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籽脱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17192发布日期:2019-08-13 20:19阅读:516来源:国知局
丁香籽脱壳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栽培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丁香籽脱壳机。



背景技术:

丁香,为木犀科(Oleaceae)丁香属(Syringa)植物的总称,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分布范围广泛,我国是丁香属植物的主要产地和自然分布中心,自西南至东北地区均有分布,其中西南、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是丁香的主要分布区。丁香以浓郁的花香而闻名,其植株清雅秀丽、花繁色丽、花序簇成圆锥状,习性强健,栽培简易,是我国优良的园林绿化植物,在园林绿化中广泛应用。

目前,丁香的主要繁殖方法为播种、扦插、嫁接等,实际生产中要想快速获得大量长势优良的苗木,仍以播种繁殖为主。丁香果实为蒴果,钻形、纺锤形、椭圆形或长圆形,果实外部有比较坚硬的外壳,种植时,需要将丁香种籽与外壳分离,而人工剥壳工作量大,效率低,且容易损伤丁香种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丁香籽脱壳机。

本实用新型的丁香籽脱壳机,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储料腔、脱壳腔以及出料腔,所述脱壳腔内可旋转地设置有圆锥状的脱壳轴,所述脱壳腔与储料腔通过进料口连通,所述脱壳腔与出料腔通过出料口连通,所述脱壳轴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螺旋弯曲延伸的凸棱,所述凸棱在脱壳轴旋转时,与所述脱壳腔的内壁配合将丁香籽的外壳挤碎脱除。

本实用新型的丁香籽脱壳机,其中,所述脱壳腔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凸起圆点,所述凸起圆点用于与所述脱壳轴的凸棱配合将丁香籽的外壳挤碎脱除。

本实用新型的丁香籽脱壳机,其中,所述凸棱的横截面为梯形。

本实用新型的丁香籽脱壳机,其中,所述脱壳轴的第一端的直径大于所述脱壳轴的第二端的直径,所述凸棱由所述脱壳轴的第一端向所述脱壳轴的第二端螺旋弯曲延伸,所述凸棱的高度由所述脱壳轴的第一端向所述脱壳轴的第二端逐渐增大。

本实用新型的丁香籽脱壳机,其中,出料腔内设置有用于承接丁香籽的筛网,所述出料腔内还设置有鼓风机。

本实用新型的丁香籽脱壳机,其中,进料口设置有电机控制的进料门,出料口设置有电机控制的出料门。

本实用新型的丁香籽脱壳机,其中,所述外壳的底部安装有自锁万向脚轮。

本实用新型的丁香籽脱壳机在使用中,电机带动脱壳轴旋转,凸棱与脱壳腔的内壁配合将丁香籽的外壳挤压,这样丁香籽的外壳将被挤碎或与丁香籽脱离,这样实现丁香籽与外壳的分离,而不损伤丁香籽。

本实用新型的丁香籽脱壳机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可以大大减轻手工剥籽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丁香籽脱壳机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

图2为脱壳轴上的凸棱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丁香籽脱壳机,包括外壳1,外壳内设置有储料腔11、脱壳腔12以及出料腔13,脱壳腔内可旋转地设置有圆锥状的脱壳轴2,脱壳腔与储料腔通过进料口3连通,脱壳腔与出料腔通过出料口4连通,脱壳轴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螺旋弯曲延伸的凸棱5,凸棱在脱壳轴旋转时,与脱壳腔的内壁配合将丁香籽的外壳挤碎脱除。

储料腔11、脱壳腔12以及出料腔13由上到下依次排列。

本实用新型的丁香籽脱壳机,其中,脱壳腔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凸起圆点6,凸起圆点用于与脱壳轴的凸棱配合将丁香籽的外壳挤碎脱除。

本实用新型的丁香籽脱壳机,其中,凸棱的横截面为梯形。

本实用新型的丁香籽脱壳机,其中,脱壳轴的第一端的直径大于脱壳轴的第二端的直径,凸棱由脱壳轴的第一端向脱壳轴的第二端螺旋弯曲延伸,凸棱的高度由脱壳轴的第一端向脱壳轴的第二端逐渐增大。脱壳轴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丁香籽脱壳机,其中,出料腔内设置有用于承接丁香籽的筛网7,出料腔内还设置有鼓风机8。

本实用新型的丁香籽脱壳机,其中,进料口设置有电机控制的进料门9,出料口设置有电机控制的出料门10。

储料腔11、脱壳腔12之间由隔板40分隔,隔板40可上下移动地设置于外壳1内。具体来说,外壳1的内壁上设置有轨道,所述隔板两端分别设置有电动机30,电动机30用于带动所述隔板两端的滑轮旋转,隔板两端的滑轮与轨道配合,这样旋转的滑轮可以带动隔板40上下移动,这样使储料腔11、脱壳腔12的容积可调,方便本实用新型的丁香籽脱壳机的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丁香籽脱壳机,其中,外壳的底部安装有自锁万向脚轮20。

本实用新型的丁香籽脱壳机在使用中,电机带动脱壳轴旋转,凸棱与脱壳腔的内壁配合将丁香籽的外壳进行挤压,这样丁香籽的外壳将被挤碎或与丁香籽脱离,这样实现丁香籽与外壳的分离,而不损伤丁香籽。

本实用新型的丁香籽脱壳机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可以大大减轻手工剥籽的工作量。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