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塘用投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09023发布日期:2019-10-19 02:34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一种鱼塘用投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鱼塘用投饵装置,属于水产品养殖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淡水鱼养殖一般采用鱼塘养殖的方式,鱼塘养殖面临的一大难题是投喂饲料的问题,现有的一般采用人工撒料的方式,该方式工作量大,长期进行会对手部关节产生不利影响,且当鱼塘较大时,无法投喂至较远的距离,投喂效果不佳。目前也有部分采用设备投喂,通过压缩空气将饵料发射出去,该方式很容易破坏饵料,造成饵料破碎;同时投喂方向固定,投喂方式粗暴,实际投喂范围也较小,且噪音极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鱼塘用投饵装置。该鱼塘用投饵装置能够代替人工投喂,并且投喂范围大、投喂方式温和,投喂范围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鱼塘用投饵装置,包括横跨鱼塘固定在岸上的拱形支撑柱、小车以及投料箱;所述小车可沿拱形支撑柱移动至鱼塘中部上方;所述投料箱可拆卸悬挂或固定在小车下方,随小车移动;所述投料箱底部为倒锥形;所述投料箱下方设置有一空心旋转甩饵盘;所述空心旋转甩饵盘由投料箱底部连通投料箱内;所述空心旋转甩饵盘侧面均匀开设有多个出饵孔,使进入空心旋转甩饵盘内的饵料在离心力作用下向外发散性甩出。

其中,所述投料箱中部竖直设置有一蛟龙轴;所述蛟龙轴底部延伸至空心旋转甩饵盘内并带动所述空心旋转甩饵盘转动;一固定在投料箱上部的第一电机驱动蛟龙轴转动。

其中,所述空心旋转甩饵盘内底部中心竖直固定一弹性橡胶棒;所述弹性橡胶棒上端与蛟龙轴底部固定连接;四根绕蛟龙轴外均匀设置且竖直延伸至空心旋转甩饵盘内的固定杆底部为弧面;所述空心旋转甩饵盘内底面上设置有一弧面凸块;所述弧面凸块随空心旋转甩饵盘转动并依次与四根固定杆底部滑动挤压,使空心旋转甩饵盘转动过程中变化倾角。

其中,所述固定杆底部形成一鼓包,所述鼓包下部为一弧面。

其中,所述拱形支撑柱两侧沿其长度方向分别固定有弧形齿条;所述小车上转动连接有两侧齿轮;两侧齿轮分别与两齿条啮合;所述小车底部还设置有一滚轮;所述滚轮支撑在拱形支撑柱上端面;两侧齿轮转动并通过弧形齿条带动小车沿拱形支撑柱移动。

其中,两侧齿轮分别由一第一齿轮轴驱动转动;两第一齿轮轴上分别对应固定有一第一锥齿轮;一中间转轴两端分别固定有一第二锥齿轮;两第二锥齿轮分别与对应的第一锥齿轮啮合传动;所述中间转轴中部固定有一传动齿轮;一固定在小车上的第二电机的转轴上固定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传动齿轮啮合传动。

其中,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电路上安装有遥控接收板;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由一遥控器通过所述遥控接收板控制启停和转速。

其中,所述拱形支撑柱两端分别固定或竖直铰接在一支座上;所述支座固定在地面上。

其中,所述支座位于拱形支撑柱两侧分别设置有竖耳以防止拱形支撑柱倾倒。

其中,所述蛟龙轴的叶片表面贴附有薄海绵层或橡胶层。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能够代替人工投喂,并且投喂范围大、投喂方式温和,投喂范围广。

2、本实用新型一种方案通过绳索配合滑动的方式对小车和投料箱进行牵引,减少了小车的复杂程度,成本低。

3、本实用新型一种方案通过齿轮配合齿条的方式驱动小车自动移动,省力,能够用于较大的鱼塘、较多的饵料的情况。

4、本实用新型采用双侧齿轮配合双齿条,配合斜齿轮,对称传动的方式,不仅能够使传动稳定、精确,同时可作为稳定小车防止其倾斜的支撑,配合滚轮,不仅方便下车移动,还能共同形成三角支撑,使小车稳定的在拱形支撑柱上移动。

5、本实用新型设置有蛟龙轴,蛟龙轴底部与空心旋转甩饵盘固定,不仅可以引导投料箱中的饵料均匀的进入空心旋转甩饵盘,消除堆料的可能,同时还能驱动空心旋转甩饵盘转动,使其利用离心力向外发散的甩出饵料,其投料方式温和,饵料不易破碎,鱼不易受惊,且利用高度作用,其投喂范围大。

