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培植物垂直绿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12224发布日期:2019-09-20 20:40阅读:5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培植物垂直绿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绿化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培植物垂直绿化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墙面垂直绿化是利用植物材料沿墙面攀附、固定、贴植、垂吊形成垂直面的绿化,比如在墙面下方种植爬山虎沿着固定在墙面上的网格攀爬形成绿化墙。

垂直绿化形式多种多样,近年新出现了比如以垂直绿化构件为主体的绿化形式,但是现有的垂直绿化架通常存在安装不方便的问题,在进行植物更换或者清理时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培植物垂直绿化装置,具有支柱安装清理更方便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水培植物垂直绿化装置,包括呈门形设置的主框架,转动设置于主框架内壁的安装架,所述主框架设置有用于调节安装架角度的调节组件,所述安装架滑移设置有种植盒,所述安装架设置有用于对种植盒定位的定位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种植盒沿安装架滑动从而能够实现安装,并且通过定位组件实现对种植盒的定位,防止种植盒滑下,通过调节组件可以实现对安装架的转动调节,从而调节安装架上植物的角度,进而改变整体的景观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架的纵向截面呈L形设置,所述安装架底面的两侧设置有滑轨,所述种植盒的底面设置有与滑轨配合的滑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种植盒安装到安装架上时,通过滑轮沿滑轨的配合,将种植盒从安装架的一侧开口穿入到安装架内,使得安装更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组件包括通过扭簧转动连接于安装架两侧内壁的定位件,所述安装架内壁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抵接于定位件朝向下方的侧壁,扭簧对定位件施加始终朝向限位块转动的力,所述种植盒两侧固定设置有与定位件挂接的挂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将种植盒滑动进入安装架时,挂钩首先与定位件抵触,随着种植盒继续移动,从而推动定位件继续转动,当挂钩向前移动至与定位件脱离时,定位件在扭簧的带动下转动至复位,松开种植盒时,在限位块的阻挡作用下,可以防止种植盒滑出,从而实现对种植盒的自动定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件呈弧形的钩状设置,所述定位件与限位块抵接的侧壁向外凸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当种植盒向前移动时,挂钩与定位件的凸出面抵接,使得挂钩能够推动定位件转动的同时,能够沿定位件的凸出面顺畅滑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种植盒内设置有若干隔板,相邻隔板之间形成用于种植植物的种植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种植盒间隔出若干种植腔,可以在种植腔内种植不同品种的植物,从而使得绿化墙图案更加多样,增加美观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架两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主框架且转轴伸出主框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固定设置于主框架的调节电机,所述调节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框架的转轴伸出主框架的一端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调节植物的角度时,通过调节电机带动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安装架以及种植槽实现转动,实现角度调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架底面与种植盒底面均开设有供多余水分漏出的漏水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植物胶水过多时,多余的水分可以通过漏水孔漏出,保证植物的正常生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种植盒沿安装架滑动从而能够实现安装,并且通过定位组件实现对种植盒的定位,防止种植盒滑下,通过调节组件可以实现对安装架的转动调节,从而调节安装架上植物的角度,进而改变整体的景观效果;

2.当将种植盒滑动进入安装架时,挂钩首先与定位件抵触,随着种植盒继续移动,从而推动定位件继续转动,当挂钩向前移动至与定位件脱离时,定位件在扭簧的带动下转动至复位,松开种植盒时,在限位块的阻挡作用下,可以防止种植盒滑出,从而实现对种植盒的自动定位。

附图说明

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锁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安装架与种植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种植盒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框架;2、安装架;3、调节组件;4、种植盒;5、定位组件;6、滑轨;7、滑轮;8、定位件;9、限位块;10、挂钩;11、隔板;12、种植腔;13、调节电机;14、主动齿轮;15、从定齿轮;16、漏水孔;17、墙体;18、挂接机构;19、绿化架机构;20、固定架;21、升降组件;22、锁合组件;23、锁环;24、滑杆;25、升降座;26、定位杆;27、固定环;28、转动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水培植物垂直绿化装置,包括设置在园林内的墙体17,在墙体17的墙面上设置有挂接机构18,在挂接机构18上挂接有绿化架机构19,绿化架机构19包括呈门形设置的主框架1,挂接机构18包括固定连接于墙体17的固定架20,在固定架20上设置有可上下升降的升降组件21,升降组件21的动力输出端设置有锁合组件22,在主框架1朝向墙体17的一面设置有与锁合组件22锁合的锁环23。在将绿化架机构19安装在墙体17上时,首先将升降组件21降到人能够触及的高度,通过锁环23与锁合组件22相挂接,实现主框架1与固定架20的安装,并且挂接方便,操作简单,之后通过升降组件21带动主框架1向上抬升,当抬升至合适高度时,升降组件21实现定位,实现墙体17较高位置的主框架1的安装,之后对墙体17较低位置的主框架1完成安装,安装方便省力,可以有效提高安装效率。

