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平摆动式双向圆盘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34403发布日期:2019-03-30 08:16阅读:477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平摆动式双向圆盘犁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圆盘犁,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水平摆动式双向圆盘犁。



背景技术:

翻转犁可实现田地土壤的同向翻耕,可避免常规犁铧采用内翻法(又称闭垄耕法)在田地中央产生垄埂以及采用外翻法(又称开垄耕法)在田地中央产生犁沟的现象,以保证所翻耕的田地的平整性。现有翻转犁通常为上下翻转式,翻转犁的上方和下方设置不同朝向的犁铧。农业机械在牵引翻转犁作业的过程中,去向和来向时,通过将犁铧进行上下翻转,来实现农田的同向翻耕。翻转犁在上下调换时,农业机械需要输出极大的作用力,来驱使旋转轴转动,在频繁的换向过程中,容易导致旋转轴损坏,使得现有的翻转犁损坏频率较高,不仅影响翻耕作业,还增加了农户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水平摆动式双向圆盘犁。

本发明的水平摆动式双向圆盘犁,包括主框架、悬挂架、主梁、主轴、尾轮和多个圆盘犁体,悬挂架固定于主框架的前端,主轴经轴承固定于主框架的后端,主框架经悬挂架与农业机械相连接;尾轮设置于主梁的后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固定于主轴上,主框架的前端设置有以主轴为圆心的弧形板,主梁的前端固定有与弧形板相配合的限位块;主梁上等间距地设置有多个悬挂轴,悬挂轴经轴承固定于主梁上,每个悬挂轴的下端均固定有圆盘犁体;主轴的上端固定有主轴连杆,主框架上固定有换向油缸,换向油缸的活塞杆与主轴连杆相铰接。

本发明的水平摆动式双向圆盘犁,包括换向杆、连接块、驱动杆和驱动块,换向杆与主梁平行设置,每个悬挂轴的上端均固定有连接块,连接块的外端铰接于换向杆上;驱动块固定于换向杆上,驱动块上开设有通孔,驱动杆的一端固定于主轴上,另一端插入驱动块的通孔中。

本发明的水平摆动式双向圆盘犁,包括限位轴、外筒、l形支架和调节油缸,限位轴以竖直状态固定于主梁的后端,外筒套在限位轴上;l形支架的一端固定于外筒上,另一端用于固定尾轮,外筒上固定有外筒连杆,调节油缸固定于主梁的后端,调节油缸的活塞杆铰接于外筒连杆上。

本发明的水平摆动式双向圆盘犁,所述圆盘犁体相对于前进方向的偏转角度为40~45°,圆盘犁体相对于竖向平面的后倾角为15~25°。

本发明的水平摆动式双向圆盘犁,所述每个悬挂轴的下端均固定有犁体座,圆盘犁体经轴承固定于犁体座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水平摆动式双向圆盘犁,多个圆盘犁体经悬挂轴间隔设置于主梁上,与主梁固定连接的主轴经轴承固定于主框架上,主框架的前端设置有以主轴为圆心的弧形板,主梁的前端固定有与弧形板相配合的限位块,主框架上固定有驱使主轴转动的换向油缸;在换向油缸经主轴带动主梁旋转的过程中,可使主梁旋转至靠近弧形板的左端或右端,进而改变了主梁下方的圆盘犁体的朝向,实现了农业机械牵引双向圆盘犁往复运动的过程中,可实现对田地的同向翻耕,采用水平摆动的方式来驱使圆盘犁体换向,解决了现有上下翻转犁易损坏的问题,有益效果显著,适于应有推广。

进一步地,通过设置与悬挂轴相连接的换向杆,并在换向杆上固定驱动块,与主轴固定的驱动杆插在驱动块的通孔中,这样,在换向油缸经主轴驱使主梁摆动换向的同时,还可经换向杆驱使圆盘犁体进行转向,以满足圆盘犁体对农田翻耕时的转向要求。

通过在主梁的尾部设置调节油缸、外筒、限位轴、l形支架和尾轮,在调节油缸的带动作用下可驱使尾轮朝向主梁的不同侧,以平衡耕作时产生的侧向力,使机组有较好的直线行驶性能,保持耕幅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水平摆动式双向圆盘犁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水平摆动式双向圆盘犁的后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水平摆动式双向圆盘犁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水平摆动式双向圆盘犁的仰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水平摆动式双向圆盘犁的右视图;

图6、图7均为本发明的水平摆动式双向圆盘犁的立体图;

