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高效的叶轮式增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46213发布日期:2019-09-12 08:56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能高效的叶轮式增氧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渔场养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能高效的叶轮式增氧机。



背景技术:

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它的主要作用是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以确保水中的鱼类不会缺氧,同时也能抑制水中厌氧菌的生长,防止池水变质威胁鱼类生存环境,增氧机一般是靠其自带的空气泵将空气打入水中,以此来实现增加水中氧气含量的目的。增氧机是一种通过电动机或柴油机等动力源驱动工作部件,使空气中的“氧”迅速转移到养殖水体中的设备,它可综合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功能,不但能解决池塘养殖中因为缺氧而产生的鱼浮头的问题,而且可以消除有害气体,促进水体对流交换,改善水质条件,降低饲料系数,提高鱼池活性和初级生产率,从而可提高放养密度,增加养殖对象的摄食强度,促进生长,使亩产大幅度提高,充分达到养殖增收的目的。

由于叶轮式增氧机动力效果好,工作面积大,适合四大家鱼饲养;现有的叶轮式增氧机使用效果最好通常8叶式叶轮,其功率消耗大,增氧机工作时水花直径小,进而水的溶氧量低,造成增氧效率低,而且现有的增氧机叶轮中的叶片吃水深度浅100mm左右,增氧机工作时,叶轮转动,使叶片工作区域中的水来不及补充,造成犁水量的减少,同时,由于现有的叶轮都是一体式的,容易在运输过程中损坏,在使用由于误操作,造成叶片损坏,直接造成叶轮的损坏,增加使用者的使用成本;作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为增加水的溶氧量,通常会采用增加叶片的方式进行提高水的溶氧效果,但是随着叶片的叶片的增多,当叶轮转动时,水被叶片犁起,通过多个叶片将水甩出以此来提高水的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但是由于叶片过多造成增氧机叶轮工作位置的水来不及恢复,使增氧机在工作时犁水量减少,也会因为叶片的排布位置较密、间隙小,使犁出的水会重复落在叶片上,造成增氧机重复做功,使电动机能耗加重,使水的溶氧效果差,降低水的溶氧效果,而且增加叶片也会提高叶轮旋转的阻力,增加电动机的负载,同时也不符合现在国家倡导节能减排的政策,所以为了减少叶轮式增氧机的能耗,降低使用者使用成本,提高叶轮式增氧机的增氧效果,急需出现一种高效节能的叶轮式增氧机。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节能高效的叶轮式增氧机,通过减少叶片的数量,改变叶片的结构,来降低叶片转动时的阻力,进而降低电动机的负载,减少能源的损耗,提高水的溶氧量,同时对将叶轮设置成可拆卸结构,使其更加容易运输、维修方便,为进一步保证犁水量,同时还加深了叶片的犁水深度。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节能高效的叶轮式增氧机,所述增氧机是通过支撑架和浮筒固定在水面上工作的,所述增氧机包括:电动机,叶轮,所述叶轮安装在电动机的下方,叶轮是由中心的轮体以及分布在轮体侧面的若干个可拆卸的叶片组成,所述叶片通过螺栓倾斜安装在轮体的侧面,并且叶片位置可沿轮体侧面进行上下调节,所述叶片安装位置与轮体轴向的夹角为锐角,叶片与轮体径向的夹角小于等于90°,所述叶片上端宽下端窄,叶片顶边与底边的倾斜角度相同,叶片上设有镂空孔。

进一步的,所述轮体为带有4-6个角的圆形凹槽,轮体包括:安装座、积水槽、固定板、支撑板,所述安装座在设置在圆形凹槽的底部,安装座为圆形凹槽的底部的凸起,用于与连接器或电动机相连,所述安装座周围设有积水槽,所述积水槽中设有筋板,提高轮体的稳定性和牢固性,积水槽的底部还设有多个出液孔,所述积水槽的外壁上设有4-6个角,所述该角是由固定板和支撑板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倾斜设置在积水槽外壁上,固定板与积水槽的径向夹角为60-80°,固定板与积水槽的轴向夹角为20-30°,固定板上设有至少两个键型槽孔,用于将叶片固定在固定板上,所述支撑板设置在固定板的背部,提高安装固定板的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叶片是由安装板、犁水板以及工艺边构成的,所述犁水板两侧分别设有安装板和工艺边,所述工艺边与犁水板垂直,所述安装板与犁水板之间的夹角为110-130°的夹角,所述犁水板上宽下窄,上表面为光滑平面,下表面设有多条纵横交错的加强筋,使犁水更加牢固,犁水板的下半部分设有至少一列圆形通孔,上半部分设有至少一行条形通孔,所述一列中设有多个圆形通孔,圆形通孔中设有纵横交错的板筋将圆形通孔分割成多个小孔,所述同行中设有多个条形通孔,条形通孔中设有横向板筋将条形通孔分割成多个小孔。

