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虫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52045发布日期:2020-06-02 20:11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捕虫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捕虫器。
背景技术
:近来,由于全球温暖化和环保政策等气候影响和社会影响,害虫正在增加。害虫不仅破坏农作物和牲畜,而且可以通过传播诸如疟疾、登革热、日本脑炎等的病原体,从而对人类也有不利影响。因此,针对周围生活环境的杀虫需求持续存在,因此杀虫相关产业也具有增长趋势。关于杀虫方法,以往尝试过如下方法:化学防治法,利用杀虫剂;生物学防治法,利用泥鳅等;物理防治法,利用陷光灯以及二氧化碳等引诱害虫之后施加高电压等而消灭害虫;环境防治法,去除水坑或者改善周围环境以使害虫的幼虫无法生存等。然而,化学防治法需要面对二次污染问题,生物学防治法或者环境防治法等可能需要消耗相对较高的费用、处理时间以及努力。利用杀虫器或者捕虫器的物理防治法可能由于装置构成复杂而导致用户的方便性降低,并且具有无法保证捕虫效率,构成装置所需的费用较大的困难。技术实现要素: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携带且害虫的捕集效率高的捕虫器。技术方案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捕虫器,包括:主体部,在内部设置有风扇,在上面形成有将所述风扇暴露到外部的开口部;上部盖体部,安装有照射紫外线的光源,并且设置为开闭所述主体部的上面;以及昆虫通过部,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上面而遮盖所述开口部的部分区域,其中,在所述开口部的区域中,被所述昆虫通过部遮盖的面积大于或者等于所述开口部的区域中的没有被所述昆虫通过部遮盖的面积。在实施例中,在所述上部盖体部与所述主体部之间形成有相隔距离,所述相隔距离与所述开口部的外径相比的比率为13%以下。在实施例中,在所述开口部的区域中的被所述昆虫通过部遮盖的面积的比率为50%时,所述相隔距离与所述开口部的外径相比的比率为13%。在实施例中,所述昆虫通过部包括:多个昆虫通过孔;以及遮盖部,挡住所述开口部的部分区域,所述多个昆虫通过孔的面积之和小于所述遮盖部的面积。在实施例中,在所述主体部安装有连接在所述风扇的马达,在所述遮盖部的下面形成有支撑所述马达的至少一个马达支撑部。在实施例中,在所述遮盖部的下面形成有至少三个马达支撑部,所述马达被收纳在所述遮盖部与所述至少三个马达支撑部之间形成的空间。在实施例中,所述昆虫通过部还包括将被吸入所述主体部的流体引导至所述多个昆虫通过孔的流路引导件。在实施例中,在所述上部盖体部的下面形成有用于安装所述光源的光源安装部,所述流路引导件的垂直方向上的高度大于所述光源安装部的垂直方向上的高度。在实施例中,所述流路引导件形成在所述昆虫通过部的边缘,所述遮盖部形成在所述昆虫通过部的中央,在所述流路引导件与所述遮盖部之间布置有所述多个昆虫通过孔。在实施例中,所述上部盖体部包括将所述上部盖体部从所述主体部相隔预定距离的至少一个上部支撑台,所述昆虫通过部包括被插入所述至少一个尚不支撑台的至少一个上部引导件,所述上部引导件形成在所述流路引导件的下面。在实施例中,在所述至少一个上部引导件的一侧形成有固定孔,在所述至少一个上部支撑台形成有固定凸起,在所述上部盖体部与所述主体部相隔预定距离时,所述固定凸起被结合到所述固定孔,从而所述上部盖体部被支撑。在实施例中,在与所述多个昆虫通过孔对应的内切圆的直径中,至少一个内切圆的直径在7π毫米以上、9π毫米以下。在实施例中,所述多个昆虫通过孔中的至少一个包括沿水平方向形成的凸起。在实施例中,所述上部盖体部包括:下侧盖体,形成有安装所述光源的光源安装部,以及上侧盖体,与所述下侧盖体结合,其中,在所述光源安装部安装被贴装有所述光源的pcb。在实施例中,在所述光源安装部的一侧形成有用于插入所述pcb和保护所述pcb的至少一个透明部件的插入槽。在实施例中,在所述下侧盖体的下面中的至少一部分涂覆有光催化物质。在实施例中,所述光源包括:第一光源,照射引诱昆虫的波段的紫外线;以及第二光源,照射被照射到所述光催化物质而引起光催化反应的波段的紫外线。在实施例中,还包括:下部支撑部,从地面支撑所述主体部。在实施例中,所述下部支撑部包括至少一个下部支撑台,所述至少一个下部支撑台被插入所述主体部内。在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下面,且防止异物被引入所述主体部内部的风扇防护部。在实施例中,所述风扇防护部包括多个孔,与所述多个孔对应的内切圆的直径为7π以上、10π以下。在实施例中,还包括被贴附在所述风扇防护部的上面或者下面,并且向被捕集的昆虫喷射杀菌剂的杀菌剂喷射部。在实施例中,在所述盖体部的上面形成有使所述捕虫器能够被挂在空中的钩环部件。技术效果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捕虫器不仅可以具有高的捕集效率,还易于携带。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捕虫器的立体图。图2和图3分别是更加详细地示出图1的捕虫器的昆虫通过部的形态的立体图。图4和图5分别是示出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捕虫器的立体图。图6是用于示出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捕虫器的整体的结合状态的分解立体图。图7和图8分别是更加详细地示出捕虫器的昆虫通过部的立体图。