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319425发布日期:2019-04-05 21:27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种植领域,特别指一种水稻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其产量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粮食供应情况以及水稻种植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关乎到国计民生。在种植过程中,水稻的种植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水稻的收益状况。同时水稻培植技术的优劣决定了我国的水稻产量高低,所以要不断提升种植技术,对先进技术进行推广与应用,让我国的水稻产量越来越高。目前,水稻的种植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播,把稻种直接播入本田下,简称直播稻;另一种是插秧,稻种先播入秧田育成秧苗后再移载本田下,简称插秧稻。这两种方法普遍存在有种子发芽率欠佳,培育出来的秧苗生长强弱各异,严重的会导致明显的减产减收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加以改进和创新,提供一种水稻的种植方法。

本发明包括耕地整地、选种育种、播种练苗和田间管理,该方法采用与香烟轮作,并收割留根种植一期再生稻,其中所述的选种育种、播种练苗具体方法如下:

选种育种:选择颗粒饱满的上年收种子,先用农药稀释液均匀喷雾一次,然后晒种2-3天,最后用1.5-2%的生石灰水澄清液恒温浸泡3-4天,浸泡期间每天换水一次,每5-6小时翻动一次。

播种练苗:1)先将育好的种与育苗基质按1:1.5-2的比例均匀混合,然后恒温催芽,待70%以上的种子出芽后播种入田;2)播种入田前再加入催芽期1-2倍的育苗基质混合均匀,然后将混合物均匀播到田中开好的种穴内,播种厚度为距种穴顶3-5cm;3)2-3天种芽生长方向朝上后进行培土练苗;首先在播入种穴中的种子和育苗基质混合物上覆盖第一层田土,覆盖厚度为1-2cm;然后待80%以上苗芽钻出第一层田土后覆盖第二层田土,覆盖厚度为2-3cm;最后待80%以上苗芽钻出第二层田土后,进行顶层培土,培土高出种穴顶2-5c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育苗基质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混合而成:25%的蚯蚓粪、25%的草炭、10%的废弃菌料和40%的细土。采用上述基质育苗,不仅可以解决取土困难问题,而且基质营养丰富、基质内结构松软适宜,为育苗种提供了营养和利于出苗的良好环境,并实现了废弃原料的再利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农药稀释液为3-5倍水稀释后的农药液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恒温浸泡的温度控制在22-2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恒温催芽的温度控制在24-26℃,催芽时育苗基质的含水量为40-4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种穴采用条状凹穴,穴深7-10cm、穴宽15-20c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播种练苗期间保持育苗基质的含水量为30-35%。

本发明的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前期种植了香烟的田地作为种植地,进行轮作,这样可以不用施化肥、打农药,而且还能有效提高产量。同时,在水稻收割后,留下的根还能再生长出一期再生稻,无需管理自然生长,产量相对前期产量要低,但是生长期病虫害少,并且口感特别好。本发明在选种育种期先采用农药喷雾,可减少生长期病害虫的威胁;通过晒种能够使种子表面的透气性不断增加,增强种子的吸水能力;通过生石灰水澄清液浸种不仅可达到对种子消毒杀菌的目的,以培育出强壮的秧苗,而且通过控温、搅拌等可使种子更好的进入出芽期,使稻种发芽快,出苗整齐,生长健壮。本发明在播种练苗期先通过基质恒温催芽育芽,然后进一步混合基质后与芽种一起入田并多次培土育苗练苗,通过上述方法育练的水稻后期生长强劲,抗旱、抗寒、抗病能力更强,发根快、分蘖早,达到了增产增收的目的。本发明方法种植的水稻降低了生长期田间管理强度,保证了种植产量,操作简单、易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给出了本发明的几个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1、耕地整地:选择前期种植过香烟的田地作为耕种地,采用常规方法对选好的耕地进行翻耕整地,开好条状种植凹穴,穴深8cm,穴宽17cm。

2、选种育种:选择颗粒饱满的上年收种子,先用农药稀释液均匀喷雾一次,农药稀释液为4倍水稀释后的农药液体。然后晒种2天,最后用1.5%的生石灰水澄清液恒温浸泡4天,恒温浸泡的温度控制在22-25℃,浸泡期间每天换水一次,每5小时翻动一次。

3、配制育苗基质:按重量百分比取25%的蚯蚓粪、25%的草炭、10%的废弃菌料和40%的细土混合均匀,得育苗基质待用。

4、播种练苗,期间保持育苗基质的含水量为30-35%。具体如下:

