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式鱼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49363发布日期:2019-06-18 23:54阅读:1400来源:国知局
一体式鱼缸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鱼缸,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式鱼缸。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的底滤鱼缸,主要包括相互独立的鱼缸、底滤缸以及过滤系统组件,安装时,需要将鱼缸与底滤缸进行单独粘缸,玻璃的数量最低需求10块(不算底滤隔断),由于玻璃数量较多,不仅成本高,而且运输与安装过程需要格外小心避免玻璃损坏;同时,底滤鱼缸的各个部件是以独立的形式运输到客户手中,其中包括独立的鱼缸、底滤缸以及过滤系统组件等,因此,就需要二次操作组装,并正确安装过滤系统组件,保证鱼缸整体密封效果良好后,才可以装水使用;如果客户花钱请人上门安装,需要支付额外的安装费,无形之中增加了安装成本;如果客户自行安装,往往由于客户对鱼缸各个部件的作用以及安装方式不完全熟知,尤其是其中过滤系统组件的结构复杂,因此容易出现安装错误的现象,严重时可能会对鱼缸部件造成损坏,浪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并且由于自行安装条件的限制,会影响整体的安装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客户收到产品后无需组装即可使用的一体式鱼缸。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体式鱼缸,包括鱼缸体和位于所述鱼缸体下侧的底滤缸体,所述鱼缸体包括鱼缸底板和围设在所述鱼缸底板四周的四个鱼缸侧板,所述底滤缸体包括滤缸底板,其中一所述鱼缸侧板的下端部与所述鱼缸底板密封连接,其余所述鱼缸侧板的内壁与所述鱼缸底板密封连接、而下端部向下延伸与所述滤缸底板密封连接兼作底滤缸体的侧板,所述滤缸底板的前部竖向安装有滤缸前板,所述滤缸前板的两端与兼作底滤缸体侧板的所述鱼缸侧板密封连接;所述鱼缸体内安装有三重溢流装置,所述三重溢流装置穿过所述鱼缸底板延伸至所述底滤缸体内且连接有过滤装置与抽水泵。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三重溢流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鱼缸底板上的溢流管,所述溢流管内同轴安装有进水管,所述溢流管的外部同轴安装有反流管,所述反流管的顶部高于所述溢流管的顶部,所述反流管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有顶端污水孔和底端污水孔;所述进水管的下端与所述抽水泵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鱼缸底板上设置有管道安装孔,所述管道安装孔处安装有三重溢流座,所述三重溢流座内设置有溢流孔,所述进水管穿过所述溢流孔延伸至所述底滤缸体内且与所述抽水泵连接,所述溢流管的底端与所述三重溢流座连接且连通至所述溢流孔,所述反流管的底端与所述三重溢流座连接,所述三重溢流座上设置有连通所述反流管与所述溢流管的所述底端污水孔,所述反流管的顶端安装有胶套,所述顶端污水孔设置在所述胶套上;所述三重溢流座的底端连接有与所述底端污水孔连通的换水管。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滤缸前板与所述鱼缸侧板之间连接有底滤隔断,所述底滤隔断将所述底滤缸体分割为进水槽和抽水槽,所述抽水泵安装在所述抽水槽内,所述过滤装置安装在所述进水槽内,所述溢流孔通过管道连通至所述进水槽内。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底滤隔断包括上下错位布置的底滤断板,其中一所述底滤断板的下端与所述滤缸底板连接将所述底滤缸体分割形成所述抽水槽,另一所述底滤断板的下端与所述滤缸底板之间设置有过滤流动通道。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其中一所述鱼缸侧板上位于所述鱼缸底板与所述滤缸前板之间设置有电源线孔。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滤缸前板的顶端安装有保护套。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一体式鱼缸,包括鱼缸体和位于所述鱼缸体下侧的底滤缸体,所述鱼缸体包括鱼缸底板和围设在所述鱼缸底板四周的四个鱼缸侧板,所述底滤缸体包括滤缸底板,其中一所述鱼缸侧板的下端部与所述鱼缸底板密封连接,其余所述鱼缸侧板的内壁与所述鱼缸底板密封连接、而下端部向下延伸与所述滤缸底板密封连接兼作底滤缸体的侧板,所述滤缸底板的前部竖向安装有滤缸前板,所述滤缸前板的两端与兼作底滤缸体侧板的所述鱼缸侧板密封连接;所述鱼缸体内安装有三重溢流装置,所述三重溢流装置穿过所述鱼缸底板延伸至所述底滤缸体内且连接有过滤装置与抽水泵;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其中三个所述鱼缸侧板兼作为所述底滤缸体的侧板,使得所述鱼缸体与所述底滤缸体构成一体结构,厂家发货前,鱼缸被组装固定好,包括所述鱼缸体、所述底滤缸体以及所述三重溢流装置等均一次安装完成后再进行整体发货,当客户收到产品后,无需进行二次操作组装即可加水使用,减少了额外的人力物力财力,节约了大量安装成本,并且由于发货前厂家已经完成组装并对鱼缸的使用性能进行了测试,安装与使用效果会明显优于客户收到产品后的二次组装后的效果,避免对鱼缸整体或者内部零部件造成损伤,有效保证鱼缸整体的使用性能,延长使用寿命;另外,由于所述鱼缸体的三个所述鱼缸侧板兼作所述底滤缸体的三个侧板,即本实施例中包括三块贯通共用的侧板,使得本实施例中玻璃的数量需求为7块(不算底滤隔断),与现有技术中的玻璃数量最低需求10块(不算底滤隔断)相比,成本减少约10%。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鱼缸体和底滤缸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图;