6、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弹性橡胶棒、固定杆和弧面凸块,能够使空心旋转甩饵盘每转动九十度就发生一端下倾,另一端上翘的情况,使采用空心旋转甩饵盘甩出的饵料投入水中的范围不局限于一环形,具有更大的喂食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料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投料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投料箱的外观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投料箱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圆圈A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的拱形支撑柱的侧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的拱形支撑柱及侧齿轮的俯视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小车内驱动侧齿轮转动与齿条配合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1-拱形支撑柱、11-齿条、2-小车、21-侧齿轮、22-滚轮、23-第一齿轮轴、 24-第一锥齿轮、25-第二锥齿轮、26-中间转轴、27-传动齿轮、28-第二电机、 29-主动齿轮、3-投料箱、31-空心旋转甩饵盘、311-弧面凸块、32-出饵孔、33- 蛟龙轴、34-第一电机、35-固定杆、36-弹性橡胶棒、4-支座、41-竖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参见图1至图3,一种鱼塘用投饵装置,包括横跨鱼塘固定在岸上的拱形支撑柱1、小车2以及投料箱3;所述小车2可沿拱形支撑柱1移动至鱼塘中部上方;所述投料箱3可拆卸悬挂或固定在小车2下方,随小车2移动;所述投料箱3底部为倒锥形;所述投料箱3下方设置有一空心旋转甩饵盘31;所述空心旋转甩饵盘31由投料箱3底部连通投料箱3内;所述空心旋转甩饵盘31侧面均匀开设有多个出饵孔32,使进入空心旋转甩饵盘31内的饵料在离心力作用下向外发散性甩出。

进一步的,参见图4,所述投料箱3中部竖直设置有一蛟龙轴33;所述蛟龙轴33底部延伸至空心旋转甩饵盘31内并带动所述空心旋转甩饵盘31转动;一固定在投料箱3上部的第一电机34驱动蛟龙轴33转动。

进一步的,参见图4、图5,所述空心旋转甩饵盘31内底部中心竖直固定一弹性橡胶棒36;所述弹性橡胶棒36上端与蛟龙轴33底部固定连接;四根绕蛟龙轴33外均匀设置且竖直延伸至空心旋转甩饵盘31内的固定杆35底部为弧面;所述空心旋转甩饵盘31内底面上设置有一弧面凸块311;所述弧面凸块311 随空心旋转甩饵盘31转动并依次与四根固定杆35底部滑动挤压,使空心旋转甩饵盘31转动过程中变化倾角。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杆35底部形成一鼓包,所述鼓包下部为一弧面。

进一步的,所述蛟龙轴33的叶片表面贴附有薄海绵层或橡胶层。

所述小车2通过滚轮22在拱形支撑柱1上移动,通过绳索配合设置在拱形支撑柱1上的滑轮牵引移动,滑轮的设置为常规手段,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设置在拱形支撑柱1上任一面,只需不会阻挡小车2移动即可,滑轮的数量也可以根据拱形支撑柱1的尺寸设置。绳索另一端可通过人力牵引,也可通过电机牵引。

进一步的,所述拱形支撑柱1两端分别固定或竖直铰接在一支座4上;所述支座4固定在地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支座4位于拱形支撑柱1两侧分别设置有竖耳41以防止拱形支撑柱1倾倒。

实施例一的工作原理:

需要给鱼塘的鱼喂食时,投料箱3位于靠近拱形支撑柱1一端的岸上或岸边,投料箱3固定或悬挂在小车2下方,往投料箱3内装入饵料,饵料以颗粒状最佳,通过绳索配合设置在拱形支撑柱1上的滑动牵引小车2和投料箱3沿拱形支撑柱1移动至中部,第二电机28启动,带动蛟龙轴33和空心旋转甩饵盘31转动,蛟龙轴33将投料箱3中的饵料向下牵引至空心旋转甩饵盘31内,同时空心旋转甩饵盘31转动利用离心力将内部的饵料向外发散甩出,以喂食。喂食完毕后,通过绳索配合滑轮使其稳定的移动至原位;在空心旋转甩饵盘31 转动过程中,弧面凸块311表面与固定杆35底部的弧面滑动挤压,致使弧面凸块311所在的空心旋转甩饵盘31一端下倾,另一端上翘,该过程每转动九十度发生一次,由于弹性橡胶棒36的作用,该过程可以实现,且能够回复,且不影响转动。

