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犬用护嘴绳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18958发布日期:2019-08-13 20:28阅读:790来源:国知局
一种犬用护嘴绳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犬用护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犬用护嘴绳套。



背景技术:

家养犬、工作犬往往都需要套有带牵绳的项圈,这样饲养者便可以对犬起到一定的控制。现有的带牵绳的项圈主要是起到限制犬的活动半径,现有的犬用护嘴则起到阻止犬嘴开合的作用,防止其误食或者伤人,两者搭配起来使用时穿脱费时,犬自身的舒适感也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犬用护嘴绳套,改善犬鼻处的舒适度,整体穿脱快捷,不易松脱。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犬用护嘴绳套,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犬用护嘴绳套,包括:颈带,通过调节插扣围成一圈并套住犬的颈部;护嘴带,包括由护鼻和垂带构成的闭环,护鼻具备与犬的鼻梁贴合的弧形缓冲垫,垂带不与犬的下巴接触并向下构成垂坠处;底连接带,底连接带的一头与位于犬喉部的颈带连接,另一头具备第一连接环,垂坠处穿过第一连接环并位于第一连接环的下方,垂带与第一连接环活动连接;侧连接带,包括分别与护鼻两端连接的第一侧连接带、第二侧连接带,第一侧连接带、第二侧连接带相互平行并与颈带连接;牵绳,牵绳的一头通过第二连接环与垂坠处相连,另一头具备锁扣。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弧形缓冲垫提供了弹性缓冲性能,改善了犬鼻处的舒适性,减少对犬的伤害。通过牵绳、垂带给犬的鼻、上颚一个向下的牵制力,一定程度上限制犬的嘴张合,但是不限制犬的下颚活动,提高犬的舒适性,对犬嘴的控制自由性大。第一侧连接带、第二侧连接带限定了颈带与护嘴带的空间位置关系,无论牵绳的受力方向,护嘴带不易发生倾斜、脱落。调节插扣可承受最大八十公斤的拉力,调节插扣也方便颈带与犬的穿脱。锁扣便于将牵绳固定在某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颈带包括上颈带、下颈带,上颈带、下颈带之间通过第三连接环、第四连接环首尾连接,第一侧连接带的一头与第三连接环相连,第二侧连接带的一头与第四连接环相连,底连接带与下颈带相连,调节插扣位于上颈带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四个连接环,规格一样,零件种类少,通用性强,同时连接环上所连接绳带可以绕连接环在一定角度范围内摆动,使各绳带在不同受力方向时其与连接环的接触处发生微量滑动,颈带可变化的形态样式更加丰富,最后绳带与受力方向平行,防止绳带的扭结、弯折,也提高犬的舒适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第一侧连接带、第二侧连接带的长度相等,底连接带的长度短于第一侧连接带或第二侧连接带的长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穿戴完毕后,颈带、护嘴带所在平面是互呈夹角的。第一侧连接带、第二侧连接带的长度相等,是防止颈带、护嘴带左右歪斜,同时保证颈带、护嘴带在竖向平面内呈额定的夹角,以适应犬的生理构造,提高舒适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护鼻还包括附着带,附着带与垂带为一体环状结构,弧形缓冲垫附着在附着带的下表面,弧形缓冲垫的材质为发泡棉。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附着带提高护鼻的抗拉强度,同时附着带对弧形缓冲垫均匀施力,弧形缓冲垫将会均匀对犬的鼻梁施压,发泡棉为软质棉材料,弹性好、易于加工,进一步降低压强让犬有很好的舒适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弧形缓冲垫的下表面的最高处具备向上凹陷的凹槽,凹槽延伸方向与护鼻长度方向垂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凹陷处对应的局部不会与犬的鼻梁接触,避开犬的鼻腔,防止护鼻对鼻梁压力太大,阻碍犬的呼吸,进一步改善犬的舒适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第一连接环为D形环,第二连接环、第三连接环、第四连接环为O形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二连接环要连接牵绳、垂带共两根带子,第三连接环要连接第一侧连接带、上颈带、下颈带共三根带子,第四连接环要连接第二侧连接带、上颈带、下颈带共三根带子,它们的受力方向随着犬的动作、人员拉牵绳的方向改变,受力方向变化大,O形环便于若干根带子在O形环滑动并改变方向。第一连接环主要只连接底连接带,而垂带只是穿过其中,D形环的平直段正好始终与底连接带连接,防止底连接带与第一连接环连接处发生褶皱,让底连接带能够平整得承受拉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第一连接环、第二连接环、第三连接环、第四连接环材质为304不锈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304不锈钢的结构强度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颈带、附着带、垂带、底连接带、侧连接带、牵绳材质为尼龙织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尼龙织带拉力可最大承受200公斤,结构强韧耐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应用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应用示意图。

