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瓜栽培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80463发布日期:2019-08-09 20:42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一种黄瓜栽培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栽培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黄瓜栽培系统。



背景技术:

黄瓜味道甘甜,具有除热,利水利尿,清热解毒的功效。食用黄瓜可解烦渴,缓解咽喉肿痛或火眼、火烫伤等症状。另外黄瓜还具有减肥美容等功效。黄瓜皮营养素丰富,可保留生吃。因此,黄瓜成为广大消费者非常青睐的一种蔬菜,越来越受消费者的欢迎。

黄瓜产量高,需水量大。在黄瓜的种植过程要根据黄瓜的生长情况以及各种条件适时的浇水,以保证土壤含水量与地表温度适合黄瓜生长。另外,在结果期的时候至少一周浇一次水,并且每次采收前后都需要补水。而黄瓜栽培过程中多采用粗放式的灌溉方法,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另外,黄瓜栽培密度通常在3000~4000株/亩,土地利用率低。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灌溉效率,提高黄瓜产量,需要改进黄瓜的栽培方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黄瓜栽培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黄瓜栽培系统,主要包括栽培体、给水管、供水管、分水管、输水管、排污管,其特征在于:在黄瓜栽培系统中,栽培体逐个并排,与给水管连接,组成栽培架;栽培体的上段为圆锥形,下段为圆形,在下端圆形表明上开有种植孔;给水管、供水管、分水管、输水管、排污管组成灌溉架;给水管与供水管连接,供水管与分水管连接,分水管距两侧给水管距离相同;分水管与输水管连接,输水管在供水管的正上方,两管的中心距为30cm。

所述黄瓜栽培系统的栽培体,逐个并排,通过活接接头与给水管连接。

所述黄瓜栽培系统的栽培体,在下端圆形表明上开有种植孔,种植孔为椭圆孔。

所述黄瓜栽培系统灌溉架的分水管距两侧给水管距离相同,两分水管间距为80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是在黄瓜栽培系统中提高了对土地的利用率,利用栽培体加大了黄瓜的栽培密度,大大节约了种植面积,提高了黄瓜的亩产量;二是黄瓜栽培系统的灌溉架可以根据黄瓜的生产状况,定量施水,提高了灌溉效率,大大减少了灌溉用水量。同时,灌溉架又可用于营养液的施用;三是黄瓜栽培系统可常年循环利用,整个系统结构简单,实用性较强,经济效益高。

附图说明

图1为黄瓜栽培系统的俯视图。

图2为黄瓜栽培系统的主视图。

图3为黄瓜栽培系统的栽培体。

附图标记:1-栽培体;2-给水管;3-供水管;4-分水管;5-排污管;6-种植孔;7-输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在黄瓜栽培系统中,栽培体逐个并排,通过活接接头与给水管连接,组成栽培架。栽培体的上段为圆锥形,下段为圆形,在下端圆形表明上开有种植孔,种植孔为黄瓜种植孔;给水管、供水管、分水管、输水管、排污管组成灌溉架。给水管与供水管连接,供水管与分水管连接,分水管距两侧给水管距离相同,该结构可以确保给水管内灌溉水的均匀性。分水管与输水管连接,输水管在供水管的正上方,两管的中心距为30cm,输水管的安装高度高于供水管,有效避免灌溉水的回流。

在黄瓜种植时,黄瓜种子从种植孔直接埋入栽培体,每个种植孔埋入两个黄瓜种子。播种后的栽培体逐个并排,通过活接接头连接在给水管上,给水管长度可取5m。每根给水管的间距取80cm,多根给水管与供水管连接。相应安装分水管和输水管,搭建灌溉架。确保输水管与供水管的中心距为30cm。黄瓜长出幼苗后,根据实际生长情况,可拔出一根黄瓜幼苗。在生长过程中,根据黄瓜生长状况,通过灌溉架对黄瓜进行灌溉施用营养液,确保黄瓜正常生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