图9是用于示出捕虫器的上部盖体部和昆虫通过部的结合状态的分解立体图。图10是用于示出捕虫器的昆虫通过部与马达和风扇结合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图11至图14是示出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昆虫通过部的图。图15和图16是用于说明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遮盖部的面积与开口部相比的比率的图。图17是示出设置光源的上部盖体部的分解立体图。图18和图19分别是示出光源的结构的剖面图。图20是示出在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捕虫器安装有捕集盒的状态的侧面图。图21是示出根据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的捕集盒的立体图。图22和图23示出了携带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捕虫器时的状态。图24是示出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捕虫器的风扇防护部的图。图25是示出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捕虫器的风扇防护部的图。最优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能够进行多种变更,并且可以具有多种形态,附图中举例说明特定实施例并在本说明书中对其进行详细的说明。然而,这并非为了将本发明限定于特定公开形态,应该理解为包括本发明的思想及技术范围所包含的全部变更、等同物乃至替代物。在对各个附图进行说明时,针对相似的构成要素使用相似的附图符号。在附图中,为了本发明的明确性,结构物的尺寸相比于实际进行放大图示。第一、第二等术语可以用于说明多样的构成要素,但所述构成要素不应由所述术语所限定。所述术语只用于将一个构成要素区别于其他构成要素的目的。例如,在不超出本发明的权利范围的情况下,第一构成要素可以命名为第二构成要素,相似地,第二构成要素也可以命名为第一构成要素。除非在文章中有明确不同的含义,否则单数型表述包括复数型表述。在本申请中,“包括”或“具有”等术语用于指代说明书中记载的特征、数字、步骤、操作、构成要素、部件或者其组合的存在,并非预先排除一个或者更多个其他特征或数字、步骤、操作、构成要素、部件或者其组合的存在或者附加的可能性。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图1至图3是示出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捕虫器1的图。具体地,图1是示出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捕虫器1的立体图。图2和图3分别是更加详细地示出图1的捕虫器1的昆虫通过部21的形态的立体图。首先,参照图1,捕虫器1包括上部盖体部10、主体部20以及下部支撑部30。上部盖体部10具有对应主体部20的上面的形状。例如,如图1所示,上部盖体部10的由第一方向和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定义的截面积可以具有与主体部20对应的形状。上部盖体部10设置为开闭主体部20的上面。例如,在捕虫器1不工作时,形成在上部盖体部10的两端的支撑台沿主体部20方向被插入,据此,上部盖体部10可以遮蔽主体部20的上面。作为另一示例,在捕虫器1工作时,形成在上部盖体部10的两端的支撑台沿主体部20的反方向滑动,从而主体部20的上面可以向外部暴露。在上部盖体部10的下面设置有光源。光源沿水平方向照射紫外线,从而将昆虫引诱至上部盖体部10与主体部20之间的相隔的空间。例如,设置在上部盖体部10的光源可以是uvled,可以照射具有340nm~400nm范围内的峰值波长的紫外线。然而,其仅为示例性的,只要对昆虫具有引诱效果,uvled也可以照射具有340nm~400nm以外的波长的紫外线。主体部20以能够将外部的空气引入主体部20内部,并将主体部20内部的空气吐出到外部的方式形成为开放上面和下面的结构。例如,虽然主体部20可以形成为如图1所示的圆筒形的形状,但并不限于此。在主体部20的内部设置有风扇和用于驱动所述风扇的马达等。例如,在捕虫器1工作时,风扇使在所述盖体部10与昆虫通过部21之间的空气以及其周围的空气流动。流动的空气与昆虫一起通过形成在主体部20的上面的昆虫通过部21而被吸入主体部20内部,并重新从主体部20的下方吐出。虽然未示出,但在主体部20的下端可以设置有用于捕集从主体部20的下方吐出的昆虫的捕集盒。捕集盒可以形成为网形态或者篮子形态,并且可以以能够拆装的形式实现。下部支撑部30设置在主体部20的下端,并且执行从地面支撑捕虫器1的作用。下部支撑部30包括至少一个支撑台,所述支撑台可以实现为能够滑动至主体部20的内部而被插入主体部20。参照图2和图3,昆虫通过部21包括遮盖部a、多个昆虫通过孔21_1以及第一马达支撑部至第三马达支撑部21_21~21_23。遮盖部a形成在昆虫通过部21的中心,并且起到以使设置在下部的马达不暴露在外部的方式进行遮盖的作用。例如,遮盖部a可以形成为与马达对应的圆形形态,并且可以形成为具有与马达的水平方向截面积相同的面积。多个昆虫通过孔21_1以遮盖部a为中心而形成在遮盖部a的周围区域。多个昆虫通过孔21_1通过遮盖部a和肋部而被区分,分别起到用于选择性地使昆虫通过的过滤器的作用。第一马达支撑部至第三马达支撑部21_21~21_23形成在昆虫通过部21的下面,起到收纳并固定风扇和/或用于驱动风扇的马达的作用。