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对虾养虾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09041发布日期:2019-10-19 02:34阅读:975来源:国知局
一种白对虾养虾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养虾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白对虾养虾池。



背景技术:

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 Boone)学名凡纳对虾,属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甲壳纲(Crustacea)、十足目(Decapoda)、游泳亚目(Natantia)、对虾科(Penaeidae)、对虾属(Penaeus)、Lito-penaeus亚属,是广温广盐性热带虾类。南美白对虾又俗称白肢虾(white-leg shrimp)、白对虾(white shrimp),曾翻译为万氏对虾,外形酷似中国对虾、墨吉对虾,平均寿命至少可以超过32个月。成体最长可达24cm,甲壳较薄,正常体色为浅青灰色,全身不具斑纹。步足常呈白垩状,故有白肢虾之称,且肉质鲜美,加工出肉率可高达67%,适温范围广,可在18-32℃生长,适盐范围也广,可在盐度1-40‰条件下生长,是一种优良的盐碱水淡化养殖品种,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南美白对虾养殖是水产养殖的一种,水产养殖是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一般包括在人工饲养管理下从苗种养成水产品的全过程。广义上也可包括水产资源增殖,水产养殖有粗养、精养和高密度精养等方式。粗养是在中、小型天然水域中投放苗种,完全靠天然饵料养成水产品,如湖泊水库养鱼和浅海养贝等。精养是在较小水体中用投饵、施肥方法养成水产品,如池塘养鱼、网箱养鱼和围栏养殖等。

南美白对虾养殖用大棚是水产养殖基本的设施之一,传统的南美白对虾养殖池投饵料需要人工投料,每天需要定时投放多次;另外,养虾池的底部为一个平面,在清洗的时候,虾排泄物以及未消化的饲料容易堆积,影响水质;随着虾的成长,蜕下的壳会沉积在池底,需要人工每日清理,当养殖量大的时候,人工成本会很高。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成为了该领域技术人员努力的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白对虾养虾池,能够实现智能定时定料投放,并且清洗的时候非常方便,节约劳动力,能完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白对虾养虾池,包括养虾池,养虾池主要由四面池壁围墙和养虾池池底组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污装置和投料装置,所述养虾池池底为倾斜的斜面,排污装置设置于斜面的底部,排污装置包括排污空腔、排污密封盖、拉绳和滑轮组,所述排污密封盖排污密封盖设于排污空腔上平面,过滤微孔管网卡接于排污空腔上,拉绳的一端固定于排污密封盖上,拉绳的另一端穿过滑轮组,所述滑轮组设置于池壁围墙的顶部;所述排污空腔通过排污管与收集池相连,所述排污管位于排污空腔的高度高于排污管位于收集池内的高度,所述排污管上设有管道电磁阀和抽水泵;所述投料装置包括进料口、集料仓、饵料控制器和投料口,所述进料口设置于集料仓的顶部,所述投料口设置于集料仓的底部,所述进料口处设有重量控制器,所述投料口处设有电磁控制阀,所述饵料控制器分别与重量控制器和电磁控制阀相连。

作为优选方式之一,所述重量控制器包括称重装置、加料控制阀和计量器,所述称重装置和计量器分别设置于进料口的底板上,加料控制阀与进料口的底板相连。

作为优选方式之一,还包括计时器,所述计时器与饵料控制器相连。

作为优选方式之一,所述投料口上设有盖板,盖板与电磁控制阀相连,电磁控制阀控制盖板的开闭。

作为优选方式之一,所述排污装置的底部连接一个收集装置,所述收集装置设置于养虾池的底部。

作为优选方式之一,所述投料口为数个,成矩阵排列的圆筒形结构。

作为优选方式之一,所述投料装置设置于养虾池的一侧面。

作为优选方式之一,排污空腔为方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一种白对虾养虾池,具备如下优点:

1.通过设置智能投料装置,能够实现定时定料的投放;

2.通过设置底部节能排污装置,能够快速的将污泥排出,并且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养虾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投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养虾池1,池壁围墙11,养虾池池底12,过滤微孔管网13,排污装置2,排污空腔3,排污管4,排污密封盖5,拉绳6,滑轮组7,投料装置8,进料口81,集料仓82,饵料控制器83,投料口84,重量控制器85,电磁控制阀86,计时器9,收集池10,管道电磁阀14,抽水泵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一种白对虾养虾池,包括养虾池1、排污装置2和投料装置8,所述投料装置8设置于养虾池1的一侧面。

