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偏置式林果园有机肥双圆盘开沟深施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47184发布日期:2019-06-18 23:45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偏置式林果园有机肥双圆盘开沟深施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偏置式林果园有机肥双圆盘开沟深施机。



背景技术:

随着林果业的快速发展,林果园生产机械化的需求日益突显,但目前林果园生产机械化,尤其是林果园施肥机械化水平还很低。秋季施基肥是关键的作业环节,作业要求开一条深40cm宽30cm左右的沟,把有机肥施入沟内并覆土混合。传统的施肥方式通常是人工开沟、施肥、覆土,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现有的林果园施肥机械多针对化肥的施用,施肥深度和宽度小,施肥量小,无法满足有机肥深施的要求。随着劳动成本的不断提高和劳动力的短缺,对高性能的林果园施肥机械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偏置式林果园有机肥双圆盘开沟深施机,能够完成有机肥深施作业,施肥深度、宽度和施肥量达到农艺要求。作业部件偏置,施肥位置靠近植株,提高肥料利用率;采用双圆盘开沟,能够达到开沟宽度要求,开沟盘自后向前旋转,能够减小开沟阻力;挡土板能够限制土壤抛出范围,便于后续覆土作业;肥箱中安装搅肥装置,保证了有机肥均匀下落,能够提高施肥均匀性;使用刮板输送带作为输肥装置,能够满足大施肥量的要求,不会造成排肥不畅;混土铲能够起到混合有机肥与土壤的作用。

通过对国内外专利文献、期刊杂志及其他公开发表的文献(如互联网)进行检索,本实用新型在国内外未见报道,我们也未公开发表涉及本

技术实现要素:
的文章,本实用新型在国内外公众未知。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偏置式林果园有机肥双圆盘开沟深施机。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有机肥深施机,能够进行林果园有机肥深施作业,达到要求的开沟深度和宽度,同时减小开沟阻力;能够保证有机肥均匀下落,保证大肥量的输送;能够实现有机肥和土壤的混合;能够提高肥料利用率,提高作业效率,减轻劳动强度。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偏置式林果园有机肥双圆盘开沟深施机,包括机架部分、传动部分、开沟部分、施肥部分和混合覆土镇压部分;

所述机架部分包括:机架1、上三点悬挂2、下三点悬挂3和限深轮19;

所述上三点悬挂2通过螺栓固定在机架1的前端中部;所述下三点悬挂3有2个,分别焊接在机架1前端左右两侧;所述限深轮19通过销轴固定在机架1左侧中部;

所述传动部分包括:主变速箱4、侧边变速箱5、输肥装置联轴器6和侧边变速箱联轴器7;

所述主变速箱4通过螺栓固定在机架1的前端中部,主变速箱4的前端设有动力输入轴,后端和右端设有两个动力输出轴,分别通过输肥装置联轴器6和侧边变速箱联轴器7将动力输出至施肥部分和侧边变速箱5;所述侧边变速箱5通过螺栓固定在机架1的右侧;

所述开沟部分包括:开沟圆盘8、后部挡土板拉杆9、后部挡土板10和上部挡土板11;

所述开沟圆盘8有2个,对称安装在侧边变速箱5下部输出轴上;所述后部挡土板10上部通过螺栓固定在机架1的右侧中前部,下部通过后部挡土板拉杆9固定在侧边变速箱5的下部;所述上部挡土板11分为左、右和前3部分,通过螺栓固定在机架1的右侧前部;所述后部挡土板10和上部挡土板11用于限制土壤抛出范围,便于后续覆土作业;

所述施肥部分包括:肥箱12、搅肥装置13、输肥装置14和导肥器15;

所述肥箱12的上部通过螺栓固定在机架1的上端中部,其下部与输肥装置14衔接在一起;所述搅肥装置13通过螺栓固定在肥箱12内部的中上部;所述输肥装置14通过螺栓固定在机架1的中部;所述导肥器15通过螺栓固定在机架1的右侧中部,输肥装置14的右侧;

所述混合覆土镇压部分包括:混土铲16、覆土器17和镇压辊18;

所述混土铲16、覆土器17和镇压辊18分别通过销轴固定在机架1右侧后部,完成土肥混合、覆土和镇压作业;所述混土铲16位于导肥器15后方,所述覆土器17位于混土铲16后方;所述镇压辊18位于覆土器17后方。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开沟圆盘8包括:开沟刀盘20、花键轴套21、刀裤22、开沟刀右刀23和开沟刀左刀24;

所述开沟圆盘8作业时,自后向前旋转;所述花键轴套21焊接在开沟刀盘20中心;花键轴套21与侧边变速箱5下部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刀裤22均匀焊接在开沟刀盘20的边缘;所述开沟刀右刀23和开沟刀左刀24交错安装在刀裤22中,并通过螺栓固定。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肥箱12包括:肥箱箱体25、肥箱固定角铁26、排肥口挡板27、橡胶板28、摇杆29和摇杆卡扣30;

