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虫草规范化培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46441发布日期:2019-07-13 08:07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虫草规范化培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虫草培育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虫草规范化培育装置。



背景技术:

冬虫夏草仅仅是我国190多种虫草中的一种,主产于青藏高原上,又简称"虫草",虫草是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主要活性成分为虫草素、虫草酸、虫草多糖等有益于人体吸收的物质,具有调节免疫系统功能、抗疲劳等多种功效,虫草在培育时对于湿度的要求非常高,但是现在培育都是由人工加水,这样对土壤的湿度把控不足,从而影响虫草的存活率,导致虫草收益差。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虫草规范化培育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虫草规范化培育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虫草规范化培育装置,包括培育箱,所述培育箱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接水的接水座,且培育箱的前表面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培育箱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沙土层、菌虫层和第二沙土层,且培育箱的内侧位于第一沙土层的上方位置处设置有“L”形的喷管,所述培育箱的上表面嵌入设置有活动板,且培育箱的内侧相对应活动板的两端位置处均开设有滑槽,所述培育箱的一侧安装有注水装置,且培育箱的一侧嵌入设置与喷管进水端相连的喷管接头,所述培育箱的另一侧安装有薄膜收卷装置,所述喷管的表面设置有喷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薄膜收卷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内部位于中线位置处横向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外部缠绕有塑料薄膜,且转杆的一端贯穿筒体与旋钮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筒体的表面开设有通槽,通槽的尺寸与塑料薄膜的尺寸相适配,所述培育箱的表面相对应通槽位置处开设有与其相同的槽口,所述塑料薄膜的一端穿过通槽和槽口与活动板的一端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注水装置包括水箱,所述水箱的内部设置有潜水泵,所述潜水泵的出水端设置有与喷管接头相连的导水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活动板的两端相对应滑槽的位置处设置有与其相适配的滑轨,且活动板的一侧嵌入设置有磁铁,所述培育箱的内侧相对应活动板的位置处嵌入设置有铁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控制面板的内部设置有智能处理芯片,智能处理芯片的型号为STM32F429IGT6,所述第二沙土层的内部插有湿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智能处理芯片,智能处理芯片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潜水泵。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沙土层的厚度范围在5-7cm,所述第一沙土层的厚度范围在3-5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设置了薄膜收卷装置,可以对使得塑料薄膜便于使用和收卷,起到反复利用的效果,提高塑料薄膜的使用率,减少浪费,具有一定的环保效果,湿度传感器会对土壤中的湿度进行实时监测,并将监测数据传递给智能处理芯片,当智能处理芯片所接收到的湿度数据小于最低阙值时会控制潜水泵运作,由喷头将潜水泵抽出的水源均匀的喷洒在土壤上,从而改变湿度值,当智能处理芯片所接收到的数据值大于最高阙值时会控制潜水泵停止运转,确保土壤湿度始终控制在规定范围内,为菌虫生长提高有利的环境,且整套流程通过智能控制,无需人员看管,降低了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虫草规范化培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虫草规范化培育装置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为一种虫草规范化培育装置中薄膜收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虫草规范化培育装置中注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培育箱;2、滑槽;3、活动板;4、薄膜收卷装置;401、筒体;402、转杆;403、塑料薄膜;404、旋钮;5、控制面板;6、接水座;7、注水装置;701、水箱;702、潜水泵;703、导水管;8、喷管接头;9、喷管;10、喷头;11、第一沙土层;12、菌虫层;13、第二沙土层。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虫草规范化培育装置,包括培育箱1,培育箱1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接水的接水座6,且培育箱1的前表面安装有控制面板5,培育箱1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沙土层11、菌虫层12和第二沙土层13,第二沙土层13的厚度范围在5-7cm,第一沙土层11的厚度范围在3-5cm,菌虫之间的间距为2-3cm,保证菌虫之间的生长空间。

