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庭院鱼池智能水循环系统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487953发布日期:2019-04-23 20:07阅读:275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庭院鱼池智能水循环系统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鱼池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庭院鱼池智能水循环系统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蓄养食用鱼的地方。大多数地方都叫鱼塘。其实鱼塘与鱼池都是一个意思,只是有一些地方的方言不同而已,在陕西很多养鱼的人都把鱼塘叫鱼池。

鱼池水质的管理,直接影响养殖户的养殖效益,一般鱼类适宜的溶氧值为3毫克/升以上,当水中溶氧值小于3毫克/升,鱼就会不摄食停止生长;小于2毫克/升时,鱼就会浮头;在0.6~0.8毫克/升时,鱼就会死亡。近几年来,已有不少测量溶氧值的电子仪器投放市场,这些仪器只要把探头放到水中,将转换开关拨到测氧档上,经过大约1~2分钟的时间仪表上的指针就会指出水中的溶氧值。

池水酸碱度既影响鱼类生长,又影响到池水中的营养素。鲢、鳙、草、鲤、团头鲂等温水性鱼类,喜偏碱性水,其ph值为7.5~8.5。测试池水酸碱度最简单可靠的方法是使用石蕊试纸。测定时,撕下一张试纸,把它浸入水中2~3分钟后取出,再与本子上所附的酸碱度色谱对照,就能知道池水的酸碱度了。

目前庭院鱼池的施工,直接通过挖掘机深挖地面,再将开挖地面贴上瓷砖即可,鱼池内的粪便和杂物不便于清理,鱼池水环境得不到及时监控,同时深挖鱼池边没有安全设施,对于小孩在附近玩耍及不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庭院鱼池智能水循环系统施工方法,解决了目前庭院鱼池的施工,直接通过挖掘机深挖地面,再将开挖地面贴上瓷砖即可,鱼池内的粪便和杂物不便于清理,鱼池水环境得不到及时监控,同时深挖鱼池边没有安全设施,对于小孩在附近玩耍及不安全。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庭院鱼池智能水循环系统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准备工作,准备小型挖掘机一台、水泥、沙土、水管、保温瓷砖、观赏钢化玻璃罩、增氧泵、氧含量传感器、重金属传感器、控制电脑、循环水泵、干湿分离器和菌种消毒器以上材料和器械;

步骤二、开挖鱼池,将设计好的尺寸刻画在庭院的地面上,通过小型挖掘机对刻画内部进行挖掘,挖掘的深度根据实际需求开挖,得到内鱼池,并将内鱼池的底部设置成倾斜面;

步骤三、排管布置,在内鱼池底部坡面低处的位置填埋循环排水管道,循环排水管道的一端与内鱼池内部连通,循环排水管道的另一端连通至地面,在内鱼池的顶部通过水泥和沙土固定上固定盖板,上固定盖板覆盖内鱼池顶部的左边部分,内鱼池的顶部的右侧预留开口,并在上固定盖板的中间位置贯穿循环进水管;

步骤四、设施完善,通过水泥和沙土混合物将保温瓷砖贴附在内鱼池的侧壁和底部,在上固定盖板的底端表面设置有保温层,将观赏钢化玻璃罩安装在内鱼池顶部右侧的预留开口上方,保证观赏钢化玻璃罩底部与内鱼池的内部密封连接,并在观赏钢化玻璃罩右侧靠近下方的位置设置出鱼口;

步骤五、器械安装,在上固定盖板的顶部从左向右依次安装循环水泵、干湿分离器和菌种消毒器,并且从左往右依次连通,同时将循环水泵输入端与循环排水管道连通,在上固定盖板顶部靠近观赏钢化玻璃罩的位置安装控制电脑,控制电脑的右侧安装增氧泵,增氧泵的输出端连通的供氧管从观赏钢化玻璃罩的顶部插入观赏钢化玻璃罩内部;

