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植树木的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16486发布日期:2019-07-10 09:09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移植树木的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株栽培工具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移植树木的支撑架。



背景技术:

一般新栽的苗木或大树移栽完成后,由于根系尚未扎深扎实,极易摇晃,特别是常绿树和树冠较大的落叶树种,即使是带土球的树木,难免会被大风吹动,甚至被风吹倒。对树木成活影响极大。对于这样的苗木需要树木支撑。打支撑架扶持,主要可以稳定树干,使根系与土壤保持紧密接触,有利于新根生长。

但是在支撑架向地面固定的时候,均采用斜向下插入的方式,一方面插入地面的竖直深度较低,在树木受到风吹时支撑架抵抗力矩的能力较差,另一方面在地面中插入较长的距离,提高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支撑架应用于绿化工程中,通常使用数量较大,在存放过程中存在节省空间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植树木的支撑架,其具有能够将支撑架垂直地面插入并具有弯折和伸缩能力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移动树木的支撑架,包括至少三组支撑组件以及铰接在支撑组件顶端处的固定板,相邻固定板之间可拆卸相连围成一个将树木围在内部的维护结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呈圆柱体的下支撑管,以及位于下支撑管上方的上支撑管,所述下支撑管内部中空,所述上支撑管的底端铰接有伸入到下支撑管内部的滑块,所述滑块与下支撑管滑动相连,所述滑块位于下支撑管顶端时,所述滑块与上支撑管的铰接处位于下支撑管的顶端外部,所述下支撑管的顶端侧壁向下支撑管的轴线方向收缩从而形成防止滑块与下支撑管脱离的收口,所述上支撑管的外径与所述收口的内径尺寸匹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支撑管与滑块可以在下支撑管内滑动,上支撑管能够从下支撑管中滑出,下支撑管上的收口能够限制滑块滑出。当滑块与收口处相抵时,上支撑管与滑块的铰接处从下支撑管中露出,这使得上支撑管可以绕着铰接点转动,进一步的下支撑管可以垂直地面插入,增加紧固力,上支撑管可以转动至顶端靠近树干的位置,其顶端的固定板与相邻的固定板围成维护结构将树干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块的尺寸与下支撑管的内部尺寸相匹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下支撑管的内壁对滑块提供一定的约束,使其在滑动时不会翻转等状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支撑管的底端设置有锥管,所述锥管的尖锐端朝向背离下支撑管的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将支撑管插入到地面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锥管与下支撑管之间可拆卸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拆装存储,精简尺寸。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支撑管的外壁上设置有相对的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支撑架从地面插入和拔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板包括铰接在上支撑管上的板体,所述板体包括位于呈直线型的直线部以及位于直线部两端向外侧弯折的弯折部,相邻弯折部的内侧表面贴合并通过螺杆螺母组件固定在一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各固定板之间可以相互搭接成一个多边形,将树干围在中央;弯折部能够为连接提供所需的平面,利用该平面贯穿螺杆并用螺母固定,还能够实现可拆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直线部上设置有贯穿所述直线部从而对树木进行固定的顶丝。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各板体拼接成的多边形包围在树干的外侧,利用各边伸出的顶丝将树干抵住,顶丝的旋入长度可以匹配不同尺寸的树干;同时各板体与固定在地面上的支撑部连接,实现对树干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丝位于固定板内侧的的顶端设置有橡胶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给树干表面提供保护,避免被顶丝压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丝采用元宝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操作人员徒手旋拧顶丝,简单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下支撑管、上支撑管以及滑块,使得移植树木的支撑架具有能够将支撑架垂直地面插入并具有弯折和伸缩能力的优点;

2.通过设置能够拼接的固定板以及顶丝,使得固定板之间连接简单方便可拆卸,同时可以匹配不同尺寸的树干。

附图说明

图1是移植树木的支撑架的等轴测视图;

图2是支撑组件的间断剖视图。

图中,1、支撑组件;11、下支撑管;111、收口;112、把手;12、上支撑管;121、凸块;13、滑块;131、支耳;14、锥管;141、圆锥部;142、连接部;2、固定板;21、板体;211、直线部;212、弯折部;22、顶丝;23、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图2,一种移植树木的支撑架,包括三根支撑组件1以及铰接在支撑组件1顶端处的固定板2,相邻支撑组件1顶端的固定板2之间通过螺杆螺母固定相连从而形成一个将树木围在内部的围护结构。支撑组件1包括内部中空的呈圆柱形的下支撑管11以及位于下支撑管11上方的上支撑管12。在上支撑管12的底端铰接有滑块13,滑块13伸入到下支撑管11的内部并与下支撑管11滑动相连。当滑块13滑至下支撑管11的顶端位置时,滑块13与上支撑管12的铰接处位于下支撑管11的顶端外部。在下支撑管11的顶端,下支撑管11的侧壁向下支撑管11的轴线方向收缩从而形成放置滑块13从下支撑管11中脱离的收口111。