1-颈带;2-护鼻;3-底连接带;4-第一侧连接带;5-第二侧连接带;6-垂带;7-牵绳;8-调节插扣;9-第一连接环;10-第二连接环;11-锁扣;12-上颈带;13-下颈带;14-第三连接环;15-第四连接环;16-凹槽;17-垂坠处;18-附着带;19-弧形缓冲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一种犬用护嘴绳套,包括:颈带1,通过调节插扣8围成一圈并套住犬的颈部;护嘴带,包括由护鼻2和垂带6构成的闭环,护鼻2具备与犬的鼻梁贴合的弧形缓冲垫19,垂带6不与犬的下巴接触并向下构成垂坠处17;底连接带3,底连接带3的一头与位于犬喉部的颈带1连接,另一头具备第一连接环9,垂坠处17穿过第一连接环9并位于第一连接环9的下方,垂带6与第一连接环9活动连接;侧连接带,包括分别与护鼻2两端连接的第一侧连接带4、第二侧连接带5,第一侧连接带4、第二侧连接带5相互平行并与颈带1连接;牵绳7,牵绳7的一头通过第二连接环10与垂坠处17相连,另一头具备锁扣11。

人员拉着牵绳7时,垂带6也接着收到拉力,当牵绳7、垂带6的水平方向上的分力较大时,底连接带3、护嘴带起到限制垂带6过于水平偏向的作用。犬的鼻梁、颈部均会受到压力,压力被两处分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弧形缓冲垫提供了弹性缓冲性能,改善了犬鼻处的舒适性,减少对犬的伤害。通过牵绳、垂带给犬的鼻、上颚一个向下的牵制力,一定程度上限制犬的嘴张合,但是不限制犬的下颚活动,提高犬的舒适性,对犬嘴的控制自由性大。第一侧连接带、第二侧连接带限定了颈带与护嘴带的空间位置关系,无论牵绳的受力方向,护嘴带不易发生倾斜、脱落。调节插扣可承受最大八十公斤的拉力,调节插扣也方便颈带与犬的穿脱。锁扣便于将牵绳固定在某处。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颈带1包括上颈带12、下颈带13,上颈带12、下颈带13之间通过第三连接环14、第四连接环15首尾连接,第一侧连接带4的一头与第三连接环14相连,第二侧连接带5的一头与第四连接环15相连,底连接带3与下颈带13相连,调节插扣8位于上颈带12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四个连接环,规格一样,零件种类少,通用性强,同时连接环上所连接绳带可以绕连接环在一定角度范围内摆动,使各绳带在不同受力方向时其与连接环的接触处发生微量滑动,颈带可变化的形态样式更加丰富,最后绳带与受力方向平行,防止绳带的扭结、弯折,也提高犬的舒适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侧连接带4、第二侧连接带5的长度相等,底连接带3的长度短于第一侧连接带4或第二侧连接带5的长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穿戴完毕后,颈带、护嘴带所在平面是互呈夹角的。第一侧连接带、第二侧连接带的长度相等,是防止颈带、护嘴带左右歪斜,同时保证颈带、护嘴带在竖向平面内呈额定的夹角,以适应犬的生理构造,提高舒适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护鼻2还包括附着带18,附着带18与垂带6为一体环状结构,弧形缓冲垫19附着在附着带18的下表面,弧形缓冲垫19的材质为发泡棉。

弧形缓冲垫19的局部厚度自顶部往下逐渐变薄。第一侧连接带4、第二侧连接带5与附着带18通过缝线固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附着带提高护鼻的抗拉强度,同时附着带对弧形缓冲垫均匀施力,弧形缓冲垫将会均匀对犬的鼻梁施压,发泡棉为软质棉材料,弹性好、易于加工,进一步降低压强让犬有很好的舒适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弧形缓冲垫19的下表面的最高处具备向上凹陷的凹槽16,凹槽26延伸方向与护鼻2长度方向垂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凹陷处对应的局部不会与犬的鼻梁接触,避开犬的鼻腔,防止护鼻对鼻梁压力太大,阻碍犬的呼吸,进一步改善犬的舒适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环9为D形环,第二连接环10、第三连接环14、第四连接环15为O形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二连接环要连接牵绳、垂带共两根带子,第三连接环要连接第一侧连接带、上颈带、下颈带共三根带子,第四连接环要连接第二侧连接带、上颈带、下颈带共三根带子,它们的受力方向随着犬的动作、人员拉牵绳的方向改变,受力方向变化大,O形环便于若干根带子在O形环滑动并改变方向。第一连接环主要只连接底连接带,而垂带只是穿过其中,D形环的平直段正好始终与底连接带连接,防止底连接带与第一连接环连接处发生褶皱,让底连接带能够平整得承受拉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环9、第二连接环10、第三连接环14、第四连接环15材质为304不锈钢。

锁扣11为铜质,其可承受最大两百公斤的拉力。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304不锈钢的结构强度大。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颈带1、附着带18、垂带6、底连接带3、第一侧连接带4、第二侧连接带5、牵绳7材质为尼龙织带。

颈带1、附着带18、垂带6、底连接带3、第一侧连接带4、第二侧连接带5、牵绳7的宽度、厚度均一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尼龙织带拉力可最大承受200公斤,结构强韧耐磨。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