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栽培设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79913发布日期:2019-08-09 20:40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体栽培设施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设施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立体栽培设施。



背景技术:

立体栽培设施应现代都市农业和景观农业而生,现在广泛应用于城郊观光农业园、农业嘉年华以及农业生态餐厅。现有栽培模式存在空间利用率低、种植品种单一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传统栽培模式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立体栽培设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栽培设施,包含支架(4)、定植架(1)、积液池(8)、过滤池(9)和配肥池(10);其中,积液池(8)中横向排布有多个竖直支架(4),每个支架(4)上设置一个定植架(1),每个定植架(1)由一至多个定植槽(2)竖向固定在支架(4)上;过滤池(9)和配肥池(10)位于积液池(8)侧边,配肥池(10)中设置有水泵(11);水泵(11)连接上水总管(5),上水总管(5)延伸进入积液池(8)后分出多根上水支管(51)分别进入每个定植架(1)的定植槽(2)中,下水管(6)连接在积液池(8)和过滤池(9)之间。

具体情况下,多个定植架(1)高低错落排布在积液池(8)上,定植槽(2)外形为椭圆船型。

具体情况下,定植槽(2)在竖直方向通过连接器(3)连接并与支架(4)固定,其在水平方向两两相互连接,定植槽(2)底部设有排水孔(21)。

具体情况下,位于每个定植槽(2)上的上水支管(51)管壁上设置有出水孔(52)。

具体情况下,配肥池(10)和过滤池(9)二者相邻设置,共用一个侧壁,共用侧壁低于其他侧壁,使得过滤池(9)中的水能够通过溢流进入配肥池(1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栽培设施,可以种植不同的植物,可用于景观园艺设施;质量轻、制作成本低;其设有配肥池,实现了水肥一体化。具有稳定的性能及较好的质量,空间利用率高,既可以种植蔬菜又可以种植花卉,既满足人们对于景观的欣赏又能达到生产的目的,可广泛适用于观光温室、餐厅会所、农业嘉年华等场所。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栽培设施的立体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栽培设施的主视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栽培设施的定植槽的剖开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栽培设施的上下水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识分别代表:

1、定植架 2、定植槽 3、连接器 4、支架 5、上水总管 6、下水管 8、积液池 9、过滤池 10、配肥池 11、水泵 12、侧壁 21、排水孔 22、竖直连接头 23、水平连接头 31、出水口 51、上水支管 52、出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栽培设施主要包括支架4、定植架1、积液池8、过滤池9和配肥池10。

多个支架4横向排布在积液池8中,每个支架4穿过积液池8的底壁,安装时,支架4的底座下埋在土里用于固定。每个支架4上设置一个定植架1,每个定植架1由一至多个定植槽2竖向固定在支架4上,形成高低错落排布。

具体参见图3,定植槽2用于种植蔬菜和花卉,外形为椭圆船型。椭圆长轴方向的两个侧边上设置有一高一低的水平连接头23,用于在横向上两两连接,水平连接头23具体可以为螺栓孔。定植槽2在竖直方向通过连接器3连接并与支架4固定,连接器3可以为椭圆柱形,套接在支架4上,其上端和下端设置有凹槽,定植槽2的底壁内外两侧都设有竖直连接头22,竖直连接头22具体为与连接器3的凹槽相配合的凸台,通过凸台与凹槽的配合,使得多个定植槽2能够上下垒加并能保持间隔。优选情况下,上层定植槽2的底壁与下层定植槽2的上沿齐平,从而保证各层植物的正常生长并充分利用空间。定植槽2中可以放入基质、陶粒、火山岩等填充物,既作为种植基质也可固定连接器3。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器3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只要能够支撑固定各个定植槽2即可。

具体参见图4,过滤池9和配肥池10位于积液池8旁。配肥池10中设置有水泵11。水泵11连接上水总管5,上水总管5延伸进入积液池8后分出多根上水支管51分别进入每个定植架1的定植槽2中,上水支管51可以穿过连接器3,并在伸出连接器3上端的管壁上开设有出水孔52,上水支管51的最顶端设置有堵头。在连接器3上端的凹槽侧壁上开设有出水口31,使得从出水孔52喷出的水通过出水口31流到定植槽2中。定植槽2底部设有排水孔21。

积液池8位于定植架1的正下方,用于收集定植槽2中渗下的水。下水管6连接在积液池8和过滤池9之间。配肥池10和过滤池9二者相邻设置,共用一个侧壁12,共用侧壁12低于其他侧壁,使得过滤池9中的水能够通过溢流进入配肥池10。

配肥池10中的水通过水泵11驱动由上水总管5进入各个上水支管51,分配到各个定植槽2中,然后通过重力作用下降到积液池8中,待积液池8中的水达到一定高度通过下水管6流到过滤池9中,然后过滤池9中的水达到一定高度流入配肥池10中,形成水循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