浮板支座10的配合,能够便于使用了该新型插秧机转向装置100的插秧机在秧田里转向或者调头,方便使用,提高插秧作业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