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拼接式养殖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82255发布日期:2019-07-17 05:14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一种拼接式养殖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拼接式养殖池。



背景技术:

拼接式养殖池因施工步骤比较简单,且还具备可拆卸性,成为在实际养殖生产过程中常用的养殖池。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 107745554A公开了一种养殖池,其采用三明治结构复合材料拼装成养殖池的池壁,然后将池壁底部与热塑性树脂防渗膜拼接,形成仅底部采用热塑性树脂防渗膜的水产养殖池。但是,其有且仅有公开养殖池通过三明治结构复合材料和热塑性树脂防渗膜拼接而成,并未公开具体的公开拼接方式以及养殖池结构。

在现有技术中,拼接式养殖池的连接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加热的方式使塑料薄膜熔合连接在池壁的板材上,但是这种连接方式所需要的设备复杂,因此不适用于在户外搭建大面积的养殖池;二是通过胶黏剂使塑料薄膜与池壁的板材的连接,但是胶黏剂与相连材料需要具有相似相容性才能粘结牢固,而目前没有一种胶黏剂能同时具有与塑料薄膜和板材的相似相容性,所以这种方法的粘接度不高,容易出现开缝,导致漏水。

而如果养殖池存在渗漏问题,一方面造成池内水体及水体营养物流失,养殖水体环境的不稳定,另一方面外部环境因素影响到养殖池中的水体环境;因此,如何防止养殖池中的水体流失,是水产养殖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拼接式养殖池,该拼接式养殖池适用于野外操作,而且能够避免因养殖池出现缝隙而导致养殖池内水体流失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拼接式养殖池,其包括:池体侧壁和池底,所述池底包括有池底底部和池底侧部;其中,所述池体侧壁是三明治结构复合材料制成的板材,所述池底为防渗塑料薄膜;在所述池体侧壁与所述池底侧部之间设有第一胶黏层,使两者接合在一起;该养殖池还包括固定环和锁紧件,所述锁紧件依次贯穿所述固定环、池底侧部、第一胶黏层及池体侧壁,且将所述固定环、池底侧部、第一胶黏层以及池体侧壁锁紧固定在一起,使所述第一胶黏层与所述池体侧壁之间、所述第一胶黏层与所述池体侧部之间无缝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池底侧部与所述固定环之间设有第二胶黏层,且所述第二胶黏层填充于所述锁紧件与所述池底之间的间隙。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所述胶黏层的高度大于50cm。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所述固定环的高度与所述胶黏层的高度相等,且所述固定环正对所述第一胶黏层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环包括有多个依次连接的固定段,所述固定段为长条形金属板材,且所述固定段位于相邻两块三明治结构复合材料制成的板材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拼接式养殖池及该养殖池的拼接方法通过在池体侧壁和池底侧部之间设置由胶黏剂构成的第一胶黏层,使构成池体侧壁的三明治结构复合材料制成的板材与构成池底侧部的防渗塑料薄膜连接在一起;而由于目前的胶黏剂无法同时具备防渗塑料薄膜和三明治结构复合材料的相似相容性,所以第一胶黏层与池体侧壁之间,或者是第一胶黏层与池底侧部之间很容易存在细小的缝隙,养殖池中的水体容易从这些缝隙中流失;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锁紧件,使锁紧件依次贯穿固定环、池底侧部、第一胶黏层及池体侧壁,并且将固定环、池底侧部、第一胶黏层以及池体侧壁锁紧固定在一起,则通过控制固定环与池体侧壁之间的距离,使第一胶黏层同时紧贴于池体侧壁和池底侧部上,则使第一胶黏层与池体侧壁的连接处或第一胶黏层与池底侧部的连接处的缝隙消失,从而达到避免养殖池中的水体流失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拼接式养殖池及其拼接方法具有明显的场地适应性并可反复安装,具有造价低,安装简便,施工快捷,合理利用场地的优势,既适用于工厂化养殖系统,也适用于户外操作。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拼接式养殖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拼接式养殖池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局部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一种拼接式养殖池,其包括:池体侧壁100和池底200,所述池底200包括有池底底部210和池底侧部220。