养虾池1主要由四面池壁围墙11和养虾池池底12组成,所述养虾池池底12为倾斜的斜面,排污装置2设置于斜面的底部,在本实施例中,排污装置设置于养虾池池底的中部。排污装置2包括排污空腔3、排污密封盖5、拉绳6和滑轮组7,所述排污密封盖5排污密封盖设于排污空腔3上,过滤微孔管网13卡接于排污空腔3上,拉绳6的一端固定于排污密封盖5上,拉绳6的另一端穿过滑轮组7,所述滑轮组7设置于池壁围墙11的顶部;所述排污空腔3通过排污管4与收集池10相连,所述排污管4位于排污空腔3的高度高于排污管4位于收集池10内的高度,所述排污管4上设有管道电磁阀14和抽水泵15。管道电磁阀14用来控制排污管4的打开和关闭,防止误开排污密封盖的情况下,白对虾逃跑。使用时,拉动位于滑轮组一侧的拉绳,通过拉动滑轮的作用,可以非常省力的拉起排污密封盖5,从而打开排污装置2的排污空腔,由于排污管存在两端的高度差,因此在正常情况下便可将养虾池里的淤泥和污水通过排污管流入收集装置中,淤泥较多的时候,需要打开抽水泵,提供抽取的动力,将排污空腔处的淤泥抽入收集池中。

由于过滤微孔管网的存在,可以将南美白对虾阻挡在过滤微孔管网外,防止其逃跑。

另外,排污空腔为方形结构,之所以采用方形的排污空腔,是因为圆形开口更易形成涡流,强大的涡流吸力会将白对虾吸入排污空腔,而方形开口,其涡流会因其开口不够圆润而变小,进而避免将大量白对虾吸入。

可以利用微孔管的出气推动养虾池内水体转动,使得养虾池内的残饵、粪便、虾皮等排放物被转动水流带到排污装置所在的池底部,避免排放物在池内积聚而不能彻底清除,整个排污过程无需人工操作,简单省力;而且,微孔管对水体的推动力较小,不仅不会惊扰虾苗和搅浑水体,且转动较缓的水体还利于虾苗的强健生长;利用排污装置中的排污孔,可以将残饵、粪便等较小的排放物及时排出养虾池,而对于虾皮、死虾等积聚在排污装置中的较大的排放物,能够通过在养虾池外通过拉绳拉起盖板而通过排污空腔排出养虾池,达到对排放物彻底地清除;并且,排污过程中无需人工进入到养虾池内操作,操作简便、省力,效率高,对虾苗和水体也无有害惊扰,不会因排污而影响养殖质量和水质。

所述投料装置8包括进料口81、集料仓82、饵料控制器83和投料口84,所述进料口81设置于集料仓82的顶部,所述投料口84设置于集料仓82的底部,所述投料口84为数个,成矩阵排列的圆筒形结构。通过多个投料口来分散投饵,使得投食更加均衡。

所述进料口81处设有重量控制器85,所述重量控制器85包括称重装置、加料控制阀、计量器和计时器9,所述计时器9与饵料控制器83相连。

所述称重装置和计量器分别设置于进料口81的底板上,加料控制阀与进料口81的底板相连,所述投料口84处设有电磁控制阀86,所述投料口84上设有盖板,盖板与电磁控制阀86相连,电磁控制阀86控制盖板的开闭。所述饵料控制器83分别与重量控制器85和电磁控制阀86相连。

加料控制阀控制进料口底板的打开和关闭,将称重装置设置在进料口,方便直观的了解到每次投料的重量,并且通过称重来实现定量投放的功能,加料控制阀通过饵料控制器来控制其开闭,当称重装置检测到通过进料口的量达到预先设定的值时,称重装置便将重量信息转换成电信号,然后传递给饵料控制器,通过饵料控制器将信号转换后输送给加料控制阀,控制器打开,将物料送入下方的集料仓中。然后,等待计时器达到预先设定的投饵时间,计时器将信号传输给饵料控制器,饵料控制器通过电磁控制阀打开投料口上的盖板,将饲料从集料仓中投入到养虾池中。

投料装置通过饵料控制器进行进料口饲料重量的控制、计时器的时间控制以及投料口出料电磁控制阀的控制,从而起到定量、定时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