例如,马达可以布置在形成于第一马达支撑部至第三马达支撑部21_21~21_23与遮盖部a之间的空间,第一马达支撑部至第三马达支撑部21_21~21_23起到紧贴马达而在驱动马达时固定马达的作用。此外,在图2和图3,第一马达支撑部至第三马达支撑部21_21~21_23分别形成在肋部的下面。在驱动马达时,第一马达支撑部至第三马达支撑部21_21~21_23分别会吸收由于驱动马达引起的冲击,像这样,在肋部的下面形成有马达支撑部的情形下,传递到第一马达支撑部至第三马达支撑部21_21~21_23的冲击被传递到肋部。因此,在驱动马达时,强度较弱的肋部存在断裂的危险。以下将更加详细地说明不仅可以降低肋部断裂的危险,还可以进一步提高昆虫捕集效率的根据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的捕虫器和昆虫通过部。图4至图6是示出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捕虫器1000的图。具体地,图4和图5分别是示出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捕虫器1000的立体图,图6是用于示出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捕虫器1000的整体的结合状态的分解立体图。相比图1至图3所示的捕虫器1,在图4至图6示出的捕虫器1000中,昆虫通过部的遮盖部的面积呈现为更大。因此,多个马达支撑部235_1~235_3形成在遮盖部b的下面,而不是形成在肋部的下面,因此,可以降低在捕虫器工作时马达震动导致断裂的可能性。参照图4至图6,捕虫器1000包括上部盖体部100、主体部200以及下部支撑部300。上部盖体部100执行开闭形成在主体部20的上面的开口部的功能。上部盖体部100包括上侧盖体110、下侧盖体120、上部支撑台130以及光源安装部140。上侧盖体110形成捕虫器1000的外观,并且具有可以遮蔽形成在主体部200的上面的开口部的形状。例如,上侧盖体110可以形成为水平方向的截面积具有与形成在主体部200的上面的开口部相似的形态。并且,例如,如图4所示,在使上部盖体部100与主体部200相隔时,为了易于拾取上部盖体部100,在上侧盖体110的两侧端可以形成有沿第一方向突出的凸起部。然而,其仅为示例性的,只要是可以遮蔽形成在主体部200的上面的开口部的形态,则上侧盖体110可以不受限制而形成为多种形状。下侧盖体120与上侧盖体110结合,并且提供能够设置上部支撑台130和光源安装部140的空间。例如,如图5所示,下侧盖体120具有与上侧盖体110对应的形状,并且可以通过被插入形成在上侧盖体110的外周面的梯台而与上侧盖体110结合。然而,其仅为示例性的,下侧盖体120可以形成为多种形状,并且可以通过螺丝结合等方式与上侧盖体110结合。上部支撑台130形成在下侧盖体120的下面。例如,上部支撑台130可以与下侧盖体120一起被注塑成型,在此情形下,上部支撑台130可以提供为与下侧盖体120一体化的部件。然而,其仅为示例性的,上部支撑台130可以通过独立于与盖体120的工序中形成,并且可以通过螺丝结合或者插入结合等方式固定在下侧盖体120。上部支撑台130起到支撑上部盖体部100的功能。例如,在捕虫器1000工作时,上部支撑台130以使主体部200与上部盖体部100之间形成预定的相隔空间的方式支撑上部盖体部100。作为另一示例,在捕虫器1000不工作时,上部支撑台130在被插入昆虫通过部230的上部引导件的状态下向主体部200的方向滑动,从而遮蔽主体部200的上面。上部支撑台130和主体部200的具体构成和结合将参照以下的图9而更加详细地说明。光源安装部140形成在下侧盖体120的下面。在光源安装部140安装有用于引诱昆虫的光源。光源沿水平方向照射紫外线而将昆虫引诱到上部盖体部100与主体部200之间的相隔的空间。例如,光源可以是uvled,可以照射具有340nm~400nm范围内的峰值波长的紫外线。然而,其仅为示例性的,只要对昆虫具有引诱效果,uvled也可以照射具有340nm~400nm以外的波长的紫外线。作为另一示例,可以使用多个uvled作为光源。在此情形下,多个uvled分别可以照射对昆虫具有引诱效果的波段的紫外线。例如,多个uvled分别可以照射具有昆虫引诱效果的相同波段的紫外线。然而,其仅为示例性的,即使是彼此不同波段的紫外线,只要对昆虫具有引诱效果,多个uvled也可以照射彼此不同波段的紫外线。并且,作为另一示例,可以将多个uvled用作光源,并且多个uvled中仅有一部分可以照射对昆虫具有引诱效果的波段的紫外线。例如,也可以是多个uvled中的至少一个照射对昆虫具有引诱效果的波段的紫外线,其他uvled照射杀菌波段的紫外线。然而,其仅为示例性的,除了杀菌波段的uvled以外,也可以与对昆虫具有引诱效果的uvled一起使用多种波段的uvled。光源安装部140和设置在光源安装部140的光源的结构将在以下的图17和图18中更加详细地说明。主体部200实现为将外部的空气和昆虫引入主体部20内部,并将主体部20内部的空气和昆虫向下方吐出。主体部200可以包括外部壳体210、内部壳体220、昆虫通过部230以及风扇防护部240,主体部200的内部安装有风扇420(参照图10)以及用于驱动所述风扇420的马达410。外部壳体210形成捕虫器1000的外观,即捕虫器1000的侧壁。外部壳体210例如可以形成为上下开放的圆筒形,但其仅为示例性的,外部壳体210可以形成为多种形状。内部壳体220与外部壳体210结合,并且在内部壳体220的外周面与外部壳体210的内周面之间可以形成有预定的内部相隔空间。例如,上部支撑台130和下部支撑台310~340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被收纳在这种内部相隔空间。作为另一示例,上部支撑台130和下部支撑台310~340中的至少一个还可以被收纳在如形成在内部相隔空间的引导部的结构。