实施例二:

参见图1至图3,一种鱼塘用投饵装置,包括横跨鱼塘固定在岸上的拱形支撑柱1、小车2以及投料箱3;所述小车2可沿拱形支撑柱1移动至鱼塘中部上方;所述投料箱3可拆卸悬挂或固定在小车2下方,随小车2移动;所述投料箱3底部为倒锥形;所述投料箱3下方设置有一空心旋转甩饵盘31;所述空心旋转甩饵盘31由投料箱3底部连通投料箱3内;所述空心旋转甩饵盘31侧面均匀开设有多个出饵孔32,使进入空心旋转甩饵盘31内的饵料在离心力作用下向外发散性甩出。

进一步的,参见图4,所述投料箱3中部竖直设置有一蛟龙轴33;所述蛟龙轴33底部延伸至空心旋转甩饵盘31内并带动所述空心旋转甩饵盘31转动;一固定在投料箱3上部的第一电机34驱动蛟龙轴33转动。

进一步的,参见图5,所述空心旋转甩饵盘31内底部中心竖直固定一弹性橡胶棒36;所述弹性橡胶棒36上端与蛟龙轴33底部固定连接;四根绕蛟龙轴 33外均匀设置且竖直延伸至旋转甩饵盘31内的固定杆35底部为弧面;所述空心旋转甩饵盘31内底面上设置有一弧面凸块311;所述弧面凸块311随空心旋转甩饵盘31转动并依次与四根固定杆35底部滑动挤压,使空心旋转甩饵盘31 转动过程中变化倾角。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杆35底部形成一鼓包,所述鼓包下部为一弧面。

进一步的,所述蛟龙轴33的叶片表面贴附有薄海绵层或橡胶层。

参见图,6、图7,所述拱形支撑柱1两侧沿其长度方向分别固定有弧形齿条 11;所述小车2上转动连接有两侧齿轮21;两侧齿轮21分别与两齿条11啮合;所述小车2底部还设置有一滚轮22;所述滚轮22支撑在拱形支撑柱1上端面;两侧齿轮21转动并通过弧形齿条11带动小车2沿拱形支撑柱1移动。

进一步的,参见图8,两侧齿轮21分别由一第一齿轮轴23驱动转动;两第一齿轮轴23上分别对应固定有一第一锥齿轮24;一中间转轴26两端分别固定有一第二锥齿轮25;两第二锥齿轮25分别与对应的第一锥齿轮24啮合传动;所述中间转轴26中部固定有一传动齿轮27;一固定在小车2上的第二电机28 的转轴上固定有主动齿轮29;所述主动齿轮29与传动齿轮27啮合传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机34和第二电机28的电路上安装有遥控接收板;所述第一电机34和第二电机28由一遥控器通过所述遥控接收板控制启停和转速。

进一步的,所述拱形支撑柱1两端分别固定或竖直铰接在一支座4上;所述支座4固定在地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支座4位于拱形支撑柱1两侧分别设置有竖耳41以防止拱形支撑柱1倾倒。

实施例二的工作原理:

需要给鱼塘的鱼喂食时,投料箱3位于靠近拱形支撑柱1一端的岸上或岸边,投料箱3固定或悬挂在小车2下方,往投料箱3内装入饵料,饵料以颗粒状最佳,第二电机28启动,依次通过主动齿轮29、传动齿轮27、中间转轴26、第二锥齿轮25、第一锥齿轮24、第一齿轮轴23带动侧齿轮21转动,从而通过侧齿轮21与齿条11的配合使小车2沿拱形支撑柱1移动,移动过程中滚轮22 作为支撑。小车2和投料箱3沿拱形支撑柱1移动至中部,第一电机34启动,带动蛟龙轴33和空心旋转甩饵盘31转动,蛟龙轴33将投料箱3中的饵料向下牵引至空心旋转甩饵盘31内,同时空心旋转甩饵盘31转动利用离心力将内部的饵料向外发散甩出,以喂食。喂食完毕后,第二电机28反转即可带动小车2 和投料箱3回到原位;在空心旋转甩饵盘31转动过程中,弧面凸块311表面与固定杆35底部的弧面滑动挤压,致使弧面凸块311所在的空心旋转甩饵盘31 一端下倾,另一端上翘,该过程每转动九十度发生一次,由于弹性橡胶棒36的作用,该过程可以实现,且能够回复,且不影响转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