1)先将育好的种与育苗基质按1:1.5的比例均匀混合,然后恒温催芽,待70%以上的种子出芽后播种入田。恒温催芽的温度控制在24-26℃,催芽时育苗基质的含水量为40-45%。

2)播种入田前再加入催芽期2倍的育苗基质混合均匀,然后将混合物均匀播到田中开好的种穴内,播种厚度为距种穴顶3cm。

3)2天种芽生长方向朝上后进行培土练苗。首先在播入种穴中的种子和育苗基质混合物上覆盖第一层田土,覆盖厚度为1cm。然后待80%以上苗芽钻出第一层田土后覆盖第二层田土,覆盖厚度为2cm。最后待80%以上苗芽钻出第二层田土后,进行顶层培土,培土高出种穴顶3cm。

5、田间管理:后期进行常规的灌溉、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得工作即可。

6、再生稻:水稻成熟收割后留下根,任其自然生长,期间只需常规保水管理,待再生稻成熟后收割,再轮作香烟。

实施例2:

1、耕地整地:选择前期种植过香烟的田地作为耕种地,采用常规方法对选好的耕地进行翻耕整地,开好条状种植凹穴,穴深10cm,穴宽15cm。

2、选种育种:选择颗粒饱满的上年收种子,先用农药稀释液均匀喷雾一次,农药稀释液为3倍水稀释后的农药液体。然后晒种3天,最后用2%的生石灰水澄清液恒温浸泡3天,恒温浸泡的温度控制在22-25℃,浸泡期间每天换水一次,每6小时翻动一次。

3、配制育苗基质:按重量百分比取25%的蚯蚓粪、25%的草炭、10%的废弃菌料和40%的细土混合均匀,得育苗基质待用。

4、播种练苗,期间保持育苗基质的含水量为30-35%。具体如下:

1)先将育好的种与育苗基质按1:2的比例均匀混合,然后恒温催芽,待70%以上的种子出芽后播种入田。恒温催芽的温度控制在24-26℃,催芽时育苗基质的含水量为40-45%。

2)播种入田前再加入催芽期1.5倍的育苗基质混合均匀,然后将混合物均匀播到田中开好的种穴内,播种厚度为距种穴顶5cm。

3)3天种芽生长方向朝上后进行培土练苗。首先在播入种穴中的种子和育苗基质混合物上覆盖第一层田土,覆盖厚度为2cm。然后待80%以上苗芽钻出第一层田土后覆盖第二层田土,覆盖厚度为3cm。最后待80%以上苗芽钻出第二层田土后,进行顶层培土,培土高出种穴顶2cm。

5、田间管理:后期进行常规的灌溉、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得工作即可。

6、再生稻:水稻成熟收割后留下根,任其自然生长,期间只需常规保水管理,待再生稻成熟后收割,再轮作香烟。

实施例3:

1、耕地整地:选择前期种植过香烟的田地作为耕种地,采用常规方法对选好的耕地进行翻耕整地,开好条状种植凹穴,穴深10cm,穴宽20cm。

2、选种育种:选择颗粒饱满的上年收种子,先用农药稀释液均匀喷雾一次,农药稀释液为5倍水稀释后的农药液体。然后晒种3天,最后用1.5%的生石灰水澄清液恒温浸泡3天,恒温浸泡的温度控制在22-25℃,浸泡期间每天换水一次,每5小时翻动一次。

3、配制育苗基质:按重量百分比取25%的蚯蚓粪、25%的草炭、10%的废弃菌料和40%的细土混合均匀,得育苗基质待用。

4、播种练苗,期间保持育苗基质的含水量为30-35%。具体如下:

1)先将育好的种与育苗基质按1:1.5的比例均匀混合,然后恒温催芽,待70%以上的种子出芽后播种入田。恒温催芽的温度控制在24-26℃,催芽时育苗基质的含水量为40-45%。

2)播种入田前再加入催芽期2倍的育苗基质混合均匀,然后将混合物均匀播到田中开好的种穴内,播种厚度为距种穴顶5cm。

3)2-3天种芽生长方向朝上后进行培土练苗。首先在播入种穴中的种子和育苗基质混合物上覆盖第一层田土,覆盖厚度为2cm。然后待80%以上苗芽钻出第一层田土后覆盖第二层田土,覆盖厚度为2.5cm。最后待80%以上苗芽钻出第二层田土后,进行顶层培土,培土高出种穴顶5cm。

5、田间管理:后期进行常规的灌溉、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得工作即可。

6、再生稻:水稻成熟收割后留下根,任其自然生长,期间只需常规保水管理,待再生稻成熟后收割,再轮作香烟。

本发明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描述,并非对本发明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中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