其中,所述池体侧壁100是三明治结构复合材料制成的板材110,所述池底200为防渗塑料薄膜。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防渗塑料薄膜可以是热塑性树脂编织膜、热塑性树脂流延膜、热塑性树脂吹塑膜、纤维编制层加强的土工膜等中的一种。所述纤维编制层加强的土工膜的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具体请参阅公告号为CN100445087C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另外,所述三明治结构复合材料的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具体请参阅公告号为CN107745554A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所述池体侧壁与所述池底侧部之间设有第一胶黏层300,使两者接合在一起;该养殖池还包括固定环400和锁紧件500,所述锁紧件500依次贯穿所述固定环400、池底侧部220、第一胶黏层300及池体侧壁100,且将所述固定环400、池底侧部220、第一胶黏层300以及池体侧壁100锁紧固定在一起,使所述第一胶黏层300与所述池体侧壁100之间、所述第一胶黏层300与所述池体侧壁100之间无缝连接。

通过在池体侧壁和池底侧部之间设置由胶黏剂构成的第一胶黏层,使构成池体侧壁的板材与构成池底侧部的防渗塑料薄膜连接在一起;而由于目前的胶黏剂无法同时具备防渗塑料薄膜和三明治结构复合材料的相似相容性,所以第一胶黏层与池体侧壁之间,或者是第一胶黏层与池底侧部之间很容易存在细小的缝隙,养殖池中的水体容易从这些缝隙中流失;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锁紧件,使锁紧件依次贯穿固定环、池底侧部、第一胶黏层及池体侧壁,并且将固定环、池底侧部、第一胶黏层以及池体侧壁锁紧固定在一起,则通过控制固定环与池体侧壁之间的距离,使第一胶黏层同时紧贴于池体侧壁和池底侧部上,则使第一胶黏层与池体侧壁的连接处或第一胶黏层与池底侧部的连接处的缝隙消失,从而达到避免养殖池中的水体流失的效果。

如图3所示,优选地,在所述池底侧部220与所述固定环400之间设有第二胶黏层600,且所述第二胶黏层600填充于所述锁紧件500与所述池底侧部220之间的间隙。

由于锁紧件是贯穿于构成池底侧部的防渗塑料薄膜,所以锁紧件在防渗塑料薄膜上会形成一个穿孔,则养殖池的水体容易从锁紧件与该穿孔之间的间隙流入到第一胶黏层与池底侧部之间;而且,水体通过锁紧件在防渗塑料薄膜上形成的穿孔流入第一胶黏层与池底侧部之间能避开大部分无缝连接的部位,因此大大提高了养殖池水体泄漏的风险,所以很有必要在池底侧部和固定环之间设有第二胶黏层,从而使所述锁紧件与所述池底侧部之间的间隙也填充有胶黏剂,避免养殖池中的水体流入锁紧件与池底侧部之间的间隙,进而增加了养殖池水体渗漏的风险。

具体地,所述第一胶黏层300的高度H大于50cm。

通过将第一胶黏层的高度设定为大于50cm,在固定环使第一胶黏层与池体侧壁、池底侧部无缝连接的情况下,第一胶黏层与池体侧壁之间、第一胶黏层与池底侧部之间存在贯穿第一胶黏层上下两端、而且长度至少超过50cm的缝隙的可能性极低,即使第一胶黏层与池体侧壁之间或第一胶黏层与池底侧部之间产生一丝细小缝隙,养殖池中的水体也难以泄漏。

具体地,所述固定环400的高度与所述第一胶黏层300的高度相等,且所述固定环400正对所述第一胶黏层300设置。

通过设置固定环的高度与第一胶黏层的高度相等,使固定环能够通过防渗塑料薄膜对第一胶黏层的整体施加作用力,并且第一胶黏层上各个部位所受到的作用力基本相等,则使第一胶黏层的各个部位都分别紧贴于池体侧壁和池底侧部,能够避免第一胶黏层与池体侧壁或池底侧部之间的部分缺少固定环施加的作用力而产生缝隙。

如图4所示,优选地,所述固定环400包括有多个依次连接的固定段410,所述固定段410为长条形金属板材,且所述固定段410位于相邻两块三明治结构复合材料制成的板材110之间。

通过将固定环分成多个相等的固定段,使任意固定段都可以方便更换,并且将固定段设置在相邻两块三明治结构复合材料制成的板材之间,既能使固定段覆盖在相邻两块三明治结构复合材料制成的板材之前的缝隙,进一步避免泄漏,同时又使任一固定段都同时与两块三明治结构复合材料制成的板材粘接,增加池体侧壁连接的紧固性。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形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