进一步的,所述同列的圆形通孔中心的联线与工艺边平行,所述同列的圆形通孔由下至上逐渐增大。

进一步的,所述犁水板为上下两边相互平行左右两边一边为竖直一边为斜边的四边形,所述相互平行的上下两个边上边的长度大于下边的长度,上下两个相互平行的边为倾斜边,所述竖直边设置在上下两个平行边的底端之间,所述斜边设置在上下两个平行边的高端之间,所述上下两平行边的倾斜角度与水平线成20-40°的夹角,所述四边形的竖直边与斜边的夹角为5-15°。

进一步的,叶轮和电动机之间还可以设置一个连接器,用于增加叶轮的吃水深度,并提高叶轮的稳定性,所述叶轮通过连接器与电动机上的输出轴相连。

优选的,所述电动机为永磁变频电动机。

进一步的,所述叶片安装在轮体上时,叶片有一部分位于轮体底面的下方,所述位于叶轮下方的的叶片深度为140-160mm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节能高效的叶轮式增氧机,具有如下有益之处:对叶片中犁水板形状设置成不规则的四边形,相对于市面上同一尺寸的增氧机犁水量减少,所以为了提高犁水量,则需要提高犁水深度以保证犁水量,通过增加犁水深度使叶轮搅动水的深度增加,增加犁水深度还可以调节水面和较深层的水之间的温度,同时还可以提高较深层水之间的流动性,提高水的溶氧量;

通过叶片的结构设置,使水的阻力更小,并且增加了犁水深度,保证犁水量,提高对水搅动深度,使水的流动性加深,增加深处水的溶氧量,也减少了电动机的能耗,通过叶片和轮体之间的配合使叶片的阻力更小,水更容易被甩出,造成水花直径更大,节省电动机的能耗提高水的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水的搅动区域和溶氧量;

通过叶片和轮体之间为可拆卸结构,使叶轮在运输时可以拆开运输,解决传统整体式运输叶片易损坏的问题,同时对于损坏的也变可以进行更换减少使用者的成本,而且叶片上还可以进行上下调节,提高了增氧机的适应性,为使用者提供便利,节约使用者的成本;

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同一转速下,本增氧机制造出的水花更多更散,直径更大,水花更碎,电动机的做功更小,更加节能,进一步提高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相同体积的水的溶氧量更多,使增氧机工作效率更加高效,降低渔民的使用成本,提高鱼塘中的延氧气含量,减少鱼群因缺氧死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增氧机的使用安装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叶轮的立体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叶轮的主视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叶轮的仰视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轮体的立体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轮体的主视结构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轮体的仰视结构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叶片的主视结构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叶片的左视结构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叶片的仰视结构图;

1、支撑架 2、浮筒 3、增氧机 4、电动机 5、叶轮 6、轮体 61、安装座 62、积水槽 63、固定板 64、支撑板 65、筋板 66、出液孔 67、键型槽孔 7、叶片、71、安装板 72、犁水板 73、工艺边 74、圆形通孔 75、条形通孔 76、加强筋 77、板筋 78、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10所示,一种节能高效的叶轮式增氧机,所述增氧机3是通过支撑架1和浮筒2固定在水面上工作的,所述增氧机3包括:电动机3,叶轮5,所述叶轮5安装在电动机3的下方,叶轮5是由中心的轮体6以及分布在轮体6侧面的若干个可拆卸的叶片7组成,所述叶片7通过螺栓倾斜安装在轮体6的侧面,并且叶片7位置可沿轮体6侧面进行上下调节,所述叶片7安装位置与轮体6轴向的夹角为锐角,叶片7与轮体6径向的夹角小于等于90°,所述叶片7上端宽下端窄,叶片7顶边与底边的倾斜角度相同,叶片7上设有镂空孔。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优化,如下:

本实例中,所述轮体6为带有4-6个角的圆形凹槽,轮体6包括:安装座61、积水槽62、固定板63、支撑板64,所述安装座61在设置在圆形凹槽的底部,安装座61为圆形凹槽的底部的凸起,用于与连接器或电动机3相连,所述安装座61周围设有积水槽62,所述积水槽62中设有筋板65,提高轮体6的稳定性和牢固性,积水槽62的底部还设有多个出液孔66,所述积水槽62的外壁上设有4-6个角,所述该角是由固定板63和支撑板64组成。

本实例中,所述固定板63倾斜设置在积水槽62外壁上,固定板63与积水槽62的径向夹角为60-80°,固定板63与积水槽62的轴向夹角为20-30°,固定板63上设有至少两个键型槽孔67,用于将叶片7固定在固定板63上,通过螺栓和键型槽孔67将叶片7固定,并可以使叶片7可以上下调节叶片7伸出深度,增加犁水量,提高犁水效果,所述支撑板64设置在固定板63的背部,提高安装固定板63的强度。

本实例中,所述叶片7是一体成型的,叶片7是由安装板71、犁水板72以及工艺边73构成的,所述犁水板72两侧分别设有安装板71和工艺边73,所述工艺边73与犁水板72垂直,所述安装板71与犁水板72之间的夹角为110-130°的夹角,所述犁水板72上宽下窄,上表面为光滑平面,下表面设有多条纵横交错的加强筋76,使犁水更加牢固,犁水板72的下半部分设有至少一列圆形通孔74,上半部分设有至少一行条形通孔75,所述一列中设有多个圆形通孔74,圆形通孔74中设有纵横交错的板筋77将圆形通孔74分割成多个小孔,所述同行中设有多个条形通孔75,条形通孔75中设有横向板筋77将条形通孔75分割成多个小孔;本实例中纵向加强筋76与圆孔中的纵向筋板65重合,所述安装板71上设有与固定板63上的键型槽孔67对应的安装孔78,通过螺栓穿过安装孔78和键型槽孔67将叶片7固定的在轮体6上。

