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杀虫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19338发布日期:2019-08-13 20:30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杀虫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杀虫灯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新型杀虫灯。



背景技术:

杀虫灯是根据昆虫具有趋光性的特点,利用昆虫敏感的特定光谱范围的诱虫光源,诱集昆虫并能有效杀灭昆虫,降低病虫指数,防治虫害和虫媒病害的专用装置;杀虫灯的工作原理,通常是经过诱虫灯源来系统昆虫,再利用高压静电网来杀死昆虫,从而来实现杀虫目的;现有的技术中,杀虫灯的杀虫方式较为单一,通常昆虫都是被电网杀死后由于自身的重力作用落入集虫瓶内的,这样的杀虫效果不是很好,如果部分昆虫是围绕着光源盘旋,则其难以被清除。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新型杀虫灯,通过灯底底部固定固定筒,在固定筒内固定一个空气增倍机,利用空气增倍机的出风环形成的风流来吸收位于灯盖以及灯底之间的昆虫,其较好的提高昆虫的清除效率,而且利用空气增倍机的无叶结构,能够避免扇叶对昆虫的阻碍影响,进一步提高昆虫的吸收效果,提高杀虫率。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杀虫灯,包括灯盖、灯底、固定于灯盖底部且为绝缘的固定板、固定于所述灯盖以及灯底之间的防护笼、固定于所述防护笼内且通有高压静电的杀虫网、固定于所述杀虫网内于中间位置的诱虫灯管、以及固定于所述灯底底部的吸虫装置,所述诱虫灯管固定于所述灯盖以及所述灯底之间的中间位置,所述防护笼由若干绕所述杀虫网圆周均匀分布的支撑杆组成,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灯底固定连接,所述杀虫网的顶部通过呈绝缘的挂钩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灯底底部于中间位置开设有排虫口;

所述吸虫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灯底底部且与所述排虫口连通的固定筒、固定于所述固定筒内的空气增倍机、集虫瓶、以及用于固定所述集虫瓶的固定组件,所述空气增倍机的一端与所述固定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空气增倍机的出风环位于所述排虫口正下方且与所述排虫口对应导通,所述集虫瓶内设有收容腔,所述集虫瓶的顶部开设有与所述收容腔连通的开口,所述集虫瓶位于所述空气增倍机的出风环正下方且与出风环连通,所述收容腔底部开设有若干贯穿所述集虫瓶底部的排风孔,所述出风环内径、所述集虫瓶的开口直径以及所述排虫口的直径均相等;

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灯底内且位于所述排虫口正上方的水平支杆、垂直固定于所述水平支杆底部且经出风环伸入所述集虫瓶内的螺杆、以及固定于所述集虫瓶内于中间位置且与所述螺杆螺纹配合的螺母,所述水平支杆与所述螺杆整体呈T形分布,所述螺母的外侧壁上分别固定有若干绕所述螺母圆周均匀分布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螺母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集虫瓶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灯盖呈球冠状,所述灯盖与所述固定板之间形成密封的收容腔,所述固定板中间设有供诱虫灯管的接线端穿过的避让孔。

可选地,所述固定板底面上以及所述灯底内壁上分别固定有若干与所述支撑杆对应的第一管套以及第二管套,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一管套内且与所述第一管套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二管套内且与所述第二管套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支撑杆于伸入所述第一管套内的杆段上开设有贯穿所述支撑杆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管套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一管套且与所述第一通孔配合的第一插销孔,所述的支撑杆通过第一插销件与所述第一管套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于伸入所述第二管套内的杆段上开设有贯穿所述支撑杆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管套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二管套且与所述第二通孔配合的第二插销孔,所述支撑杆通过第二插销件与所述第二管套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插销件与所述第二插销件均为快卸销。