此外,内部壳体220的结构为示例性的,内部壳体220可以形成为多种形状和结构。例如,内部壳体220的外周面还可以形成为紧贴外部壳体210的内周面,并且弥补外部壳体210的强度。内部壳体220提供设置风扇420和用于驱动所述风扇的马达410等的空间。然而,其仅为示例性的,内部壳体220还可以一并提供用于设置电源供应部、电压充电部以及控制部等的空间,其中,所述电源供应部与外部的电源连接且向马达410和光源提供电源;电压充电部从外部接收的电压进行充电,控制部用于控制被供应到所述马达410和光源的电源。昆虫通过部230包括遮盖部b以及多个昆虫通过孔231。遮盖部b形成在昆虫通过部230的中心,并且以使设置在下部的马达410不暴露在外部的方式进行遮盖。在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思想的实施例中,昆虫通过部230实现为遮盖部b的面积相比图1至图3的遮盖部a的面积更大。因此,与图1至图3的捕虫器1不同地,多个马达支撑部235_1~235_3可以形成在遮盖部b的下面而并非肋部的下面。因此,相比在肋部的下面形成有马达支撑部21_21~21_23的图1至图3的捕虫器1,图4至图6的捕虫器1000可以减少马达震动导致肋部断裂的可能性。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思想的昆虫通过部230的结构将参照图7至图10更加详细地说明。风扇防护部240形成在主体部220的下面,起到防止大尺寸的异物进入主体部200的内部的作用。例如,在捕虫器1000工作时,如果昆虫以外的异物通过形成在主体部200的下面的开口部而被引入,则可能导致马达410和/或风扇的故障。为了防止这种不希望的异物的引入,风扇防护部240可以形成在主体部220的下面。如图5所示,风扇防护部240可以沿中央的中心圆为基准,以放射型的形态形成。然而,其仅为示例性的,风扇防护部240只要是诸如炉排(grate)形状、网格形状等用于防止异物引入的结构,则不受任何限制,可以形成为多种形态。在风扇防护部240的边缘的一部分区域可以形成有凹凸部,这些凹凸部在其与捕集盒之间产生摩擦力,或者使捕集盒被所述凹凸部挂住,从而起到将捕集盒固定到风扇防护部240的作用。在风扇防护部240安装有捕集盒的示例将在以下的图20和图21更加详细地说明。此外,风扇防护部240可以与内部壳体220一起被注塑成型,并且风扇防护部240和内部壳体220可以提供为一体化的部件。然而,其仅为示例性的,风扇防护部240也可以通过螺丝结合等方式固定在内部壳体220。下部支撑部300设置在主体部200的下端,并且起到从地面支撑捕虫器1000的功能。下部支撑部300包括至少一个下部支撑台。例如,如图4至图6所示,虽然下部支撑部300可以实现为包括4个下部支撑台310~340,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下部支撑部300可以包括两个下部支撑台,在此情形下,下部支撑台的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截面积可以形成为比图4至图6的下部支撑台310~340更大。作为另一示例,下部支撑部300也可以形成为开放上部和下部的圆筒形或者仅开放上部的圆筒形,在此情形下,下部支撑部300的直径形成为小于外部壳体210的直径,从而使下部支撑部300的上部可以被引入主体部200。下部支撑部300可以实现为能够滑动至主体部200的内部而被插入。例如,在外部壳体210与内部壳体220之间可以设置有与第一下部支撑台至第四下部支撑台310~340对应的第一引导件至第四引导件(未示出)。并且,在第一下部支撑台至第四下部支撑台310~340分别可以形成有紧固槽,在第一引导件至第四引导件分别可以形成有诸如弹性片、球形插塞(ballplunge)等紧固部件。因此,用户可以将第一下部支撑台至第四下部支撑台310~340分别插入对应的第一引导件至第四引导件,并且,通过形成于第一下部支撑台至第四下部支撑台310~340的紧固槽和形成于第一引导件至第四引导件的紧固部件,第一下部支撑台至第四下部支撑台310~340可以以被插入主体部200的状态被固定。用户在不使用捕虫器1000时可以将下部支撑部300插入主体部200,在此情形下,由于捕虫器1000的整体体积减小,因此可以提高携带性。具体实施方式图7至图10是为了进一步详细说明图4至图6的捕虫器1000的昆虫通过部230的图。具体地,图7和图8分别是更加详细地示出捕虫器1000的昆虫通过部230的立体图,图9是用于示出捕虫器1000的上部盖体部100和昆虫通过部230的结合状态的分解立体图,图10是用于示出捕虫器1000的昆虫通过部230与马达410和风扇420的结合状态的分解立体图。参照图7和图8,昆虫通过部230包括遮盖部b和多个昆虫通过孔231,昆虫通过部230的边缘形成有具有预定角度的倾斜度的流路引导件236。流路引导件236可以在空气和/或昆虫通过昆虫通过部230流入主体部200内部时,起到无压力损失地自然地引导至通过孔231的作用。为此,流路引导件236可以形成为具有预定的倾斜角。并且,流路引导件236可以形成为具有多种垂直方向的深度。例如,如果流路引导件236的垂直方向上的深度比光源安装部140(参照图5)的垂直方向上的长度短,则在上部盖体部100遮蔽主体部200时,光源安装部140(参照图5)可能与遮盖部b接触而损坏。因此,为了防止这种损坏,流路引导件236的垂直方向上的深度可以形成为比光源安装部140的垂直方向上的长度长。然而,其仅为示例性的,流路引导件236沿垂直方向的深度可以根据光源安装部140沿垂直方向的长度、光源安装部140的形状以及光源安装部140的设置形态等而以多种长度形成。流路引导件236的两侧端的下面形成有上部引导件233,在上部引导件233和与此对应的流路引导件236形成有沿垂直方向贯通的引导孔233_1。