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苗养殖排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03911发布日期:2019-05-21 20:40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一种鱼苗养殖排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鱼苗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鱼苗养殖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水产养殖是运用工业化方法进行鱼类养殖的一种高效生产模式,利用水循环技术和增氧技术对鱼类进行高效养殖。

目前,在鱼苗养殖的过程中,鱼苗的代谢物直接排放在养殖池内形成沉淀物,操作者经常对养殖池内部的沉淀物进行定时清理,但是,养殖池中任然含有一定的毒素等不利于鱼苗生长的物质,当养殖池长时间时候状态下,其内部毒素越来越多,会对鱼苗的健康生长产生不好的副作用。

一般养殖池换水过程都是将养殖池内部的水先排出一部分,然后在向养殖池内注入干净的水,这种换水方式使得养殖池中持续含有大量的毒素等物质。因此如何最大化的减少养殖池内的有害物质,如何更佳科学的对养殖池进行排水,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鱼苗养殖排水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鱼苗养殖排水系统,包括养殖池、支撑架、支撑柱、过滤网、第一排污管、水泵、出水管、进水管和机架;

养殖池位于机架的下方;养殖池底部设有用于连接第一排污管的排污端口;第一排污管上设置流量控制阀;

支撑架设置在养殖池内,并位于养殖池下部;支撑柱设置在支撑架的底部,支撑柱下端设置在养殖池的底部;过滤网设置在支撑架上表面;

水泵设置在机架上,进水管和出水管分别与水泵的进水端口和出水端口连通;出水管固定在机架的底部,并位于养殖池的正上方;出水管上设置多个喷水头,喷水头的喷水方向朝向养殖池。

优选的,养殖池上部设置第二排污管,第二排污管上设置单向阀。

优选的,支撑架呈方形网格状设置。

优选的,支撑柱呈矩阵均布设置。

优选的,喷水头为旋转喷头。

优选的,喷水头等间距设置在出水管上。

优选的,出水管在水平面上并排设置多个。

优选的,养殖池底部呈向下凹陷的弧形曲面,排污端口设置于该弧形曲面的最低位置处。

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架设置在养殖池内,将养殖池分为上层和下层两个部分;过滤网设置在支撑架上表面;鱼苗在生长过程中而产生的代谢物穿过过滤网并在养殖池的池底进行沉淀;代谢沉淀物以及其他杂物通过第一排污管排出养殖池,从而保证养殖池内部生长环境达到最好。

本实用新型中,当第一排污管进行排水时,鱼苗被过滤网阻拦在养殖池的中部,而无法穿过过滤网,避免了在排水过程中鱼苗随水流游走而卡住第一排污管的现象发生,保证排水安全;其中,过滤网设置在支撑架上表面,支撑柱对支撑架进行支撑,避免鱼苗对过滤网造成太大压力而导致过滤网破损的现象发生,以及避免鱼苗对支撑架造成太大压力到导致支撑架脱落养殖池的现象发生。

本实用新型中,喷水头位于养殖池的上方,当喷水头想养殖池进行供水时,水流在空中与空气直接接触,提高水流中的含氧量;含氧量高的水流进入养殖池内部,对鱼苗生长提供健康的生长环境,提高鱼苗的生长质量。

本实用新型采用进水、排水同时进行的方式对养殖池内部进行换水,在不影响鱼苗生长的前提下,清理养殖池内部的代谢垃圾等杂物,以提高鱼苗在养殖池内部的生长环境,提高鱼苗的生长质量;其中,排出的污水能够用于农作物灌溉,避免水源浪费。

本实用新型还公布了一种具有上述鱼苗养殖排水系统的换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打开第二排污管上的单向阀,养殖池内液面下降到第二排污管位置处,关闭第二排污管上的单向阀;

2)、打开第一排污管上的流量控制阀,液面下降至鱼苗露出水面;

3)、打开水泵,喷水头向养殖池内供水;调节第一排污管上的流量控制阀,以在单位时间内,养殖池内的进水量等于出水量;流量控制阀打开-分钟后,关闭流量控制阀;

4)、养殖池内部液面上升至第二排污管的上方时,关闭水泵,停止供水。

本实用新型中,在不影响鱼苗生长的前提下,对养殖池进行清理,排出养殖池内部的代谢垃圾,提高鱼苗的生长环境,提高鱼苗的生长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鱼苗养殖排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鱼苗养殖排水系统中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鱼苗养殖排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鱼苗养殖排水系统中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鱼苗养殖排水系统,包括养殖池1、支撑架2、支撑柱3、过滤网4、第一排污管5、水泵8、出水管9、进水管10和机架7;

养殖池1位于机架7的下方;养殖池1底部设有用于连接第一排污管5的排污端口;第一排污管5上设置流量控制阀;

支撑架2设置在养殖池1内,并位于养殖池1下部;支撑柱3设置在支撑架2的底部,支撑柱3下端设置在养殖池1的底部;过滤网4设置在支撑架2 上表面;

水泵8设置在机架7上,进水管10和出水管9分别与水泵8的进水端口和出水端口连通;出水管9固定在机架7的底部,并位于养殖池1的正上方;出水管9上设置多个喷水头11,喷水头11的喷水方向朝向养殖池1。