培育箱1的内侧位于第一沙土层11的上方位置处设置有“L”形的喷管9,培育箱1的上表面嵌入设置有活动板3,且培育箱1的内侧相对应活动板3的两端位置处均开设有滑槽2,培育箱1的一侧安装有注水装置7,且培育箱1的一侧嵌入设置与喷管9进水端相连的喷管接头8,培育箱1的另一侧安装有薄膜收卷装置4,薄膜收卷装置4包括筒体401,筒体401的内部位于中线位置处横向转动连接有转杆402,转杆402的外部缠绕有塑料薄膜403,且转杆402的一端贯穿筒体401与旋钮404固定连接,筒体401的表面开设有通槽,通槽的尺寸与塑料薄膜403的尺寸相适配,培育箱1的表面相对应通槽位置处开设有与其相同的槽口,塑料薄膜403的一端穿过通槽和槽口与活动板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菌虫放置结束后,用手抓住活动板3表面的把手沿滑槽方向移动,当移动至培育箱1的一端时,活动板3一侧固定的塑料薄膜403会覆盖在培育箱1的上表面,可以起到保湿的作用,有效提高菌虫的成活率,当菌虫快要出土时,顺时针转动旋钮404,旋钮404转动时会带动转杆402转动,从而可以使塑料薄膜403重新缠绕在转杆上,确保空气的进入,另外可以使得塑料薄膜403便于使用和收卷,起到反复利用的效果,提高塑料薄膜403的使用率,减少浪费,具有一定的环保效果。

活动板3的两端相对应滑槽2的位置处设置有与其相适配的滑轨,且活动板3的一侧嵌入设置有磁铁,培育箱1的内侧相对应活动板3的位置处嵌入设置有铁片,当活动板3移动至铁片的位置处时,可以通过磁力起到吸附的效果,增加一定的稳定性。

喷管9的表面设置有喷头10,注水装置7包括水箱701,水箱701的内部设置有潜水泵702,潜水泵702的出水端设置有与喷管接头8相连的导水管703,控制面板5的内部设置有智能处理芯片,智能处理芯片的型号为STM32F429IGT6,第二沙土层13的内部插有湿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智能处理芯片,智能处理芯片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潜水泵702,湿度传感器会对第二沙土层13内部的湿度进行实时监测,并将监测数据传递给智能处理芯片,智能处理芯片的内部设置有湿度的最低阙值和最高阙值,当智能处理芯片所接收到的湿度数据小于最低阙值时会控制潜水泵702运作,潜水泵702运作后会将水箱701内部的水抽出,抽出的水源沿导水管703进入喷管9,再由喷头10均匀的喷洒在第一沙土层11,第一沙土层11表面的水源会渗透至第二沙土层13,从而改变湿度值,当智能处理芯片所接收到的数据值大于最高阙值时会控制潜水泵702停止运转,确保土壤湿度始终控制在规定范围内,为菌虫生长提高有利的环境,且整套流程通过智能控制,无需人员看管,降低了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在培育箱1内均匀的铺上第二沙土层13,厚度可以控制在5-7cm,并将菌虫均匀的放置在第二沙土层13的上表面,间距控制在2-3cm,菌虫放置后再在其表面铺上第一沙土层11,厚度控制在3-5cm,一切完毕后,用手抓住活动板3表面的把手沿滑槽方向移动,当移动至培育箱1的一端时,活动板3一侧固定的塑料薄膜403会覆盖在培育箱1的上表面,可以起到保湿的作用,有效提高菌虫的成活率,菌虫在生长阶段,湿度传感器(型号为XKCON-TR-485-001)会对第二沙土层13内部的湿度进行实时监测,并将监测数据传递给智能处理芯片,智能处理芯片的内部设置有湿度的最低阙值和最高阙值,当智能处理芯片所接收到的湿度数据小于最低阙值时会控制潜水泵702运作,潜水泵702运作后会将水箱701内部的水抽出,抽出的水源沿导水管703进入喷管9,再由喷头10均匀的喷洒在第一沙土层11,第一沙土层11表面的水源会渗透至第二沙土层13,从而改变湿度值,当智能处理芯片所接收到的数据值大于最高阙值时会控制潜水泵702停止运转,确保土壤湿度始终控制在规定范围内,为菌虫生长提高有利的环境,且整套流程通过智能控制,无需人员看管,降低了劳动强度,最后当菌虫快要出土时,顺时针转动旋钮404,旋钮404转动时会带动转杆402转动,从而可以使塑料薄膜403重新缠绕在转杆上,确保空气的进入,另外可以使得塑料薄膜403便于使用和收卷,起到反复利用的效果,提高塑料薄膜403的使用率,减少浪费,具有一定的环保效果,出土后10-20天就生长成熟。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