图8为本发明的水平摆动式双向圆盘犁的对左侧的田地进行翻耕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水平摆动式双向圆盘犁的对右侧的田地进行翻耕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框架,2悬挂架,3主梁,4圆盘犁体,5悬挂轴,6尾轮,7换向油缸,8主轴,9换向杆,10弧形板,11限位块,12主轴连杆,13连接块,14驱动杆,15驱动块,16l形支架,17限位轴,18外筒,19外筒连杆,20调节油缸,21外框架,22犁体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给出了本发明的水平摆动式双向圆盘犁的主视图、后视图、俯视图、仰视图和右视图,图6和图7给出了本发明的水平摆动式双向圆盘犁的立体图,所示的本发明的水平摆动式双向圆盘犁由主框架1、悬挂架2、主梁3、圆盘犁体4、悬挂轴5、尾轮6、换向油缸7、主轴8、换向杆9、弧形板10、限位块11组成,主框架1起固定和支撑作用,主框架1可采用前宽后窄的梯形形状,悬挂架2固定于主框架1的前端,主框架1经悬挂架2固定于牵引机械的后方,以实现对整个双向圆盘犁的牵引和抬升。所示主轴8以竖直状态设置于主框架1的后端,可在主框架1的后端固定长方形的外框架21,主轴8经轴承固定于外框架21上的形式,以保证主轴8的自由转动。

主梁3与主轴8相固定,以便主轴8转动的过程中,可驱使主梁3进行摆动。主梁3上沿其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有多个悬挂轴5,每个悬挂轴5的下端固定有圆盘犁体4,为了通过悬挂轴5实现对圆盘犁体4的朝向调节,悬挂轴5经轴承固定于主梁3上,并且悬挂轴5的上端露出于主梁3。所示主轴8的上端固定有主轴连杆12,换向油缸7固定于主框架1上,换向油缸7的活塞杆与主轴连杆12相铰接,这样,通过换向油缸7的伸缩即可驱使主轴8进行转动,主轴8的转动又可驱使主梁3进行摆动。

所示主框架1的前端设置有弧形板10,弧形板10为以主轴8为圆心的圆弧形状,主梁3的前端设置有与弧形板10相配合的限位块11,限位块11为u形,以便主梁3摆动的过程中,限位块11在弧形板10上进行滑动。通过弧形板10对主梁3前端的限位,以及主轴8对主梁3的固定,可保证主梁3始终处于水平状态。这样,在换向油缸7的驱动作用下,即可驱使主梁3的前端摆动至弧形板10的右端或左端,以实现对主梁3下方圆盘犁体4的换向。

所示换向杆9与主梁3平行设置,悬挂轴5伸出主梁3的上端固定有连接块13,连接块13的外端与换向杆9相铰接,换向杆9上固定有驱动块15,主轴8上固定有驱动杆14,驱动块15上开设有通孔,驱动杆14插入驱动块15的通孔中。这样,在换向油缸7驱使主轴8转动的过程中,通过驱动杆14对驱动块15的拨动,可驱使换向杆9进行前后运动;换向杆9的前后运动,又可驱使悬挂轴5进行转动,进而对圆盘犁体4的朝向进行调整,以便圆盘犁体4换向后其朝向也跟随调整。这种水平摆动形式的换向,改变了上下翻转式翻耕犁的结构形式,避免了容易损坏的问题,在农业机械去向和来向时,可实现对同侧田地的翻耕,保证了农田翻耕后的平整性。

尾轮6设置于主梁3的后端,用于平衡圆盘犁体4耕作时产生的侧向力。主梁3的后端固定有竖向的限位轴17,限位轴17的外围套有可进行自由转动的外筒18,l形支架16的前端固定于外筒18上,尾轮6设置于l形支架16的后端并可进行自由转动。外筒18上固定有外筒连杆19,调节油缸20固定于主梁3上,油缸20的活塞杆与外筒连杆19相铰接。这样,通过调节油缸20的驱使,即可驱使尾轮6左右摆动,以平衡耕作时产生的侧向力。

为了保证翻耕效果和对圆盘犁体4进行保护,所示的圆盘犁体4经轴承设置于犁体座22上,犁体座22固定于悬挂轴5的下端,使得圆盘犁体4具有耕作时入土能力好、不易缠草堵塞、通过性好的优点。为了保证圆盘犁体4的翻土、碎土能力,圆盘犁体4相对于前进方向的偏转角度为40~45°;为了在作业时利于土垡的上升,增强翻垡能力,圆盘犁体4相对于竖向平面的后倾角为15~25°。

如图8所示,给出了本发明的水平摆动式双向圆盘犁的对左侧的田地进行翻耕时的结构示意图,以双向圆盘犁前进的方向为正前方,换向油缸7驱使主梁3的前端摆动至弧形板10的左端,同时经换向杆9也驱使圆盘犁体4向左摆动,此时双向圆盘犁可实现对左侧田地的翻耕。如图9所示,给出了本发明的水平摆动式双向圆盘犁的对右侧的田地进行翻耕时的结构示意图,换向油缸7驱使主梁3的前端摆动至弧形板10的右端,同时经换向杆9也驱使圆盘犁体4向右摆动,此时双向圆盘犁可实现对右侧田地的翻耕。农业机械去向和来向时通过变换翻耕侧,即可实现对农田同侧逐次翻耕。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