如图1和图2所示,固定架20通过穿墙螺栓固定连接于墙体17,升降组件21包括纵向固定设置于固定架20的滑杆24,在滑杆24上滑动套设有升降座25,固定架20上开设有若干环形的凹槽,在环形的凹槽内横向转动设置有定位杆26,转动定位杆26可以使得定位杆26抵接于升降座25底面,锁合组件22焊接于升降座25上;升降座25可以带动锁合组件22沿滑杆24实现上下移动,从而实现高度调节,当升降座25带动锁合组件22调节到合适的高度后,转动定位杆26至升降座25底面,使得升降座25支撑在定位杆26上,实现对主框架1的定位。

如图2和图3所示,锁合组件22包括焊接于升降座25并呈半圆环形的固定环27、转动连接于固定环27一端并与固定环27组成完整环形的转动环28,转动环28与固定环27的铰接轴套设有扭簧,扭簧对转动环28施加朝向外部转动的力,转动环28的自由端与固定环27的端部抵接,从而使得转动环28能够向中间转动且与固定环27的端部抵紧;当需要将主框架1安装到固定架20上时,使得锁环23与转动环28对齐并将转动环28朝向墙体17推动转动,转动环28受到推力从而向内转动,当锁环23进入到固定环27内后,转动环28在扭簧的带动下转动至与固定环27端部抵接,从而将主框架1与固定架20实现挂接,操作方便。

如图1和图4所示,绿化架机构19还包括转动设置于主框架1内壁的安装架2,主框架1设置有用于调节安装架2角度的调节组件3,在安装架2上滑移设置有种植盒4,安装架2设置有用于对种植盒4定位的定位组件5;种植盒4沿安装架2滑动从而能够实现安装,并且通过定位组件5实现对种植盒4的定位,防止种植盒4滑下,通过调节组件3可以实现对安装架2的转动调节,从而调节安装架2上植物的角度,进而改变整体的景观效果。

如图4所示,安装架2的纵向截面呈L形设置,在安装架2底面的两侧设置有滑轨6,种植盒4的底面设置有与滑轨6配合的滑轮7(标示于图6);在将种植盒4安装到安装架2上时,通过滑轮7沿滑轨6的配合,将种植盒4从安装架2的一侧开口穿入到安装架2内,使得安装更方便快捷。

如图4和图5所示,定位组件5包括通过扭簧转动连接于安装架2两侧内壁的定位件8,安装架2内壁固定有限位块9,限位块9抵接于定位件8朝向下方的侧壁,扭簧对定位件8施加始终朝向限位块9转动的力,种植盒4两侧焊接有与定位件8挂接的挂钩10;当将种植盒4滑动进入安装架2时,挂钩10首先与定位件8抵触,随着种植盒4继续移动,从而推动定位件8继续转动,当挂钩10向前移动至与定位件8脱离时,定位件8在扭簧的带动下转动至复位,松开种植盒4时,在限位块9的阻挡作用下,可以防止种植盒4滑出,从而实现对种植盒4的自动定位。

如图5所示,定位件8呈弧形的钩状设置,定位件8与限位块9抵接的侧壁向外凸出;这样当种植盒4向前移动时,挂钩10与定位件8的凸出面抵接,使得挂钩10能够推动定位件8转动的同时,能够沿定位件8的凸出面顺畅滑动。

如图4所示,在种植盒4内设置有若干隔板11,相邻隔板11之间形成用于种植植物的种植腔12;通过将种植盒4间隔出若干种植腔12,可以在种植腔12内种植不同品种的植物,从而使得绿化墙图案更加多样,增加美观性。

如图2所示,安装架2的两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主框架1,且两端的转轴伸出主框架1设置,调节组件3包括通过螺栓固定设置于主框架1的调节电机13,调节电机13的输出轴连接有主动齿轮14,主框架1的转轴伸出主框架1的一端连接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14啮合;当需要调节植物的角度时,通过调节电机13带动主动齿轮14和从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安装架2以及种植槽实现转动,实现角度调节。

如图4和图6所示,在安装架2底面与种植盒4底面均开设有供多余水分漏出的漏水孔16;在对植物胶水过多时,多余的水分可以通过漏水孔16漏出,保证植物的正常生产。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