在上部引导件233插入有上部盖体部100的上部支撑台130。例如,参照图9,在捕虫器1000工作时,上部支撑台130在被插入昆虫通过部230的上部引导件233的状态下沿朝向主体部200的反方向滑动,从而使主体部200的上面暴露在外部。此时,上部支撑台130的固定凸起131与形成在昆虫通过部230的上部引导件233的固定孔233_2弹性结合,并且上部盖体部100可以以与主体部200相隔预定距离的状态被固定。通过这种相隔空间,外部空气和昆虫可以流入捕虫器1000内部。遮盖部b形成在昆虫通过部230的中心,并且以使设置在下部的马达410不暴露在外部的方式进行遮盖。例如,如图10所示,在遮盖部b的下面形成有第一马达支撑部至第三马达支撑部235_1~235_3,在第一马达支撑部至第三马达支撑部235_1~235_3之间的空间收纳有马达410。在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思想的实施例中,昆虫通过部230的遮盖部b的面积实现为相比图1至图3的遮盖部a的面积更大。在此情形下,第一马达支撑部至第三马达支撑部235_1~235_3形成在遮盖部b的下面,而不是形成在肋部的下面。因此,在捕虫器工作时,传递到第一马达支撑部至第三马达支撑部235_1~235_3的马达的震动被分散在遮盖部b的整个面积。最终,相比于在肋部的下面形成有马达支撑部的图1至图3的捕虫器,可以降低在捕虫器工作时马达震动导致肋部断裂的可能性。此外,随着昆虫通过部230的遮盖部b的面积增加,形成在昆虫通过部230的昆虫通过孔230的数量相比图1至图3减少。例如,相比图1至图3的昆虫通过部21以中央的遮盖部a为中心而形成两列的昆虫通过孔的情形,昆虫通过部230则以中央的遮盖部b为中心而仅形成一列的昆虫通过孔。这种昆虫通过孔数量的减少意味着在水平方向上形成开口的总面积的减少。随着开口的总面积减少,各昆虫通过孔中的风速增加,据此,可以提高对昆虫的捕集力。更加详细地说明则如下,假设图7至图10的昆虫通过部230和图1至图3的昆虫通过部21的外径相同。并且,假设昆虫通过部230和昆虫通过部21的下方分别设置有具有相同的性能的马达和风扇。并且,假设各昆虫通过孔的尺寸相同。在此情形下,形成在昆虫通过部230的昆虫通过孔231的总面积小于形成在昆虫通过部21的昆虫通过孔23_1的总面积。因此,通过各昆虫通过孔231的空气的风速比通过各昆虫通过孔23_1的空气的风速快。因此,可以提高对被引诱到昆虫通过孔23_1的昆虫的捕集力。此外,上述的说明为示例性的,应当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思想并不限于此。例如,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昆虫通过部的形态和结构除了在先说明的实施例以外,也可以实现多种变形。在以下的图11至图14中,将示例性地说明根据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的昆虫通过部。图11至图14是示出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昆虫通过部的图。图11至图14示出了在水平方向,即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的昆虫通过部。首先,参照图11,昆虫通过部230_1的各昆虫通过孔231可以形成为根据光源以及马达的性能、捕虫器的设置位置等而具有多种尺寸。即,假设昆虫通过孔231的内切圆的直径为“r”,可以根据光源和马达的性能等条件对“r”进行多种设定。例如,在设置在昆虫通过部230_1的下方的马达的性能优异的情形下,昆虫通过孔231可以形成为其内切圆具有相对较大的直径r。作为另一示例,为了防止大于预定尺寸的物体被意外地引入捕虫器1000的内部的情形,昆虫通过孔231可以形成为其内切圆具有较小的直径r。在此情形下,例如,昆虫通过孔231的内切圆的直径可以形成为具有7π毫米以上、10π毫米以下的尺寸。参照图12,昆虫通过部230_2的各昆虫通过孔230_1可以形成为多种形状。例如,如图12所示,昆虫通过孔231_1也可以形成为三角形的形状。然而,其仅为示例性的,只要在捕集昆虫方面没有障碍,应当理解昆虫通过孔231_1的形状不限于特定形状。参照图13,在昆虫通过部230_3的各昆虫通过孔231_2可以附加地形成有凸起b。这种凸起b可以起到例如,防止具有可能导致设置在昆虫通过部230_3下方的马达故障的程度的尺寸的昆虫或者异物被引入捕虫器内部的作用。参照图14,昆虫通过部230_4的各昆虫通过孔可以被布置在多种位置。例如,在图1至图13,示出了昆虫通过部的各昆虫通过孔以昆虫通过部的中心为基准而规则性地形成的情形。然而,其仅为示例性的,本申请的技术思想并不限于此。例如,如图14所示,昆虫通过孔231_4也可以排列为不规则的形态。图15和图16是用于说明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在空气流入口中的具有捕虫效率的遮盖部b面积与开口部相比的比率的图。为了便于说明,将外部空气流入到内部的空气流入口c处的任意地点表示为“e”。并且,将开口部假设为将在昆虫通过部230_5没有形成有遮盖部b时开口的部分称作开口部。例如,如图16所示,假设开口部具有圆形形状,并且具有“r1”的直径。并且,假设遮盖部b在昆虫通过部230_5的中央形成为圆形,并且具有“r2”的直径。为了捕集通过紫外线而被引诱到空气流入口e周围的昆虫,在空气流入口e的风速需要在预定速度以上。例如,在空气流入口e的风速为0.8m/s以上的情形下,被引诱到空气流入口e周围的昆虫可以被捕集到捕虫器内部1000。在如下的条件下进行了实验。首先,开口部的外径r1是82π毫米(mm),此时,将开口部的面积设为5281.17mm2。将遮盖部b的外径r2设为58π毫米(mm),并且将遮盖部b的面积设为2642.08mm2。