本实施例中,支撑架2设置在养殖池1内,将养殖池1分为上层和下层两个部分;过滤网4设置在支撑架2上表面;鱼苗在生长过程中而产生的代谢物穿过过滤网4并在养殖池1的池底进行沉淀;代谢沉淀物以及其他杂物通过第一排污管5排出养殖池1,从而保证养殖池1内部生长环境达到最好。

本实施例中,当第一排污管5进行排水时,鱼苗被过滤网4阻拦在养殖池1 的中部,而无法穿过过滤网4,避免了在排水过程中鱼苗随水流游走而卡住第一排污管5的现象发生,保证排水安全;其中,过滤网4设置在支撑架2上表面,支撑柱3对支撑架2进行支撑,避免鱼苗对过滤网4造成太大压力而导致过滤网4破损的现象发生,以及避免鱼苗对支撑架2造成太大压力到导致支撑架2 脱落养殖池1的现象发生。

本实施例中,喷水头11位于养殖池1的上方,当喷水头11想养殖池1进行供水时,水流在空中与空气直接接触,提高水流中的含氧量;含氧量高的水流进入养殖池1内部,对鱼苗生长提供健康的生长环境,提高鱼苗的生长质量。

本实施例采用进水、排水同时进行的方式对养殖池1内部进行换水,在不影响鱼苗生长的前提下,清理养殖池1内部的代谢垃圾等杂物,以提高鱼苗在养殖池1内部的生长环境,提高鱼苗的生长质量;其中,排出的污水能够用于农作物灌溉,避免水源浪费。

进一步的,养殖池1上部设置第二排污管6,第二排污管6上设置单向阀,打开该单向阀,用于排出养殖池1内上部的悬浮污染物,保证养殖池1内部整体的生长环境,提高鱼苗的生长质量。

进一步的,支撑架2呈方形网格状设置,其承重效果更好,避免鱼苗对支撑架2造成太大压力到导致支撑架2脱落养殖池1的现象发生,保证设备正常使用,从而实现养殖池1上下层分离,使得代谢垃圾沉淀在养殖池1底部,而鱼苗在养殖池1上部健康生长。

进一步的,支撑柱3呈矩阵均布设置,使得支撑柱3对支撑架2的支撑效果达到最好,使得设备的正常使用,使得鱼苗的生长环境达到最好。

进一步的,喷水头11为旋转喷头,减小水流对养殖池1内部鱼苗的冲击力,同时延长水流与空气的接触时间,增加水体中的含氧量,有利于鱼苗的健康成长。

进一步的,喷水头11等间距设置在出水管9上,喷水头11出水均匀,由于落入养殖池1内部的水流均有很高的含氧量,因此,喷水头11出水均匀,有利于提高鱼苗的呼吸质量,有利于鱼苗的生长。

进一步的,出水管9在水平面上并排设置多个,在对养殖池1进行清理时,喷水头11喷出的水流能够覆盖养殖池1的每一个方位,保证水流对养殖池1的清洗效果达到最好。

进一步的,养殖池1底部呈向下凹陷的弧形曲面,排污端口设置于该弧形曲面的最低位置处;鱼苗生长过程中产生的代谢垃圾在养殖池1底部沉淀,并集中在排污端口位置处,当第一排污管5进行排水时,能够快速排出代谢垃圾,提高排污效率,保证排污效果,提高养殖池1内部生长环境的质量,有利于鱼苗的健康生长。

本实用新型还公布了一种具有上述鱼苗养殖排水系统的换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打开第二排污管6上的单向阀,养殖池1内液面下降到第二排污管6 位置处,关闭第二排污管6上的单向阀;

2)、打开第一排污管5上的流量控制阀,液面下降至鱼苗露出水面;

3)、打开水泵8,喷水头11向养殖池1内供水;调节第一排污管5上的流量控制阀,以在单位时间内,养殖池1内的进水量等于出水量;流量控制阀打开20-60分钟后,关闭流量控制阀;

4)、养殖池1内部液面上升至第二排污管6的上方时,关闭水泵,停止供水。

本实施例中,首先打开第二排污管6上的单向阀,养殖池1内液面下降到第二排污管6位置处,关闭第二排污管6上的单向阀;实现对养殖池1内部上方的悬浮液的排出过程,将养殖池1内部上方的悬浮杂物排出养殖池,以提高养殖池1内部的生长环境质量。

接着,打开第一排污管5上的流量控制阀,液面下降至鱼苗露出水面,在不影响鱼苗生长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排出养殖池1内部的水体,以减少养殖池1内部水流以及含在水流中的代谢毒素等不良物质。

然后,打开水泵8,喷水头11向养殖池1内供水,并调节第一排污管5上的流量控制阀,以在单位时间内,养殖池1内的进水量等于出水量;流量控制阀打开20-60分钟后,关闭流量控制阀;在20-60分钟内,实现清水对养殖池1 内部的冲洗,以排出养殖池1内部的几乎全部毒素;在不影响鱼苗生长的前提下实现养殖池1内部的完全换水;同时,实现了对鱼苗的清洗,保证鱼苗的健康成长。

最后,养殖池1内部液面上升至第二排污管6的上方时,关闭水泵,停止供水,保证养殖池1内部水份充足,保证鱼苗的生长环境达到最好,有利于鱼苗的健康成长。

综上,本实施例中,在不影响鱼苗生长的前提下,对养殖池1进行清理,排出养殖池1内部的代谢垃圾,提高鱼苗的生长环境,提高鱼苗的生长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