可选地,所述灯盖内壁上设有若干与所述固定板顶面接触相抵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与所述固定板接触的一面上设有内凹的螺纹孔,所述固定板上设有若干与所述螺纹孔对应的第三通孔,所述固定板通过螺丝与所述灯盖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固定板的外周面上套设有与所述灯盖接触相抵的密封胶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灯底底部固定固定筒,在固定筒内固定一个空气增倍机,利用空气增倍机的出风环形成的风流来吸收位于灯盖以及灯底之间的昆虫,其较好的提高昆虫的清除效率,而且利用空气增倍机的无叶结构,能够避免扇叶对昆虫的阻碍影响,进一步提高昆虫的吸收效果,提高杀虫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新型杀虫灯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新型杀虫灯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A位置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新型杀虫灯的第一管套与支撑杆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1、灯盖;11、连接柱;111、螺纹孔;112、螺丝;2、灯底;21、排虫口;22、第二管套;3、固定板;31、避让孔;32、第三通孔;33、第一管套;4、防护笼;41、支撑杆;5、杀虫网;51、挂钩;6、诱虫灯管;71、固定筒;72、空气增倍机;721、出风环;73、集虫瓶;731、排风孔;741、水平支杆;742、螺杆;743、螺母;744、连接杆;8、第一插销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杀虫灯,包括灯盖1、灯底2、固定于灯盖1底部且为绝缘的固定板3、固定于灯盖1以及灯底2之间的防护笼4、固定于防护笼4内且通有高压静电的杀虫网5、固定于杀虫网5内于中间位置的诱虫灯管6、以及固定于灯底2底部的吸虫装置,诱虫灯管6固定于灯盖1以及灯底2之间的中间位置,防护笼4由若干绕杀虫网5圆周均匀分布的支撑杆41组成,支撑杆41的一端与固定板3固定连接,支撑杆41的另一端与灯底2固定连接,杀虫网5的顶部通过呈绝缘的挂钩51与固定板3固定连接,灯底2底部于中间位置开设有排虫口21;具体来说,挂钩51可以是塑料注塑成型,挂钩51的一端与固定板3的底面固定连接,挂钩51的弯钩部则用于钩固杀虫网5,杀虫网5可以普通的钢条焊接形成的笼状网,其可以直接选用市面上常见的杀虫网5。

如图1和图2所示,吸虫装置包括固定于灯底2底部且与排虫口21连通的固定筒71、固定于固定筒71内的空气增倍机72、集虫瓶73、以及用于固定集虫瓶73的固定组件,空气增倍机72的一端与固定筒71的内壁固定连接,空气增倍机72的出风环721位于排虫口21正下方且与排虫口21对应导通,集虫瓶73内设有收容腔,集虫瓶73的顶部开设有与收容腔连通的开口,集虫瓶73位于空气增倍机72的出风环721正下方且与出风环721连通,收容腔底部开设有若干贯穿集虫瓶73底部的排风孔731,出风环721内径、集虫瓶73的开口直径以及排虫口21的直径均相等;具体来说,空气增倍机72可以采用市面上常见的家用小型无叶风扇,其可以通过粘固或者螺栓等紧固件的方式固定在固定筒71的内壁上,其中安装空气增倍机72时,保持出风环721与集虫瓶73顶部以及灯底2的底部相互接触,使得形成的流通腔道较为密封,减少风流的外泄,保证吸力;其中固定筒71可以是方形状,由若干塑料板拼接组成,其中方形状的固定筒71内壁呈水平,更加方便空气增倍机72的安装;其中吸虫原理,由于出风环721竖直向集虫瓶73内形成气流,其使得出风环721内形成有有排虫口21向集虫瓶73方向的气流,从而将灯盖1以及灯底2之间的昆虫吸入集虫瓶73内。