并且,将上部盖体部100和主体部200之间的相隔距离d设为3.25cm。此后,改变相隔距离d并测定了在空气流入口e的风速。【表1】相隔距离风速3.25cm(基准距离)0.85m/s4.25cm0.67m/s5.25cm0.5m/s6.25cm0.46m/s1.25cm1.1m/s根据实验结果,确认了在相隔距离为3.25cm时,在空气流入口e具有足以捕集昆虫的风速。换句话说,可以确认在遮盖部面积(2642.08mm2)与开口部面积(5281.17mm2)相比的比率为大约50%或者在其以上时,在空气流入口e具有能够捕集昆虫的有效风速。然而,在相隔距离大于3.25cm时,确认了在流入口e的风速可能比0.8m/s慢。换句话说,确认了只有开口部外径(82πmm)相比相隔距离(3.25cm)的比率为13%或者小于13%,在空气流入口e才会具有用于捕集昆虫的有效风速。最终,如上所述,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捕虫器1000的遮盖部b与开口部相比的面积比率可以为50%或者50%以上,在此情形下,可以将相隔距离d与开口部外径r1相比的比率形成为13%或者小于13%,从而有效捕集昆虫。图17至图19是更加详细地示出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光源144的设置和结构的图。具体地,图17是设置有光源144的上部盖体部100的分解立体图,图18和图19分别是示出光源144的结构的剖面图。以下将参照图17至图19更加详细地说明设置在本申请的捕虫器1000的光源144。参照图17,上部盖体部100包括上侧盖体110和下侧盖体120,光源安装部140布置在下侧盖体120的上面。光源安装部140可以是向布置有上侧盖体110的方向形成开口的形态,光源安装部140的两端可以形成有用于插入pcb143以及透明部件142_1、142_2的插入槽141。pcb143和透明部件142_1、142_2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被插入到插入槽141而被固定,例如,pcb和透明部件142_1、142_2可以被插入到插入槽141而安装在光源安装部140。在pcb143可以贴装有至少一个光源144。pcb143可以由单一部件形成或者由层叠单一部件的层叠型部件形成。在由层叠型布线形成pcb的情形下,可以通过使多个光源144以“之”字形态布置在层叠型pcb的两方向,从而抑制由于发热的pcb143损伤。光源144被贴装在pcb143,并且向外部照射紫外线。例如,光源144可以是uvled,可以照射具有340nm~400nm范围内的峰值波长的紫外线。然而,其仅为示例性的,只要对昆虫具有引诱效果,uvled也可以照射具有340nm~400nm以外的波长的紫外线。并且,如图17所示,可以使用多个uvled作为光源144。在此情形下,多个uvled分别可以照射相同波长的紫外线。例如,多个uvled分别可以照射对昆虫具有引诱效果的相同波长的紫外线。作为另一示例,可以使用照射彼此不同的波长的紫外线的多个uvled作为光源144。例如,也可以使多个uvled中的一部分照射具有对昆虫的引诱效果的波段的紫外线,其他的uvled照射诸如杀菌波段等对昆虫具有引诱效果的波段以外的紫外线。然而,其仅为示例性的,即使是彼此不同波段的紫外线,只要对昆虫具有引诱效果,多个uvled也可以照射彼此不同的波段的昆虫引诱紫外线。此外,图17示出了使用多个uvled作为光源144的情形。然而,其仅为示例性的,也可以将一个uvled用作光源144。此外,捕虫器1000还可以包括光催化物质。例如,在下侧盖体120的下面、上部支撑台130的内侧面、主体部200的内侧面以及风扇420等可以涂覆有光催化物质。光催化物质可以通过从光源144照射的紫外线引起催化反应,从而将与光催化剂接触的空气内的各种污染物质、细菌等氧化和/或分解。光催化物质可以包括提供光催化反应的物质作为光催化介质。例如,光催化介质可以使用钛氧化物(tio2),硅氧化物(sio2),钨氧化物(wo3),锆氧化物(zno),锶钛氧化物(srtio3),铌氧化物(nb2o5),氧化铁(fe2o3),氧化锌(zno2),氧化锡(sno2)等。通过光催化物质的光催化反应而形成的羟基自由基可以通过作用为强氧化剂而执行杀菌作用,并且可以氧化分解空气中的有机污染物质,从而将流入捕虫器1000内部的空气内的污染物质和恶臭物质进行分解而转换为水和二氧化碳。此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具有引诱蚊子的效果,因此也可以增加对蚊子的引诱效果。在捕虫器1000涂覆有光催化物质的情形下,在pcb143可以附加地贴装有射出与光催化物质反应的波段的光的光源144。例如,可以布置为贴装在pcb143的多个光源中的一部分照射昆虫引诱效果高的波段的紫外线,另一部分照射与光催化物质反应的波段的紫外线。然而,其仅为示例性的,显然,只要射出的紫外线具有昆虫引诱效果和光催化反应效果,则可以使用一个种类的光源。图18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光源144的剖面,图19示出了沿图18的截线a-b-b'-a'截取的剖面图。参照图18和图19,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光源144可以包括:第一导电型半导体层1111;台面m,包括第一导电型半导体层1111、活性层1112以及第二导电型半导体层1113;第一绝缘层1130;第一电极1140;以及第二绝缘层1150,并且可以进一步包括生长基板1100以及第二电极1120。生长基板1100只要是可以使第一导电型半导体层1111、活性层1112以及第二导电型半导体层1113生长的基板,则不受限定,例如,可以是蓝宝石基板、碳化硅基板、氮化镓基板、氮化铝基板、硅基板等。