滑块13为扁平的圆柱体,其外壁尺寸与下支撑管11的内部尺寸相匹配。一方面,收口111可以阻挡滑块13滑出下支撑管11;另一方面,下支撑管11的内壁为滑块13提供的约束,使滑块13不会发生偏转晃动,提高确保支撑组件1在支撑时的稳定性。滑块13靠近收口111一侧的端面上伸出有两个支耳131,两个支耳131与滑块13一体成型。在上支撑管12上与滑块13相对一侧的端面上伸出有一体成型的凸块121,凸块121的宽度与两个支耳131相对的表面之间的距离相匹配。在支耳131和凸块121上开始有相匹配的通孔,通过将铰杆贯穿支耳131和凸块121上的通孔从而将上支撑管12与滑块13铰接在一起。当滑块13靠近收口一侧的端面与收口相抵时,两个支耳131以及其上的铰接处能够伸出下支撑管11的顶端,确保上支撑管12的偏转能够实施。

在下支撑管11的底端设置有可拆卸的锥管14,锥管14包括呈圆锥体的圆锥部141以及与下支撑管11的底端螺纹相连的连接部142,连接部142与圆锥部141一体成型。圆锥部141的尖端朝向背离了下支撑管11的一端。在下支撑管11的底端侧壁上开设有外螺纹。连接部142为圆柱形管体,在连接部142的内孔侧壁上开设有与下支撑管11底端侧壁上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的配合从而将连接部142与下支撑管11相连。在下支撑管11的外部侧壁上,位于靠近下支撑管11顶端的位置处焊接固定有相对的把手112,把手112为圆柱体且把手112的轴线垂直于下支撑管11的轴线。

上支撑管12为圆柱体且上支撑管12的外径与下支撑管11顶端处的收口111的尺寸相匹配。从而使上支撑管12能够深入到下支撑管11的内部,上支撑管12的长度相较下支撑管11的长度长,在将上支撑管12伸入到下支撑管11内部的时候,上支撑管12的顶端位于下支撑管11的外部。通过拉动上支撑管12使上支撑管12在沿着下支撑管11的轴线滑动。由于收口111的内孔尺寸与上支撑管12的外径尺寸相匹配,使得上支撑管12在滑动时不会发生偏转晃动。

固定板2包括横向设置的板体21,板体21的底端与上支撑管12的顶端相铰接。板体21包括位于中间段的直线部211以及位于直线部211水平两端向固定板2围成的围护结构的外侧方向弯折的弯折部212。当相邻的板体21靠近时,弯折部212相对的表面相抵触。在弯折部212的中心开设有通孔,当相邻板体21上的弯折部212表面相贴合时,弯折部212上的通孔相对,在相对的两个通孔中贯穿有两端带有螺纹的螺杆,螺杆两端旋入螺母将两个板体21连接在一起。通过螺杆螺母使得板体21之间具有可拆性。

在板体21的直线部的中间位置处螺纹连接有顶丝22。顶丝22贯穿板体21上直线部211从而伸入到固定板2所围成的围护结构内部。在直线部211上开设有供顶丝22贯穿的螺纹顶丝孔。顶丝22的轴线指向固定板2所围成的围护结构的中心点。利用各板体21伸出的顶丝22将树干抵住,顶丝22的旋入长度可以匹配不同尺寸的树干。顶丝22采用元宝螺栓并贯穿板体21,可以使操作人员徒手旋拧顶丝22,简单方便。在顶丝22的位于固定板2内侧的一端粘接有呈圆片体的橡胶垫23,橡胶垫23能够给树干表面提供保护,避免被顶丝22压伤。

在使用时,选定位置,将锥管14以及下支撑管11垂直插入地面,进一步将上支撑管12从下支撑管11中拉出并偏转至树干所在一侧。进一步将三个板体21通过螺杆螺母连接,旋入顶丝22将树干固定。支撑架结构简单,能够垂直地面插入,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能够伸缩,在存放时具有较小的体积。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