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麦栽培用滴灌浇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60625发布日期:2019-07-03 03:03阅读:7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麦栽培用滴灌浇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滴灌浇水装置,具体为一种小麦栽培用滴灌浇水装置。



背景技术:

滴灌是按照作物需水要求,通过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毛管上的灌水器,将水和作物需要的水分和养分一滴一滴,均匀而又缓慢地滴入作物根区土壤中的灌水方法。滴灌的主要特点是灌水量小,因此,一次灌水延续时间较长,灌水的周期短,可以做到小水勤灌;需要的工作压力低,能够较准确地控制灌水量,可减少无效的棵间蒸发,不会造成水的浪费;滴灌还能自动化管理,滴灌浇水可以更好的使小麦增产。

目前,滴灌浇水普遍直接从田间池塘或水井抽水进行滴灌,而直接抽取的水中往往会掺杂沙子或藻内植物造成滴头的堵塞,且大面积小麦田施肥也是较为困难。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小麦栽培用滴灌浇水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小麦栽培用滴灌浇水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小麦栽培用滴灌浇水装置,包括蓄水罐和肥料罐,所述蓄水罐的顶端盖设有盖板,所述盖板顶端的两侧均开设有进水孔,所述蓄水罐顶端通过进水孔连接有进水管,所述盖板的中部设有支杆,所述支杆一端固定连接有提手,其另一端穿过盖板伸入蓄水罐中并固定连接有钢网篮,所述蓄水罐内部的底端设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的出水口通过水管与肥料罐连通,所述肥料罐顶端的一侧开设有加料口,所述加料口上螺纹连接有螺纹盖,所述肥料罐的顶端中部活动设有转杆,所述活动转杆穿过肥料罐的顶端伸入肥料罐内并固定连接有环形搅拌圈,所述肥料罐内部的底端设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的出水口通过水管穿过肥料罐的侧壁连通有分流管,所述分流管的一侧等距离间隔连通设有若干个滴灌管,所述滴灌管的顶端等距离间隔设有若干个滴头,所述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均通过外接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水管由一根竖直水管和一个倒U型水管连通组成,且倒U型水管的底端穿过盖板顶端两侧开设的进水孔伸入蓄水罐中,竖直水管的顶端与外接水管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钢网篮的外圈与蓄水罐的内壁贴合,且钢网篮内部的底端垫设有一层无纺过滤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肥料罐与转杆的活动连接处设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内设有轴承,所述转杆的外周圈与轴承内壁卡合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杆的顶端设有圆盘,所述圆盘顶端的一侧设有握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肥料罐与分流管之间的水管上设有流量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滴头为压力补偿式滴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种小麦栽培用滴灌浇水装置,进水管排进蓄水罐内的水流经钢网篮,钢网篮中的无纺过滤布将水中的沙子和藻类进行过滤,且蓄水罐顶部的盖板可以挡住阳光,防止未过滤的藻类胞子在蓄水罐内繁殖,从而影响后续滴灌,同时当需要对蓄水罐内的过滤后的沙子和藻类进行清理时,只需通过提手将钢网篮提起,打开盖板并更换新的无纺过滤布即可。

2、该种小麦栽培用滴灌浇水装置,将可溶性的肥料从加料口倒入肥料罐内,并转动握手,转杆带动环形搅拌圈转动,使肥料和水可以充分的混合,在大面积的小麦种植地需要施肥的时候可以与滴灌同时进行,节省劳动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小麦栽培用滴灌浇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小麦栽培用滴灌浇水装置的蓄水罐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小麦栽培用滴灌浇水装置的肥料罐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小麦栽培用滴灌浇水装置的电线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中:1、蓄水罐;2、肥料罐;3、分流管;4、盖板;5、进水管;6、提手;7、转杆;8、握手;9、加料口;10、流量表;11、无纺过滤布;12、钢网篮;13、第一水泵;14、环形搅拌圈;15、滴头;16、第二水泵;17、支杆;18、滴灌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小麦栽培用滴灌浇水装置,包括蓄水罐1和肥料罐2,蓄水罐1的顶端盖设有盖板4,盖板4顶端的两侧均开设有进水孔,蓄水罐1顶端通过进水孔连接有进水管5,盖板4的中部设有支杆17,支杆17一端固定连接有提手6,其另一端穿过盖板4伸入蓄水罐1中并固定连接有钢网篮12,蓄水罐1内部的底端设有第一水泵13,第一水泵13的出水口通过水管与肥料罐2连通,肥料罐2顶端的一侧开设有加料口9,加料口9上螺纹连接有螺纹盖,肥料罐2的顶端中部活动设有转杆7,活动转杆7穿过肥料罐2的顶端伸入肥料罐2内并固定连接有环形搅拌圈14,肥料罐2内部的底端设有第二水泵16,第二水泵16的出水口通过水管穿过肥料罐2的侧壁连通有分流管3,分流管3的一侧等距离间隔连通设有若干个滴灌管18,滴灌管18的顶端等距离间隔设有若干个滴头15,第一水泵13和第二水泵16均通过外接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第一水泵13和第二水泵16均为QYWG8-22型。

其中,进水管5由一根竖直水管和一个倒U型水管连通组成,且倒U型水管的底端穿过盖板4顶端两侧开设的进水孔伸入蓄水罐1中,竖直水管的顶端与外接水管连通,使水可以从钢网篮12的两侧均匀通过,过滤效果更好。

其中,钢网篮12的外圈与蓄水罐1的内壁贴合,且钢网篮12内部的底端垫设有一层无纺过滤布11,过滤水中的沙子和藻类物质,避免堵塞滴头15。

其中,肥料罐2与转杆7的活动连接处设有轴承座,轴承座内设有轴承,转杆7的外周圈与轴承内壁卡合连接,方便对肥料罐2内的肥料进行搅拌。

其中,转杆7的顶端设有圆盘,所述圆盘顶端的一侧设有握手8,转动握手8,使转杆7底端的环形搅拌圈14转动,对肥料和水进行充分混合搅拌。

其中,肥料罐2与分流管3之间的水管上设有流量表10,流量表10为LDG-DN10型,通过流量表10检测水流量,控制滴灌量。

其中,滴头15为压力补偿式滴头,压力补偿滴头可确保每一个滴头15出水均匀,施肥灌溉均一。

工作时,田间池塘或水井中的水通过外接水管泵送入进水管5,进水管5中的水通过底端的倒U型水管进入蓄水罐1内,水流经钢网篮12时,钢网篮12中垫设的无纺过滤布11对水进行过滤,将水中的沙子和藻类过滤,当无纺过滤布11使用一段时间后可以通过提手6将钢网篮12提起,打开盖板4并更换新的无纺过滤布11,蓄水罐 1顶端设有的盖板4可以有效隔绝阳光,使得藻类胞子不会再蓄水罐1内繁殖,从而导致滴头15的堵塞,蓄水罐1内经过过滤的水由第一水泵13泵送到肥料罐2内,需要施肥的时候,将可溶性的肥料从加料口9倒入肥料罐2内,并转动握手8,转杆7带动环形搅拌圈14转动,使肥料和水可以充分的混合,混合后的水由第二水泵16泵送到分流管3内,分流管3内的水由滴灌管18将水分别送到每个田埂上,再由滴头15对小麦进行滴灌,压力补偿滴头可确保每一个滴头15出水均匀,施肥灌溉均一,且通过流量表10检测水流量,控制滴灌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