生长基板1100的侧面可以包括倾斜面,由此可以改善从活性层1112产生的光的提取。第二导电型半导体层1113可以布置在第一导电型半导体层1111上,活性层1112可以布置在第一导电型半导体层1111和第二导电型半导体层1113之间。第一导电型半导体层1111、活性层1112以及第二导电型半导体层1113可以包括ⅲ-ⅴ类化合物半导体,例如,可以包括诸如(al,ga,in)n等氮化物类半导体。第一导电型半导体层1111可以包括n型杂质(例如,si),第二导电型半导体层1113可以包括p型杂质(例如,mg)。并且,可以与此相反。活性层1112可以包括多重量子阱结构(mqm)。如果在光源144被施加有正向偏压,则电子和空穴在活性层1112结合并发光。第一导电型半导体层1111、活性层1112以及第二导电型半导体层1113可以利用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mocvd)或者分子束外延(mbe)等技术而生长在生长基板1100上。光源144可以包括包含活性层1112和第二导电型半导体层1113的至少一个台面m。台面m可以包括多个突出部,多个突出部之间可以彼此相隔。但并不限于此,光源144也可以包括彼此相隔的多个台面m。可以通过使用诸如光刻胶回流等技术而倾斜地形成台面m的侧面,倾斜的台面m的侧面可以提高从活性层112产生的发光效率。第一导电型半导体层1111可以包括通过台面m暴露的第一接触区域r1和第二接触区域r2。由于通过去除布置在第一导电型半导体层1111上的活性层1112和第二导电型半导体层1113而形成台面m,因此除了台面m以外的部分成为第一导电型半导体层1111的暴露的上面,即,接触区域。第一电极1140可以通过与第一接触区域r1和第二接触区域r2接触而与第一导电型半导体层1111电连接。第一接触区域r1可以沿第一导电型半导体层1111的外阔布置在台面m周围,具体地,可以在台面m和光源144的侧面之间沿第一导电型半导体层的上面外廓而布置。第二接触区域r2可以被台面m围绕至少一部分。第二接触区域r2的长轴方向的长度可以是光源144的一边的长度的0.5倍以上。在此情形下,由于第一电极1140和第一导电型半导体层1111接触的区域可能会增加,可以更加有效地分散从第一电极1140流向第一导电型半导体层1111的电流,从而可以进一步降低正向电压。第二电极1120布置在第二导电型半导体层1113上,并且可以与第二导电型半导体层1113电连接。第二电极1120形成在台面m上,并且可以沿台面m的形状而具有相同的形状。第二电极1120包括反射金属层1121,并且可以更进一步地包括阻挡金属层1122,阻挡金属层1122可以覆盖反射金属层1121的上面和侧面。例如,可以形成反射金属层1121的图案,并且在其上部形成阻挡金属层1122,从而使阻挡金属层1122覆盖反射金属层1121的上面和侧面。例如,反射金属层1121可以通过沉积并图案化ag、ag合金、ni/ag、nizn/ag、tio/ag层而形成。此外,阻挡金属层1122可以由ni、cr、ti、pt、au或者它们的复合层形成,具体地,可以是在第二导电型半导体层1113上面以ni/ag/[ni/ti]2/au/ti依次形成的复合层,更具体地,第二电极1120的上面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包括厚度的ti层。在第二电极1120的上面中与第一绝缘层连接的区域由ti层构成的情形下,由于改善了第一绝缘层1130和第二电极1120的粘结力,因此可以改善光源144的可靠性。可以在第二电极1120上布置电极保护层1160。虽然电极保护层1160可以是与第一电极1140相同的材料,但并不限于此。第一绝缘层1130可以布置在第一电极1140和台面m之间。通过第一绝缘层1130,第一电极1140和台面m可以绝缘,并且第一电极1140和第二电极1120可以绝缘。第一绝缘层1130可以将第一接触区域r1和第二接触区域r2局部地暴露。具体地,第一绝缘层1130可以通过开口部1130a而暴露第二接触区域r2的一部分,并且第一绝缘层1130在第一导电型半导体层1111的外廓和台面m之间仅覆盖第一接触区域r1的一部分区域,从而可以暴露第一接触区域r1的至少一部分。第一绝缘层1130可以在第二接触区域r2上沿第二接触区域r2的外廓而布置。同时,第一绝缘层1130可以布置为相比第一接触区域r1和第一电极1140接触的区域更加靠近台面m。第一绝缘层1130可以具有暴露第二电极1120的开口部1130b。第二电极1120可以通过开口部1130b而与垫(又可以称作焊盘)或者凸块等电连接。第一接触区域r1和第一电极1140连接的区域沿第一导电型半导体层上面的整个轮廓而布置。具体地,第一接触区域r1和第一电极1140连接的区域可以布置为与第一导电型半导体层1111的四个侧面均相邻,并且可以完全围绕台面m。在此情形下,由于第一电极1140和第一导电型半导体层1111接触的区域可以增加,因此可以使从第一电极1140流向第一导电型半导体层1111的电流更加有效地分散,从而可以进一步降低正向电压。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光源144的第一电极1140和第二电极1120可以直接贴装到pcb143或者通过垫贴装到pcb143。例如,在光源144通过垫贴装到pcb143的情形下,在光源144和pcb143之间可以提供有两个垫,两个垫分别可以连接到第一电极1140和第二电极1120。例如,垫可以是焊料或者低共熔金属(eutecticmetal),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可以使用ausn作为低共熔金属。作为另一例,在光源144被直接贴装到pcb的情形下,光源144的第一电极1140和第二电极1120可以直接粘结到pcb143。在此情形下,粘结物质可以包括具有导电性质的粘结物质。