本实例中,所述同列的圆形通孔74中心的联线与工艺边73平行,所述同列的圆形通孔74由下至上逐渐增大。

本实例中,所述犁水板72为上下两边相互平行左右两边一边为竖直一边为斜边的四边形,所述相互平行的上下两个边上边的长度大于下边的长度,上下两个相互平行的边为倾斜边,所述竖直边设置在上下两个平行边的底端之间,所述斜边设置在上下两个平行边的高端之间,所述上下两平行边的倾斜角度与水平线成20-40°的夹角,所述四边形的竖直边与斜边的夹角为5-15°。

本实例中,叶轮5和电动机3之间还可以设置一个连接器,用于增加叶轮5的吃水深度,并提高叶轮5的稳定性,所述叶轮5通过连接器与电动机3上的输出轴相连。

本实例中,所述电动机3为永磁变频电动机3。

本实例中,所述叶片7安装在轮体6上时,叶片7有一部分位于轮体6底面的下方,所述位于叶轮5下方的的叶片7深度为140-160mm之间。

通过浮筒2将支撑架1固定,并将支撑架1通过螺栓安装在电动机3上,电动机3的输出轴直接或通过连接器与叶轮5相连,将固定好的增氧机3放置在水面指定范围,使叶轮5中的轮体6位于水面上方,并保证叶片7深入水中的深度为150-230mm之间,当电动机3正常运行时,带动叶轮5转动,由于叶片7结构下端窄上端宽,叶片7的阻力减小,水会随着叶片7由下至上运动,而且越向上越宽使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提高溶氧量,通过叶片7下端的设有的圆形通孔74和条形通孔75,使部分水从通孔中流出,通过圆形通孔74和条形通孔75中设有的板筋77,将该部分水打散成水花,减少叶片7的阻力,进而降低能耗,还提高了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溶氧量,通过叶片7上的安装板71可以将更多的水限定在叶片7上,而工艺边73在增加叶片7的强度的情况下,还会对甩出的水进行分割,使甩出的水更加薄,增加了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水的溶氧量,通过叶片7中犁水板72的下边为倾斜式的,减少叶轮5在旋转时的阻力,犁水板72的上边为倾斜式的,可以将水甩出的面积更大、更远,提高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水的溶氧量;通过叶片7与轮体6为可拆卸结构,使叶轮5方便运输,不容易造成叶片7损坏,同时还减少了实用的成本,并且在轮体6与叶片7的安装位置设有键型槽孔67用于固定叶片7,使叶片7可以上下调节伸出深度;所述轮体6中心中心设有凸起的安装座61,减少与水的接触面积,减低阻力,减少电动机3损耗,轮体6上底部设有通孔,防止叶轮5在旋转使水被卷入轮体6中,提高叶轮5旋转的阻力和不稳定性,通过轮体6上的安装板71设置的角度,使水搅动更加省力,并且使水更加容易被犁起甩出,通过叶片7上的安装板71设定的角度与轮体6固定板63的角度配合,使水更容易甩出,造成的水花更大,减少叶片7的旋转阻力,降低电机能耗。

与现有技术中的8叶增氧机进性对比,采用相同叶轮尺寸,相同型号的电动机,在同一电压、同一转速的情况下工作,得出如下实现数据;

在实验过程中还发现本专利中的增氧机会随着叶片的增加,叶轮犁出的水的连续性越好,其中,以6叶的增氧机效果最好。

综上所述,对叶片中犁水板形状设置成不规则的四边形,相对于市面上同一尺寸的增氧机犁水量减少,所以为了提高犁水量,则需要提高犁水深度以保证犁水量,通过增加犁水深度使叶轮搅动水的深度增加,增加犁水深度还可以调节水面和较深层的水之间的温度,同时还可以提高较深层水之间的流动性,提高水的溶氧量;

通过叶片的结构设置,使水的阻力更小,并且增加了犁水深度,保证犁水量,提高对水搅动深度,使水的流动性加深,增加深处水的溶氧量,也减少了电动机的能耗,通过叶片和轮体之间的配合使叶片的阻力更小,水更容易被甩出,造成水花直径更大,节省电动机的能耗提高水的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水的搅动区域和溶氧量;

通过叶片和轮体之间为可拆卸结构,使叶轮在运输时可以拆开运输,解决传统整体式运输叶片易损坏的问题,同时对于损坏的也变可以进行更换减少使用者的成本,而且叶片上还可以进行上下调节,提高了增氧机的适应性,为使用者提供便利,节约使用者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技术特征已揭示如上,然而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仍可能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揭示而作种种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替换及修饰,因此,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应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的内容,而应包括各种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替换及修饰,并为本专利申请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