如图1和图2所示,固定组件包括固定于灯底2内且位于排虫口21正上方的水平支杆741、垂直固定于水平支杆741底部且经出风环721伸入集虫瓶73内的螺杆742、以及固定于集虫瓶73内于中间位置且与螺杆742螺纹配合的螺母743,水平支杆741与螺杆742整体呈T形分布,螺母743的外侧壁上分别固定有若干绕螺母743圆周均匀分布的连接杆744,连接杆744的一端分别与螺母743外侧壁固定连接,连接杆744的另一端分别与述集虫瓶73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具体来说,水平支杆741、螺杆742、螺母743以及连接杆744均可以是塑料注塑成型,其中水平支杆741与螺杆742之间的固定配合可以是粘接、同理连接杆744与螺母743的固定配合也可是粘接的方式进行固定,这样在安装集虫瓶73时,将集虫瓶73内的螺母743对准螺杆742,再转动集虫瓶73使得螺杆742与螺母743螺纹配合,从而来固定集虫瓶73,同理集虫瓶73的拆卸只要反向转动即可,其方便集虫瓶73的安装与拆卸,提高使用便利性。

总的来说,本实用新型通过灯底2底部固定固定筒71,在固定筒71内固定一个空气增倍机72,利用空气增倍机72的出风环721形成的风流来吸收位于灯盖1以及灯底2之间的昆虫,其较好的提高昆虫的清除效率,而且利用空气增倍机72的无叶结构,能够避免扇叶对昆虫的阻碍影响,进一步提高昆虫的吸收效果,提高杀虫率。

可选地,如图1所示,灯盖1呈球冠状,灯盖1与固定板3之间形成密封的收容腔,固定板3中间设有供诱虫灯管6的接线端穿过的避让孔31;具体来说,灯盖1呈球冠状,其保证雨水天气能够将落于灯盖1顶部的雨水顺利排走,不会在灯盖1积留,而灯底2呈漏斗状其更好对昆虫进行收集,也更利于雨天天气将落入灯底2的雨水经排虫口21排出,整体提高灯罩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固定板3底面上以及灯底2内壁上分别固定有若干与支撑杆41对应的第一管套33以及第二管套22,支撑杆41的一端伸入第一管套33内且与第一管套33固定连接,支撑杆41的另一端伸入第二管套22内且与第二管套22固定连接;具体来说,通过设置第一管套33以及第二管套22来固定支撑杆41,其中第一管套33以及第二管套22可以是钢性材料的圆管裁切形成,支撑杆41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分别与第一管套33以及与第二管套22固定连接。

可选地,如图1和图4所示,支撑杆41于伸入第一管套33内的杆段上开设有贯穿支撑杆41的第一通孔,第一管套33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贯穿第一管套33且与第一通孔配合的第一插销孔,的支撑杆41通过第一插销件8与第一管套33固定连接,支撑杆41于伸入第二管套22内的杆段上开设有贯穿支撑杆41的第二通孔(图中未示),第二管套22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贯穿第二管套22且与第二通孔配合的第二插销孔(图中未示),支撑杆41通过第二插销件(图中未示)与第二管套22固定连接;具体来说,通过插销件来实现支撑杆41与第一管套33的固定配合、支撑杆41与第二管套22的固定配合,其方便支撑杆41的拆卸,从而方便杀虫灯整体的拆卸维护。

可选地,第一插销件8与第二插销件均为快卸销,具体来说,快卸销的安装拆卸方便,使用简单。

可选地,灯盖1内壁上设有若干与固定板3顶面接触相抵的连接柱11,连接柱11与固定板3接触的一面上设有内凹的螺纹孔111,固定板3上设有若干与螺纹孔111对应的第三通孔32,固定板3通过螺丝112与灯盖1固定连接;具体来说,连接柱11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灯盖1内壁上,通过第三通孔32与螺纹孔111的配合实现固定板3与灯盖1的固定安装,安装方式简单方便。

可选地,固定板3的外周面上套设有与灯盖1接触相抵的密封胶圈(图中未示);具体来说,密封胶圈为橡胶圈,通过设置密封胶圈可以提高固定板3与灯盖1的配合密封性,这样能够更好的保护收容腔内固定的线缆以及用于驱动诱虫灯管6的灯头等器部件。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