图中:1-鱼缸底板;2-滤缸底板;3-滤缸前板;4-鱼缸左侧板;5-鱼缸右侧板;6-鱼缸前侧板;7-鱼缸后侧板;8-溢流管;9-进水管;10-反流管;11-顶端污水孔;12-底端污水孔;13-抽水泵;14-管道安装孔;15-三重溢流座;16-胶套;17-换水管;18-底滤隔断;19-进水槽;20-抽水槽;21-电源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一体式鱼缸,包括鱼缸体和位于所述鱼缸体下侧的底滤缸体,所述鱼缸体包括鱼缸底板1和围设在所述鱼缸底板1四周的四个鱼缸侧板,所述底滤缸体包括滤缸底板2,其中一所述鱼缸侧板的下端部与所述鱼缸底板1密封连接,其余所述鱼缸侧板的内壁与所述鱼缸底板1密封连接、而下端部向下延伸与所述滤缸底板2密封连接兼作底滤缸体的侧板,所述滤缸底板2的前部竖向安装有滤缸前板3,所述滤缸前板3的两端与兼作底滤缸体侧板的所述鱼缸侧板密封连接;所述鱼缸体内安装有三重溢流装置,所述三重溢流装置穿过所述鱼缸底板1延伸至所述底滤缸体内连接有过滤装置与抽水泵1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装置为活性炭过滤芯,当然也可以为适用于鱼缸过滤的过滤装置。所述鱼缸体与所述底滤缸体均为玻璃缸体,所述鱼缸体与所述底滤缸体为一体结构,连接方式主要是粘贴密封固定。

由于其中三个所述鱼缸侧板兼作为所述底滤缸体的侧板,使得所述鱼缸体与所述底滤缸体构成一体结构,厂家发货前,鱼缸被组装固定好,包括所述鱼缸体、所述底滤缸体以及所述三重溢流装置等均一次安装完成后再进行整体发货,当客户收到产品后,无需进行二次操作组装即可加水使用,减少了额外的人力物力财力,节约了大量安装成本,并且由于发货前厂家已经完成组装并对鱼缸的使用性能进行了测试,安装与使用效果会明显优于客户收到产品后的二次组装后的效果,避免对鱼缸整体或者内部零部件造成损伤,有效保证鱼缸整体的使用性能,延长使用寿命;另外,由于所述鱼缸体的三个所述鱼缸侧板兼作所述底滤缸体的三个侧板,即本实施例中包括三块贯通共用的侧板,使得本实施例中玻璃的数量需求为7块(不算底滤隔断),与现有技术中的玻璃数量最低需求10块(不算底滤隔断)相比,成本减少约10%。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鱼缸底板1为矩形板,所述鱼缸侧板包括围设在所述鱼缸底板1四周的鱼缸左侧板4、鱼缸右侧板5、鱼缸前侧板6和鱼缸后侧板7,所述鱼缸前侧板6的下端部与所述鱼缸底板1密封连接,所述鱼缸左侧板4、鱼缸右侧板5与鱼缸后侧板7的内壁与所述鱼缸底板1密封连接、而下端部向下延伸与所述滤缸底板2密封连接兼作底滤缸体的侧板,所述滤缸前板3的两端与兼作底滤缸体侧板的所述鱼缸左侧板4和所述鱼缸右侧板5密封连接。

所述鱼缸左侧板4兼作所述底滤缸体的左侧板,所述鱼缸右侧板5兼作所述底滤缸体的右侧板,所述鱼缸后侧板7兼作所述底滤缸体的后侧板,所述滤缸前板3即对应作为所述底滤缸体的前侧板,即所述鱼缸左侧板4、所述鱼缸右侧板5、所述鱼缸后侧板7、所述滤缸底板2与所述滤缸前板3围成所述底滤缸体。