步骤六、注水检测,向内鱼池的内部注入水源,检测各仪器工作是否正常,检测观赏钢化玻璃罩与内鱼池接口处的密封情况。

优选的,所述观赏钢化玻璃罩采用钢化玻璃制成,同时观赏钢化玻璃罩的顶部为开口状态。

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内鱼池底部的倾斜面与水平地面的角度成30°。

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内鱼池顶部右侧的预留开口大小为内鱼池长度的三分之一。

优选的,所述步骤四中观赏钢化玻璃罩的二分之一与内鱼池顶部右侧的预留口连通。

优选的,所述观赏钢化玻璃罩位于内鱼池预留口右侧的位置设置有倾斜坡。

优选的,所述氧含量传感器和重金属传感器的输出端均与控制电脑连接。

优选的,所述总注水量不得超过观赏钢化玻璃罩顶部的四分之一。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庭院鱼池智能水循环系统施工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庭院鱼池智能水循环系统施工方法,通过小型挖掘机在庭院内深挖内鱼池,并在内鱼池底部设有倾斜面,使得鱼粪受倾斜面的影响向循环排水管道靠近,便于粪便排出,在内鱼池的侧壁和底部贴附保温瓷砖,上固定盖板底部安装保温层,减小内环境温度变化幅度,内鱼池内部安装的氧含量传感器检测水源的溶氧量,通过氧含量传感器将信息传输给控制电脑,并将数据显示在控制电脑上,同理重金属传感器将水源中重金属的含量传输并显示在控制电脑上,并且循环水泵工作通过循环排水管道吸取内鱼池底部的鱼粪,鱼粪水再经过干湿分离器和菌种消毒器的分离和杀菌,从循环进水管再次回到内鱼池,实现养鱼水的内循环,观赏钢化玻璃罩安装在内鱼池预留口的顶部,避免儿童玩耍落水,也提高了鱼池的观赏性,达到了提高庭院鱼池的安全性和观赏性,同时便于鱼粪便的清理,实现鱼池水源的内循环,有利于水资源匮乏地区鱼类的养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内鱼池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传感元件的结构框图。

图中:1保温瓷砖、2观赏钢化玻璃罩、3增氧泵、4氧含量传感器、5重金属传感器、6控制电脑、7循环水泵、8干湿分离器、9菌种消毒器、10内鱼池、11循环排水管道、12上固定盖板、13循环进水管、14出鱼口、15保温层、16供氧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庭院鱼池智能水循环系统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准备工作,准备小型挖掘机一台、水泥、沙土、水管、保温瓷砖1、观赏钢化玻璃罩2、增氧泵3、氧含量传感器4、重金属传感器5、控制电脑6、循环水泵7、干湿分离器8和菌种消毒器9以上材料和器械;

步骤二、开挖鱼池,将设计好的尺寸刻画在庭院的地面上,通过小型挖掘机对刻画内部进行挖掘,挖掘的深度根据实际需求开挖,得到内鱼池10,并将内鱼池10的底部设置成倾斜面;

步骤三、排管布置,在内鱼池10底部坡面低处的位置填埋循环排水管道11,循环排水管道11的一端与内鱼池10内部连通,循环排水管道11的另一端连通至地面,在内鱼池10的顶部通过水泥和沙土固定上固定盖板12,上固定盖板12覆盖内鱼池10顶部的左边部分,内鱼池10的顶部的右侧预留开口,并在上固定盖板12的中间位置贯穿循环进水管13;

步骤四、设施完善,通过水泥和沙土混合物将保温瓷砖1贴附在内鱼池10的侧壁和底部,在上固定盖板12的底端表面设置有保温层15,将观赏钢化玻璃罩2安装在内鱼池10顶部右侧的预留开口上方,保证观赏钢化玻璃罩2底部与内鱼池10的内部密封连接,并在观赏钢化玻璃罩2右侧靠近下方的位置设置出鱼口14;

步骤五、器械安装,在上固定盖板12的顶部从左向右依次安装循环水泵7、干湿分离器8和菌种消毒器9,并且从左往右依次连通,同时将循环水泵7输入端与循环排水管道11连通,在上固定盖板12顶部靠近观赏钢化玻璃罩2的位置安装控制电脑6,控制电脑6的右侧安装增氧泵3,增氧泵3的输出端连通的供氧管16从观赏钢化玻璃罩2的顶部插入观赏钢化玻璃罩2内部;

步骤六、注水检测,向内鱼池10的内部注入水源,检测各仪器工作是否正常,检测观赏钢化玻璃罩2与内鱼池10接口处的密封情况。

观赏钢化玻璃罩2采用钢化玻璃制成,同时观赏钢化玻璃罩2的顶部为开口状态。步骤二中内鱼池10底部的倾斜面与水平地面的角度成30°。步骤三中内鱼池10顶部右侧的预留开口大小为内鱼池10长度的三分之一。步骤四中观赏钢化玻璃罩2的二分之一与内鱼池10顶部右侧的预留口连通。观赏钢化玻璃罩2位于内鱼池10预留口右侧的位置设置有倾斜坡。氧含量传感器4和重金属传感器5的输出端均与控制电脑6连接。总注水量不得超过观赏钢化玻璃罩2顶部的四分之一。

使用时,通过小型挖掘机在庭院内深挖内鱼池10,并在内鱼池10底部设有倾斜面,使得鱼粪受倾斜面的影响向循环排水管道11靠近,便于粪便排出,在内鱼池10的侧壁和底部贴附保温瓷砖1,上固定盖板12底部安装保温层15,减小内环境温度变化幅度,内鱼池10内部安装的氧含量传感器4检测水源的溶氧量,通过氧含量传感器4将信息传输给控制电脑6,并将数据显示在控制电脑6上,同理重金属传感器5将水源中重金属的含量传输并显示在控制电脑6上,并且循环水泵7工作通过循环排水管道11吸取内鱼池10底部的鱼粪,鱼粪水再经过干湿分离器8和菌种消毒器9的分离和杀菌,从循环进水管13再次回到内鱼池10,实现养鱼水的内循环,观赏钢化玻璃罩2安装在内鱼池10预留口的顶部,避免儿童玩耍落水,也提高了鱼池的观赏性,达到了提高庭院鱼池的安全性和观赏性,同时便于鱼粪便的清理,实现鱼池水源的内循环,有利于水资源匮乏地区鱼类的养殖。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