所述肥箱固定角铁26有2个,分别焊接在肥箱箱体25上部左右两侧;所述肥箱12通过肥箱固定角铁26与机架1的上端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所述排肥口挡板27有2个,相对安装在肥箱箱体25下部的卡槽中,2个排肥口挡板27的外侧均焊接有螺母;所述橡胶板28有4个,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肥箱箱体25下部排肥口的四周;所述摇杆卡扣30焊接在肥箱箱体25下部的一侧;所述摇杆29加工有左右旋螺纹,分别与相对的2个排肥口挡板27配合,摇杆29插入排肥口挡板27外侧的螺母,摇杆29的中部穿过在摇杆卡扣30;所述摇杆29旋转,可以带动排肥口挡板27前后移动,进而改变排肥口大小。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搅肥装置13包括:搅肥支架31、搅肥液压马达32、搅肥轴33和搅肥叶片34;

所述搅肥液压马达32通过螺栓固定在搅肥支架31的中间上端;所述搅肥叶片34有2个,成180°焊接在搅肥轴33的下端;所述搅肥轴33的上端通过花键与搅肥液压马达32连接;所述搅肥支架31的两端固定在肥箱箱体25的左右两端。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输肥装置14包括:输肥主动滚筒35、输肥从动滚筒36、刮板输送带37、输肥支架38、输送带张紧器39和输肥挡板40;

所述输肥主动滚筒35和输肥从动滚筒36穿过刮板输送带37;所述输肥主动滚筒35两端安装带座轴承,通过螺栓固定在机架1上;所述输肥支架38有2个,分别位于刮板输送带37的前后两侧,输肥支架38的底部固定在机架1上;所述输肥从动滚筒36固定在输肥支架38的一端,通过输送带张紧器39改变输肥主动滚筒35和输肥从动滚筒36之间的距离,进而张紧刮板输送带37;所述输肥挡板40有2个,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输肥支架38上部的前后两侧;所述主变速箱4通过输肥装置联轴器6和输肥主动滚筒35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工作部件偏置,施肥位置靠近植株,能够提高肥料利用率。

2、本实用新型使用侧边变速箱5,更便于开深沟,使得开沟圆盘8的尺寸更小。

3、本实用新型对称安装2个开沟圆盘8,能够达到要求的开沟宽度;开沟圆盘8自后向前旋转开沟,相较于自前向后旋转,阻力更小。

4、本实用新型在肥箱12中安装搅肥装置13,能够保证有机肥均匀下落,保证施肥均匀性。

5、本实用新型设计的输肥装置14,能够满足大肥量的施肥要求。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附图:

图1偏置式林果园有机肥双圆盘开沟深施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开沟圆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肥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4搅肥装置的示意图;

图5输肥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架;2—上三点悬挂;3—下三点悬挂;4—主变速箱;5—侧边变速箱;6—输肥装置联轴器;7—侧边变速箱联轴器;8—开沟圆盘;9—后部挡土板拉杆;10—后部挡土板;11—上部挡土板;12—肥箱;13—搅肥装置;14—输肥装置;15—导肥器;16—混土铲;17—覆土器;18—镇压辊;19—限深轮;20—开沟刀盘;21—花键轴套;22—刀裤;23—开沟刀右刀;24—开沟刀左刀;25—肥箱箱体;26—肥箱固定角铁;27—排肥口挡板;28—橡胶板;29—摇杆;30—摇杆卡扣;31—搅肥支架;32—搅肥液压马达;33—搅肥轴;34—搅肥叶片;35—输肥主动滚筒;36—输肥从动滚筒;37—刮板输送带;38—输肥支架;39—输送带张紧器;40—输肥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基于如下一种构思:(1)偏置式林果园有机肥双圆盘开沟深施机采用三点悬挂装置悬挂在拖拉机后面,拖拉机动力输出(PTO)经由主变速箱4为输肥装置14和侧边变速箱5提供动力,拖拉机液压输出与搅肥液压马达32连接,为搅肥装置13提供动力;(2)开沟圆盘8在侧边变速箱5的驱动下自后向前旋转进行开沟作业;(3)搅肥液压马达32驱动搅肥叶片34旋转,使有机肥均匀下落到肥箱12下部的输肥装置14上;(4)有机肥在输肥装置14的输送作用下,经过导肥器15,落入沟中;(5)混合覆土镇压部分完成土肥混合、覆土和镇压作业。

如图1所示,偏置式林果园有机肥双圆盘开沟深施机,包括机架部分、传动部分、开沟部分、施肥部分和混合覆土镇压部分;

所述机架部分包括:机架1、上三点悬挂2、下三点悬挂3和限深轮19;

所述上三点悬挂2通过螺栓固定在机架1的前端中部;所述下三点悬挂3有2个,分别焊接在机架1前端左右两侧;所述限深轮19通过销轴固定在机架1左侧中部;

所述传动部分包括:主变速箱4、侧边变速箱5、输肥装置联轴器6和侧边变速箱联轴器7;