所述三重溢流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鱼缸底板1上的溢流管8,所述溢流管8内同轴安装有进水管9,所述溢流管8的外部同轴安装有反流管10,所述反流管10的高度高于所述溢流管8的高度,所述反流管10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有顶端污水孔11和底端污水孔12;所述进水管9的下端与所述抽水泵13连接。

所述三重溢流装置包括三根由粗至细的PVC管套设在一起,分别为反流管10、溢流管8和进水管9,所述反流管10的作用是引导水流从所述顶端污水孔11和所述底端污水孔12溢入中间的所述溢流管8内,用于清洁所述鱼缸体内的垃圾,其中,所述顶端污水孔11可以用于吸走漂浮在水面上的垃圾,例如鱼食等,所述底端污水孔12可以用于吸走沉积水底的垃圾,例如鱼的粪便等;所述溢流管8的作用是将从所述反流管10内溢入的水流入到所述底滤缸体内;所述进水管9连接所述抽水泵13,用于将所述底滤缸体内的水抽回所述鱼缸体内,形成循环。

所述鱼缸底板1上设置有管道安装孔14,用于实现所述鱼缸体与所述底滤缸体之间的过滤水流交换;所述管道安装孔14处安装有三重溢流座15,所述三重溢流座15内设置有溢流孔(未在图中示出),所述进水管9穿过所述溢流孔延伸至所述底滤缸体内且与所述抽水泵13连接,所述溢流管8的底端与所述三重溢流座15连接且连通至所述溢流孔,所述反流管10的底端与所述三重溢流座15连接,所述三重溢流座15上设置有连通所述反流管10与所述溢流管8的所述底端污水孔12,所述反流管10的顶端安装有胶套16,所述顶端污水孔11设置在所述胶套16上;所述三重溢流座15的底端连接有与所述底端污水孔12连通的换水管17,所述换水管17处对应安装有换水阀,所述换水阀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技术,在此不再赘述且未在图中示出;当需要将所述鱼缸体内的水排出时,打开所述换水阀,所述鱼缸体内的水会通过所述底端污水孔12流入至所述换水管17内从而排出到所述鱼缸体外;当不需要排水时,关闭所述换水阀,所述鱼缸体内的水将不会通过所述换水管17排出。

所述滤缸前板3与所述鱼缸侧板之间连接有底滤隔断1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滤缸前板3与所述鱼缸后侧板7之间连接有底滤隔断18,所述底滤隔断18将所述底滤缸体分割为进水槽19和抽水槽20,所述抽水泵13安装在所述抽水槽20内,所述过滤装置安装在所述进水槽19内,所述三重溢流座15内的所述溢流孔通过管道连通至所述进水槽19内。

所述底滤隔断18包括上下错位布置的底滤断板,其中一所述底滤断板的下端与所述滤缸底板2连接将所述底滤缸体分割形成所述抽水槽20,另一所述底滤断板的下端与所述滤缸底板2之间设置有过滤流动通道,所述底滤隔断18的设置用于增加水流流动的过滤长度,提高滤过效果。

其中一所述鱼缸侧板上位于所述鱼缸底板1与所述滤缸前板3之间设置有电源线孔21,用于接通电源,实现过滤或加热等功能。

所述滤缸前板3的顶端安装有保护套(未在图中示出),鱼缸使用过程中,使用者会经常将手臂伸入到所述底滤缸体内进行维修或者其他操作,所述保护套的作用是为了避免所述滤缸前板3的顶端割伤到使用者的手臂。

循环过滤过程如图4所示,为更加清楚的描述整体鱼缸内过滤循环原理,因此在图4中将所述三重溢流座15省略。参见图4,当所述抽水泵13开启时,在所述抽水泵13的作用下,所述抽水槽20内的水会通过所述进水管9进入到位于上侧的所述鱼缸体内,所述鱼缸体内的水平面会上升,高于所述溢流管8的高度,因此会通过所述顶端污水孔11与所述底端污水孔12溢入到所述溢流管8内,来维持所述鱼缸体内的水平面的平衡,在此过程中所述鱼缸体内的垃圾会随着水流流动通过所述溢流管8进入到所述进水槽19内,被安装在所述进水槽19内的过滤装置过滤后,然后经过所述底滤隔断18回到所述抽水槽20内,由于所述抽水泵13是持续工作的,所以水不停的进入所述鱼缸体内,会不断的有水从所述顶端污水孔11与所述底端污水孔12内吸入,实现不断循环过滤。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