例如,粘结物质可以包括银(ag)、锡(sn)、铜(cu)中的至少一个导电性材料。然而,其仅为示例性的,粘结物质可以包括具有导电性的多种物质。图20和图21是示出在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捕虫器1000安装有捕集盒的状态的侧面图。参照图20,在主体部200的下端,即,风扇防护部240(参照图5)的外周面的一部分区域可以形成有包括连续形成的凹凸部的捕集盒结合部件260,捕集盒290可以通过与形成于捕集盒结合部件260的凹凸部之间的摩擦力和/或挂接而结合到主体部200。捕集盒290可以包括:多个支撑框架291,布置为在主体部200的下部彼此相隔;支撑框架连接部件292,连接支撑部件291;以及捕集盒安装部件293,用于将捕集盒290固定到结合部件260。支撑框架连接部件292可以形成为网形态。支撑框架291使捕集盒290具有预定体积,以使昆虫充分流入,支撑框架连接部件292可以包括具有使诸如蚊子等昆虫无法逃脱的程度的尺寸的网的网眼。用户在携带捕虫器1000时,可以以使捕集盒290的多个支撑框架291被重叠的方式折叠,从而在减小捕虫器1000的整体体积后携带,或者可以将捕集盒290从捕虫器1000分离而携带。此外,上述的捕集盒290为示例性的,捕集盒290可以实现为多种材质以及多种形态。例如,如图21所示,捕集盒290'可以是使用塑料材质形成的固定形态的网状。在此情形下,捕集盒290'可以通过与结合部件260之间的挂接结合而结合到主体部200。并且,在捕集盒290、290'的内部可以涂覆有用于对捕集的昆虫进行杀菌的杀菌剂等。图22和图2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捕虫器1000的便携时的状态。具体地,图22示出了下部支撑部300被插入主体部200内的状态,图23示出了上部支撑台130和下部支撑部300均被插入主体部110内的情形。例如,如图23所示,在上部支撑台130被插入主体部200内而固定的情形下,上侧盖体110的外周面和外部壳体210的外周面可以被布置在同一线上而成为一体化的形态。图24是示出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捕虫器2000的风扇防护部240的图。图24的捕虫器2000与在先说明的捕虫器1000相似。因此,使用相同或者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了相似的构成,为了简化说明,将省略重复或者反复的说明。参照图24,捕虫器2000还包括用于对被捕集到捕集盒的昆虫进行杀菌或者用于对昆虫的尸体进行杀菌的杀菌装置270。例如,杀菌装置270可以是喷射杀菌剂的杀菌剂喷射部。杀菌剂喷射部例如可以被设置在风扇防护部240的下面,并且可以向被捕集在捕集盒的昆虫以预定时间间隔或者根据用户的控制而喷射杀菌剂。然而,其仅为示例性的,杀菌剂喷射部可以被设置在风扇防护部240的上面,在此情形下,可以通过风扇防护部240的开口部向捕集盒喷射杀菌剂。作为另一示例,杀菌剂喷射部也可以被设置在风扇防护部240的外周面,即捕集盒结合部件260附近。作为另一示例,杀菌装置270包括光源,该光源可以是向被捕集的昆虫照射杀菌波长的紫外线的至少一个uvled。在此情形下,uvled可以被设置在风扇防护部240的下面,并且设置为向被捕集到捕集盒的昆虫照射紫外线。然而,其仅为示例性的,uvled也可以被设置在风扇防护部240的上面,从而通过风扇防护部240的开口部向捕集盒喷射杀菌波长的紫外线。并且,作为另一示例,uvled也可以被设置在风扇防护部240的外周面,并且可以被设置在捕集盒的上部、下部或者外周面等。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捕虫器2000可以通过向被捕集到捕集盒的昆虫喷射杀菌剂或者照射杀菌波长的紫外线,从而防止在拆卸捕集盒时捕集的昆虫逃脱,并且可以防止产生由于昆虫尸体等污染源引起的恶臭等。此外,如图所示,风扇防护部240包括多个孔,与所述多个孔对应的内切圆的直径可以为7π以上、10π以下。因此,可以防止不期望的尺寸的异物通过风扇防护部240被引入捕虫器2000内部。图25是示出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捕虫器3000的图。图25的捕虫器2000与在先说明的捕虫器1000相似。因此,使用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了相似的构成,为了简化说明,将省略重复或者反复的说明。参照图25,在捕虫器2000的上侧盖体110的上面形成有钩环部件111,所述钩环部件111在使捕虫器20000与地面相隔而设置时被使用。例如,在野外使用捕虫器2000时,用户可以利用钩环部件111将捕虫器2000挂在树枝等。此外,钩环部件111的形状只要是能够将捕虫器3000置于空中(而不是地面)的结构即可,并且并不限于图24的形状和位置。例如,挂接部件111可以形成为挂钩形状,可以设置在设置有上部支撑件130的两端而不是设置在上侧盖体110的中央。以上,虽然参照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应当理解,只要是本
技术领域
的熟练的技术人员或者在本
技术领域
中具有基本知识的人员就可以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本发明的思想及
技术领域
的范围内对本发明进行多种修改及变更。因此,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限定于详细的说明中所具体记载的内容,而应仅由权利要求书中所记载的范围决定。产业上的可利用性本发明可以利用于捕虫器。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