所述主变速箱4通过螺栓固定在机架1的前端中部,主变速箱4的前端设有动力输入轴,后端和右端设有两个动力输出轴,分别通过输肥装置联轴器6和侧边变速箱联轴器7将动力输出至施肥部分和侧边变速箱5;所述侧边变速箱5通过螺栓固定在机架1的右侧;

所述开沟部分包括:开沟圆盘8、后部挡土板拉杆9、后部挡土板10和上部挡土板11;

所述开沟圆盘8有2个,对称安装在侧边变速箱5下部输出轴上;所述后部挡土板10上部通过螺栓固定在机架1的右侧中前部,下部通过后部挡土板拉杆9固定在侧边变速箱5的下部;所述上部挡土板11分为左、右和前3部分,通过螺栓固定在机架1的右侧前部;所述后部挡土板10和上部挡土板11用于限制土壤抛出范围,便于后续覆土作业;

所述施肥部分包括:肥箱12、搅肥装置13、输肥装置14和导肥器15;

所述肥箱12的上部通过螺栓固定在机架1的上端中部,其下部与输肥装置14衔接在一起;所述搅肥装置13通过螺栓固定在肥箱12内部的中上部;所述输肥装置14通过螺栓固定在机架1的中部;所述导肥器15通过螺栓固定在机架1的右侧中部,输肥装置14的右侧;

所述混合覆土镇压部分包括:混土铲16、覆土器17、镇压辊18;

所述混土铲16、覆土器17和镇压辊18分别通过销轴固定在机架1右侧后部,完成土肥混合、覆土和镇压作业;所述混土铲16位于导肥器15后方,所述覆土器17位于混土铲16后方;所述镇压辊18位于覆土器17后方。

如图2所示,所述开沟圆盘8包括:开沟刀盘20、花键轴套21、刀裤22、开沟刀右刀23和开沟刀左刀24;

所述开沟圆盘8作业时,自后向前旋转;所述花键轴套21焊接在开沟刀盘20中心;花键轴套21与侧边变速箱5下部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刀裤22均匀焊接在开沟刀盘20的边缘;所述开沟刀右刀23和开沟刀左刀24交错安装在刀裤22中,并通过螺栓固定。

如图3所示,所述肥箱12包括:肥箱箱体25、肥箱固定角铁26、排肥口挡板27、橡胶板28、摇杆29和摇杆卡扣30;

所述肥箱固定角铁26有2个,分别焊接在肥箱箱体25上部左右两侧;所述肥箱12通过肥箱固定角铁26与机架1的上端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所述排肥口挡板27有2个,相对安装在肥箱箱体25下部的卡槽中,2个排肥口挡板27的外侧均焊接有螺母;所述橡胶板28有4个,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肥箱箱体25下部排肥口的四周;所述摇杆卡扣30焊接在肥箱箱体25下部的一侧;所述摇杆29加工有左右旋螺纹,分别与相对的2个排肥口挡板27配合,摇杆29插入排肥口挡板27外侧的螺母,摇杆29的中部穿过在摇杆卡扣30;所述摇杆29旋转,可以带动排肥口挡板27前后移动,进而改变排肥口大小。

如图4所示,所述搅肥装置13包括:搅肥支架31、搅肥液压马达32、搅肥轴33和搅肥叶片34;

所述搅肥液压马达32通过螺栓固定在搅肥支架31的中间上端;所述搅肥叶片34有2个,成180°焊接在搅肥轴33的下端;所述搅肥轴33的上端通过花键与搅肥液压马达32连接;所述搅肥支架31的两端固定在肥箱箱体25的左右两端。

如图5所示,所述输肥装置14包括:输肥主动滚筒35、输肥从动滚筒36、刮板输送带37、输肥支架38、输送带张紧器39和输肥挡板40;

所述输肥主动滚筒35和输肥从动滚筒36穿过刮板输送带37;所述输肥主动滚筒35两端安装带座轴承,通过螺栓固定在机架1上;所述输肥支架38有2个,分别位于刮板输送带37的前后两侧,输肥支架38的底部固定在机架1上;所述输肥从动滚筒36固定在输肥支架38的一端,通过输送带张紧器39改变输肥主动滚筒35和输肥从动滚筒36之间的距离,进而张紧刮板输送带37;所述输肥挡板40有2个,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输肥支架38上部的前后两侧;所述主变速箱4通过输肥装置联轴器6和输肥主动滚筒35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选用合适的拖拉机,将该偏置式林果园有机肥双圆盘开沟深施机挂接在拖拉机后面,拖拉机开到地头,向肥箱12中加入有机肥,调节排肥口大小,开始作业。开沟圆盘8自后向前旋转,进行开沟作业。肥箱12中的有机肥在搅肥装置13的作用下,从肥箱12下部均匀下落到输肥装置14的刮板输送带37上,被输送到导肥器15中,落入沟底。混土铲16将沟中的土壤和有机肥混合,然后八字形覆土器17将土壤回填至沟中,镇压辊18完成镇压作业。最终完成有机肥的深施作业。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限定。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